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縣民間故事】洨河是怎麼幹涸的

2021-02-19 趙縣網

從前,大石橋村是一個水旱碼頭的熱鬧去處,橋兩頭的大街上,鋪號一個挨著一個,京廣雜貨,樣樣俱全;橋東、橋西的河岸邊,停泊著大小船隻,碼頭上裝貨卸貨,熱鬧鑽天。因此,大石橋村就出現一批巨商富戶,其中一家姓杜的大財主,是從外地遷來的無業游民。剛來的時候,缺吃少穿,三天兩頭煙筒裡冒不出煙來,他見人就說:「我家煙筒裡每天能冒煙就好了。」因為他嘴邊長掛這句話,村裡送他外號杜冒煙。

杜冒煙這人,心靈手巧,鬼賊溜滑,拍馬溜須,樣樣都會,拐騙坑崩,件件精通。不久,就在大石橋這個「能人」吃香的集市上站住腳了。不光煙筒裡能經常冒煙了,沒過幾年,竟有了房子,有了地,買賣鋪號也開了好幾座,由於他手眼通天,包了橋兩頭的稅,當上了河碼頭上的把頭。真是村裡街外,橋上河下,成了杜家的天下,有「日進鬥金」之譽。

杜冒煙出生貧寒,按理說應該同情窮人,可是,他卻為富不仁,不光招笆竿子長,有本事摟,還死扣爛黑,一毛不拔。有人說:「誰家窮也不能顧光窮,富也不能光富」。可他卻認定一個理:「要想窮了杜冒煙,除非橋塌洨河幹」。因為他看到大石橋那樣堅固,穩若泰山,洨河水是那樣浩大,源遠流長。他想河裡有水就能行船運貨,大橋不壞,就能過車走馬,橋上河下的「黃金」自然就能流進杜家的大門,他是不會窮的。

一天,有一個化緣的道士來進杜家大門口,敲著漁鼓,唱著道情向杜家化緣布施,管家的米粒不出,道士敲唱不停。這在熱鬧中間,只見杜家的小媳婦抱著孩子出來拉屎,手裡還提溜著一張熱騰騰的酥油餅。不知她聽了誰的鬼話,說熱餅擦屁股,孩子不跑肚。那道士一眼看見小媳婦手裡的熱餅,就說:「女善人,請把這張餅行了好吧,我肚子餓啊!」小媳婦一聽,把嘴一撇說:「喲!說的倒輕巧,你吃了我拿什麼給孩子擦屁股哪。」說著順手給拉完屎的小孩擦了屎,甩手扔進豬圈裡。道士一見此情口念「無量佛,善哉,善哉!如此糟踐天物,是要受窮的。」「窮!俺家還會窮嗎?你看看洨河上的大石橋,再看看橋下的長流水,誰不知道,只要橋在河上架著,水在河裡流著,『黃金『就能往俺家流,俺家掌柜的常說:『要想窮了杜冒煙,除非橋塌洨河幹』」。說罷,抱起小孩一扭身走進大門。那道士默默地重複著小媳婦的兩句話:「要想窮了杜冒煙,除非橋塌洨河幹」。抬頭看了看大石橋,低頭看了看洨河水,佛塵一甩,一咬牙,沿河向西走了..

這道士是個得道的仙家,他是來勸化杜冒煙行善濟貧的,誰料想杜家的小媳婦就這樣厲害,老杜一定是更加蠻橫無法度脫的。

那道士沿河走著走著,越想越生氣,一狠心,念動真言,唿喇喇大石橋塌了東邊五虹。阻礙了車馬行人;又走到洨河的四個泉源邊,用「牛屎」堵塞了泉水。從這兒,洨河幹底了,船不能行了,杜冒煙窮了,大石橋村也跟著衰落了。這個故事世世代代在當地流傳開了。

(趙縣民間故事)

