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三篇文章」,寫就鄉村振興答卷

2020-12-13 新華日報

時值年末,寒風凜冽,在宿遷市泗洪縣城鄉,卻呈現著一派熱火朝天喜人景象:龍集鎮金水集團螃蟹養殖基地裡,蟹農們忙著將一箱箱綑紮好的螃蟹裝車發往深圳;臨淮鎮勝利家園農房改善工地上,工人們正忙著工程掃尾,確保讓上岸漁民春節前全部搬進新家;雙溝鎮雪二新村千畝連片蔬菜大棚內,菜農們興高採烈地採摘草莓……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江蘇時指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群眾的共識和呼聲。作為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之一,泗洪縣近年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生態保護為基、產業發展為要,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縣委書記李愛華說,全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精心做好「強農」「靚村」「富民」三篇文章,以更高的站位、更實的舉措、更硬的作風,確保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奮力繪就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泗洪畫卷。

突出「強農」

全力打造支撐有力的大產業

記者走進德康生態循環養殖界集基地,發現這裡完全沒有想像中的異味和髒亂,自動餵料、自動環控和全漏糞地板系統一應俱全。「我們探索『龍頭企業+村集體+低收入戶』模式,充分發揮企業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特色優勢,助力強村富民。」德康集團華東片區總經理史景松說。

2018年,德康集團正式籤約落戶泗洪,從今年底開始為當地帶來不少於4000萬元的固定分紅,不僅如此,前三年企業還拿出固定資產投資額2%用於當地扶貧事業,全部投產後將帶動5000多人就業增收。

「牢固樹立『農業大招商』理念,我們瞄準設施農業、農產品深加工、三產融合、產學研結合『四類項目』,先後招引四川德康、廣東溫氏、廣西桂柳、山東豐沃等一批行業領先龍頭企業落戶。」泗洪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楊召德說,「我們下一步還將把這些農業龍頭企業作為主體和引擎,加快推進農業『接二連三』,延長產業鏈條。」

突出「靚村」

深度改善生態宜居大環境

「真對不起,周末所有的房間都被預訂完了!」12月3日,泗洪臨淮鎮勝利家園一家民宿老闆在電話中無奈地回答遊客。節假日「一房難求」,在臨淮鎮民宿界正逐漸成為常態。

臨淮鎮勝利村原本是一個四面環水的小漁村,村民以捕魚養蟹為生。為了保護洪澤湖生態環境,泗洪縣對勝利村進行整體生態搬遷,建起勝利家園農房改善小區,讓漁民告別「水上漂」,住上一棟棟白牆黛瓦、整齊有致的「小洋樓」。

今年2月初,臨淮鎮結合漁家風情小鎮打造 ,探索「五美庭院+民宿」鄉村旅遊模式,將傳統的漁具、刺繡、剪紙等水鄉特色元素融入庭院,並依託洪澤湖溼地公園等景區建起「漁你有約」「知青歲月」主題民宿,吸引了大批遊客。

「動員漁民上岸集中居住,是推進洪澤湖生態保護的需要,也是改善農民生活條件的需要。我們把其當作為民辦實事的一項惠民工程來抓緊抓好,切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臨淮鎮黨委書記王小燕說。

自2018年以來,泗洪縣累計實施農房改善項目42個,完成房屋搬遷3.2萬戶,涉及「四類重點群體」5506戶,對465戶家庭特別困難農戶實行「交鑰匙工程」兜底安置。

突出「富民」

著力實現生活水平大提升

「在家門口上班,不但能照顧好家庭,收入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說起現在的幸福生活,瑤溝鄉付圩村村民陳強笑著說。

陳強曾經是一名低收入戶,參加鄉裡組織的技能培訓學會了電器維修技術,除了平日接一些設備維修及監測的活兒,還在村裡的烘乾廠上班,如今已擺脫貧困。

「我們精選優質項目,將兩個省定經濟薄弱村扶貧資金200萬元拿出來,入股宿遷和天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兩個村每年將獲得入股資金8%-12%的分紅作為集體收入。」瑤溝鄉黨委書記陳巖說,「同時,這兩個村的農民還可以優先進企業工作,收入最高的每月可達4000元。」

