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務 | 「走基層」文化旅遊活動進林盤、進軍營

2020-09-09 都江堰文體旅

今天,一場以「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2020年成都市「走基層」文化惠民活動暨都江堰市文化旅遊進景區、進綠道、進社區、進軍營、進學校、進農家樂活動分別走進我市灌區映像林盤景區、空軍都江堰特勤療養中心和惠民社區。

活動走進灌區映像林盤景區

活動走進空軍都江堰特勤療養中心

活動走進惠民社區

演出內容圍繞時代主旋律,緊貼人民群眾生活,兼顧群眾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以舞蹈、歌曲、曲藝、魔術等表演形式,塑造了鮮明的藝術形象,切實發揮了文化利民、樂民、惠民的作用。

近年來,市文體旅局有效對接群眾公共文化需求,依託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突出文旅融合和全民文化素質提升,開展各類文化演出、文藝輔導、培訓講座活動,努力打通「公共文旅服務」最後一公裡,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明日活動預告:

9月10日,「走基層」活動還將於

上午10:30下午14:00

分別走進古城景區文廟廣場、

天府綠道城市之光廣場,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到現場觀看喲!

END

主 管:都江堰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

主 辦:都江堰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宣傳營銷科

主 編:曾 岷

責任編輯:劉建華

值班編輯:張立新

編 輯:楊 璨、劉 莎、李思易、張鐋月

相關焦點

  • 公共文化服務 | 「走基層」文化旅遊活動進綠道、進景區
    繼昨日「走基層」活動走進我市灌區映像林盤景區、空軍都江堰特勤療養中心和惠民社區之後,今天活動又走進灌縣古城景區文廟廣場、天府綠道城市之光廣場。活動現場熱鬧非凡,精彩的表演吸引周邊數百名群眾駐足觀看,現場掌聲不斷。
  •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如何創新發展 專家:要防止一些地方政府以社會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劍平)11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國新在浙江省寧波市「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發展報告發布會上說,老百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是政府責任,要防止一些地方政府以社會化為由,對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推責任、甩包袱。
  • 包頭結合地區實際 打造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新亮點
    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過程中,包頭市政府堅持以民為本、文化惠民,堅持資源共享、打造特色,各旗縣區始終把創建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舉全旗全縣全區之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結合地區實際,補齊短板,突出特色,積極構建結構合理、特色鮮明、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 以創新理念探索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治理新模式
    「文化惠民、文化利民、文化為民」原則,強力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不斷更新文化發展理念,積極探索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治理新模式,創新服務體制機制建設,有效激發了農村文化發展的動力活力。特別是自2013年11月《甘肅省「鄉村舞臺」建設方案》實施以來,全省突出「向基層傾斜、向農村傾斜」的文化建設工作重心,積極整合農村現有資源,積極開展理論政策學習宣傳、思想道德教育引導、節慶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閒、實用技術培訓等活動,構建起了布局合理、功能齊全、服務規範、保障有力、群眾滿意度較高的基層綜合性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體系。
  • 「疫後」,這樣的公共文化和旅遊服務喜歡嗎?
    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籌辦北京冬奧會、冬帕運會,倡導全民健身,使全社會充滿活力、向上向善。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公共文化建設、旅遊公共服務升級、公共美育水平提升等話題備受關注。◆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和發展,大力弘揚農村地區優秀傳統文化。◆ 樹牢融合發展理念,推動農村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互促共進。推動有條件的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提供文化旅遊服務。◆ 挖掘培養有影響力的鄉土文化人才,創新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工作機制。
  • 2020年木壘縣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年報
    2020年11月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文化館積極參與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活動,並在12月通過了自治區及自治州的實地考核驗收。2020年,木壘縣文化館創新服務手段,積極轉變服務方式,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在全面完成各項年度目標任務的基礎上,主動作為,為加快建設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做出了貢獻。
  • 吉林省14家單位獲「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吉林省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擔負省內6個地級市、24個縣(市)、5432個行政村公益電影放映任務,每年放映公益電影7.6萬餘場,服務的農村人口828.56萬人。為更好地豐富廣大農民群眾,公司在做好完成好農村公益放映任務的同時,還將放映觸角延伸至各個領域,開展公益電影進校園、進軍營、進廠礦、進少數民族村等一系列公益觀影活動。
  • 浙圖「文化幫扶走基層曁數字文化下基層系列活動」走進三門
    書香陶冶人心,幫扶浸潤基層。8月13日,由浙江圖書館聯合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開展的「閱讀·悅自己——書香滿村寨」——2019年浙江省公共數字文化工程文化幫扶走基層數字閱讀推廣系列活動在台州三門縣善岙楊村文化禮堂拉開帷幕。
