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沙洲中路步行街-老先進演繹新傳奇(圖)

2020-12-24 搜狐蘇州
步行街是張家港市民最喜愛的購物休閒街區。
小城河的綜合改造,讓張家港步行街區增添了更多的時尚元素 

  說起到張家港去逛逛,沙洲中路步行街是必須的。這條街近30年的歷史演變,見證了張家港從江邊小城成長為全國精神文明典型的傳奇。

  我們走在步行街區,感受現代商業的活力,也鉤沉了歷史記憶,全國縣級城市中的第一條商業步行街再一次標出了張家港精神的嶄新高度。

  25條"鐵規":農民融入城市生活的"啟蒙老師"

  "天越來越冷了,我想在電動車上加件擋風披,比護膝還暖和。"王菊英在步行街吉泰購物園,對一批皮質擋風披左挑右選,最終買了一件紅色的,很稱心。

  王菊英住在梁豐路,她與兩個鄰居約了逛街,買擋風披。我們對此有點不解:"這麼一件小東西,到處都有,何必趕到這裡買呢?"

  吉泰購物園經營服飾、箱包、鞋襪、飾品、美甲等項目,由以前一個馬路攤位市場演變而成。王菊英的回答直截了當:"習慣了吧。自從開了這個步行街,有事沒事我們都來走走。"

  30年前,這條街叫大寨路,砂石路面狹窄破損,空中線網交織,沿街房屋新舊不一。1995年5月,全國縣級城市中的第一條商業步行街閃亮登場,張家港人天天像趕集一樣來逛街,沿街所有商場和個體門店全部安裝霓虹燈,街道無車輛行駛,街區定位為集購物、餐飲、休閒、文化、娛樂、旅遊於一體。

  王菊英清楚地記得,步行街剛開通時,大家都很新鮮,從鄉下趕到城裡來逛,把一些不文明的習慣也帶來了,隨地吐痰、亂扔紙物、腳踩凳子、擤鼻涕抹柱子上。當時步行街出臺了25項"不許"的規定。凡違紀者,皆按規章進行處罰。從此,愛護優雅整潔的環境融入了市民的生活習慣。

  一些外來的商家百思不得其解,認為張家港人很怪,現在商業經濟這麼繁榮,他們為何只認步行街呢?

  20年過去了,大量鄉下人進城了,王菊英10年前在鬧市區買了房。她說:"從某個角度說,步行街是我們融入城市生活的啟蒙老師,這種感情是特殊的。"

  "一商場":20年堅守一個"老土"招牌

  在張家港步行街,第一人民商場是地標建築,被簡稱為"一商場"。它始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是本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商業企業,無論是企業規模、經營業績,還是發展理念、營銷手段等,都奠定了當地無可替代的龍頭地位,在張家港商界創造了許多"第一"。

  但十多年來,第一人民商場董事長、總經理徐彩君經受了自身的困惑和外界的壓力。

  "把店名改了吧,什麼年代了,還叫這麼老土的名字!"一些社會人士和朋友出於好心,勸說徐彩君。畢竟,步行街是張家港的時尚街區,"第一人民商場"這個招牌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徐彩君咬定青山不放鬆,非但不改名,還設法把傳統與現代對接,將老土與時尚融合,"老樹開新花"。1999年,第一人民商場依託自己幾十年來的品牌優勢,把四樓的會員超市轉型為"百信超市",率先走出了一條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的發展道路。如今,不管是在城市社區,還是在鄉鎮,處處都能看到"百信"標識。百信超市擁有50多家分店,涵蓋大型賣場、標準超市、便利店等,業態齊全。

  改造小城河、谷瀆港:再現張家港版的《清明上河圖》

  2003年,步行街擴展工程啟動,逐漸形成一個塊狀街區,以步行街為核心,輻射帶動了沙洲東路、沙洲西路的商業繁榮。

  如今,小城河、谷瀆港穿城而過,潺潺流水,展現了城市的靈性之美。

  同時,一個親水廣場建成,谷瀆港兩側增設了慢行系統,自行車與行人分離,營造出一個更為人性化的濱河休閒區。河西路、河東路沿河休閒景觀帶及沿河商業區修復了亭、榭及片牆。老楊舍人最熟悉的青龍橋、龍吟、竹筏碼頭、輪船碼頭、暨陽門城牆及"八不準"碑等一一得到保護。