瑤溝鄉工業園區目前有企業58家,可直接帶動本地就業近4000人,人均年收入增加3萬元。鄉網絡創業園吸引28名青年入駐成功創業,並獲批江蘇省創業示範基地。

村強才能民富。泗洪縣先後制定出臺《泗洪縣振興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意見》《泗洪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考核獎懲辦法(試行)》等文件, 集中推行「強村三項試點」「四方掛鈎、百村振興」項目,相繼開展鄉村公共空間治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等行動,有效幫助村居破解發展難題、闖出振興新路。截至10月份,全縣所有涉農村居集體經營性收入均突破20萬元,130個村居經營性收入超50萬元。

本報通訊員 鬱勝利 盧經緯

本報記者 朱文軍

相關焦點

  • 聚焦「強農」「靚村」「富民」 泗洪寫就鄉村振興答卷
    作為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之一,泗洪縣近年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生態保護為基、產業發展為要,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縣委書記李愛華說,全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精心做好「強農」「靚村」「富民」三篇文章,以更高的站位、更實的舉措、更硬的作風,確保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奮力繪就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泗洪畫卷。
  • 做好鄉村振興的三張答卷
    近年來,湖北省崇陽縣委、縣政府在鹹寧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緊扣鄉村振興20字方針,在「七個之路」「五個振興」上大膽探索,下好與精準脫貧銜接的先手棋,全面做好「引進人」「留住人」「盤活人」三張答卷,走出一條「人回流,百業興」山區縣特色之路。
  • 杭州如何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這是畫亦是詩,也是杭州鄉村的真實風景。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鄉村振興,杭州怎麼幹?今年以來,杭州嚴格落實中央關於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重中之重要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重點實施產業轉型、環境提升、集體增收、改革創新、協調發展、鄉風和美、鄉村善治、人才建設等「八大行動」,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 寫好鄉村振興的「閩東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給壽寧縣下黨鄉的鄉親們回信一年來,寧德念好「山海經」,鄉村振興動力足。上半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寫好鄉村振興的「閩東答卷」
  • 泗洪農商行金融支持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點
    原標題:泗洪農商行金融支持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點   今年以來,江蘇泗洪農商銀行
  • 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
    【2018兩會·改革新徵程】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8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面對來自中國傳統農業大省——山東的全國人大代表們,習近平談得最多的還是他始終記掛的老鄉。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奉賢答卷」
    原標題: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奉賢答卷」    鄉村振興事關上海城市發展全局,是上海必須做好的一篇大文章。當前,上海正以更大的責任擔當,積極探索超大城市郊區的鄉村振興舉措。而奉賢作為上海實施鄉村振興的主戰場之一,以打造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引擎為目標,著力發揮先鋒、先導、先行作用,解放思想、勇於創新,在提升黨組織的發動力、凝聚力上下功夫,激發人民群眾的內生力量、創造力,近年來探索出了強基礎、興產業、聚人心的鄉村振興的奉賢品牌、奉賢形式。
  • 《求是》: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在《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工農城鄉關係演變的規律,闡明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總方針、總要求、制度保障和要注意處理好的重大關係,為切實做好新時代鄉村振興工作指明了總方向,提供了大遵循。
  • 奮力書寫鄉村振興的美麗答卷!
    奮力書寫鄉村振興的美麗答卷!三十里舖村緊緊抓住鄉村振興這個牛鼻子,全村同心、幹群同向、攻堅克難,從髒亂差變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從單一的糧食種植髮展成為以苗木花卉產業為基礎、多途徑致富的富裕鄉村。
  • 甘谷縣中岔村:「三篇文章」描繪鄉村振興新藍圖
    而脫貧後的中岔村,更是鼓足幹勁,乘勢而為,做活生態、產業、文化三篇文章,成為甘谷縣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樣板。盛夏時節,走進位於甘谷縣北部山區的裡灣鎮中岔村,綠樹掩映水泥路,青瓦白牆新磚房,農耕特色鮮明的廣場,文化氛圍濃厚的景觀長廊,與村內民居構成一幅美麗的鄉村田園圖。微風拂來,清新的空氣夾帶著泥土的芳香,浸潤人心。
  • 「五個振興」統籌推進 交出鄉村振興煙臺「答卷」
