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中國說它有五千年歷史,基於什麼?這是國際公認的嗎?

2021-01-20 飲食部落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有上下五千年一說,但是我們五千年的文化在很多西方人看來是誇張吹噓的,他們更認為中國只有三千年的歷史。

在國外有這樣一個理論用來反駁中國五千年歷史,很多西方人會說「歷史無處不在,幾乎每個地方都有5五千年的歷史,地球上幾乎所有地方都是一樣的。」在國外問答論壇就有這樣的提問:中國說它有五千年歷史,基於什麼?這是國際公認的嗎?其他地方也可以這麼說嗎?

實際上歷史需要有文字傳承,人為行動痕跡來證明,而不是任何蠻荒之地從古至今無人踏足,也具有文化歷史。很多質疑中國五千年文化的西方人可能把歷史和過去混淆了。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情有證據或書面記錄,過去只是時間流逝。

任何人都可以相信的一件事是:每個人生活的地方在五千年前正在發生某些事情,但是沒有人知道,沒有記錄,沒有證明,但對我們而言,存在著許多這樣的記錄,這是我們文明的一項壯舉。

並且這從來沒有斷過,我們在同一個地方生活了不僅僅只有五千年。我們也在相同的文化中成長了很長一段時間。在我們的歷史上,我們有很多傑出的成就,在古代我們發明的東西比歐洲人早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比如四大發明等等,古代建築等等。

就拿麵條來說,在青海省喇家遺址發現了四千多年的麵條,就也證明了我們的歷史不僅僅只有三千年,並且當時還發現了四千年多年前的陶器、玉石,這些有人工痕跡的文化意義。

當然說道五千年歷史,就要說道文字的出現,從早期的甲骨文開始,文字就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在意識上,對我們來說背誦一首一千多年前古人寫的詩詞,並能理解其中的意思,這就是一個證明。

文化需要傳承也是至關重要的,可能很多西方國家可以追溯到三千年歷史,但還不能正式的說明本國的定義。然而,中國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是唯一一個真正倖存下來的古代文明,而且是在古代歷史發生的同一地理區域內倖存下來的。

埃及文明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印度北部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克裡特島的米諾斯文明幾乎可以追溯到相同年代,但很難證明它們與現代印度和現代希臘在任何意義上是連續的。好吧,有一個橫跨尼羅河的國家叫埃及,但它是一個講阿拉伯語的國家,美索不達米亞大約在同一時期變成了阿拉伯人,但他們不像我們構成一個文明。

所以我們再看看這條西方人的提問,如果他覺得我們是在吹噓並強行佔有歷史五千年,並要求索賠。實際上根據碳年代測定的穀物等新證據,我們在八千年前就開始耕種了。懸崖雕刻有八千多個漢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千年到五千年,這還意味著我們的文化有可能追溯到八千到七千年的歷史。

