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露天存儲壓力仍較大 降水提振巴西大豆產量預期

2020-12-13 金投網

國內:上周末前後,寒潮影響我國北方大部,全國普遍降溫10℃左右,東北地區最高氣溫重新跌至冰點。2月16日,遼寧、吉林一帶氣溫水平在-15℃—-6℃,從氣象發展預期來看,低溫天氣將持續至19日前後,隨後國內氣溫將穩步回升,遼寧大部、吉林南部一帶最高氣溫回升至5℃—8℃,融雪概率提升,「地趴糧」玉米露天存儲壓力仍較大。從天氣條件來看,本周天氣對北方(東北、華北)玉米物流仍將起到幫助,但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下交通運輸未全面恢復,農戶賣糧及市場購銷活動仍相對緊張,這將有利於玉米行情保持堅挺。預計2月下旬至3月初,我國華北地區、東北部分地區將再迎來較大範圍的降水天氣,繼續考驗新季玉米的流通水平。

國外:上周巴西降水改善,提振中西部玉米生產,本周巴西降水將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及Matopiba種植帶,預計周內降水量在60—120mm,有助於生長期玉米長勢向好。巴西南部帕拉納、聖卡塔、南裡奧格蘭德降水預期在30—35mm,較常年偏少兩成左右,乾燥時段偏長,利好南部玉米收割推進。2月以來,巴西氣溫水平較常年偏低,地區間的降水分布差異較大,導致巴西中西部、南部一帶乾旱,影響玉米產量形成,但受種植面積提振(較上一年度增加50萬公頃),機構預計玉米產量達到1億噸,略高於上一年度。當地機構調查顯示,當前巴西南部玉米收割進度較快,南裡奧格蘭德收割進度達到43%,玉米減損來自天氣導致的單產下降以及品質變差兩個方面。預計本周至3月初,巴西中西部降水仍保持較高概率,對成熟收穫期玉米品質不利。本周阿根廷北方降水或繼續豐沛,預計聖達菲、查科、聖地牙哥、科連特斯降水量達到40—70mm,較常年偏多約兩成,部分玉米帶或表現過溼,陰雨天氣影響玉米長勢提升。布宜諾斯艾利斯等中部地區本周將相對乾燥,阿根廷整體氣溫較常年略偏高。未來一周,阿根廷中部及北方種植帶降水預期減弱,但短期內對玉米影響有限。

大豆

國外:降水條件改善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巴西大豆產量預期。早先由於降水分布不均,導致巴西南部、中西部部分地區表現出明顯乾燥,而壓制大豆單產。不過,2月以來,部分大豆帶降水改善,中西部以及Matopiba大豆帶降水豐沛,促進大豆生產。本周降水仍將集中在巴西中部、東南部以及Matopiba區,降水預期在60—120mm,相對充沛的降水預期將持續至未來一周,平均降水量較正常偏多約2英寸,氣溫水平則總體保持常態,這將有利於巴西大豆單產水平提升。目前巴西大豆生產狀況總體較好,部分生產者仍期待更多降水的到來,以促進大豆更好地生產結果。

上周,阿根廷中北部地區出現較大範圍降水,有效改善科爾多瓦、土庫曼等省份墒情,雖然部分地區一度出現過量降水,但總體利好大豆生產。本周阿根廷北方降水預期仍偏重,科連特斯、查科、聖達菲等產區降水量或達到60mm,較上周降水程度減弱。從氣象預期來看,未來一至兩周,阿根廷北方降水減弱,部分大豆帶進入乾燥天氣模式。值得關注的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等中部地區一段時期以來降水較少,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受乾燥天氣進一步加重對大豆長勢的負面影響。

