「人生,就要懂得放下,敢於捨棄。」句子分享。
人的一生,滿是誘惑,如果什麼都想要,捨不得放下,你就會感到累。
縱觀一個人的人生道路,大都呈波浪起伏、凹凸不平之勢,難怪乎古人要說「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所以,我們要懂得放棄。放棄的結果可能就是快樂重回身邊的時候。
就像有一個奧運會柔道金牌得主,在連續獲得203場勝利之後突然宣布退役,而當時他才28歲,因此引起很多人的猜測,以為他出了什麼問題。其實不然,他是明智的,因為他感覺到自己運動的巔峰狀態已經過去了,而以往那種求勝的意志也不再強烈,這才主動宣布退役,當了教練。應該說, 他的選擇雖然看起來是失去,甚至有些無奈,然而,從長遠來看,卻也是一種如釋重負、坦然平和的選擇,比起那種硬充好漢的人,他才是英雄,因為他畢竟是消失於人生最高處的亮點上,給世人留下的總是一個微笑。
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人不能沒有追求, 沒有追求生命就沒有意義,但要懂得走進去還要走出來。
有時學會放棄是一種解脫。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為快樂,這便是最高的境界。既來之,則安之,便是一種灑脫;但這種超脫,需多年磨練才能養成。
生活中,有時會有挫折搞得我們猝不及防,這時我們更要學會放棄。放棄焦躁的心理,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轉機。楊絳在 《幹校六記》中所記述的,就是應付世事的一種適度的心態。讓自己對生活對人生有一種超然的關照,即使不能到達如此境界,我們也要在學會放棄中,爭取活得灑脫一些。
多年的人生旅途,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只有學會了放棄,我們才會擁有一份成熟,才會活得更加充實、坦然和輕鬆。
大學畢業分手的那刻, 同窗數載的朋友緊握雙手,互道保重時,每個人都止不住淚流滿面……人都不忍心放棄友情,但是每個人畢竟都有各白的旅程,我們又怎能長相斯守呢?固守著一位朋友, 只會妨礙我們的人生,讓我們錯過一些更為美好的人生山水。學會放棄, 我們就有可能擁有更多的意義。
放棄一段戀情也是困難的,尤其是結束深刻的戀情。但是既然那段歲月已悠然遁去,既然那個背影已漸行漸遠,又何必死守呢?不如冷靜地後退一步, 學會放棄,一切又會柳暗花明。
用「放」 的態度看待人生,你會發現更易看清事實。在你心靈疲憊的今天,選擇放下是一種明智的做法,只有放下才能讓心靈淨化,才能得到愉悅。當一個人把位置站高、眼光放遠之後,自然而然就可以把事情看得更清楚,不會困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