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留存焦慮,多多買菜真的能緩解嗎?

2020-12-23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表裡表外(ID:excel-ers),作者:周霄(高級研究員)陳陪 趙家豪,數據支持 | 洞見數據研究院 ,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拼多多的「買菜」熱情在雙十一達到了新高。

本該是雙十一宣傳黃金位置的開屏推薦,依然是多多買菜的信息;多多買菜的入口位置,也仍然優先於「超拼夜」百億補貼入口。

作為疫情復甦後的第二個購物狂歡節,今年雙十一本該是各大電商平臺使出渾身解數、拼增長的時刻,拼多多為何還是如此執著於買菜?

或許,2020Q2電話會議已經給出了答案:目前來說,我們並不關注盈利能力,我們還是要繼續進行投資,在提高心智份額,還有用戶粘性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然而,買菜似乎並不是一門好生意。

過去的五年時間裡,聚焦買菜的生鮮賽道集中了最優勢的人力、智力和財力,經歷「千團大戰」,仍然沒有巨頭誕生。同時,生鮮買菜盈利的顯性目標以及數位化運營的隱性目標,始終未能取得實質性突破。

「入局」這麼一個「賠錢」的行業,真的能解決拼多多的留存問題嗎?

多多買菜背後,透露著拼多多的留存焦慮

風靡於微信的社交裂變玩法,拼多多以拼團、砍價等低價競爭策略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戶。根據2020Q2財報顯示,拼多多的活躍買家數已達7.42億人次,與淘寶的差距越來越小。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可能也意味著拼多多未來的增長空間不大了。

淘寶目前是國內第一大電商,這個體量是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累積的行業地位的象徵。這些年其雖然一直被後起之秀挑戰,但沒那麼容易被取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淘寶的規模就代表著行業的天花板。

在這個前提下,如果拼多多活躍買家規模佔比淘寶的百分比,越來越接近於1,說明其越觸及行業天花板。而2020Q2拼多多活躍賣家數佔比淘寶的數值已經達到92.1%,非常接近1了。

似乎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拼多多在2019年「618」大促後的交流紀要中提到:拼多多的營銷費用當前投入重點在於提高用戶粘性和活躍度,而非拉新,從種類上費用投入主要分為線下線上廣告與優惠券發放。

那麼,錢撒下去是否得到了預期的效果呢?

就在上述發言的前後,拼多多發起了兩輪百億補貼,第二輪一直持續到現在,補貼目標一個是提高客單價,一個是提高消費頻次。而這兩個因子正是年度消費金額的組成元素。

下圖的黃線趨勢顯示,自20219Q2以來,拼多多年度消費金額的增速在持續下降,甚至最近兩個季度基本處於零增長狀態——2020Q2年消費金額1857元,環比2020Q1的1842元僅增長了0.81%。

這說明,百億補貼的實際效果可能並不明顯。「補貼」的藥方吃了一年多,卻不怎麼管用,並且繼續吃下去,可能出現邊際不經濟的副作用。想要破解留存焦慮,拼多多還需要換個策略,比如可以借鑑一下同行的經驗。

目前,提起網上購物,「買衣服化妝品上淘寶、買3C家電商去京東」已經在消費者腦海中形成某種慣性。和它們比起來,拼多多並沒有自己的主品類慣性。

這種「慣性」有什麼好處呢?

我們以京東為例,2015年其收入的80%都源自主品類3C家電,其後由於京東自身品類擴展,3C家電的收入貢獻有所下降,但直到2019年,仍佔比64%,是妥妥的主要貢獻品類。

通常消費者圍繞3C家電品類,關心的是產品質量、送達時效。京東一方面自建倉儲,通過大規模採購,向上獲得更多議價權,向下提供更低的購買價格;另一方面自營快遞,儘量避免外包快遞低效問題。

這個過程中,京東3C產品「好」和「快」的形象深入人心,於是主品類慣性越來越強,消費習慣不斷強化,用戶復購日漸提高。

根據Questmobile數據,京東APP的30日留存率從2018Q3開始明顯提升——之前為20%左右,之後基本維持在40%左右的水平。

而消費粘性越高,GMV、利潤越高,平臺規模越大,能擴建的前置倉、擴招的快遞小哥也越多。然後消費者滿足程度隨之提升,粘性自然又會加強。這就像滾雪球一樣,是一個不斷的正向循環。

與此相比,拼多多通過補貼吸引客戶復購的行為,雖然很受歡迎,但並沒有從根本上影響消費者的行為。或許拼多多也需要確立自己的主品類,通過建立起消費聯想,從而提高用戶粘性。

農產品賽道是「沒得選」的選擇?

