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母親河」,源頭是只有碗口大的泉眼,為何卻流成了第二長河
說起中國最著名的河流的話,那肯定就是長江黃河了,從小我們就一直熟記著。我們從小就就知道了黃河是我們國家的第二的長河,更可以說是我們文明的發祥的地方都不為過,所以我們從小就知道親切喊她「我們的母親河」。
而且她還是是世界上目前為止的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她的下遊河道經過改造之後對我們的生活各個方面都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黃河全長的話大約5464公裡,而流域整個面積的話大約752443平方公裡。
其實呀,黃河的源頭位於青海省內,其一共有三個源頭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渠和卡日曲。但是這之中的卡目曲才是黃河的真正正源頭,這裡可以說一年四季都是川流不息的,而且從來沒有斷流過。但是可能你不會想到這個源頭的話竟然只是一片小溪流,而且只有泉眼那麼大,是不是被驚訝到了。
要說中國認識黃河,這還得追溯到唐代的時候,那時候的中原和邊疆就是通過這個河流加大了聯繫。一直到清朝,人們才認定卡目曲才是黃河的正源頭。後來到了近代,國家才開始對黃河重新治理和改造,進一步全面考察了。之所以叫卡日曲其實是藏語的意思,然後再翻譯過來的話就是紅銅色的溪流。
它的源頭是5條從山坡中流出的小泉,最初的河道還只不過是一條寬深都不足一米的小溪流。這條溪流在經過卡日曲谷後,才匯聚為一條寬10米左右的小河流。發現了黃河的源頭,在看到黃河本身的波濤洶湧是不是有點不成對比。如果有機會話的話可以去看一看這個源頭,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