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新學年,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正式啟用,中小學生將用上據此修訂的新教材。日前,教育部公布了19個學科新課標的具體內容。其中,語文新課標對三、四年級小學生會寫漢字的要求有所降低。
三四年級會寫字減少400個
雖然新老語文課標均要求中小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應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但新課標卻降低了小學生會寫漢字的要求。依據新課標,三、四年級學生須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會寫1600個左右,而老課標則要求學生會寫2000個左右。同樣,新課標對一、二年級學生會寫字的要求也從原來的800到1000字統一成低限——800字。
「課標之所以這樣修訂,或許是因為那幾百個字不常用,沒必要非讓學生會寫。」教育專家分析。部分老師則認為此舉是出於減負的考慮,減少死記硬背的內容,增加靈活運用的知識。然而,這卻引起部分家長的擔心:「如果孩子只識字而不會寫,會不會影響考試成績?」
此外,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須達400萬字以上,推薦背誦的優秀篇目共有136篇,比老課標多出16篇。新課標推薦學生課外閱讀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爾納的系列科幻小說,各類歷史、文化讀物及傳記,以及介紹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常識的普及性讀物等。
新課標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北京市教委基教二處處長李奕表示,新課標滲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特別是提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與高中課程標準形成更好銜接,有利於老師們更為系統地開展教學。
以地理學科為例,新課標要求地理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並提出自己的觀點、看法,為學生自主學習營造寬鬆的學習環境。新課標還鼓勵學生走出教室,提倡開展野外、校外考察和社會調查,鼓勵學生走進大自然、進入社會,使學生親身體驗地理知識產生的過程。
「這體現新課標強調學生使用地圖和運用地理思維的能力,要求教師具有課程資源觀,儘可能地幫助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李奕說。
中國教育在線微信公眾號
好高中
國際學校qq群:51290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