  張家港市城區改造辦副主任黃國華說:"改善人居環境,騰出休閒空間,讓人們心態沉靜下來。城市從擁擠中擺脫出來,增強了生態功能,也提升了文化品位。"

  街區建設,挖出了不少歷史故事。我們穿過地下互通空間,走過老輪船碼頭,一位當地幹部指著對岸說,那是谷瀆港駁岸上的"暨陽風俗圖"浮雕,介紹農曆二月十九廟會盛況、楊舍歷史上主要的標誌性建築,以及明清時期當地名人,是楊舍地區民俗風情的真實寫照。他有點激動地說:"這幅《暨陽風俗圖》,相當於張家港版的《清明上河圖》啊!"

  51歲的城北環衛工人包新榮最近也有點激動。他是老楊舍人,負責三號崗到國購中心的門前地段保潔。前幾天,他看到青龍橋附近馬路鋪設了一塊大型磚雕《楊舍堡城圖說》。他上前一看,只認識青龍橋和北鐘鼓街,老父親聽說後趕過來,從老楊舍人常說的"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到仍在沿用的"暨陽"、"梁豐"、"永豐"、"鐘鼓弄"、"營房"等地名,一邊觀看,一邊給兒子講故事。

  □蘇州日報"行走街區"報導組

  【街區名片】

  張家港步行街

  1994年,在改革開放大潮的推動下,張家港市決定把城市中心的沙洲中路改為步行街。次年,全國縣級市中的第一條商業步行街應運而生。19年來,沙洲中路步行街街區歷經數次改造和擴建,已成為港城人購物休閒的首選之地,也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張靚麗的名片。

  沙洲中路步行街東起河西路,西至長安中路,全長680米,寬24米,沿街分布著25幢大型商業建築,街區定位為集購物、餐飲、休閒、文化、娛樂、旅遊於一體的綜合商業街。目前街區擁有大小商家400餘家,總經營面積20.3萬平方米,從業人員5300人,實現年度銷售33.5億元,客流量540萬人次。

  【行走微日記】

  文明的引導力

  @多多爸1978:與張家港步行街結緣已久,早在七八年前,我就寫過《"文明引導力"看張家港步行街》。張家港步行街不僅僅是一條商業街,更是張家港人多年堅持"三個文明一起抓"的鮮活體現,是展現"張家港精神"核心內涵的縮影。張家港市區本來是一個小鎮,現在的許多市民在當時都是農民,文明衛生意識相對較差。從當初率先規劃步行街,推行嚴格的規章制度,到自覺追求優美的城市生活環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人的素質,同樣體現出了張家港人在實踐中總結出的"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張家港精神。在這樣的爭先中,當地人完成了從適應規章制度到融合成為自身生活一部分的轉變,習慣成了自然,文明素質在這一轉變中實現了跳躍。

  擦亮文明張家港的

  "金字招牌"

  □蘇州日報"行走街區"報導組

  不論是漫步步行街的主街,還是走進兩邊小巷子,所到之處,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兩個字——乾淨。帶著"找茬"的想法轉了一圈後,不得不說,這裡無愧於"張家港精神"的閃亮符號。

  從1994年開建國內縣級市第一條步行街,到2001年的二次提升改造、2003年的南擴工程,再到2009年啟動實施的小城河綜合改造工程,沙洲中路步行街始終是張家港對外展示城市形象的第一窗口。"最初提出的就是一個高標準:白天像新加坡,晚上是小香港。"張家港市商務局副局長黃煒告訴記者。

