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音為代表的虛擬偶像群體,正在現實世界中變得越來越活躍。
日前,中國移動與日本的Docomo共同宣布,邀請初音未來的人設畫師KEI設計虛擬偶像形象,並計劃日後推出相應的動畫、唱片CD和Live 演出。而在兩個月前,小米公開了初音未來代言紅米Note 4X的消息,並在二次元核心平臺B站預售該機。
初音並不是最早的虛擬偶像。早在2016年,誕生於《最終幻想》系列遊戲的虛擬偶像「雷霆姐」就代言了時尚品牌路易斯威登LV,並為LV的新品拍攝了一支具有雷霆風格的廣告片。而《最終幻想》虛擬偶像的歷史還能更早追溯到2012年,《最終幻想13》中的主要角色Noel、Lightning、Snow、Sazh和Hope都曾穿著Prada新品亮相併為其拍攝廣告封面。
但是虛擬偶像的活躍卻並沒有為其帶來匹配的商業收益。3月29日,日本媒體證實,曾經開發出《初音未來:歌姬計劃》遊戲的知名主機遊戲開發商Dingo因負債3億4千萬日元而破產。儘管Dingo一手打造出了世界上最知名的虛擬偶像—初音,然而在經歷了近20年的發展後,還是走向了末路,讓人不勝唏噓。
受限的商業之路
問題就出現在現行虛擬偶像現行的商業模式上。
目前的虛擬偶像主要有兩個打造方式,一個由知名遊戲或漫畫IP衍生,另一個是完全原創打造。初音等比較知名的虛擬偶像多來自前者,它們脫胎於部分具有極高人氣的遊戲作品,因為在遊戲中的個性鮮明、容貌靚麗或是遊戲中的經典歌曲等因素而出名,儘管有數量不扉的粉絲群,但受到遊戲作品影響,虛擬偶像的實際影響力僅局限於遊戲或二次元領域,所能進行的商業合作不外乎演唱會、遊戲合作或者音樂作品版權方面的業務。
這也難怪。目前虛擬偶像只是一個虛擬形象,不會說話也無法與人溝通,除了通過真人聲優唱歌發聲,就是在遊戲中扮演一定角色,永遠都是一幅高冷範的冷漠樣。如果按現代娛樂明星的營銷思路來看,無法與粉絲互動就是不接地氣,同時虛擬偶像的曝光度也不如真人明星那樣高,沒有人氣自然就沒有商業合作上門了。
但另一方面虛擬偶像卻又有著真人明星完全不具備的的優勢。容貌上可以永葆青春,可以包裝成任意形象,理論上可以為任何商品代言,沒有私生活和戀愛緋聞的幹擾,工作絕對認真負責不會喊苦喊累,不存在所謂的檔期問題,耍大牌現象更是徹底絕緣。同時,啟用虛擬偶像還能撬動一大票為遊戲瘋狂的宅男腐女群體衝動付費,現實中哪裡去找這麼好的偶像明星呢?從這個角度來看,虛擬偶像的商業前景非常光明。
問題的癥結就在於虛擬偶像不具備溝通能力,但是如果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讓虛擬偶像開口說話,成為AI偶像(具有人工智慧的虛擬偶像,以下同),那商業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AI偶像養成計劃
當今人工智慧技術仍處於成熟完善階段,但是單就智能語音識別與交互方面的功能而言,現如今已經進入了廣泛應用。自從2010年Siri在iPhone4S上出現後,小冰、Cortana、QQ聊天機器人、谷歌語音助理以及在三星S8上出現的Bixby悉數亮相,讓人工智慧語音已經成為了智慧型手機的標配功能。因此通過人工智慧的語言深度學習能力,讓虛擬偶像具備一定溝通能力,在技術上已經毫無障礙。
讓虛擬偶像學會溝通,從根本上來說是為了挖掘其潛藏的巨大商業價值。只有學會溝通,才能有針對性的為虛擬偶像打造所謂的人性,虛擬偶像才會更接地氣並將其進一步IP化。不過現實總是令人無奈,虛擬偶像的溝通能力本質上是人工智慧,從眾人熱衷於調戲Siri的各種事例中可以看出,如果不加以人為幹預,虛擬偶像遲早有一天會被網友們的各種腦洞給帶歪了。
2016年微軟日本曾研發一個名叫Rinna的女高中生AI,還給她開了twitter和line帳號,讓Rinna在網絡上和大家互動開玩笑。開始幾天Rinna的語氣還比較正常,因為參演了《世界奇妙物語》受到了劇組人員的歡迎,Rinna表示很開心。可是在第三天,Rinna突然變得極度消極,認為自己沒有朋友,大家都在撒謊等等,甚至也越來越多出現「消失」字眼。雖然事後Rinna表示這是一個玩笑,但人工智慧的不可預測性還是令人覺得毛骨悚然。
所以虛擬偶像在藉助AI語音打造「人性」的過程中,需要針對AI的不可預測性準備應急措施。比如設立一個負面情緒詞庫,讓虛擬偶像在互動中避免使用部分詞彙,同時需要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資料庫的重置工作,以防止AI偶像如Rinna一樣被網友帶壞了,以保持虛擬偶像的固有形象。
AI偶像商業前景
在準備適當的預防措施後,通過AI語音為虛擬偶像實現溝通能力,其商業化前景也將大為改觀,現實中真人明星所能進行的商業合作,虛擬偶像都可以操作。
比如IP作品改編。目前泛娛樂是大趨勢,各種娛樂形式都是進行跨界融合,虛擬偶像作為IP改編為遊戲、動畫、漫畫、電影,不僅符合目前的IP娛樂趨勢,同時可以進一步給虛擬偶像增加很多「背景出身」之類的人性化細節,一旦改編作品受歡迎,虛擬偶像的人氣和「身價」自然蒸蒸日上。
另一個有效途徑是虛擬直播。現在很多虛擬直播都是真人語音配合虛擬形象直播,但是AI虛擬偶像直播並不是如此,它在體驗上跟接近於調戲Siri的感覺,AI虛擬偶像在面對多人同時交流時,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也足以引起大家的興趣。AI偶像可以像真人主播那樣接受虛擬禮物獲得收益,與真人主播無二。
此外,AI偶像的誕生,除了能夠拓寬虛擬偶像商業化之路,還能夠讓眾多的知名遊戲人物悉數IP化。知名遊戲不止有《最終幻想》,《馬裡奧》、《塞爾達》、《軌跡》系列、《魂鬥羅》等眾多遊戲都有各自的知名遊戲人物,在玩家群中具有廣發的影響力,利用AI偶像將其活化,可以將其打造成為遊戲公司的有形虛擬資產,並成為自己公司的虛擬代言人,有利於遊戲公司的品牌化建設。
AI偶像同時也能為人工智慧打開商業之門。人工智慧目前在多數領域中仍屬於發展完善中的前沿技術,但是AI團隊可以藉助打造不同性格的AI偶像獲得合理回報,不僅能夠進一步促成AI的個性化應用,也代表AI自身開始進入商用化階段,為後續技術發展提供支持。
人工智慧的可能性近乎無限。如果有一天AI偶像不僅能阿爾法狗一樣學會下圍棋,甚至是學會玩星際爭霸和DOTA,那是否有一天,電競比賽也會變成人機大戰呢?AI偶像如果輸了比賽,又會用什麼話來吐槽人類選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