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由廣州市政府與中國烹飪協會共同主辦,番禺區政府承辦的2019年廣州國際美食節在廣州市番禺區鍾村街雄峰國際美食文化城開幕。在番禺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五華縣組織60多家農特產品企業共一百多種產品,赴番禺·五華對口幫扶成果展暨農特產品展區、五華客家美食展區參展。
今年第33屆廣州國際美食節沿用「品千年商都飲食文化·展廣州美食之都風採」主題,首次加入「粵菜師傅」工程和音樂元素,將持續至12月1日,為期十天,共設置展位288個,其中美食展位165個、包裝展位112個、其他展位11個。此外,還有餐飲、購物、娛樂和康體等50多家固定商家。參展美食品種豐富,既傳承傳統美食文化,又展現國際化特色,真正體現「食在廣州」。
記者在五華展區了解到,梅州五華客家美食展區是唯一一家梅州美食展區。今年是五華自2017年參加廣州國際美食節以來的第三個年頭,五華展區除設置農特產品展銷區外,還新增加了梅州五華客家美食展區。
新橋腐竹、客家菩米、大田柿餅、高山茶油、高山紅薯、登雲嶂雲霧茶等五華特色產品琳琅滿目,60多家農特產品企業共一百多種產品亮相大灣區手信館五華農特產品展區。「開幕不到兩小時就賣出近6萬元農特產,相當受歡迎!」五華電商協會會長宋偉東介紹到,開幕當天五華客家農特產品受到熱捧,其中登雲嶂雲霧茶銷售2萬多元、高山紅薯2千多斤1萬多元、新橋府竹1百多件3千多元、百香果6千多元……展區內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有慕名而來的廣州本地居民,也有組團前來採購的客家遠親以及出門在外的梅州人。
「很久沒吃到家鄉的牛肉丸了,還是原來的味道。」在廣州番禺區生活了十五年的陳阿姨說,聽家人說這次美食節能吃到客家美食,提前幾天就跟朋友約好了,他們大多是長年居住在番禺的五華人,一早就來梅州五華客家美食館佔座,看著工作人員烤番薯、煲酒釀雞、釀苦瓜、磨擂茶……「熟悉的做法,感受到了家鄉的味道。」捧著牛肉丸的陳阿姨笑得合不攏嘴,頻頻點讚五華美食。
(五華新聞、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