  •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如何創新發展 北京大學教授:要防止一些地方政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寧波11月2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劍平)今天下午,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國新在浙江省寧波市「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發展報告發布會上說,老百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是政府責任,要防止一些地方政府以社會化為由,對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推責任、甩包袱。
  • 澄城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十三五」以來,澄城縣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以重點工程為抓手,以文化設施為載體,以文化服務為核心,以開展活動為重點,加強「兩館」建設,豐富活動形式,壯大基層文化隊伍,打造文化品牌,不斷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機制。
  • 「文化+「走基層進意溪,點讚
    「文化+「走基層進意溪,點讚! 潮州市湘橋區文化館圖書館 潮州市湘橋區文化館圖書館微信號 CZXQWHG 功能介紹 組織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文化宣傳、輔導、培訓、對外文化藝術交流,非遺搜集、整理、申報、保護傳承;開展圖書借閱、推廣。
  • 柯橋重啟線下公共文化服務活動
    區文廣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場大戲、一場大賽,意味著柯橋區線下公共文化活動正式按下 啟動鍵 。百花劇場重啟後,小百花擬定在8月份每周推出一臺戲,《何文秀》、《五女拜壽》、《白蛇前傳》等經典劇目即將與大家線下見面。其實,柯橋市民一直與各類藝術盛宴 零距離 。
  •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如何憑實力「出圈」?控江主動「領唱」破解基層...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如何才能擺脫「千篇一律」,滿足群眾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今年以來,控江路街道主動「領唱」,積極破解基層文化服務難題,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下了「一盤大棋」,實實在在的解決了社區居民對文化需求的最後一公裡。
  • 伊寧市:文化引領服務基層 推進文化潤疆工程
    「十三五」期間,伊寧市堅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大力實施「文化立市」戰略,通過開展多層次、多元化的文化活動,不斷滿足各族群眾的文化需求。同時帶動群眾參與文化生活,使各族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化浸染,推進文化潤疆工程深入開展。
  • 肥西縣多點發力推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近年來,肥西縣堅持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統籌城鄉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在公共文化設施布局、服務提供、隊伍建設、資金保障方面實現均衡配置,提標升級,不斷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農家書屋轉型升級。
  • 惠民活動、公共服務、重點項目……2020年青州文化和旅遊表現
    惠民活動有聲有色,今年青州舉辦了第十三屆青州市全民讀書節、2020青州市「暢遊青州·樂享生活」文化旅遊節等大型節會,開展了「今天我最紅」聲樂舞蹈大賽等30餘項主題文化旅遊惠民活動。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等優質劇目在雲門劇院上演,開展各類惠民演出1034場、公益電影放映10302場次,惠及群眾190萬人次。
  • 中山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奔湧活力:從「三三三」模式到融合發展試點
    今年7月中旬,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廣東省173個首批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與旅遊服務中心融合發展試點單位。中山大湧鎮紅博城、南區良都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8家單位入選。加上此前入選國家級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的三鄉鎮橋頭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中山目前共有9個基層融合發展試點。
  • 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辦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旅遊、體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等主管部門根據各自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公共文化服務活動開展及有關監督管理等工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做好相關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轄區內公共文化服務的具體工作。
  • 河南寶豐: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遍地開花
    自授牌成立以來,縣文廣旅局發揮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優勢,針對大營鎮文化合作社成員連續開展了三期文藝培訓班,培訓學員400餘人次,並為該村量身創作情景舞蹈劇《我是汝瓷》,以具有中國風的民族樂器演奏曲作為音樂背景,配以中國舞、當代舞等動作素材,編排加入了具有本地傳統文化特色的傘舞和手勢舞舞蹈元素,形象生動地體現了寶豐汝瓷文化和汝瓷人孜孜不倦追求汝瓷燒制技藝的精神。
  • 江蘇省開展「文化進萬家」活動
    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文旅廳、省廣播電視局、省文聯近日聯合印發通知,2020年元旦春節期間,在全省範圍內廣泛組織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動員組織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紮根基層、服務群眾,以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和文藝作品,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熱烈、文明進步的濃厚節日氛圍,凝聚建設「強富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