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3月31日訊 自2月以來,小鳴、摩拜、ofo、hellobike等品牌的共享單車如潮水般湧入無錫。隨著共享單車大範圍鋪開,廣大市民很快對這一「網際網路+」概念的新鮮事物進行了消費體驗。雖然共享單車運營時間不長,但已經暴露出不少問題,除了備受關注的停放問題、押金監管問題之外,涉及用戶個體的消費投訴也逐漸多了起來。
昨天,記者從市工商12315中心獲悉,該中心目前已經接到了涉及共享單車的投訴,其中,鎖車後仍計費、餘額難退、客服人員聯繫難等問題較為集中。作為新鮮事物,涉及一些法律監管盲區,法律界人士建議,政府部門加強監管引導的同時,也需要消費者自身提高警惕,理性消費。
鎖車後仍計費,最後「騎行」100多個小時
出現問題聯繫客服真心不容易
家住陽光城市花園的吳先生,最近一直騎共享單車上下班。
吳先生聲稱,3月22日晚上,他騎著一輛共享單車去附近買咖啡,回來後將單車鎖在小區門口。第二天一早上班,吳先生打算騎共享單車上班時才發現,他的共享單車帳戶裡居然還在計費,騎行時間已將近12小時。
據吳先生說,接下來幾天,他想盡了辦法,客服電話打了幾十次,一直打不通,在共享單車官方APP上反饋,聯繫共享單車官方微博投訴,結果都沒有得到回應。
最終吳先生「騎行」了101個小時23分鐘後,帳戶被凍結。至今不能用車,也不能退款。
據用戶反映,目前一些共享單車的APP界面上,只能「退押金」,根本就沒有「退餘額」的選項。儘管共享單車企業聲稱,通過客服就可以「退餘額」。但客服電話往往打不通,在APP、微博、微信上投訴後,也得經過漫長的等待。
摩拜單車無錫地區的運營負責人方興超告訴記者,摩拜的客服電話24小時有人接聽,但隨著用戶量的激增,客服壓力很大。如果消費者在微博和微信公眾號上留言,選擇私信並留下註冊姓名和電話,或許可以提高處理效率。
一些消費者聯繫客服無果後,投訴至工商部門。記者了解到,無錫市工商局12315中心目前已接到的不少共享單車投訴,除了鎖車後仍計費、餘額難退等消費糾紛外,還包括掃碼後車沒解鎖帳戶已經開始扣錢;明明帳戶內押金和餘額充足,卻提示餘額不足、無法扣款等問題。
用戶投訴需聯繫至註冊地工商部門
共享單車經營行為是否應該在當地註冊
無錫市工商局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市場上運營的共享單車企業並未在本地工商部門註冊分公司,12315中心即便接到這方面的投訴,也只能算作「諮詢」,不予受理。消費者只能向共享單車企業註冊地的工商或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同樣是網絡平臺運營的公司,好比京東商城,實際運營是在北京總部,產生消費糾紛也得向北京市工商局投訴。」消費者可以撥打區號+12315進行電話投訴,或者通過「全國12315網際網路平臺」網上投訴。
記者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到,摩拜單車所屬的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公司分布在上海、深圳、廣州、成都等地。ofo所屬的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則在上海、深圳、武漢、西安等地註冊了分公司。
隨後,記者撥通了上海市工商局12315中心的電話,接線員答覆,今年上海消保委已經受理了900多起共享單車的投訴,包括外地的消費投訴。只要投訴的共享單車品牌在上海有註冊公司,該局都可以受理。
至於今後,共享單車企業需不需要在每個經營地點都註冊分公司,以便更好地監管,工商部門表示目前還沒有明確規定。
無錫海輝律師事務所律師李風認為,以市場規範的角度來看,共享單車企業應該在經營地成立分公司。但共享單車還是個新鮮事物,考慮到操作難度、管理成本,目前對企業來說恐怕還難以承受。「不必在短期內苛責企業,但長期發展還需要進一步規範,以神州專車為例,前期只在天津有總公司,市場規範後,在無錫、蘇州等數十個城市成立了分公司。」
(史春陽、殷星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