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巷巷音樂現場
在前不久剛剛舉行的2016成都全球創交會上,幾個頗具成都特色的參展項目,可以說成為了會場當下的人氣擔當。西村·貝森大院、Working聯合辦公、明堂文創矽谷、光谷創業咖啡、新都文創園、濃園……這些成都知名的文創園區和文創企業吸引人群駐足,更令人為之驚嘆的是文化創意機構所帶動起來的創業、成果轉化、產業融合。長久以來,成都一直是西南地區的文創中心。文化創意產業是區域競爭軟實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文化創意園區、企業在成都開枝散葉,整個蓉城在創意中迸發出生機與活力。
文化創意+創業
創業項目「擠滿」文創中心
這幾天,明堂青年文化創意中心的創意商店正在試營業,正式開業後,他們的自主創意品牌「紐」就要上線了。品牌「紐」寓意為紐帶,同時諧音英文的「new」,既表達了要將所有文化藝術連接,也蘊含「創新」之意。
在成都,將文化創意中心與文創產業孵化平臺整合開辦的文創平臺越來越多。文創園區遍布這座城市的各處。而成都在文創工作中,最獨具一格的探索之一,就是在這些氛圍濃厚的文創中心中,孵化創新創業項目和企業。
明堂就坐落在奎星樓街的街口,一公裡外就是寬窄巷子。這裡是文青們的殿堂,日日有展覽,天天有演出。但這裡更是文化創業人士們的殿堂,一座4層樓宇入駐了大大小小30幾個創意工作室,他們在這裡創作、創業、孵化、成長,甚至實現融資、被資本青睞……2014年完成並投入使用的明堂,現在已經「供不應求」。入駐的30幾個工作室,涵蓋各類文化創意團隊50多支。目前還是有許多創意團隊申請入駐。
文化創意+產業融合
文創產業園區也成4A景區
今年5月18日,一直以濃濃的藝術氣息而被成都人所了解的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被評為了國家4A級景區。它也成為了成都、四川乃至西南地區目前唯一的「藝術旅遊4A級景區」,被評為4A級景區後,它又成為了文化旅遊綜合體。文化產業+旅遊產業,這正是文創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典型例子。
2014年,成都市曾出臺《成都市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14-2020)》。從2014年到2020年,成都在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方面,有著具體的階段目標。第一階段是從2014年到2017年,成都將實現「個十百千萬」目標,即搭建一個開放合作平臺——成都創意設計周、培育十個創意設計品牌、集聚一百個創意設計大師、孵化一千家創意設計機構、新增一萬人創意設計隊伍。第二個階段是到2020年,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化、集聚高端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創意設計和創新驅動力顯著提高,與三次產業跨界融合轉型升級走在中西部地區前列,初步建成面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西部創意設計中心等。
文化創意+魅力
文創中心引領精神生活
昨天晚上,明堂又開辦了一場畫展,海外藝術家李曉峰,展出了自己的數十幅版畫和真跡。文化給人以精神上的富足,是一座城市離不開的魂。成都從不缺乏文化精神活動,大廟會、金沙太陽節、成都國際熊貓燈會……而更讓成都的文化創意氣息四溢的,在於各種文創中心開辦的越來越密集的藝術展覽、演出與沙龍。
想要感受藝術之美,體驗創作之美,可以漫步濃園。那裡有200餘位藝術家入駐,包括以程叢林、林躍為代表的油畫家、雕塑家和影視創作者,梁時民、郭汝愚等國畫大家。你可以體驗到國畫鑑賞、國學講堂、茶道文化、香道文化、油畫鑑賞、西方文化、紅酒文化、雪茄文化……
想要感受獨立藝術的魅力與態度,你可以光臨明堂。獨立音樂、獨立設計、獨立電影……個性而富有獨特的文化魅力。
明堂的負責人統計過,從2013年到現在,明堂大小展出100來場,連續兩年辦藝術周,加上每日的藝術愛好者光臨,整個流量不下百萬人次。無論如何,至少身在成都的100萬人次,在這裡得到了文化創意氣息的感染。那麼全成都那麼多的文創中心,該是引領起了多少成都人的精神生活!
成都商報記者 王垚
原標題:創意成都充滿文藝範兒 創業項目「擠滿」文創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