    2018年以來,煙臺市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連續3年市委1號文件聚焦「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成立五個工作專班統籌推進,交出了一份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鄉村振興煙臺「答卷」。「五個振興」統籌推進打牢產業振興基礎。
  • 做好「竹」文章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鍾振宇)11月30日,省委副書記鄧小剛在宜賓市調研鄉村振興工作,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從把握新發展階段
  • 徵文範文:鄉村振興網評文章5篇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筆者認為,面對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堅持在農村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農業產業發展上用功夫,著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 雲南大理:寫好三篇大文章 決戰蒼洱煥新顏
    寫好三篇大文章 決戰蒼洱煥新顏洱源縣金色的大地 記者 黃興能 攝全州累計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0.23萬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6.11萬人次寫好生態文章 產業興旺展新姿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生態扶貧將生態文明建設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是生態保護區開展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舉措,也是大理州脫貧攻堅中的一道亮色。
  • 英山縣雷家店鎮阮基衝村寫好鄉村振興「錦繡文章」
    近年來,英山縣雷家店鎮阮基衝村始終堅持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通過支部引領、強化基建、產業帶動,不斷擴大發展成效,寫好美麗鄉村建設的錦繡「文章」。寫好產業「文章」 助推村民致富阮基衝村位於雷家店鎮西北部,全村版圖面積3.3平方公裡,下轄5個村民小組,共有232戶754人。記者從村黨支部書記石召和那裡了解到,在2016年前阮基衝村沒有任何集體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在2014年統計的時候還不到3000元。
  • 「我們的小康路」——宿遷「四好農村路」發展巡禮泗洪篇
    宿遷網訊(記者 沈省 鄭緒軍 通訊員 李建)秋季的泗洪大地,景色如畫。從空中俯瞰,一條條「暢安舒美」的「四好農村路」縱橫交錯,串起一個個美麗鄉村,構成了一幅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要想富,先修路。近年來,泗洪縣投入近6億元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及「百村萬戶小康路」工程,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89公裡,建成一批精準扶貧路、平安放心路、美麗鄉村路。一條農路帶動一項產業,一條農路致富一方百姓。如今,西南崗片區已邁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墊湖村也成為濃縮版的鄉村振興戰略先行示範區,成為江蘇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 用心用情用功 乳山市寫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把脫貧作為鄉村振興的起點乘著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的春風,乳山市下初鎮古初村煥發著勃勃生機。村裡與乳山漢泰大麻紡織有限公司合作的服裝加工車間,吸納了近10名農村婦女就業。「在車間上班,每個月有1000多元錢的收入,還能就近照顧家裡,解決俺們很大的困難。」51歲的村民宋書英說。
  • 如何作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劉莊村是一個包括三個自然村的典型山區農村;是一個以50多歲老年人為主,人口大量流失的空殼村;是一個條件差、資源較少,農民收入以種植、育苗為主的單純的農業生產村;是一個自身缺少造血功能、尚未找到經濟新動能的山莊窩鋪。  劉莊,只是山區農村的一個縮影。這種大山深處的鄉村如何實現振興?如何起好步、開好頭?和許多地方一樣,劉莊村的鄉村振興剛剛開始,他們正在積極實踐、探索路徑、尋找答案。
  • 駱惠寧的這篇文章山西人要讀一下,事關鄉村振興…
    山西「三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較典型和突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顯得格外有必要和格外緊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農」工作也進入了新時代。我們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思想,準確把握新時代山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方位,不斷增強自覺性和有效性,確保「三農」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山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全面轉型升級、農村全面繁榮進步、農民全面富裕發展,要堅持「六個突出」:一是突出城鄉融合,著力構建城鄉要素合理流動新機制。
  • 對話本土作家胡繼雲——水韻泗洪
    Ink:泗洪的鄉村建設亮點紛呈,除了大家採風的六個鄉鎮,請給我們介紹下別的還有什麼特色。胡繼云:泗洪鄉村發建設的亮點確實很多。首先,泗洪鄉村最大的亮點,是綠色生態。這裡的鄉村生態環境特別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泗洪是一個典型的體現。2017年9月,泗洪縣入選全國首批「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而獲此殊榮的,全國只有1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