相關焦點

  • 為何外國人不承認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
    縱觀中國歷史,綿延五千年,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中國文化精髓。無論是硝煙瀰漫的戰爭風雲,還是變幻莫測的政治權變,抑或是溫文爾雅的詩詞歌賦,傳世的古籍文物,無不體現著精湛的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國人的智慧,作為最珍貴的東方智慧,正在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廣泛關注。連很多外國人都在研究中國的歷史,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研讀歷代史書,借鑑歷史經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再創華夏輝煌。
  • 為何外國人不承認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
    縱觀中國歷史,綿延五千年,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中國文化精髓。無論是硝煙瀰漫的戰爭風雲,還是變幻莫測的政治權變,抑或是溫文爾雅的詩詞歌賦,傳世的古籍文物,無不體現著精湛的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國人的智慧,作為最珍貴的東方智慧,正在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廣泛關注。連很多外國人都在研究中國的歷史,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研讀歷代史書,借鑑歷史經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再創華夏輝煌。
  • 中國歷史是五千年嗎?可有古書說是幾百萬年
    目前公認的中國歷史時長是五千年,這個說法是從《史記》記載的炎黃二帝時期算起。可是,在炎黃二帝之前還有文明歷史,只是沒有被記錄在《史記》中。 唐朝司馬貞補充了一段歷史,這一段歷史叫《三皇本紀》,是從天地初開起算的一段歷史。
  • 長姿勢:韓國說自己歷史有五千年,他們說這話的底氣是什麼!
    此話題的言論是由一位韓國教授提出,說韓國的歷史有5千年,中國的歷史只有4千年。我覺得多數人看到這樣的言論,只會覺得這位教授是不是認知有錯誤,或者說不好聽一點,韓國說出這樣的話就很沒腦子,就是在自取其辱。
  • 這一處的考古發現,終於讓國際承認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然而,你是否曾對這句話稍稍進行反思——所謂&34;究竟從何而來?不妨用另一種人盡皆知的說法對&34;進行解釋: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兩相結合,再換種說法,便是——中華文明具有五千年的歷史,就是說,中華之&34;是從中國境內產生&34;之時算起的。這既是&34;的內涵,也是&34;的依據。那麼,我們如何證明中國境內在五千年之前就有&34;呢?
  • 「公元前」是什麼意思?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是怎樣計算的?
    喜歡歷史的讀者,總會在歷史書中看到「公元前」、「公元後」的說法。但是,很多人並不清楚,歷史書中所謂的「公元前」究竟是什麼意思?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究竟又是怎樣計算的?由於不清楚這個問題的人非常多,這次將為大家科普這兩個歷史中常用名詞的真正含義。
  • 中國歷史真的有五千年嗎?
    中國歷史真的有五千年嗎?都說中華上下五千年,很多人會誤解說上有五千年,下有五千年,那加在一起的話豈不是一萬年?其實呢,我國歷史年份是由兩部分組成,中華上下五千年中的「上下」是一個縱向的意思,指的是公元前和公元後的歷史年份,分別是公元前3000年和公元後2000多年,公元前後一共5000年的意思。
  • 中國5大蜚聲國際的城市:第一名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是「它」
    中國5大蜚聲國際的城市:第一名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是「它」我們出國之前都會有幾個目標城市,可能他們名聲在外所以我們才會想到外面的去玩,比如有名的美國紐約,日本東京,英國倫敦等等,你們知道中國的哪些城市十分出名嗎?
  • 中國真的有五千年文明史嗎?
    古中國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並稱四大文明古國,中國上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這些早在孩童時就鐫刻在腦海中,並深深以此為豪。中國所謂五千年文明史,是從傳說中的黃帝時代開始,向下推算出來的。我們從中可以窺見中華五千年文明就從黃帝時代計算開來,前後越有五千年歷史。這是以中國的文明標準統計的。記載黃帝時代的文獻主要有《宰予問五帝德》、《帝系姓》、《春秋》、《國語》,最為世人所知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司馬遷綜合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的史跡,寫成《五帝本紀》,列入《史記》之首,作為中華文明史的開端。
  • 外國人眼中的上下五千年中國史,聽外國人給你講中國歷史!