相關焦點

  • 石家莊趙縣的趙州橋與神仙的故事
    石家莊趙縣境內的趙州橋,已經有1400年的歷史,它經歷過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的7.6級大地震,它都能安然無恙的橫跨在洨水河的南北兩岸,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令人感到神奇,那麼人們把那些神仙與趙州橋聯繫在一起的傳說,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 趙縣趙州橋
    「趙州橋」坐落在石家莊趙縣的洨河之上,又名「安濟橋」,全長50多米,是一座石拱橋,因古縣城「趙州」而得名,當地人稱「大石橋」。它是由隋代大工匠李春設計建造。說起這「趙州橋」還有個神化故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講講這個故事。傳說,魯班週遊到「趙州」(今天的趙縣)。被一條白茫茫的大河擋住了去路,人們都在忙著過河。過河的人很多,河裡只有兩艘小船在渡客,根本就渡不過來,人們出行很不方便。魯班就下決心要修一座橋,他弄來石料,找了工匠。可是橋修的很堅難,魯班沒有放棄繼續修。一定要修一個結實的石橋,讓大家方便過河。
  • 中國第一石拱橋、石家莊十大城市名片之一「趙州橋」的民間傳說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稱做「大石橋」。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第二早(還有一座小商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 中國民間故事——趙州橋
    河北民間小調《小放牛》中唱到:趙州橋(來)什麼人修玉石(的)欄杆什麼人留什麼人騎驢橋上走什麼人推車壓了一趟溝麻咿呀嘿什麼人推車壓了一趟溝麻咿呀嘿趙州橋(來)魯班爺爺修玉石欄杆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壓了一趟溝麻咿呀嘿柴王爺推車壓了一趟溝麻咿呀嘿曲中傳唱的正是河北省石家莊趙縣的大石橋,其實趙州橋修建於隋朝,是由隋朝工匠李春建造的,並非魯班所造。
  • 【西安洨河生態公園】--繁花似錦2.0
    >洨河生態公園第二趴野花盛宴這麼快又和大家見面了,距離上一次僅僅十天左右的時間,雖然相隔的時間並不長,但是花海的呈現主力已經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洨河生態公園,2019年5月1日,紅色的虞美人、粉色的滿天星、紫粉色的矢車菊五一期間,當我們如約來到洨河生態公園時,粉色可愛的滿天星依然是漫山遍野,感覺整片大地都被染得粉粉的,一陣春風拂面而過,滿天星隨風舞動
  • 相信這個故事你肯定沒聽過!
    趙州橋的故事口口相傳,一說大家都知道,但是最早還是從小學開始接觸的,"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有一座充滿著神話傳說的橋梁,別名安濟橋,也叫趙州橋……"朗朗上口的文章,表達了作者內心最直觀的感受,感慨於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 洨河筆記:沒有了河的清明橋
    這是一座很罕見的不知其具體年代的橋梁,外形和課本上我們都很熟悉的趙州橋相仿,也都在洨河上,只是大小之別、上下遊之別而已,所以自然會向著隋唐的年代裡想;傳說李春父子在造趙州橋之前先在上遊造了一系列實驗性的小橋,清明橋就是其中一個。不過根據更多的考古材料證明,清明橋更傾向於造於明朝,大致和洨河在高遷位置上的膏粱橋是一個時代,都是後人根據趙州橋建造的。
  • 趙縣宋村西林寺之謎
    2011年秋,趙縣文物旅遊局請專家進行了實地調查,在第二層塔身正南面簷下有一塊石刻匾額即塔銘,豎刻楷書大字兩行:「石佛第一代,棘林老人墓」,落款小字為「遺山記,中統壬戌八月六日立石」。 「中統」是元世祖忽必烈年號,在位時間為公元1260年—1264年。由磚刻匾額的落款可知,該塔的建造年代中統壬戌年即公元1262年,蒙元中統三年,時為南宋景定三年。
  • 石家莊洨河人工溼地及河道清淤工程開建
    10月24日下午,在洨河河道內,石家莊市舉行洨河綜合整治工程決戰四季度誓師大會,當日,洨河生態恢復工程河道清淤及人工溼地建設兩項工程一併開工建設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石家莊趙縣永通橋
    趙州橋(安濟橋)因小學課本而聞名遐邇,大概沒幾個人不知道,其實呢,在趙縣還有另外一座千年古橋矗立至今,與趙州橋一時瑜亮,亦可謂之「姊妹橋」,這恐怕就鮮為人知了吧。這座古橋,就是永通橋。永通橋方位圖圖3:趙縣永通橋
  • 西安南郊休閒健身好去處~洨河生態公園
    久居城市的人們,渴望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在閒暇的時候帶上家人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氣……今天來到了位於西安市南郊的洨(xiao)河生態公園,公園位於西安三星工業園的南側,具體位置就是在洨河兩岸。 因為今天是工作日,所以洨河公園的遊人並不是很多,公園內更多的是工作人員和保潔員。 公園依洨河地勢修建,在洨河河邊修建有一米多寬的親水步道,遊人可以近距離的感受洨河,河水清澈且淺。
  • 西安洨河公園的蔥蓮花,知風又知雨
    上周去洨河公園,見園內開著不少可愛的小白花,往公園深處發現有一大片這樣的花,花不高二三十公分,葉子園杆狀,透著翠綠,花朵向上盛開,左右上下對稱的六片花瓣,簇擁著中間的黃色花蕾,清清爽爽,在風中搖曳。蔥蓮來中國前自有它的名,怎麼讀怎麼寫,俺可是不知,此花來到中國後,戀花人見它葉子中空似䓤葉兒,花開六瓣,白裡透著淺粉如蓮花出水,隨便起了個名字「蔥蓮」,其實它與蔥與蓮沒有相通之處。也有人稱它為「蔥蘭」的,這名字聽起來就高大上了,也雅了許多。
  • 石家莊周邊自駕遊之一——舌尖上的趙縣
    被有著鬼斧神工的趙州橋所庇佑的趙縣,是河北省內為數不多的旅遊城市之一。在這裡,有我國古代的能工巧匠李春設計施工的趙州橋,在這裡有著北方著名的佛教古剎柏林禪寺,在這裡有著香甜多汁的雪花梨,還有著諸多的美食。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趙縣美食,讓我們的趙縣旅遊活色生香。
  • 老家門口的洨河公園,大家去過嗎
    昨天回老家,路過洨河公園,看著沿河路邊停放的車輛不是很多,便想著去公園轉轉。之前好幾次路過,看見人太多,都懶得去湊熱鬧。由於前段時間下雨的緣故,河裡的水明顯多了,看上去泛著青綠,很是好看。河岸的柳樹,依舊在風中舒枝展葉,給遊人帶來夏日裡的絲絲涼爽。雖然路邊停了不少的車輛,卻不見遊人的影子,還在納悶,這人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