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小魔
雖然五大車展之一的東京車展少了諸多國際品牌的參與,已經越來越趨向於本土車展了,但這對於日系品牌展現自我到不失為一個好機會。就像我們之前所說,電氣化已成為大趨勢,原本對其最有牴觸情緒的日系品牌也不得不參與其中。
本次東京車展和之前的法蘭克福車展一樣,也是以電氣化為主題,展出概念車數量之多甚至超越了以概念車為主導的日內瓦車展。而不同品牌的電氣化策略也各有不同,我們就從這些量產車與概念車中挑出8款最有特點的,向大家展示下日系品牌中不同的電氣化戰略思路。
01
側重駕駛樂趣
馬自達首款純電SUVMX-30
屈服於電氣化趨勢的馬自達終於在東京車展正式公布了他們的首款電動車,一臺長得既不好看,續航也無任何優勢的純電SUV,其被命名為MX-30,馬自達計劃在2021年初將這款車量產上市。
MX-30整車尺寸為4395mm×1795mm×1570mm,軸距2655mm,個頭幾乎與CX-30一樣,但高度相比後者高出30mm,這是因為地板下多出的電池組。至於續航,由於這款車僅配備了電量為35.5kWh的小型電池組,最大續航只有209公裡,相比市面上大多數的競爭對手都要低得多得多。
如果說它有什麼能引起消費者的興趣點,可能是這款車不錯的駕控表現,據先期試駕過原型車的外媒表示,雖然電動車僅提供105kW與264Nm的動力,但就像馬自達的其他車一樣,它能提供一種屬於馬自達獨有的駕駛樂趣。
不過看起來光憑這個微弱的優點,想打動我們國內的用戶還是不大可能的。當然,馬自達對續航也有後續考慮,估計會在歐洲以外市場推出增程電動版,就像我們之前介紹的原型車,由轉子發動機充當增程器。
02
滿足短途用車需求
豐田Ultra-compactBEV
為了滿足日本本土經常短途出行人士的使用需求,豐田推出了一款豐田版「老年代步車」Ultra-compactBEV,據說這款電動微車將於明年晚些時候在日本本土上市。
和我們國內的老年代步車差不多,這款電動微車尺寸僅為2490×1290×1550mm,提供100公裡的最大續航裡程。車速最高60km/h,老人和新手司機都能輕鬆駕駛。電動車使用傳統家用插座充電,滿電需5小時。
除了常規的兩座版,豐田還為這款車推出一款單座的「商務」版概念車,旨在研究電動車的廣泛應用。
單座概念車的最大亮點是能夠充當移動辦公室,並提供駕駛、辦公與休閒三種模式。在辦公模式下,車內座椅會後移,側面的桌板會延伸至駕駛席前方,形成辦公空間;而休閒模式下,車頂幕布可以投射視頻作為娛樂放鬆。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這個更有趣的版本目前尚無量產計劃。
03
引入新電動車平臺
日產緊湊型純電SUVAriya概念車
日產本次推出的純電SUVAriya不但揭示了日產品牌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而且這款車也確定將在兩年內推出量產版本。
Ariya概念車的整體尺寸為4600×1920×1630mm,比日產目前奇駿長度短一點,但寬了很多,是一款緊湊級純電SUV。整車在造型上延續了IMx概念車的許多設計元素,包括V-motion前格柵、Nissan尾燈、短後懸的設計等等。
電動車採用日產全新的純電動車架構打造,為模塊化架構,可支持多種造型和尺寸的車型,以及不同數量與大小的電機與電池組。至於Ariya概念車是在前後軸各配了一臺驅動電機,雖然日產沒有給出這款車動力系統的具體性能規格,但他們表示其電動動力系統具有高功率輸出,還能提供良好的轉彎性能及更好的牽引力。
概念車內部基本取消了傳統按鍵與開關,大部分功能操作都由12.3英寸的中控觸控屏以及下方的投射空調控制按鍵來完成。當不需要操作時,下方的按鍵會完全「消失」,而唯二的兩個實體按鍵則是中控臺下方與實木飾板上的兩個啟動按鍵,一個用來控制中控屏的開關,一個用來控制空調系統投射按鍵的開關。
另外,這款車還搭載了日產ProPILOT2.0智控領航技術,可用於高速公路上的輔助駕駛,能給用戶提供更好的駕駛體驗。
04
i-MMD引進入門車型
本田新一代Fit&Jazz
將在2020年初上市的第四代本田飛度(英國版被稱為Jazz爵士),從造型內飾到動力方面都發生了很大改變。
首先,在外觀方面新飛度一改之前的犀利造型,變得更加圓潤,前大燈尺寸的增加讓其前臉看上去有一種「萌萌噠」感覺。車輛的整體造型進一步向MPV靠攏,令車內空間最大化。此外,新車採用雙A柱設計,改善風擋玻璃外的視野同時,還提升了一定的車身剛性。
本田將為新一代飛度提供兩種版本外觀,區別在於前格柵、下進氣口與輪圈的造型。另外,新車還有雙色車身可選。
在內飾部分,飛度的舒適、空間與實用性得以延續,同時整車內部氛圍更加溫馨。中控臺造型簡潔,採用雙色配色,中央配備懸浮式多媒體顯示屏,此外還有新設計的三輻式方向盤與全液晶儀表。在科技配置方面,新飛度配備最新的HondaSENSING系統,通過車頭的廣角攝像頭和8個安裝在車輛前後的雷達傳感器,進一步提升主動安全。
