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在京召開運用新媒體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工作座談會。來自中宣部、中央網信辦等有關部門,新華網、央視網和百度、新浪、騰訊等網絡公司以及上海、江蘇、陝西司法廳(局)的有關負責同志在會上作了發言交流,並就如何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助力憲法學習宣傳和法治宣傳教育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建議。
以下為發言摘要:
張慶水
新華網時政部副主任
新華網始終把做好重大主題報導作為重中之重,在「做新」「做深」「做熱」「做銳」上下工夫,打造了一批「有高度、有溫度、有銳度」,「可互動、可分享、可體驗」的精品力作,系列融媒體產品開創了多個「首次」。一是評論報導的「可視化」。圍繞憲法修正案、監察法草案,新華網推出系列評論文章一百多篇。「專家漫評」系列動畫短視頻產品將嚴肅的時政話題輕鬆化、趣味化、知識化。二是獨家創意與前沿技術深度融合,打造出多款視頻產品,如廣告宣傳微視頻、3D立體畫和摺紙動畫視頻產品。新華網還在國內媒體中首次採用「三維立體書」的形式對關鍵數據進行3D可視化呈現。三是推出英文原創MV,充分發揮網上外宣主陣地作用。下一步新華網將加強與司法部合作,不斷創新手段樣態,推進內容技術融合,增強憲法學習宣傳效果。
邢明
央視網網媒內容總監
央視網一直重視憲法學習宣傳工作,除每年圍繞國家憲法日組織圖文、圖集、視頻等多種形式宣傳外,今年3月份還精心製作了大型專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專題頭條突出展示獨家視頻報導《歷史時刻——中國國家主席憲法宣誓紀實》,以領導人的宣誓為專題報導開好頭篇;專題精心設計了「重要報導」「央視快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誕生記」等9個板塊。專題既充分利用了央視獨家視頻資源,又配合圖文、圖解等多種元素深度解讀,將內容深化、具象化,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央視網將持續加大憲法宣傳力度,除更新專題外,還將不斷開設新板塊,並配合多種表現形式,增加看點和厚度,並加大在第三方平臺重點推薦。
萬超
百度「百家號」商務合作顧問
百度「百家號」一直以組織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為已任,全力配合各級普法依法治理機構,認真貫徹落實好黨中央關於學習宣傳憲法的有關部署。一是利用強大技術實力與內容分發能力,更好地增強憲法宣傳實效。截止2017年11月,整個百度APP累計下來的量超過20億,信息流的分發在數百倍地增長。現在百家號的體量也超過了100萬,這些潛在的使用者和生產者將幫助我們更好地推動憲法學習宣傳精準化、宣傳舉措項目化,擴大憲法宣傳覆蓋面。二是利用百億級流量能力,助力憲法宣傳工作全面展開。我們將發揮流量優勢,全力支持司法部、全國普法辦舉辦的一系列憲法學習宣傳活動。
徐麗華
新浪微博政務運營總監
新浪微博作為助力政務公開,服務政府工作的重要平臺之一,始終積極落實黨中央關於網際網路工作的相關精神。為了下一步更好地運用新媒體開展憲法宣傳教育,建議一是重視表達傳播的形式,嘗試微訪談、短視頻、直播等形式讓憲法宣傳教育更有人情味。二是把握普法教育的時機,結合熱點、節點設置議題,讓憲法宣傳教育更有時效性。三是強化矩陣聯動意識和能力,結合內部矩陣、外部矩陣和媒體聯動,讓憲法宣傳教育更有「陣勢」。四是打造品牌活動或欄目,讓憲法宣傳教育更具持續影響力。我們將發揮平臺優勢,從資源、產品、運營、策略等多方面為憲法宣傳教育提供支持。
閆國軍
騰訊新聞政務中心主編
當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內容傳播和用戶群體有以下幾個方面變化,一是低幼和白髮用戶進入媒體生態,全年齡段用戶的非移動場景均被手機佔領。二是用戶在消費資訊時,節省時間和打發時間的需求都比較強烈。並且在資訊產品中出現場景融合。三是用戶擁抱視頻內容,智能電視資訊消費崛起,佔領客廳的戰爭將在資訊領域打響。四是用戶群化正在加速。基於這些特點,騰訊正在從「多用戶」平臺向「全用戶」平臺轉變,推動個人、企業、政府等不同類型用戶之間的連接。在憲法學習宣傳方面,我們將與司法部等有關部門合作,在重要時間節點,通過新媒體渠道,採用以案說法、以人說法等形式,傳播通俗易懂、群眾易於學習掌握的憲法宣傳內容,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推動憲法實施。
陳春蘭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長
堅持三個結合注重三個效應
上海用好新媒體新技術開展憲法宣傳
堅持潤物無聲和集中宣傳相結合,更加注重憲法宣傳的持續效應
以「法治上海」公眾號為龍頭,「上海司法行政發布」微博、東方法治網為兩翼,利用市、區新媒體平臺和陣地,持續加強憲法內容創作和發布。一方面,堅持定期發布憲法修正案知識、宣傳海報等內容,另一方面,利用「國家憲法日暨上海市憲法宣傳周」等節點集中發布憲法宣傳重要文件、主題活動部署、推進情況及重大活動,在其他重要法宣節點,適時穿插宣傳憲法知識,彰顯憲法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統領地位,確保憲法宣傳這條紅線貫穿「七五」普法的始終。
堅持頭雁引領和百家齊鳴相結合,更加注重憲法宣傳的聯盟效應
