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恰逢周一,安徽博物院將正常對外開放。圍繞今年的主題「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安徽博物院精心籌劃,將在國際博物館日前後舉辦精彩紛呈的線上線下主題活動,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有力增強線上活動力度,發揮博物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作用,讓博物館走進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致力於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安徽博物院共展出13項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的主題展覽。除了常設展覽,安徽博物院在5·18期間重磅推出兩個主題展覽,向觀眾講述多元文化。
5月15日,我院聯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館推出大型原創展覽「融·合——4-5世紀北魏平城文物展」,帶領觀眾聆聽一段千年前的「融合」故事,回想當時民族交融、絲路往來的繁盛景象,感受華夏文明海納百川的傳統與綿延不斷的生命力。
依託我院重藏黃賓虹書畫,精心打造了「渾厚華滋——黃賓虹書畫作品展」,將於5月18日推出。展覽精心遴選出黃賓虹各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花鳥、山水、書法作品七十餘件套,與觀眾一起思考、審視他的文化藝術道路,靜靜地與大師神會、論道。
5月9日至5月18日期間,我院攜手皖新傳媒旗下17家市級新華書店門店及六安圖書館,推出「國際博物館日」文化讀城特別活動,通過各地特有國寶文物的線下海報、展板展示以及國寶微課堂、線上講座、文物數來寶等多種形式,約會國寶、文化讀城,帶領觀眾解讀文物背後的故事,破譯屬於安徽的文明密碼。
在母親節、護士節以及「520」感恩節等節日期間,分別在安徽博物院官方微信中推出節日系列推文,與觀眾分享我院關於親情的文物,感受母愛的偉大;共同聆聽安徽省靜安中西醫結合醫院奔赴武漢一線的陳西良主任、安醫附院援鄂醫療隊講述抗疫背後的故事,致敬抗疫英雄。
古風漢韻,博物館裡的「一眼千年」。5月30日,讓我們跟隨漢服少年的腳步,走進安徽博物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安博趣學院。安徽博物院聯合安徽廣播電視臺FM96.1電臺及蜻蜓FM合肥站打造《安博趣學院》欄目,用音頻的方式推出安博微課堂內容。5月15日-5月31日,安徽廣播電視臺FM96.1電臺及蜻蜓FM平臺,每天帶你了解一個安博國寶小知識。
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安徽博物院將先後推出3場「雲遊安博」主題直播,策展人帶領公眾雲遊「融·合——4-5世紀北魏平城文物展」,淘寶直播帶領大眾雲賞文物,結合文創產品進行講解,講述產品背後的文化內涵。
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安徽博物院閱讀空間聯合多家社區、學校展開首屆「少兒文博閱讀季」系列活動,通過線上導讀、閱讀打卡、成果展示、書摘漂流等精彩有趣的環節,帶領大家走入與博物館相關的浩瀚書海,一起感受閱讀的無窮魅力。
5月15日至5月31日,我院線下文創商店對部分展覽書籍、新安畫派冊頁及部分我院自主開發的文創產品等共計50種(款)進行優惠銷售。
5月16日至5月22日,我院線上天貓店鋪推出促銷推廣活動。關注店鋪獲得3元無門檻優惠券;以「新安畫意金屬書籤」與「滑鼠墊」作為主推款,共計24種(款)產品降價促銷;「滿29減5」「滿149減30」兩檔店鋪滿減活動。
序號
展覽名稱
展覽地點
1
融·合——
4-5世紀北魏平城文物展
(5月15日開展)
新館二樓
2
渾厚華滋——
黃賓虹書畫作品展
(5月18日開展)
新館五樓
3
瑞鼠吐寶——
