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時間6月24日上午10點,一架架戰機飛越紅場上空,轟隆隆的引擎聲劃破莫斯科的寧靜。
75年前,蘇聯迎來了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75年後,這片被譽為俄羅斯心臟的土地上,又一次見證俄羅斯人民歡呼勝利、珍愛和平的盛大儀式。
每年的紅場閱兵一直是俄羅斯最受全球關注的活動之一,也是其展示國家實力、大國雄心的重要方式。今年,即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俄方依然頂住壓力,堅持舉行勝利日閱兵儀式。這場閱兵究竟蘊含著怎樣的意義?一場特殊時期的紅場閱兵,俄羅斯想給世界傳遞哪些重要信號?
「大國夢」是根植於俄羅斯國家發展和民族精神中一個揮之不去的情結。對大國崛起的無限渴望,深刻影響並塑造著俄羅斯。 【詳細】
疫情下的紅場閱兵
舉行勝利日閱兵是蘇聯時期留下的傳統。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曾短暫停止閱兵,最終於1995年恢復了這一傳統。今年的勝利日閱兵,相較往年不尋常,是自1995年以來,首次未在5月9日舉行的閱兵——此前由於新冠病毒疫情,普京宣布將閱兵式推遲至6月24日,即1945年二戰結束後蘇聯首次為衛國戰爭勝利舉行紅場閱兵的日子。
除了閱兵時間不尋常外,此次閱兵的準備工作也不尋常。此前,俄方制定了嚴密的防控措施:閱兵的訓練、彩排過程中,所有官兵全程佩戴口罩和手套;每位參加閱兵的人員每周要接受不少於3次的新冠病毒檢測並且禁止與閱兵無關人員進行接觸;參演裝備和軍人宿舍定期進行消毒;應邀觀摩紅場閱兵的老戰士健康特別受到重視,此前他們已住進療養院進行了隔離,閱兵當天有專門車輛接送。此外,24日進入紅場人員需要測量體溫、佩戴口罩和手套。
這是一次在疫情下進行的不尋常的閱兵,意義較往年也有不同。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國退出《反彈道飛彈條約》《中導條約》,宣布啟動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程序的背景下,此次閱兵向外界展示了俄羅斯自身的大國實力,展現了俄羅斯維護自身安全的能力。同時在俄新冠疫情穩定的時候,此次閱兵也能提振國民抗疫士氣。 【詳細】
閱兵展示的先進武器振奮人心
今年閱兵展示的234件武器裝備中,除衛國戰爭時代裝備外,還有不少新型裝備。閱兵式中,空中和地面各型裝備出動,坦克、裝甲車、飛機構成的「鋼鐵洪流」,場面非常震撼。
第1,「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 又稱為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北約稱為SS-29。 白楊飛彈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研發,1985年列裝,迄今已經形成了系列。閱兵展示的這款飛彈從2009年開始服役,射程1.8萬公裡,園公算偏差60米,可攜帶6個分導式多彈頭。發射準備時間3分鐘,可變軌飛行,突防能力強。俄羅斯在研的洲際彈道飛彈還有薩爾瑪特等。
第2,戰役戰術飛彈。這次受閱展示了西方國家竭力譴責的伊斯坎德爾戰役戰術飛彈,這是一種單級固體飛彈,最大射程400公裡,從2005年開始服役,飛彈長度,精度誤差小於兩米。其最大特點是戰場適應性能好,反應速度快,可在6分鐘內實施發射。
第3,受閱的反導飛彈。俄羅斯的反導武器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研發,閱兵展示的反導武器主要有第二代A-135系統和第三代A-235系統;有空天軍的第三代S-300系列、第四代S-400等。這些反導飛彈有三個特點:一是可以攔截從低空到太空的飛行目標;二是可以採用核武器、整體截擊和高動能破片的攔截方式;三是中低層攔截彈採用了機動發射,生存能力更強,反應更快。從總體看,俄羅斯的反導技術和實力與美國基本相當。
第4,戰略預警系統。這次閱兵俄軍展示的戰略預警系統和反導指揮控制系統,主要有第三代飛彈襲擊預警衛星系統、超視距雷達系統,及飛彈襲擊預警雷達等,能同時跟蹤500批目標,可提供飛彈來襲的預警信息、告知來襲飛彈的發射點、發射國家、飛行軌道和彈著點。這在未來戰時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價值。【詳細】
守望相助,同譜勝利序曲
中國軍人繼2015年後再次參加紅場閱兵,意義不凡。英姿颯爽的中國軍人受到各方矚目,這支代表中國形象的儀仗方隊在當前的特殊時期出現在莫斯科紅場上,彰顯了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內涵,揭示出團結一致才能應對威脅與挑戰。
75年前,中俄共同迎來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75年後,中國軍人走過莫斯科紅場,表達出不忘歷史的莊嚴承諾。
在那硝煙四起的年代,中俄(蘇)兩國,唇齒相依,守望相助。中國軍民在最艱苦條件下進行的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牽制了大量日本侵略者的力量,使得蘇聯避免了兩線作戰;蘇聯則派出2000多名飛行員參加援華志願飛行隊,其中200多人犧牲在中國戰場。在中國抗日戰爭後期,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戰場,同中國軍民一道對日作戰,共同抗擊法西斯。
75年前的勝利是一場團結互助的勝利。75年後,中國軍人走過莫斯科紅場,彰顯出新時代中俄關係團結互助的內涵。 【詳細】
普京霸氣回應西方篡改歷史
就在此次閱兵活動舉行的前夕,普京就給「民眾上了一堂很好的歷史課」。19日,普京在美國《國家利益》雜誌上發表署名文章,對二戰歷史進行全面反思,強調蘇聯紅軍在二戰中的作用,反擊了西方國家企圖篡改二戰歷史的行為。「不管現在有什麼人企圖證明什麼,蘇聯和紅軍都對納粹戰敗作出了主要和至關重要的貢獻」,並指出「歷史修正主義很危險」。通過對二戰勝利成果的堅定維護,也再次彰顯了俄羅斯的大國雄風。
進入新世紀後,中俄兩國在紀念反法西斯戰爭時,又一同強調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決不允許開歷史倒車。什麼是「二戰勝利成果」?二戰勝利國建立聯合國,以維護世界和平,就是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為戰爭勝利做出最大貢獻的中蘇美英法五大國,當然成為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近些年來,有的二戰戰敗國和二戰時還未獨立的國家也想「入常」,美國還在某種程度上予以鼓勵,中俄兩國卻堅持這一國際秩序。至於西方一些人想為德國的侵略行為翻案,日本一些人要為軍國主義招魂,更是堅持二戰勝利成果的人所不能允許的。
對中國而言,二戰勝利成果又表現為戰時的《開羅宣言》規定日本把侵佔的臺灣歸還中國,寶島毫無疑義屬於中國領土。新中國成立前夕,美國卻拋出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接著又長期暗中支持「臺獨」,這也是對二戰勝利成果的一種挑戰,維護這一成果的中國人民自然要繼承當年的奮戰精神與之堅決鬥爭。 【詳細】
重現75年前經典場面 新老裝備同亮相
從二戰到全球抗疫:團結合作是勝利之源
記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式
俄多地舉行閱兵式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
「兵臨城下」的俄羅斯紅場閱兵向世界傳遞了什麼信號?
普京紅場閱兵致辭:我們將永遠銘記,蘇聯人民粉碎了法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