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飽暖思淫慾更沒品的人性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究竟有何道理?

2020-12-18 科技歷史說

人活一生,不枉一世,俗語作為我國歷史長河中不可或缺的人性思考,雖然比不上詩歌那般意境深遠,辭藻華麗,但是相比較之下,不僅十分接地氣,而且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如飽暖思淫慾,從字面意思理解,確實俗不可耐,但是你能說他沒有道理嗎?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作為一個正常人,基本的生理需求,無非也就那麼多,滿足了物質生活的前提下,某些生理需求作為最基本的精神需要,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讓人慾罷不能的存在,讀書人有讀書人的快樂,俗人自然也有俗人的幸福,有時候往往精神需求就是這麼簡單,並非書讀得多就可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對於普通人而言,沒有文化人那麼高雅,但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樣重要。

比如最簡單的人之常情,喜怒哀樂,不需要文化門檻也能夠人人享受,飽暖思淫慾,相信很多人也已經知道了他的下半句,饑寒起盜心,其實這兩個說的本質上沒區別,無非就是生理需求和生活需求,滿足了生活需求的前提下,適當的追求一下生理需求,當然在生活需求都沒有滿足的前提下,自然也顧不得上什麼精神道德,禮儀,廉恥。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偷被抓了,警察問他為什麼偷錢,小偷理所當然地回答道,因為我窮,因為我餓,或許對於物質生活相對豐富的我們而言,沒有體驗過那種饑寒交迫的日子,但是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相信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說出同樣驚人的話語,有時候,環境真的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所以為什麼說要想改變命運?就要先跳出自己生活的圈子。

相比較於飽暖思淫慾,兩腮無肉不可交就顯得更加直白了,為什麼會這樣說?兩腮無肉說的其實就是尖嘴猴腮,其實也就是根據一個人的面相,來判斷一個人究竟是好是壞,當然,這樣的說法究竟有沒有道理?其實還是有待商榷的,當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現這樣的例子。

往往無論在小說中乃至於影視作品中,都是被刻畫成兩腮無肉,尖嘴猴鰓的形象,但是我覺得在日常生活中就顯得極為不靠譜了,畢竟那些藝術作品都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尖嘴猴腮之所以被定義為壞人,這人也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創作手段,比如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這幾位壞蛋專業戶:徐錦江、計春華、黃秋生,僅僅是因為長相兇了點,難道他們真的就是壞人嗎?

就拿演壞蛋最經典的計春華老師來說,天生就是個當反派的料,但是他在日常生活中,卻並沒有影視劇中那般招人恨,反而以其精湛的演技,給我們呈現了一場場視覺盛宴,而且在幕後,計春華老師對於那些想學好表演的學生而言,認真負責,給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建議,難道他真的就那樣十惡不赦嗎?顯然不是。

所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人性俗語,確實能反映一定的問題,但是並非絕對,也不能一概而論,作為兩腮無肉不可交的下半句,臉上橫肉為兇者,這句話又有什麼道理呢?其實關於這句話最典型的例子,就比如水滸傳中的李逵,亦或者是花和尚魯智深,兇不兇一眼是能看出來的,但是兇並不一定代表本性就壞。

看過的俗語很多,但是我覺得「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胸者,」基本上是沒什麼道理可言的,無非就是人們茶餘飯後的一句無聊調侃罷了,看不透的人心,豈能是簡簡單單通過臉上有沒有肉判斷的?