    隨著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不斷地加深,如今老外想要學習和了解一些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不再是什麼稀罕事情。那麼我們從小就接觸和學習的古代中國歷史,在那些沒有中國傳統文化這個大環境影響下的外國人眼裡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解讀呢?他們是如何看待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程呢?
  • 中國五千年歷史,外國人對哪件事最感興趣?一韓國人:錯了,錯了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更難得可貴的是,中國還是全球唯一沒有文化沒有出現斷流的國家,這讓很多外國人對中國歷史感到好奇。近日一段介紹中國五千年歷史的視頻,讓眾多外國人議論紛紛。有位美國人覺得對中國的了解還是太少了:「這段七分鐘的視頻教給我的中國知識,比我待在美國俄亥俄州學校12年學的還要多。」
  • 外國人:中國明明只有3700年的歷史,從何而來5000年的文明呢?
    外國人:中國明明只有3700年的歷史,從何而來5000年的文明呢?文/歷史大見證其實大家有時對於生活中很多的詞語理解都是有誤解的,中國的文明也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實對於外國人來說並不是十分了解。現在有許多外國人也是很費解:為什麼中國只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可是為什麼要說是五千年呢?其實他們會產生這樣的誤會也是能想像到的,因為在外國,他們對文明的認知就是覺得是三千多年因為他們是認為有城市才算文明的開始其實文明的重要承載就是文字。如果按照他們的說法,我們國家的歷史應是從上朝開始,算下來就是公元前十六世紀左右,這樣計算的話,那就是三千多年。
  • 我國最大的機場,擁有61年歷史,外國人了解中國推開的第一扇門
    隨著現在經濟發展的速度,國民的生活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你們也都選擇去旅遊來緩解自己的壓力,除了高鐵這種性價比高的交通手段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飛機這種時間短、方便的交通手段,現在發展比較不錯的省份和城市都修建起機場,但大家知道我們國家客流量最大的機場是哪一個嗎?
  • 「公元前」是什麼意思?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是怎樣計算的?
    喜歡歷史的讀者,總會在歷史書中看到「公元前」、「公元後」的說法。但是,很多人並不清楚,歷史書中所謂的「公元前」究竟是什麼意思?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究竟又是怎樣計算的?由於不清楚這個問題的人非常多,這次將為大家科普這兩個歷史中常用名詞的真正含義。
  • 我國「最大」機場,擁有61年歷史,外國人了解中國推開的第一扇門
    隨著我國現在經濟發展速度,國民的生活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你們也都選擇外出旅行來緩解自己的壓力,除了高鐵火車這種性比價比較高的交通方式以外,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飛機這種耗時短,而且還非常舒適的交通工具,現在發展比較不錯的省份和城市都修建起機場,但大家知道我們國家客流量最大的機場是哪一個嗎
  • 中國有五千年歷史,國際上卻只承認三千年,夏朝為什麼不被承認?
    說起來中國歷史,大家都知道是上下五千年。良渚遺址的成功也標誌著中華上下有五千年,但國際上卻只有3300年的說法。這個說法最早是由一個義大利的傳教士在他寫的《中國上古歷史》中提出了中國文明有5000年的概念,在之後的辛亥革命中,孫中山取消了帝制年號的使用,而是以黃帝紀元為中華民國元年,並改用公曆。於是當時的清末的革命黨人 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一口號的宣傳需要而提出了5000年文明,但這一說法在當時並沒有充足的考證依據。在這之後5000年概念就流傳開了,就在民眾中流傳起來了。
  • 我國「最大」機場,擁有61年歷史,外國人了解中國推開的第一扇門
    隨著我國現在經濟發展速度,國民的生活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你們也都選擇外出旅行來緩解自己的壓力,除了高鐵火車這種性比價比較高的交通方式以外,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飛機這種耗時短,而且還非常舒適的交通工具,現在發展比較不錯的省份和城市都修建起機場,但大家知道我們國家客流量最大的機場是哪一個嗎
  • 葉問一直打外國人 甄子丹:基於歷史沒抹黑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甄子丹主演的電影《葉問4》近日上映,葉問從第一集以來就在與外國人「對打」,此次舞臺轉移到美國,對手也換成美國人,令部分觀眾認為民族使命感太重。對此,甄子丹回答,影片是基於歷史講述,沒有抹黑外國人,「漫威沒有嗎?美國片沒有嗎?每部英雄片肯定要找一個反派角色。
  • 中國的「五千年文化,三千年歷史」從何而來
    作為最古老的文明古國之一、唯一傳承至今的文明古國,中國的歷史一直都是世界關注的話題。那麼中國歷史究竟有多久,五千年文化、三千年歷史的說法又從何而來?首先,我們經常說的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已經成為國人傲立世界的驕傲。
  • 西方為何不承認中國五千年歷史,以前不承認商朝,現在不承認夏朝
    提起中國歷史,很多人會想起「上下五千年」,認為中國有「五千年文明」。但是,國際學術界以及國內對學術態度較為嚴謹的學者會強調:中國歷史上的「信史」部分,只有三千八百年。換句話說,所謂「五千年」可以理解成一種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