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2020-07-04 寰駑齋主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應朋友的要求,今天發一組大足石刻的老片子,就看看大足石刻最精華的寶頂山大佛灣吧:)

這組片子,還是2013年的春天時,陪著北京來的兩位攝影老師去大足石刻參觀時拍攝的,儘管不太懂,但那一幅幅精妙絕倫的造像、群雕,實在讓人嘆為觀止。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1999年12月,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建成的以這「五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從而把中國石窟藝術史向後延續了400餘年。此後,中國石窟藝術停滯,其他地方未再新開鑿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為中國石窟藝術建設史上最後的一座豐碑。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大足石刻的精華在寶頂山,而寶頂山的精華,就在大佛灣了,據介紹:大佛灣,呈馬蹄形,長500多米,巖高15~30米。雕刻造像分布在東、南、北三面,有三十多幅巨型的雕刻,著名的有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像、釋迦涅盤聖跡圖、九龍浴太子、孔雀明王經變等,其中以宋代的雕刻最有特色,保存完整,極富趣味性和故事性。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上圖吧,那天時間有點緊,我們也弄不大清這些群雕的名稱,順著走了一圈,呵呵:)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在大佛灣旁邊,還有一座創建於南宋的古老寺院聖壽寺,古寺依山而建,雄偉壯觀,廟宇巍峨,雕梁滿目,坐落於山勢峻秀、環境幽雅的林木之中,顯得非常的古樸和寧靜,是當年西南地區的一座著名的古剎。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要看大足石刻,一定要去這個匯集了大足石刻藝術精粹的大佛灣


