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53歲生活阿姨自學英語 與老外交流無障礙

2020-12-17 人民網湖南頻道

  現在,胡慶芬面對國際教師和學生,可以用英文流利地溝通。長沙晚報通訊員蔣煉攝

  在長沙瑋希國際學校,53歲的胡慶芬是一名生活阿姨,工作內容是打掃衛生、複印資料、維持秩序……來校近四年,胡慶芬通過不輟學習,從零英文基礎到能熟練地與老外交流。如今,學生和老師親切地稱她Ms. Hu。她則謙虛地說:「我只是一個愛學習的農民。」

  身兼數職,從清晨六點就開始工作

  在學校裡,胡慶芬身兼數職,從清晨六點就要開始一天的工作。國際學校的孩子們在搭乘早班校車時,Ms. Hu會用一口流利的英文提醒他們系好安全帶,頭和手不要伸出窗外。學生安全抵達學校後,她開始打掃學校五樓,之後會為老師複印好上課所需的課件、卡片、教案等;當孩子們去餐廳用餐時,Ms. Hu也會跟上,確保孩子們的用餐秩序;當夜幕降臨,胡慶芬還要照看寄宿在學校裡的孩子們就寢。

  黝黑的皮膚、樸素的著裝,胡慶芬不時強調自己曾是一個農民。「讀書時我成績都很好,一直是班上的尖子生。」說起這些,胡慶芬驕傲中帶著一絲惋惜,由於當時農村重男輕女,她喪失了進入大學的機會。在老家湖北松滋,她一個人要種十幾畝地。後來由於女兒來長沙定居,她便也洗腳上岸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農村。

  抽空學英語,日常交流無障礙

  在長沙瑋希國際學校,國際學生佔到大多數,英語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常用語種。剛進學校時,胡慶芬只是一名清潔工,後來慢慢地開始接手照顧學生的工作。一開始,除了「Ms. Hu」以外,她啥也聽不懂。

  照顧孩子們吃飯時,大家七嘴八舌的Pineapple(菠蘿)、cucumber(黃瓜)、orange(橙子)總讓胡慶芬感到困惑;在給老師準備複印課件和整理學習卡片時,老師的一些特殊要求她也一知半解;在早晚迎送孩子時,還要時刻用英文跟家長匯報校車到位情況……她決心靠自己把英語學好。

  「多學點東西,肯定有用,知識又不會爛在肚子裡。」胡慶芬對這點深信不疑。在印教學卡片時,見到陌生的用語,胡慶芬就在廢紙上謄抄下來,工作結束後再記到筆記本上,「有時上廁所也在背誦單詞」。

  在打掃辦公室時,一些國際教師也愛跟胡慶芬聊天,拉著她要學中文。胡慶芬就用英文教,單詞語法用得不準確,國際教師也會幫她糾正。

  一臺800元的智慧型手機,是胡慶芬迄今為止最高的消費,在女兒幫助下下載的電子詞典,也成為她的英語「指導老師」。現在,胡慶芬的英文已經相當流利,能熟練地和家長、學生溝通,為老師們準備教案。去年胡慶芬回老家參加兒子婚禮,她認真地準備了一段英文致辭,老鄉們全都驚呆了。(通訊員 鄭駿 記者 伍玲)

(責編:羅帥、曾璐)