動力上,新車將推出全新的e:HEV的混動系統取代之前的i-DCD單電機混動系統,e:HEV其實就是我們熟知的i-MMD混動系統,採用發動機+雙電機的形式,但本田沒有透露其具體配置。
05
未來電氣化預覽
雷克薩斯首款電動車LF-30概念車
在品牌誕生30周年之際,雷克薩斯推出了旗下首款純電動轎跑SUV概念車LF-30。這款概念車的整車尺寸為5090×1995×1600mm,軸距則達到3200mm。
LF-30整體造型誇張而鋒利,營造出極具衝擊力的視覺效果。特別是雷克薩斯標誌性的紡錘形格柵被進一步擴展到整車架構,加上貫穿前後的車窗、肌肉感十足的翼子板以及翼形頭燈都強化了這一標誌性家族設計。
概念車內部基於「Tazuna(韁繩)」理念打造,就像騎手和賽馬之間通過韁繩相互了解並建立聯繫。方向盤上的控制按鈕和抬頭顯示器相互配合,可實現簡單直觀的操作。車機系統採用下一代人機互動界面設計,有可能會在不久應用於雷克薩斯的量產車,其包括AR信息顯示和手勢控制界面,為駕乘者提供舒適便捷的駕乘環境。
動力系統方面,LF-30的純電動力系統採用輪轂電機驅動,系統擁有400kW的最大功率與700Nm峰值扭矩,車輛從靜止加速至100km/h僅用3.8秒,最高車速可達200km/h。其動力系統由電量為110kWh的鋰離子電池組驅動,可提供500公裡的WLTP工況續航,並支持150kW的充電功率。
06
小型插電混動系統
三菱MI-Tech越野概念車
三菱推出的Mi-Tech緊湊型輕型越野概念車,是一款敞篷雙座車型,其造型靈感來自馬自達MX-5RF和上一代路虎衛士。雖然概念車造型誇張,但它的前臉,大燈等元素也預示著未來三菱電動車的設計風格走向。
概念車採用雙座設計,桶形座椅提升整車運動氛圍,同時考慮到越野使用環境,Mi-Tech的內飾設計也頗為簡潔幹練。水平儀表臺上沒有配備時下流行的大尺寸中控屏,各種行車信息都可通過風擋玻璃投射顯示。儀表臺下方配備鍵盤式開關按鍵,分離式中控臺上則配備了旋鈕式擋把。
除了誇張的造型與內飾,三菱主要想以這款概念車展示其最新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這套系統由於採用燃氣渦輪發動機取代傳統汽油機,令整個混動系統的尺寸進一步減小。三菱稱,這款輕型燃氣渦輪機尺寸僅有傳統內燃機的一半大,但表現同樣強大,更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需求,採用包括酒精、煤油和柴油在內的多種燃料。
雖然Mi-Tech並沒透露任何動力參數,但三菱已將獨有的S-AWC綜合車輛動力學控制系統引入到這款車中,實現對四電機四驅車的控制。這套系統不但可以實現制動卡鉗的電動化,還能提高對四個車輪的驅動與制動力的響應速度,進行高精度控制,極大地提升了車輛的轉向及牽引性能,讓整車的越野性能大幅提升。
07
預覽高效移動空間
鈴木Hanare概念車
Hanare是鈴木展出的一款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概念車,HANARE在日語中是獨立式小屋的意思,鈴木用這款車預覽了未來汽車生活中的高效移動空間。
概念車尺寸為3900×1800×1900mm,軸距為2720mm。整車造型方正,採用四輪四角設計,最大限度的保證了車內乘坐空間。Hanare的造型風格也很前衛,特別是上下開合的單一車門,以及獨特的車窗玻璃造型。
由於Hanare概念車為自動駕駛,車內取消了駕駛席與方向盤、儀錶板這些傳統部件,車內布局看起來更像家中客廳或休息室,溫馨而舒適。另外,鈴木表示這款車還可以根據車主的需求和喜好來自行選擇各種內飾配件,用來K歌或者移動辦公之類,並在不同出行場景中進行自由切換。
08
FCEV技術升級
豐田第二代Mirai概念車
豐田旗下首款燃料電池車Mirai推出了車型的第二代產品,目前在車展亮相的概念車已高度接近量產。同時豐田表示在燃料電池電動車的技術上他們已經邁出了一大步。
第二代Mirai概念車基於豐田最新的TNGA平臺打造,並採用更醒目的外觀設計,包括前臉更誇張的大面積格柵以及寬大的雙門跑車式後部造型。概念車的尺寸為4973×1884×1468mm,軸距為2920mm。相比上一代車型,新車在長度與軸距方面分別加長了85mm與140mm,而高度則降低了65mm。
概念車的內飾也經過重新設計,配備12.3英寸中央觸控屏以及數字儀表,並且車內的諸多控制按鍵都已經被移至儀錶板的中央。車輛內部提供五人乘坐,相比上一代車型實用性更強,而這是通過重新設計氫燃料電池配置實現的。
豐田稱,通過增加氫氣儲存的容量以及改善燃料電池系統的性能,第二代Mirai行駛裡程相比現款車型的480公裡提升了30%,達到620公裡以上,其駕駛性能也因使用TNGA平臺有所改善。新車將於2020年末開始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