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月份名稱
古羅馬拉丁文及如今西方諸語言中的月份名稱屬於交替使用「數字月」和「名稱月」的混合型表達方式。為了敘述的方便,這裡以英文為例加以說明。
在英語中,有四個數字月(9月至12月),八個名稱月。而這八個名稱月又分別以三種方法命名:
採用古羅馬、古希臘神話中神仙的名字為月名的有一、三、四、五、六月五個月:一月(January),雙面門神伊阿諾斯(Janus) ;March(三月),戰神瑪斯(Mars);April(四月),愛與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May(五月),護衛萬物生長的女神邁亞(Maius);June(六月),朱庇特的妻子朱諾(Juno)。
以愷撒和奧古斯都名字命名的July(七月)和 August(八月)。
用規範人們行為的拉丁詞為月名——February(二月),月份名稱源自拉丁文februare(淨化、贖罪)。在歷史上,二月的下半月是古羅馬芸芸眾生祈禱、淨化、贖罪,並用祭品表示自己悔罪的日子。
愷撒和奧古斯都
儘管愷撒並沒有正式做皇帝,但這個無冕之王,還是被後世與他的養子、首位皇帝一起習慣稱為「愷撒大帝」和「奧古斯都大帝」。他們活著的時候就都被元老院奉為「國家現世神」。既然是「現世神」,他們與希臘、羅馬神話中的神仙並排坐在月份牌裡,就是有充分理由的了。
在歷史書上記載的、愷撒大帝長長的顯赫功勳中,有一條是他改革了曆法,制定了通常所說的「儒略曆」。在實行儒略曆後,月份名稱的一項改變是將原用數字表示的七月,改為以愷撒的名字命名——「尤利烏斯月」。愷撒當然用不著為這樣的小事親自出馬,自有元老院提出動議:建議將愷撒出生的七月改名為「尤利烏斯月」。這樣的馬屁,愷撒是頗感受用的。愷撒是將自己的名字塞進月份牌的第一人。
愷撒的接班人、他的養子屋大維原是他姐姐的外孫。故而從血緣上看,愷撒是舅公;而在政治上則是父親。奧古斯都本是羅馬帝國第一個名正言順的皇帝,加上他自視甚高、對名聲非常看重。他有一條不成文的原則:在榮譽名聲方面,最好超過愷撒,至少也要與他平起平坐,絕不能稍遜一籌。故而當元老院提出要將一個月改名為「奧古斯都月」時,奧古斯都大帝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但他駁回了將九月——他的出生月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建議,而是定在八月。因為元老院正是在八月奉他以「奧古斯都」的尊號。這樣一來,不是顯出奧古斯都比愷撒還要高出一頭嗎?奧古斯都是將自己的名字塞進月份牌的第二人。
提比略
繼承奧古斯都皇位的是他的養子提比略(Tiberius)——奧古斯都最後一任妻子利維婭前一次婚姻所生的兒子。當羅馬帝國的第二位皇帝提比略於公元14年登上皇帝寶座時,也正是他效仿愷撒和奧古斯都擠進月份牌的最佳之時。
元老院看出了玄機,主動提出要將九月(September)改用他的名字命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提比略竟然一口拒絕了這一提議,並一本正經地發問:現在自然可以這麼做,但到了第十三個皇帝該怎麼辦?於是,改月份名稱的事情就此打住。
然而,讓自己的名字成為一個月份的名稱,這樣的好事畢竟太有誘惑力了,提比略的後任者還是有人不斷作出嘗試。像日耳曼尼斯庫、安東尼、塔西陀等曾將自己的名字塞進了月份牌。有的皇帝不但要把自己的名字、甚至要把自己老婆的名字也列入這使人永垂不朽的月份名單中!好在這一切的嘗試都沒有獲得最後的成功:因為提比略拒上月份牌所開的先例和其他的一些原因,他的後任者都沒能在月份牌上待多長的時間。
一塊小小的月份牌,留下了人們在名利場上爭鬥的痕跡。
(作者: 金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