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到元宵節期間,客家人都會舉行「點燈」儀式。凡是在過去一年增添男丁的家庭,都會「點燈」,這一傳統習俗延續到現在。下面,我們就去看看客家人是如何點燈祈福的?
「點燈」寓意添丁 期盼人丁興旺
在樟木頭田心洞一帶,村民孫伯正在為孫子舉行隆重的「點燈」儀式。點燈的「燈」,與客家話中男丁的「丁」同音,所以點燈寓意「添丁」。
樟木頭鎮居民孫伯:「我做『點燈』爺爺,我養了兒子,兒子養了我孫子,為孫子點燈的好日子,就是點燈。」
儀式之後還要宴請親朋好友
「點燈」是客家人的一種古老的儀式,凡是在過去一年增添男丁的家庭,都會「點燈」。儀式當天,先要從祠堂裡「請燈」,還要請麒麟「賀燈」,儀式之後還要宴請親戚朋友,以這種形式為新生男丁祈福。
在樟木頭,「點燈」儀式一般會在年初六至元宵節期間舉行,而每條村舉辦的日子也不盡相同。
孫伯:「初六『點燈』,十五『結燈』,小孩子就快高長大,聽聽話話,聰明伶俐的意思。」
「點燈」習俗已傳承數千年
據介紹,「點燈」的習俗在客家人中代代相傳已經有數千年,隨著男女平等觀念的深入人心,後人在傳承傳統民俗文化的同時,也賦予其新的含義。如今,「點燈」包含的更多的是對家人、對生活的美好祝福。(記者 譚倩)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