相關焦點

  • 乾旱致機構下調巴西玉米產量預期
    來源:期貨日報玉米國內:對我國東北地區來說,本周前半段大部地區表現乾燥,降水預期將出現在本周末,遼寧地區將出現較大範圍降雪天氣,影響玉米對北方港口的陸路運輸和上量。華北一帶降水預期總體偏弱,江蘇、安徽、河南以及山東部分地區預計降水量10mm,部分地區有零星降雪。氣溫水平上,北方寒潮天氣進一步顯現,預計包括遼寧大部在內的東北地區最低氣溫降至-30℃—20℃。綜合來看,本周整體氣溫條件將有利於東部露天玉米存放,部分地區降雪影響玉米運輸,或繼續對玉米期現貨價格帶來支撐。國外:本周巴西地區降水仍將以不均勻的方式出現。
  • 歐洲寒潮凍垮油菜巴西降水滋潤大豆
    從天氣發展來看,歐洲擺脫寒冷和降雪仍需時日,黑海部分農區還將承受-10℃的低溫,法國和德國將出現較大範圍的雨雪天氣,疊加本就過溼的墒情,冬季作物繼續承壓。隨著氣象格局的變化,巴西部分前期受旱偏重的地區墒情得到改善,比如南馬託格羅索,大豆生產得到提振。
  • 降雪再阻我國新玉米上量 降水或加快巴西大豆播種
    分析師展望,2020年巴西二茬玉米種植面積為1340萬公頃,超過上一年度1250萬公頃。近期南美洲天氣條件較優,對玉米播種和前期生產提供較大利好,當地機構報告顯示,其重要的玉米生產區帕拉納省生長狀況優良的玉米比例達到90%。
  • 天氣有利於東北玉米運輸 南美降水改善大豆優良率
    華北地區本周降水預期減弱,河北大部、山東大部、河南中北部一帶降水預期不足10mm,氣溫水平維持在-3℃—8℃,氣象條件有利於路面積雪融化,對玉米陸地運輸形成幫助,春節前或加速玉米最後售賣和上量,對玉米價格可能形成利空效果。國外:本周巴西主要降水多在中西部及東南部地區。
  • 巴西大豆基本種植完畢 豆粕路在何方
    1  種植進度  巴西大豆的主產區主要集中於巴西中西部地區,尤其是馬託格羅索地區,以30%的產量份額佔據巴西大豆頭號產區之位  巴西大豆產量分布圖  數據來源:USDA   今年大豆種植前期,巴西天氣乾旱,使得播種進度被拖累,早播大豆預計產量有所減少。同一時期,美豆期貨也大炒拉尼娜減產預期,出現了迅速拉升勢頭。
  • 資本炒作天氣減產預期!拉尼娜助攻農產品上漲!
    由於拉尼娜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美洲多國近日下調了今年糧食收成預期,其中阿根廷下調幅度最大。布宜諾斯艾利斯穀物交易所的最新預測顯示,阿根廷今年農作物收成與去年相比將下降,預計大豆產量為4650萬噸,低於去年的4960萬噸。玉米產量為4700萬噸,低於去年的5000萬噸。
  • 大豆供應趨緊 油脂上行驅動仍強
    產量:11月馬棕產量下降13.5%,SPPOMA稱12月前15日馬來產量環比下降10.9 %,減產延續,預計本月單產達到近期最低值;當前南美大豆種植進度正常,巴西南裡奧格蘭德州和阿根廷大部分地區墒情仍不樂觀,需關注後續大豆生長情況;USDA本月供需報告僅上調壓榨量,期末庫存降至1.75億蒲,高於預期的1.69億蒲,庫消比低至3.86%,預計後續將上調美豆出口量。
  • 今年俄羅斯糧食產量預計為1.225億噸,我們關注的大豆或增長3.9%
    按照俄羅斯農業部的預測:2020年俄羅斯糧食產量預期「或將由年初預估的1.253億噸,下滑至1.225億噸左右」,但與2019年(去年糧食總產量為1.212億噸)相比,糧食產量仍屬於增長,這是連續第六年的豐收。
  • 油脂油料 觀點:大豆進口量預期較高,南美天氣適宜大豆生長
    油脂油料觀點:大豆進口量預期較高,南美天氣適宜大豆生長邏輯:【蛋白粕】供應端,關注1月供需報告美豆定產情況,可能下調單產。CPC預計今冬明春氣候厄爾尼諾概率52%,南美大豆19/20年度產量或受影響。【油脂】國際市場,印尼起徵棕櫚油出口關稅提振國際棕油價格。12月馬棕產量環比降幅預計超20%、出口環比降幅或超10%。馬棕油減產周期和生柴添加比例提高仍在持續兌現,供需預期偏緊,價格上漲的邏輯未變。國內市場,油脂整體庫存同比下降,豆、菜油庫存走低。