相關焦點

  • 大足寶頂石刻(3)
    大足寶頂石刻。是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寶頂山石刻以大佛灣、小佛灣石刻為中心,四周環繞聖壽寺、轉法輪塔、以及大足石刻博物館等建築群。大佛灣石窟造型形態萬千,構思獨具匠心,是佛教藝術中國化、世俗化的典範。 大足寶頂石刻。
  • 大足——寶頂山石刻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唐末、宋初時期的宗教摩崖石刻,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等中國四大石窟齊名。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為主,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 大足石刻有寶頂山和北山兩個景區,我們只遊了寶頂山摩崖造像。
  • 大足石刻——穿越千年的藝術瑰寶
    以大足大佛灣為主體,小佛灣次之,分布在東,南,北三面巨型雕刻360幅,以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等像最為著名。大佛灣的摩巖造像,刻在了一個三面石巖相連的馬蹄形山灣之內,而寶頂山石刻藝術的精華所在,是經過巧妙的構思和設計,將佛教教義以連環畫形式通俗的展現在山石之中。
  • 大足石刻形成全方位保護格局
    5萬餘尊石窟造像盛極於兩宋,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石窟藝術史上最後一座豐碑。1999年,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石窟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75處大大小小的石刻分布在大足各處山崖間,點多、面廣、線長,且絕大多數裸露於山間荒野。
  • 大足寶頂石刻(2)
    大足寶頂石刻。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足石刻。始建於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晚唐造像:景福元年(892年)在北山摩崖造像;北宋造像:1082-1252年間,北宋元豐至南宋淳佑期間建成。
  • 旅遊|領略世界文化遺產之大足石刻的雕刻藝術~
    今年已經是第四次來重慶了,每次來都要遊玩幾天。之前都是在重慶城內一些景點逛逛,這次選擇了重慶周邊的景點,走進了有世界文化遺產之稱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大足區,大足區則是重慶市市轄區,有石刻之鄉之稱,距離主城區大約兩個小時的車程。大足石刻有五山: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1999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五山之中,寶頂山的規模是最大的,也是摩巖造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了,所以寶頂山是必去的。
  • 大足石刻寶頂山大佛灣圓覺洞封閉勘察正式啟動
    大足石刻寶頂山大佛灣圓覺洞封閉勘察正式啟動 2018年11月15日 14:22  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導讀:近日,大足石刻寶頂山大佛灣圓覺洞搶救性保護工程正式進入封閉勘察階段,此次勘察將利用高科技手段,對圓覺洞洞窟的幾何特徵、頂板病害現狀、地層巖性及結構等進行精細化勘察,為下一階段的保護性修復提供支撐。
  • 大足石刻臥佛治水雨季檢驗成功 大佛灣南北崖治水將開展
    當地時間5月31日,記者從重慶大足石刻保護工程中心獲悉,大足石刻寶頂山臥佛一期治水工程雨季檢驗成果顯著,水害問題得到有效控制,接下來將對臥佛所在的大佛灣南北崖區域進行二期治水。據悉,大足石刻是重慶大足區境內所有石窟造像的總稱。它始建於初唐,歷經晚唐、五代,至兩宋達到鼎盛。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大佛灣是寶頂山摩崖造像的集中區域,包括南崖、北崖和東崖。
  • 媲美樂山大佛的石窟藝術大足石刻
    荷花山莊在大足石刻附近的荷花山莊用餐,菜的味道都很不錯,據說這個荷山上過太空,。導遊說要注意的不要跟這種華表合照,根據迷信的說法是跟華表合照的話人會被壓在底下博物館側面全貌博物館正面博物館的門票跟石刻的票是一起的,只要把石刻的票展示給檢票看就好了,大多數都是石刻的殘部小物件
  • 景區說之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它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唐、宋時期中國石窟藝術風格的重大發展和變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並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好而著稱於世。1999年12月,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五山」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大足寶頂石刻(1)
    大足寶頂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龍崗鎮東北的寶頂鎮,海拔527米,距大足15公裡,南宋名僧趙智鳳於此創建石窟寺,歷時70餘年建成,寶頂山成為佛教聖地之一。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所有石窟造像的總稱。石窟多達75處,造像5萬多尊,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刻最具特色。
  • 金沙遺址和大足石刻正式組團出道,16日可到金沙遺址看大足石刻
    遺址祭祀區出土的12件石跪坐人像,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時代較早、製作最精的一批立體圓雕石刻藝術作品,為巴蜀地區燦若星辰的石刻藝術奠定了基礎。千手眼大悲像龕 大足石刻寶頂山大佛灣石窟第8號 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遊中國古代石窟藝術瑰寶-重慶大足石刻
    高速行駛大約一個小時即可到達大足出口。   遊覽大足石刻寶頂山石窟   大足石刻群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等中國四大石窟齊名。
  • 大足.寶頂山石刻—與佛有緣
    大足石刻的精華在寶頂山,寶頂山石刻包括大佛灣和小佛灣,我去的時候小佛灣石刻封閉不對外開放,只參觀了大佛灣,這裡也是大足石刻最好的一部分,該講的故事這裡都講了,該對的眼神這裡都能夠對上,與佛有緣,人與眾神的對話,就在回首之間。
  • 文物保護看基層 | 創新文物保護措施,講好大足石刻故事
    12月10日,由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文物保護看基層」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大足石刻研究院監測中心。「藉助這雙電子眼,我們能夠清晰了解大足石刻文物所處狀況,敏銳地捕捉文物與環境的細微實時變化,判斷可能要採取的幹預措施。」 工作人員端坐在大屏幕前介紹到,同時密切關注著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平臺與監測預警系統。
  • 走進重慶大足石刻景區
    大足石刻景區位於重慶市譽有「石刻之鄉」的大足縣境內,大足在唐代建縣,得名於「大足川」,意為「大豐大足」。大足景區有石刻造像5萬餘尊,從初唐至明清,綿延1200多年,構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其中寶頂,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五山為代表的石刻造像集中體現了大足石刻藝術的總體特徵和文化內涵,也是世界石窟藝術中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間最為壯麗輝煌的一頁。1998年12月1日,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寶頂山摩崖造像是我國唯一的一處大型佛教密宗造像群。
  • 世界遺產——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1999年12月4日,大足石刻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內102處摩崖造像的總稱。寶頂山摩崖造像北山摩崖造像北山摩崖造像始刻於唐末,至南宋結束,和寶頂山石刻同為大足石刻中最大石刻
  • 周末到金沙遺址看大足石刻
    據金沙遺址博物館副館長王方介紹,大足石刻已經申遺成功20餘年,無論是文物保護,還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等方面都為古蜀文明遺址申遺提供了豐富經驗。金沙和大足「點石成金」組合的「出道首秀「已在金沙上演。8月16日,兩館合作舉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特展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
  • 大足石刻之大足石刻博物館
    大足石刻博物館位於大足寶頂山景區,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展陳面積近5000平方米,是一座集陳列展示、保護、收藏及服務於一體的公益性、
  • [重慶新聞聯播]大足石刻寶頂山大佛灣圓覺洞開始封閉勘察
    [重慶新聞聯播]大足石刻寶頂山大佛灣圓覺洞開始封閉勘察 大足石刻寶頂山大佛灣圓覺洞開始封閉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