  1994年,敢想敢幹的張家港人開國內縣級市的先河,用超前的理念著手將沙洲中路改造為國內一流的商業步行街。道路、下水道全部翻建,所有管線入地,商場和個體門店全部安裝霓紅燈,街道禁止車輛行駛,並制定了嚴格的街區管理制度,特別是對衛生的要求近乎苛刻。"這在當時絕對是新鮮事,很多人都不明白更不理解。"黃煒回憶說,嚴格的管理直到今天都沒有絲毫鬆懈。

  管理苛刻的步行街,也成為了張家港人的"文明大課堂"。"原來很多市民有隨地吐痰、亂扔菸頭的毛病,但到了步行街上,看著乾淨的地面以及別人的監督,都會不好意思這樣做。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養成了講文明的好習慣。"黃煒說。1995年,"張家港精神"開始叫響全國,隨之是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學習考察團,作為張家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經驗的典型成果,沙洲中路步行街聞名全國。

  在第二次提升改造中,步行街沿街增設了大量不同品種的綠化植物、街頭雕塑、音樂噴泉,並新增和改造了夜景照明設施,成為一條集商業、文化、娛樂、飲食服務於一體的綜合商業街。2003年,通過實施南擴工程,開闢王府廣場,步行街發展成為一個塊狀街區。如今,不少到張家港步行街來參觀考察的外地人,聽說這條街是在10年前改造成型的,都由衷佩服張家港人快人一拍、先人一步的建設理念和標準。

  城市在不斷進步,人們的消費理念也在不斷提升。"步行街也要被賦予更多的生態休閒功能。"黃煒說,小城河與谷瀆港綜合改造工程的完成,讓步行街再次實現了質的提升。現在,小城河已成為一條鬧中取靜的親水走廊,同時建成了1.8萬平方米的親水廣場。谷瀆港周邊打造成了一個街心公園,並形成了河西路、河東路沿河休閒景觀帶及沿河商業區。"繁華的商業街與幽靜的親水走廊,相映成趣,這裡已經成為我們張家港的『城市客廳』。"黃煒說。在步行街區的東南角,一座高檔的城市商業綜合體——曼巴特廣場正在有序施工,建成後將進一步完善整個步行街區的業態。

