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家們在交流。
老房子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文/徐報融媒記者 張瑾 圖/徐報融媒記者 孫井賢
在徐州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走街串巷,專門拍攝徐州的老房屋、老街道、即將改造的老小區、廢棄的老廠房、百年老字號等,這就是由徐州攝影家協會會員組成的「徐州老房子攝影家團隊」。他們,用鏡頭記錄房屋、街道、河流、橋梁在時光中的變遷,駐留百姓記憶。
迄今,這一由各行各業的攝影愛好者組成的團隊已拍攝了數萬幅圖片,為徐州城市建立了珍貴的歷史相冊,並多次參展「江蘇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圖片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徐州攝影展」等活動。
曾經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徐州,通過近年來的生態再造、轉型發展,日新月異、風景如畫,新老照片的對比,讓人們直觀感受到城市變遷、時代進步。新年伊始,記者採訪了徐州老房子攝影家團隊的發起人王猛及部分團員,聽他們講述拍攝的快樂。
由一個到一群
2018年,就職於市城管局的王猛在老街坊歷史文化街區開啟了他參與的徐州老照片社區巡展第一站。隨著老照片展覽在機關、在雲龍書院的相繼舉行,有著相同愛好的20多位攝友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王猛介紹:「徐州老房子攝影家團隊並沒有成立正式的社會組織,而是大家性情相投,自發組建了這個團隊,團隊由老中基、公攝攝緣、影人、卓影傳媒等四家攝影俱樂部的攝友為基礎,人員有進有出。」
就王猛自己來說,受益於他愛攝影的父親,在很小的時候就有機會接觸當時很稀罕的照相機。1980年,剛參加工作的王猛進入市城管局動遷科,每次拆遷前,都要對拆遷戶的房子進行評估、拍照留證,此時期徐州市政建設、道路拓寬工程也很頻繁,王猛都會提前去拍攝一些照片。看到即將消失的城市場景,愛好攝影的王猛在業餘時間還會去拍一些周邊景致,就這樣,奠定了他現在擁有5000多張改革開放初期徐州城市面貌照片的豐厚典藏。
老房子承載著百姓記憶,徐州老房子攝影家團隊的老照片一經展出,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我因為愛好攝影而入行,因為懷舊情懷而被徐州老房子的深邃和故事吸引,深感我們所有歷經寒暑地辛苦拍攝對於記錄城市歷史來說很有意義。」徐州展覽館展覽部副主任劉水說。
退休教師曹曉紅說:「在回龍窩看過一次徐州老照片展覽後,這個團隊像黑洞一般吸引了我。我出生在上世紀60年代,回想自己看到的徐州發展變化太大了。我們這個時代不缺大片,但缺少歷史性的民生鏡頭,攝影讓我們真實記錄生活。」
由一點到一城
2018年11月,雲龍區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圖片社區巡展暨新風志願者文明宣講活動中,反映徐州新老城市風貌的攝影作品吸引了市民的圍觀。100多幅巡展照片,90%為王猛拍攝。一位文史研究者對王猛說,我寫了那麼多描述老街巷的文字,不如你幾張照片就說明了。
一個人的拍攝力量畢竟薄弱,面對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王猛越來越感到需要留存影像的地方太多。徐州老房子攝影家團隊形成之後,大家隔三差五地便在一起商定拍攝地點、設計路線,僅去年就先後組團拍攝了徐州白雲山鐵路宿舍、戶部山未改造區域的老房子、新生裡、下澱村、鐵貨街、鐵剎山、奎山村、泰康回民百年老字號、徐州鑄造廠、徐州鋁廠、豐儲街農貿市場等十多處富有時代感的城市一角,拍攝圖片資料近兩萬幅。
在拍攝豐儲街、新生裡等街區時,團員們還在熱情的居民家中拍攝了漸已消逝的徐州老物件和生活場景,如公共自來水站、老理髮店、手壓井、燒鍋熗子、打炭機子、手工補胎、換鍋底等等。一些老手藝人不厭其煩地給攝影家們演示操作,一起追憶過去的生活,感受時代的巨變。
有些即將拆遷的場所並不是很容易就能進去,好在團隊裡的人各顯神通,總能迎刃而解。比如徐州鑄造廠宣布停產後,廠房即刻封閉,而團隊中正好有一位鑄造廠退下來的職工吳興柱,他帶領大家一邊拍攝一邊講解徐州老工業發展的歷史,讓攝影師們更多地了解當時的場景。
徐州正在推進狀元府歷史文化街區改造,王猛說,大家在拍攝戶部山最後的老民居時,也將聽到的百姓故事記錄下來,為城市留存記憶。
由一時到一世
照片是瞬間的藝術,而帶給人們的卻是比文字更直觀生動的永久印跡。2020年,徐州老房子攝影家團隊在徐州市攝影家協會、徐州老中基攝影俱樂部、公攝攝緣俱樂部的支持下,自籌資金,挑選出近兩年來拍攝的徐州老房子圖片300餘張,自行設計、製作,在社區、商業中心、景區、文化活動中心等場所已參與或主辦了20餘場次展覽。
2021年伊始,王猛以自己從1983到2018年間在同一地點拍攝的四次黃河故道的照片為例,在團隊中發起了《恆拍徐州》活動。活動要求加入的攝影師能持之以恆,一年中選5處以上地點作為自己的作品打卡地,活動只吸收20名成員,要求必須可以堅持參加活動且定時交片,計劃一年後拿出一批有對比的城市四季《原址原位》圖片進行展示。
「在人生中,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很容易,如果把這件事長年累月地堅持做下去,需要有一定的恆心和毅力。」王猛說,「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無論生活和工作有多麼忙,持之以恆,鍥而不捨,堅持下來,就有很大的收穫。把攝影轉換成更有意義的活動,做一個『有新有毅』的攝影人,若干年後,你自己便會為自己的堅持點讚。」
王猛的提議很快得到了群友的響應,20人的新團隊在2021年開年很快建立。與以往的拍攝不同,原址原位的「恆拍徐州」更需要定力,然而正如王猛所說,將時間拉長,它將是一個不可複製的工程。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徐州老房子攝影家團隊還有一項重大策劃正在實施,那就是徵集100個家庭的100幅老照片,屆時在戶部山辦一個攝影展,以這種有意義的方式,呈現出黨的領導下徐州城市面貌、百姓生活的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