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意思是百川河流匯聚到江海之處,是因為江海善於處在低下的位置,所以能成百川之王。做人謙虛低調,胸懷廣大,包容心強,才能福氣越聚越多。
有時候短暫的退讓,是一種策略,而不是懦弱無能的表現。人們常說退一步海闊天空,以退為進才是上策。真正的成功人士,都具備三種特性。
(1)放低欲望
人生在世,心中充滿著無數的欲望,想要達到某些欲望,就要去爭去鬥。爭強好勝的人,往往人們都提防他,和他保持一定的距離。而做人謙虛低調,與世無爭的少一些,人們也願意和你接觸,你受益也會多一些。
欲望會蒙蔽人的雙眼和心智,讓人變得目光短淺,人們總說「聰明反被聰明誤」,越是機關算盡,越是失去更多。大智若愚的人,無欲則剛,不爭不鬥反而「傻人有好命」。天高地闊,擁有博大的胸懷,滋潤萬物成長,從而地久天長。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私慾心少,反而能保全自身。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無私為大私」,欲望越少,收穫和回報也越多。
(2)放低姿態
老子說聖人的處世之道,就是要在言辭上謙虛,學習水的品性,處處起表率作用,言傳和身教,才能夠令人們信服。特別是作為領導者,不擺架子,平易近人,位置高姿態低,人們都願意擁護他。
人緣好的人,往往說話都很謙虛,為人隨和低調,因為他們懂得「肯下人,終能上人」的道理。曾國藩有一句名言:「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心智成熟的人,深知自身的渺小。有時候心知肚明,但也要低調裝傻,聰明人容易遭人嫉妒,在任何時候謙虛低姿態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3)放低聲音
鬼谷子說「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一個人的口是心靈的窗戶,而心靈主宰著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口是表達思想,意志、智慧的出處。因此,從一個人說話的聲音大小以及說話方式,就能看出這個人大概的狀態。
一般總愛大聲說話的人,往往人們說他沒有隱瞞的事情,有話就直說,大聲表明自己的觀點,這樣的人老百姓講沒什麼心眼,也容易讓人當槍使,吃虧上當。在《易經》中講「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話不多的人,說話聲音也小,慢條斯理地。孔子講,真正的君子要「訥於言而敏於行」,也就是少說話,多做事。
越是有能力的人,內心和實力都很強大,他們不需要用大嗓門來向人們證明自己,少言寡語,句句說在點子上,更是以理服人。有理不在聲高,越是大吵大嚷,越說明心虛,最後讓人反感,有理也要讓三分,在聲音上也是。
就像教育孩子一樣,父母越是大聲嚷嚷,孩子越是充耳不聞;而父母和孩子和風細雨的講話,孩子反而能聽得進去。領導找員工談話,也要講究方式和方法,本來員工就緊張,此時更要壓低聲音,點到為止,員工能欣然接受,同時也感受到領導的體貼和溫暖。
總之,世上想成功的人,都要學「水往低處流」的謙虛美德,保持住這3種特性:放低欲望,放低姿態,放低聲音等,這三個「放低」大家對照一下,看你還有哪個沒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