  不論是精神文明建設,還是生態文明建設,步行街都是讓所有張家港人感到驕傲的作品。"我們要擦亮文明張家港的這塊『金字招牌』。"黃煒說。

相關焦點

  • 張家港沙洲中路步行街-老先進演繹新傳奇(圖)
    小城河的綜合改造,讓張家港步行街區增添了更多的時尚元素   說起到張家港去逛逛,沙洲中路步行街是必須的。這條街近30年的歷史演變,見證了張家港從江邊小城成長為全國精神文明典型的傳奇。  □蘇州日報"行走街區"報導組  【街區名片】  張家港步行街  1994年,在改革開放大潮的推動下,張家港市決定把城市中心的沙洲中路改為步行街。次年,全國縣級市中的第一條商業步行街應運而生。19年來,沙洲中路步行街街區歷經數次改造和擴建,已成為港城人購物休閒的首選之地,也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張靚麗的名片。
  • 蘇州張家港新城棠頌雲著:新城地產匠造沙洲詩意生活
    張家港,位於長江下遊南岸,江蘇省東南部,是長三角一體化新銳之城。新城地產以幸福棲居的方式,在這片自古被稱為「沙洲」的地方,摹狀沙與水的園境,打造蘇州張家港新城棠頌雲著,為當代人的生活重拾沙洲記憶。新城地產以「一沙一重夢,一水一方園」為設計理念,通過「回憶沙洲-遊歷沙洲-探索沙洲-沉浸沙洲」四重夢境的寫意呈現,展現出新城棠頌雲著的「四進禮遇」空間。
  • 蘇州張家港新城棠頌雲著:新城控股匠造沙洲詩意生活
    張家港,位於長江下遊南岸,江蘇省東南部,是長三角一體化新銳之城。新城地產以幸福棲居的方式,在這片自古被稱為「沙洲」的地方,摹狀沙與水的園境,打造蘇州張家港新城棠頌雲著,為當代人的生活重拾沙洲記憶。
  • 張家港演繹「新木桶理論」
    張家港市委書記徐美健認為,一個城市的競爭力,並不取決於其「單項」有多強,而在於能否兼顧並儘量拉長「短板」,他所指的「短板」,正是農村。張家港從一塊貧瘠沙洲起步,以鄉鎮工業和開放型經濟崛起壯大,並於5年前率先進入江蘇全面小康達標縣「第一梯隊」。
  • 「雙12蘇州購物節——嗨購張家港」拉開帷幕
    把更多的蘇州製造、張家港製造賣到全國、賣向全球。12月11日晚,「雙12蘇州購物節」正式拉開帷幕,「雙12蘇州購物節——嗨購張家港」活動同步啟動。當晚的張家港市沙洲中路步行街熱鬧非凡。活動現場,5個2020年度張家港市夜經濟文旅消費集聚區、10個2020年度張家港市夜經濟優質項目,以及獲得「尋味沙洲·十碗面」和「尋味沙洲·十二席」的餐飲單位被授予獎牌。 「嗨唱夜沙洲」張家港市第四屆青年歌手大賽優秀歌手公益演唱會,不斷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在步行街開展的文化集市,布置了流動網紅餐車美食、非遺產品、文創產品等40多個攤位,讓許多市民流連忘返。
  • 窮沙洲上長出「張家港精神」
    事實上,在長江灘涂圍墾建立的永聯村曾是張家港最小、最窮的「角落」。上世紀80年代,永聯村以工業化為牽引,通過發展鋼鐵產業提振經濟,帶動城鎮化建設。如今,當地以全域旅遊為抓手,建設田園風情小鎮,年均接待遊客100萬人次以上。永聯村是張家港改革開放40年的一個縮影。
  • 2020年張家港「脫宅」指南來了!
    我是張家港 中文名:張家港 英文名:ZhangJiaGang 曾用名:沙洲 市域總面積
  • 張家港沙洲公園大變樣,你還認得出嗎?
    張家港公園建於1977年,這是一座江南古園林仿製建築公園,是張家港久負盛名的地標之一,也是小時候張家港小孩春遊秋遊好去處。城市在發展,公園也要換新顏,這兩年沙洲公園開始了修繕翻新。現在的張家港公園,煥然一新,最突出的是沙洲公園的西邊大門不見了,路過的小夥伴們發現了嗎?
  • 打造舌尖上的地道美食盛宴 「尋味沙洲十碗面」飄香張家港
    12月4日下午,正值「雙12蘇州購物節—嗨購張家港」如火如荼之際,「尋味沙洲·十碗面」總決賽成功舉行。本次總決賽由張家港市商務局、文體廣旅局、市場監管局、科協聯合主辦,市烹飪技術協會承辦,依託「集集智慧」技術支持,全程直播。
  • 江蘇-張家港~沙洲中學北校區!
    張家港市沙洲中學北校區動工啦▲建設位置:一幹河西側,長安路東側,大南路北側近日,上午張家港市沙洲中學北校區動工啦預計將於2022年8月建成交付跟著一起走近沙中吧~沙洲中學前身為1941年2月在合興創辦的常熟縣私立大南中學,是蘇南地區最早創辦的完中之一。
  • 偶俚張家港,有你真好!不接受反駁!