相關焦點

  • 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滿臉橫肉為兇相」,受教了
    俗語,通常來源於民間,是人們對長久以來生活的一種經驗的總結,由於古代教育還沒有普及,民間百姓文化通常水平不高,所以俗語一般簡潔幹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一聽就能記住。俗語看似簡單,裡面蘊含的道理可非常不簡單,是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傳,精挑細選留下的魁寶。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中國古話說「海水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說的是不能夠以貌取人,但是同時又說「相由心生」,並且還因此而誕生了很多的俗語,通過觀察他人的樣貌,去判斷這個人的性格與行事風格。不過更加大眾的普通人並沒有這個地位與能力,所以雖然在觀人術方面也有著很深厚的心得,但是卻並不是以著書立說的形式宣揚,而是以俗語的方式口口相傳開來,如「兩腮無肉不可交」便是如此。說的是一個人腮幫子上沒有什麼肉,男性看上去就給人一種陰險狡詐的感覺,而女性則很容易給人一種狐媚之感。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術
    所以,很多人慣用「面相」來觀人,在這個過程中,便有這麼一個說法,在老一輩人當中,經常可以聽到——「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俗語,不過,在這後邊兒,還有一句更是經典,不過,這知道的人就少很多了。「兩腮無肉不可交」這一句俗語的意思便是指,如若一個人的臉上,並沒有什麼肉(不是指單純地瘦),那麼,和這一個人還是不要有過多的交往。
  • 「兩腮無肉不可交」都聽過,其實下半句更經典,知道的人卻不多
    譬如說,在新舊《唐書》中,就有過一個非常著名的相士,那便是大名鼎鼎的袁天罡,據說其相面之術天下無能出其右,以至於任何人見識之後都難以置信。談論及此,筆者只想說,古人在識人之時早已經總結了一套自己的理論。其中,很多民間流傳的俗語便是從這些理論中延伸發展出來的。譬如說,「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卻有大學問。農村有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告訴那些年輕人,你們在交朋友的時候要注意一個原則,那就是看面相,兩腮沒有肉的不可以交,臉上長滿橫肉的也不可以交。至於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倒是見仁見智。舊時農村人普遍營養不良,因此尖嘴猴腮的人不少,而偏偏有人說,這種尖嘴猴腮的心眼多,滿肚子花花腸子。
  • 「兩腮無肉不可交」是什麼意思?下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的智慧
    今天,我們要討論就是流傳很廣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以及後面一句的內涵。「兩腮無肉不可交」從字面意思來說就是一個兩腮沒什麼肉的人,就一定不要和他深交,而所謂「兩腮無肉」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尖嘴猴腮」,這樣的人的確給人一種「尖酸刻溥」的感覺。腮幫上沒肉的人有一點像「狐狸」的面相,男人往往給人一種陰險狡詐的感覺,而女人則給人一種嫵媚的印象,自然人們都不太願意和這樣的人交往。
  • 老話「飽暖思淫慾」,到底是什麼意思?下一句道盡人性險惡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的被擯棄,而有的則生生不息,俗語就是這延綿不絕的傳統文化之一。俗語作為我國民間文化的精髓,有著通俗化的表達方式,又貼近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凝結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句式簡單,卻蘊含著很深的道理,在今天也依然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
  • 古人云:「飽暖思淫慾」,可不知下半句才是經典,道盡人性險惡
    俗語一般都是有上下兩句組成,可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不是只有上半句,就是只有下半句,所以很多俗語我們知道的都不完整。今天我們就來說以說經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俗語,叫做「飽暖思淫慾」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飽暖思淫慾」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說人在吃住不愁、生活無憂之時,就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欲望,甚至生出很多沉迷放縱、難以自拔的欲望,如淫慾、權欲、賭欲等,讓人迅速滑向墮落的深淵
  • 古人云:「麻面青須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在民間人們對於"面相"的總結多是以"順口溜"的方式流傳下來,比如今天要說的"麻面青須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那麼這句話具體說的是什麼呢?老人言:"麻面青須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識人智慧值得學習麻面青須不可交這句話中的"麻面青須"指的不是一類人,而是"麻面"和"青須"兩種人,"麻面"是臉上有很多麻子或者凸凹不平疤痕的人,"青須"指的是基本沒鬍子,面容清秀的成年男人。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在古代,有一句俗語非常流行,叫做「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這句話很好理解,它說的就是,不要與腮幫子比較瘦削的人交心。因為古時候,兩腮無肉的人常被認作是陰險狡詐之人,如果是女性的話,則會被認為是克夫相,這樣的人往往被認為是心機深重,而且由此誕生了很多成語,比如「尖嘴猴腮」。