以「法治上海」公眾號為核心,集合政法機關、媒體和個人三類微信號形成上海法治傳播新媒體聯盟矩陣,年度閱讀量超過3000萬,通過轉發和解讀等多種形式產生烘託和擴散效應,形成強大的法治文化傳播力。與公檢法司、各委辦局的官微以及上海法治報、上海法治聲音等媒體配合互動,還得到「法眼觀察」、「律新社」等社會類別大V的助陣。部署上做到嚴格統一,推進上實現分類發聲,舉辦各種精彩紛呈的活動,向社會集體傳達「憲法與你我息息相關」的正能量。
堅持線上活動和線下參與相結合,更加注重憲法宣傳的輻射效應
將憲法主題靈活引入「O2O法治文化沙龍」,吸引現場及網友圍觀、討論、發帖和積極參與。「憲法日·看上海」、「12.4憲法公益跑」等活動在各大朋友圈轉發,組織開展線上答題搶紅包、憲法知識微信有獎競答,在全市軌道交通和地鐵車廂廣泛推送。依託「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上海」公益廣告徵集展播活動,組織創作並廣泛徵集「我與憲法」微視頻,依託上海法治傳播新媒體聯盟等網絡平臺和全市各類室內和戶外電子顯示屏進行集中展播,確保憲法宣傳向各類人群輻射。
李長山
江蘇省司法廳副巡視員、法宣處處長
注重「五個堅持」著力「五個強化」
推動新媒體憲法宣傳潤澤江蘇大地
堅持敏銳的政治站位,著力強化新媒體憲法宣傳的政治性。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的重要指示作為綱領、旗幟和靈魂,牢牢把握新媒體憲法宣傳的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大力實施「網際網路+憲法宣傳」行動,全面普及憲法知識,講好憲法故事,確保新媒體憲法宣傳既有力度,也有溫度,更有法度。
堅持回應受眾的需求,著力強化新媒體憲法宣傳的互動性。針對公務員、黨員領導幹部,依託網絡平臺開展培訓,組織開展「百萬黨員學憲法學黨章考法」、「萬人學法」網絡競賽。針對青少年,推出H5、微動漫、抖音短視頻、MG動畫等憲法宣傳微產品。針對老年人、農民、農民工等社會大眾,結合小品、戲曲、打鼓說唱等地方傳統文化宣傳憲法。
堅持老新媒體的轉化融合,著力強化新媒體憲法宣傳的創新性。實施網絡宣傳行動,在「法潤江蘇網絡普法平臺」開設專區、專題,集中發布憲法知識,播出主題公益廣告、微視頻和微電影,展示特色做法和經驗。實施「指尖」宣傳行動,運用政務微博微信集中發布、傳播憲法資訊、動態、圖文、產品。利用全省19288個村(社區)「法潤民生微信群」開展憲法宣傳。實施智慧憲法宣傳行動,進行精準普法、互動普法。
堅持主題活動引領,著力強化新媒體憲法宣傳的質效性。持續組織開展「法潤江蘇春風行動」。組織實施「新修訂《憲法》與依法治國」、「抖音」唱響《憲法》微訪談、深化「七五」普法增強憲法信仰等主題訪談。組織全省156個普法社會組織開展公益創投活動,針對不同人群,研發憲法文化產品,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組織憲法主旋律文化建設活動。
堅持整體聯動,著力強化新媒體憲法宣傳的統籌性。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將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情況納入責任制落實重點事項,制定出臺普法責任清單、國家工作人員學法「一本通」、「一月一法」普法提示等,促進在立法、執法、司法和法律服務全過程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
師建平
陝西省司法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探索搭建智慧學習憲法新平臺
創新開拓法治陝西建設新境界
創新載體,讓新媒體學習憲法方法「活」起來
利用新媒體「快樂普法」遊戲平臺,完善憲法修正案知識專用題庫,藉助「憲法九進」主題宣傳活動和第九屆「與法同行」新媒體憲法知識大賽等學習憲法。運用新媒體網絡「矩陣」學習憲法。建立健全憲法學習宣傳省、市、縣、鎮(鄉)、村(社區)五級微信、微博專群,把駐村(社區)律師、法官、檢察官、普法志願者納入微信、微博群成員,組建全省學習宣傳憲法微信、微博矩陣。開闢網際網路+憲法知識學習宣傳專欄,開展網絡學習宣傳憲法評比競賽活動。打通「最後一公裡」,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會議、網絡、手機等各種平臺,把學習宣傳憲法活動的現場視頻、活動資料送到基層。開展第三屆「弘揚憲法舞動青春」主題法治文化節系列活動,運用新媒體推進高校大學生「智慧學憲法」。
建設陣地,使新媒體宣傳憲法措施「落」下去
以創新普法依法治理提檔升級工程為牽引,以延安黃龍縣法治宣傳教育中心示範點為樣本,在全省打造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提檔升級的法治宣傳教育中心。把現代新媒體新技術充分運用到普及宣傳憲法修正案的過程之中,利用VR虛擬實境技術、AR增強現實技術和普法機器人等現代新技術手段,在全省12個市(區)全力打造18個縣級法治宣傳教育中心示範點。把新媒體新技術與憲法修正案的內容相結合,融入各市、各縣(區)憲法主題公園、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公園、法治文化景區和民主法治示範村的建設之中。
搭建平臺,把新媒體檢驗學法效果「用」到位
利用自主研發的全省法治創建活動動態管理平臺系統,建立學習宣傳憲法動態管理考核平臺。利用新媒體普法遊戲平臺後臺管理系統進行考評。把陝西地方普法集錦和憲法學習宣傳動態作為考核參考的重要內容。以陝西司法微信公眾號、「法治三秦」騰訊微博、法治陝西網等「兩微一端」圖文資料為支撐,建立全省憲法學習宣傳專門臺帳,作為考評的重要參考。
編輯 | 王佳茹 路雙英 劉海濱
關注我們
謝謝閱讀!覺得不錯,請您點讚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