    一人一座城,一步一沙洲。▲來源於張家港城事三分微醉,三分激昂,三分逍遙,又三分自在,這是張家港人的日子,這是港城的生活。▲來源於張家港城事原本愜意的生活卻被一次疫情掩蓋。▲來源於張家港市人民政府網張家港高新區覽秀城商業綜合體建設工地,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來源於張家港市人民政府網晨豐公路、西塘公路、新204國道、五棵松路等四條涉鐵道路工程正在全速前進。
  • 全域旅遊·風物 | 來到張家港,做一天當地人
    秋風吹過,張家港就美成了沙洲,藍盈盈的湖水重歸深沉靜默這樣不動聲色的美麗,吸引了很多遊人來張家港走一走。來到張家港,做一天當地人。張家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24小時圖書館驛站地址:張家港市張家港公園內推薦指數:楊舍鎮紅堡初心書屋24小時圖書館驛站地址:張家港市暨陽中路初心廣場內推薦指數:市圖書館地址:張家港市楊舍鎮老宅路193號推薦指數:市少年兒童圖書館
  • 產城融合的黃金時代,張家港的下一個投資風口在哪裡?
    疫情解禁已經一月有餘,張家港樓市正式邁入第二季度,由於大到國家層面,小到城市個體,各種利好樓市的政策層出不窮,疫情期間被抑制的購房需求井噴而出。 如果把這一現象比喻為火焰山,那火山口無疑就是位於沙洲新城板塊的綠地·新裏海源名邸。
  • 打造舌尖上的地道美食盛宴 「尋味沙洲十碗面」飄香張家港
    12月4日下午,正值「雙12蘇州購物節—嗨購張家港」如火如荼之際,「尋味沙洲·十碗面」總決賽成功舉行。本次總決賽由張家港市商務局、文體廣旅局、市場監管局、科協聯合主辦,市烹飪技術協會承辦,依託「集集智慧」技術支持,全程直播。
  • 幾年後的張家港竟然會變成這樣!你能接受嗎?
    位於沙洲新城的沙洲中學北校區佔地127畝,辦學規模16軌48班,建築面積5萬平米。該項目目前建議書已經完成,方案設計招標完成。▲圖/張家港城事張家港悅豐幼兒園,位於楊舍鎮國泰中路26號,佔地約15畝,總建築面積約6303平方米,設6軌18班。
  • 廈門新垵中路重裝開市 海滄多了一條步行街
    昨晚,海滄區新陽街道新垵村人心目中的「中山路」——新垵中路重裝開市!新垵中路曾飽受詬病,無序停車、佔道經營等隨處可見。2018年,新陽街道向居民徵集意見,開始整治提升這條道路,當地從完善村規民約、成立自治組織管理維護入手,最終讓新垵中路的面貌煥然一新。昨晚,海滄多了一條步行街,提升後的新垵中路正式開街,讓島外尤其是新陽工業區片區的群眾有了逛街好去處。新陽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歷時一年多,新垵中路完成改造提升,體現了「百姓造街百姓用」,也助力新陽探索出區域社會治理的新模式。
  • 2020年張家港重點推介地塊曝光
    ▲地塊位置圖 張高中西側地塊:位於市區華昌路西側、沙洲東路北側,出讓面積37畝,規劃用途為商住,容積率1.5 2宗地塊所在的張家港老城區,區域發展成熟,各類配套齊全。近三年板塊內僅成交1宗商住地,2018年11月27日,國泰以樓面價9511元/㎡底價競得職中路東側地塊,即國泰雲棲項目。 城投集團4宗:510畝
  • 南京路步行街東拓,煥新的開端
    黃先生一家一早就從外灘進入步行街,在和平飯店前的「最佳取景點」拍拍照,再沿著大氣舒展的道路一路向西。看風景,也看煥然一新的商店,眾多老字號和新品牌同臺亮相,新世界大丸百貨搭起獨一無二的「商場+戶外小廣場T臺」秀場,過了河南中路,處於西段的商家也重裝迎客……「好多年沒來步行街了,真的不一樣了!」
  • 產城融合的黃金時代,張家港的下一個投資風口在哪裡?
    如果把這一現象比喻為火焰山,那火山口無疑就是位於沙洲新城板塊的綠地·新裏海源名邸。未到開盤,售樓處便每天人滿為患,現場人氣持續升溫。市場反饋是對一個樓盤受歡迎程度較為直接的佐證。作為張家港年度紅盤,綠地·新裏海源名邸究竟有何魅力,何以引發港城矚目?
  • 忽培元:張家港,再起航 ——東華能源巡禮
    沙洲上起步,  把理想挑在羅筐。  磨難中成長,  腳踏實地,  以純樸見長。  當年的湘軍後裔,  承傳耿介與豪爽。  因此形成了一種凝聚,  吸引了四方合力。  六  啊——  一座城張家港,  江邊沙洲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