  • 「農業期市數據」AgRural:天氣乾燥,巴西二季玉米產量預測數據再度...
    來源:國際衍生品智庫農業諮詢機構AgRural 稱,由於巴西天氣比正常乾燥,AgRural 自2月份以來第二次下調巴西玉米產量預測數據。2019/20年度巴西玉米總產量預計達到9770萬噸,低於上年的1億噸。
  • 美國巴西大豆玉米「暴漲」不停,意外掀起中國豬肉價格「狂潮」
    據悉,由於巴西大豆價格上漲,我國中糧集團曾將一批巴西大豆賣回巴西。在大豆進出口市場變化的同時,玉米市場也在經歷類似的變化。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截至2020年10月1日當周,美國玉米出口檢驗量為863995噸,比去年同期的473409噸增長了82.5%。截止本作物年度,美國玉米出口檢驗總數量為3676612噸,同比增長82%。
  • 美大豆價格走勢展望 初步完成牛市結構
    到5月份,豆粕自身基本面給出利空:市場紛紛預期隨著夏季到港大豆增加,國內價格壓力會較大時,豆粕價格再次給了市場驚喜,走勢逆轉不斷創出新高,直至現在。按照市場一線人士定性:2020年的豆粕市場是反常識的。即再比如:2020年國際大豆為豐產年份,雖然美豆單產受到了若有似無的威脅,總體的歷史高位區間一直沒有打破。
  • Aprosoja:巴西2020/21年度大豆產量料減少200萬噸
    原標題:【農業期市數據】Aprosoja:巴西2020/21年度大豆產量料減少200萬噸   代表巴西穀物種植戶的協會 Aprosoja下調了該國2020/21
  • 【申銀萬國1隊】厄爾尼諾對南美洲新一季大豆生長期天氣的影響
    由於南美洲靠近ENSO的發源地東太平洋地區,ENSO對南美洲的氣溫和降水影響較大。  2.3 不同區域ENSO事件對南美天氣的影響  在定義了中東太平洋不同區域的ENSO事件後,我們要找到不同事件對南美洲大豆產區氣象狀況的影響。南美洲的大豆主要生產國為巴西和阿根廷,其中巴西去年大豆產量約1.2億噸,而阿根廷由於拉尼娜事件的影響,減產較多,產量約為3800萬噸。
  • 大豆破億噸!
    數據來源:海關 中華糧網作圖大豆全年進口總量在預期之下突破一億關口。2020年1-12月大豆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10032.7萬噸,比2019年的8851.3萬噸增長13.3%。數據來源:海關 中華糧網作圖實際上,1995年之前我國還是大豆淨出口國,隨著後來肉蛋奶和油脂的需求大幅增加,大豆的進口規模越來越大,直至今年首次突破1億大關,突破歷史極值。國家發改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主任黃漢權曾對此表示,我國糧食進口同比有所增加,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國內需求增長較快,二是國內外糧價倒掛。
  • 巴西大豆:國內的價格竟然比運到中國的價格還高!
    繼中糧返售巴西大豆之後(詳見《因巴西大豆價格上漲 中糧將採購的巴西大豆又賣了回去 》),巴西大豆市場又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局面。據悉,上周四晚間巴西和我國買家達成的幾筆大豆CFR價格(即到我國口岸的價格)要比帕拉納瓜港口的產地報價每噸低了1到1.5美元,因為今年早些時候以低得多的價格籤訂合同的貿易商試圖鎖定利潤。實際上,近段時間由於巴西雷亞爾匯率走強,加上其中部地區將出現有益降雨,巴西大豆已經連續第三周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