相關焦點

  • 鞍山阿姨60歲自學英語,68歲邊打工邊旅遊獨自遊歐美
    鞍山阿姨60歲自學英語,68歲邊打工邊旅遊獨自遊歐美 趙靈阿姨到美國中部旅遊時在一個農莊打工做農活。本人供圖68歲能做什麼?
  • 湖北退休語文老師自學英語 還給老外們當翻譯
    ­  樊爹爹全名樊孝權,今年63歲,退休前是潛江市浩口鎮蘇港中學語文老師,2016年初來漢,在該中心當保安。他看到來該中心遊覽或購書的外國友人很多,就決心自學英語,「以更好地為外國友人服務。」­  樊爹爹說,他當老師時就酷愛英語,但沒系統學過。兩年前,他找來很多英語書籍,買來大量英語聽力資料,開始苦練英語。
  • 武漢圖書城保安自學英語給外國友人當翻譯:退休前是語文老師
    武漢圖書城保安自學英語給外國友人當翻譯:退休前是語文老師 陳奇雄/武漢晚報 2018-03-12 11:04
  • 53歲保潔阿姨自學英語,詞彙量7000,能輕鬆和外教流利交談
    但一位保潔阿姨的英語水平卻打破了這樣的現實,並且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任何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會晚。 53歲的保潔阿姨卻能用英語與外教流利交談,這位不一般的保潔讓不少知道她的人都側目相看。 有人疑惑,這難道是哪個英語退休教師體驗生活來了麼?其實並不是,陳芳應來自安徽的桐城市,老家在農村,十幾歲就從初中輟學,在外漂泊打工,進入英語培訓機構當保潔是因為機緣巧合,工作內容也只是每天收拾衛生、整理雜物。
  • 浙江九旬老人寫了20年英文日記,50歲時聽收音機自學英語
    浙江九旬老人寫了20年英文日記,50歲時聽收音機自學英語 澎湃新聞記者 陸玫 2016-08-12 18:27 來源:
  • 61歲大叔邊修車邊自學英語 修車攤成「英語角」
    一邊修車一邊自學英語  蘇州61歲大叔成「勵志網紅」,他的修車攤曾是小有名氣的「英語角」  黃玉琴 薛馬義  仇國安  掃碼看大叔秀英語  最近,一位61歲的蘇州修自行車大叔突然躥紅,成為勵志「典型」。
  • 邊修車邊自學英語12年 蘇州61歲大叔成「勵志網紅」
    一邊修車一邊自學英語 最近,一位61歲的蘇州修自行車大叔突然躥紅,成為勵志「典型」。在擺攤修自行車的12年間,別人打牌抽菸喝酒聊天,他堅持苦練單詞,自學英語,最終從一個毫無英語基礎的修車大叔,成為「街頭」為老外導遊的「英語達人」。 昨天,在蘇州市十全街安裡橋的小巷子裡,記者找到了這位修車大叔。
  • 黃多多8歲翻譯小說,10歲跟老外交流:父母格局大,孩子更優秀
    最終,我們看到的黃多多,是這個優秀的模樣:8歲時能直接翻譯英文小說,10歲可以跟老外無障礙交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2019年的西洋樂國際比賽上,多多榮獲了五個一等獎。12歲時,更是以小演員的身份,登上了大舞臺。另外,黃多多堅持運動,時間長達4年之久。
  • 莫讓無障礙成障礙|長沙無障礙停車位調查:被佔用或未設置,殘障人士...
    三湘都市報12月10日訊(記者 楊潔規 實習生何日峰)近日,有殘障人士向三湘都市報新聞熱線反映,稱長沙多數公共停車場未設立無障礙停車位,有些設置有無障礙停車位的,也被其他社會車輛佔用,嚴重影響了殘障人士開車的出行。記者就此展開了走訪調查。
  • 28歲愛上80歲老外,結婚後生下一子,守寡53年後道出真相
    28歲愛上80歲老外,結婚後生下一子,守寡53年後道出真相直到清朝最後一秒土崩瓦解,封建社會就正式結束,中國開始進入了思想開放的民國年代。人即使是到了民主的年代,依舊會有哪些三綱五常的封建事情出現在生活中。
  • 上海阿姨的「啤酒王國」:銷售1200種,在滬老外口口相傳
    上海阿姨的「啤酒王國」:銷售1200種,在滬老外口口相傳 王謐路/看看新聞 2016-08-31 11:37 來源:澎湃新聞
  • 蘇州61歲修自行車大叔自學英語12年 成「英語達人」
    2008年,一個名叫史蒂文偶然路過時,看到了仇國安在自學英語,上前簡單一交流,感覺簡直就是「他鄉遇故知」,立即「相見恨晚」。這個來自美國加利福利亞的外教,和仇國安達成了一個不成文的約定,每各星期天下午兩點到三點左右,他都會帶著自己編的講義,來到這個巷子口,為仇國安上課。
  • 邊修車邊自學英語12年 蘇州61歲大叔成「勵志網紅」
    一邊修車一邊自學英語 最近,一位61歲的蘇州修自行車大叔突然躥紅,成為勵志「典型」。在擺攤修自行車的12年間,別人打牌抽菸喝酒聊天,他堅持苦練單詞,自學英語,最終從一個毫無英語基礎的修車大叔,成為「街頭」為老外導遊的「英語達人」。 昨天,在蘇州市十全街安裡橋的小巷子裡,記者找到了這位修車大叔。
  • 臺灣人在大陸:前法租界裡的上海阿姨與老外
    臺灣人在大陸:前法租界裡的上海阿姨與老外 2012年11月07日09: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日本無障礙設施讓生活無障礙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身障者,或是年過65歲,必須坐著輪椅出國旅行時,該到哪個國家呢?哪裡才有完備的無障礙空間呢?日本,絕對是不錯的選擇。9月底,臺灣永慶房屋董事長孫慶餘和坐輪椅的廣告人範可欽、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唐峰正等人,相偕到東京考察無障礙環境。
  • 圖書城保安給老外當翻譯 退休前是老師英語靠自學
    外國友人高興地與樊孝權(右)合影留念樊爹爹同事供圖樊爹爹全名樊孝權,今年63歲,退休前是潛江市浩口鎮蘇港中學語文老師,2016年初來漢,在該中心當保安。他看到來該中心遊覽或購書的外國友人很多,就決心自學英語,「以更好地為外國友人服務。」
  • 上海阿姨的「啤酒王國」:銷售1200種,在滬老外口口相傳
    上海阿姨的「啤酒王國」:銷售1200種,在滬老外口口相傳 王謐路/看看新聞 2016-08-31 11:37 來源:澎湃新聞
  • 語言不通老外買票難 車站人員巧化解
    當日,安陽火車站售票廳裡來了一位老外,他從售票窗口遞進去一沓錢買票,售票員問他去哪兒,老外用手向南指了指,然後嘰裡呱啦說了一陣外語,售票員雖然懂一些日常交流英語,卻不能跟他正常交流。老外一看售票員不明白他的意思,就一邊比劃一邊著急地想解釋,可仍無法交流。售票員輾轉找到自學英語達到了國家六級水平的員工蔚方去當「臨時翻譯」。
  • 圖書城保安給老外當翻譯 退休前是老師英語靠自學
    外國友人高興地與樊孝權(右)合影留念樊爹爹同事供圖樊爹爹全名樊孝權,今年63歲,退休前是潛江市浩口鎮蘇港中學語文老師,2016年初來漢,在該中心當保安。他看到來該中心遊覽或購書的外國友人很多,就決心自學英語,「以更好地為外國友人服務。」
  • 45歲保潔阿姨自學外語給外賓翻譯 被贊「最牛」
    45歲保潔阿姨自學外語給外賓翻譯 被贊「最牛」 西安45歲保潔員朱阿芳月薪1450元,自學外語給來西安城牆景區、碑林博物館旅遊的老外指路當翻譯,引來諸多老外的讚嘆聲:西安保潔員就是牛!有網友還把這位「時髦」保潔員與老外交流的照片發到網上。  月薪1450元「時髦」保潔員很珍惜工作  昨天,記者來到文昌門附近,看到保潔員朱阿芳正低著頭在打掃路邊的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