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
新館五樓
4
安徽文明史陳列
新館二、三樓
5
安徽文房四寶
新館五樓
6
江淮擷珍
新館五樓
7
歐豪年美術館
新館五樓
8
鏡裡乾坤——
銅鏡背後的故事
老館西二樓
9
安徽古生物陳列
老館
10
烽火江淮——安徽革命史陳列
老館東一樓
11
嚮往——
「我」與安徽改革開放四十年
老館東二樓
12
而今邁步從頭越——
紀念毛澤東視察
安徽省博物館六十周年
老館三樓
13
安徽好人館
老館西一樓
「國際博物館日」文化讀城特別活動
序號
時
間
活動
名稱
活動地點/
播出平臺
主要內容
安徽博物院攜手皖新傳媒及六安圖書館,共同打造「國際博物館日」文化讀城·國寶展示特別活動,將安徽博物院8件國家寶藏及省內各博物館優選出的當地國寶級文物,通過皖新傳媒旗下17家市級新華書店門店、六安圖書館進行海報、展板展示,讀者朋友們可現場觀看,也可掃描海報二維碼了解更多安徽的國家寶藏。5月10日開始,由安徽博物院和皖新研學共同打造的「國寶微課堂」線上活動正式啟動了!我們將採用圖片、音頻等表現形式,以每天一篇的方式為您深度解讀現藏於安徽博物院的8件「國家寶藏」,讓國寶故事真正走進普通人的生活。文化讀城•「鄂君啟金節」和「宋景德鎮窯青白瓷溫碗注子」背後的安徽考古故事邀請到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陳超,給讀者和觀眾帶來一場線上的精彩課程,解說「鄂君啟金節」和「宋景德鎮窯青白瓷溫碗注子」背後的安徽考古故事安徽地區精彩絕倫的歷史文物和獨具特色的地域風貌吸引了諸多關注,為了使安徽歷史為更多人所了解熟知,安徽博物院的小演員特別錄製了這段《文明史數來寶》,將《安徽文明史陳列》的展覽內容編排成為膾炙人口的「詩篇」。疫情期間,安徽博物院社會教育部特別開設了線上活動《博物館裡的節日》這一系列節慶體驗課程,介紹母親節的由來、習俗,學習傳統詩句中流露的濃濃親情。最後通過手工視頻,向母親獻花。通過微信推文,與觀眾分享安徽省靜安中西醫結合醫院奔赴武漢一線的陳西良主任的抗疫背後的故事,致敬抗疫英雄!通過微信推文,帶領公眾走進安醫附院援鄂醫療隊,去聆聽他們講述抗疫背後的故事,感受醫護人員的偉大,感恩醫護人員的無畏付出!漢服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服飾,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推崇。漢服出行既然是向前人致敬,又是宣傳傳統文化。讓我們跟隨漢服少年的腳步,走進安徽博物院,了解安徽悠久的歷史,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由製作方將安博微課堂內容同步於FM96.1電臺,以音頻的形式播放,並同步於網絡永久連結(蜻蜓FM合肥站),可反覆在線收聽。根據安博微課堂內容,製作宣傳海報,海報上呈現解說藏品圖像及掃碼在線收聽二維碼。掃碼後可直接轉到蜻蜓FM合肥站平臺在線收聽,通過FM96.1電臺粉絲群、主播朋友圈、官方微博平臺宣傳。收聽方式:①打開廣播,搜索FM96.1 頻率,工作日每天07:15、11:15、16:15播出《安博趣學院》,每天帶你了解一個安博國寶小知識 ②下載蜻蜓FM APP,搜索《安博趣學院》,進入專欄後即可收聽,工作日每晚20點更新主要介紹新館二樓~三樓的相關文物及「網紅文物」等, 同時結合文創商品進行講解,講述產品背後的文化內涵,使大眾在「雲逛博物館」時也能夠將「博物館帶回家」。直播期間,觀眾可以通過有獎競猜方式獲得獎品。微博互動形式:直播期間,用戶可以根據活動回答問題並發布在微博中,文字帶話題並 @安徽博物院、@文博之眼 活動結束後將選取幸運觀眾送精美禮品。我院攜手網易安徽開展直播,策展人帶領觀眾雲遊「融·合——4-5世紀北魏平城文物展」我院攜手新華社與新浪微博開展直播,策展人帶領觀眾雲遊「融·合——4-5世紀北魏平城文物展」通過線上導讀、閱讀打卡、成果展示、書摘漂流等豐富的環節,帶領大家一起打卡閱讀和文博有關的書籍,感受知識的美妙與樂趣。備註:直播具體時間等信息可關注我院官方網站、微博、微信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