  • 俗話說:「兩腮無肉大彎腰,合嘴彎弓不可交」,什麼是合嘴彎弓?
    有句俗語叫:「兩腮無肉大彎腰,合嘴彎弓不可交」,這句話就是通過外表來判斷一個是否可交的,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兩腮無肉大彎腰「兩腮無肉」的意思就是臉頰沒有肉,一般兩腮無肉的人面部都比較消瘦,臉型呈長條狀,而且顴骨比較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尖嘴猴腮,這種臉型的人總是給人一種尖酸刻薄的感覺,第一面印象也不會很好。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術俗話說,「相由心生」,就是你的樣子就是你心底最真實的寫照。古往今來都有「面相」一說,所謂面相,就是相面,相的其實不是面,是心。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意思是說腮幫子上如果沒有什麼肉的話,就不要與這種人深交。
  • 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到底是什麼意思?後半句更經典
    在我們老一輩的教誨之中,常常對人的觀察有這樣一句話。兩腮無肉不可交。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了?而我們印象之中的這句話並不是完整的,後半句才是更經典的存在。兩腮無肉不可交的表面意思和深層含義我們祖宗的看臉上面經常有許多方法和小技巧。這句話兩腮就是指臉的尖端上,如果沒有肉的話是一種不好的特徵。被實踐證明他們都是一些刻薄寡恩的人,不值得我們去交往。因為我們祖先從實踐中觀察得到許多刻薄寡恩,陰險的小人在對小事上斤斤計較,經常會和人吵個不停,而由於捻部肌肉的劇烈運動會使得那裡特別薄沒有肉。
  • 「麻面青須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關於擇友這件事,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俗語作為忠告,這都是他們的經驗之談,學會了便能減少「遇識人不善」這種情況的發生概率。「麻面青須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便是老祖宗識人術的其中一條。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又有何道理可言呢?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我們常常說「面由心生」,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當今社會,很多人分辨一個人是否善惡,往往都是通過觀察他的面相來做出判斷。意思是說想要徹底看清一個人,還需要跟他有長時間的接觸了解。但人際交往中,有很多人,我們都只有一面之緣。而在見這僅有的一面的時候,我們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就一定要把對方琢磨個八九不離十,這才能做出正確判斷。那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 古人云:「飽暖思淫慾」,你知道下一句是什麼?聽過的人都點讚!
    古人云:「飽暖思淫慾」,你知道下一句是什麼?聽過的人都點讚!古人們一字一句留下的,都是千古名言,在古代,有不少的名言被人們認可,包括:「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話無疑是在告訴我們人生大道理,但是,有一句話非常特殊,好像是在教人享受一般,「飽暖思淫慾」,一個人吃飽了,穿暖了,自然而然,就會想起淫慾,有了歪腦筋,那麼,這句話到底出自什麼地方?他的下半句是什麼呢?
  • 俗語「麻面青須不可交」,什麼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嗎
    中國有著數年前的悠久歷史,在千年的歷史中,流傳著許多優秀的文化,俗語就是其中的一種。俗語包含了生活方方面面,尤其在人情世故、風俗習慣、天氣預測等領域建樹頗多,它們作為老祖宗智慧的結晶。識人有術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老話沒有「麻面青須不可交」,什麼意思?
  • 俗語:兩腮無肉,小鬼難鬥,啥意思?人不可貌相!
    俗語是老一輩人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口口相傳,流傳至今。俗語言簡意賅,短短一句話道出深刻的道理,有的俗語是農民日常生活的寫照,有的俗語直擊人心,有的俗語比較迷信,俗語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要批判的接受,辯證看待。
  • 俗語「兩腮無肉,小鬼難鬥」,說的有道理嗎?說好的人不可貌相呢
    老一輩人總結出的人生經驗就是一句俗語,傳到現在。有些俗語直擊人心,有些俗語比較迷信,有些俗語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要接受批評,辯證看待。我們國家從古到今就有看面相的說法,相生相剋,很多人會根據一個人的面相來判斷他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古代算命的人特別多。
  • 農村老話「兩腮無肉,小鬼難鬥」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話「兩腮無肉,小鬼難鬥」是什麼意思?古人對於識人方面也是非常有研究,古人認為只要把握規律即可從面部特徵透出的信息推算出人之富貴貧賤及命運休咎變化。在民間流傳了很多俗語,其中就有很多的民間俗語和面相相關,雖然有些沒什麼根據,但還挺有道理,民間有的農民看人一眼就能瞅出個好壞來。比如這句「兩腮無肉,小鬼難鬥」,大家有沒有聽過呢?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