拼多多在平臺的眾多品類中,最終選擇了農產品作為主品類。這個是怎麼選出來的呢?我們在分析中用了排除法進行選擇。

服飾、化妝品、日用品抽傭空間大、消費頻率也高,但卻是淘寶的賽道,拼多多拼不過。原因大概是不被品牌商家信任。

近幾年,拼多多與該賽道裡知名品牌的「鬥法」屢屢上演。影響比較大的有,2019年因平臺商家侵權問題,拼多多被品牌方歌瑞爾告上法庭。今年8月份,歌瑞爾在一審判決中獲勝,獲賠15萬元。

品牌商家不入駐拼多多,還廣而告之防其「碰瓷」。這樣的平臺印象,無法吸引消費者進行服化品類消費,似乎不難理解。

排除了淘寶的賽道,在京東的主場3C電子、家用電器品類領域,拼多多同樣面臨著信任問題。2018年曾曝出,創維、vivo、三星、小米等3C電子以及家電品牌官方聲明被拼多多商家「蹭品牌」的情況。

如此一來,大幾千甚至上萬花出去,以為的品牌貨實際可能是仿冒甚至翻新品,誰還敢買?因此,3C產品的賽道也可以排除了。

關於其他剩餘品類為啥也不行,我們在《農貨直播光圈背後,揭秘拼多多的增長憂慮》一文中,有詳細剖析,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排除了不能選的,農產品成了勝出的那個。那麼,農產品賽道真的是拼多多沒得選只能選它?我們通過以下分析來尋找答案。

選了難走的生鮮賽道,拼多多是「送人頭」,還是「摘桃子」?

在大眾印象裡,賣菜這門生意一直是個起早貪黑的苦業務。被搬到生鮮賽道後,賣菜生意在又苦又累的基礎上,還增加了道路難走的印記。拼多多站上這個賽道,看起來似乎不是好的選擇。

但賽道難走,可能恰恰是拼多多選擇生鮮的原因。

早在上線多多買菜之前,拼多多的農產品已經初具規模。數據顯示,2019年,拼多多農產品GMV約為1360億,佔總GMV的13%左右。

規模化發展之下,拼多多在農產品上遊供應端積累了豐富的貨源基礎。

根據拼多多《2019年農產品上行發展報告》:截至2019年年底,拼多多平臺農產品活躍商家數量達58.6萬,同時期平臺直連的農產品生產者超過1200萬人。

同樣的起點,比別人多了一分潛力和優勢,讓拼多多選擇生鮮賽道,更像是順勢而為的結果。如果這份順勢而為裡,還有一份額外的遺贈的話,拼多多進入的姿勢可能要上升為「跑步入場」。

眾所周知,生鮮行業經歷2016年的混戰,雖然大多數入局者結局慘澹,但留下了一大筆「遺產」。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6年,國內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空前發展,增速高達25%,是六年以來的發展峰值,市場總規模迅速擴張至2250億,2018年再次擴展至3025億。

資本永不眠,它雖然沒有阻擋住那些企業的衰落,但大規模投入建立的供應鏈、冷鏈等硬體設施,已經為生鮮賽道「鋪了一條路」。或許這些路鋪的並不完善,但起碼今天只要企業肯投錢、投資源,就能直接「行駛」。

從前置條件看,拼多多有著選擇農產品作為主品類足夠的動機,畢竟有誰不喜歡「摘桃子」呢。但生鮮賽道本身仍然泥濘,它真的能緩解拼多多的留存焦慮嗎?

高頻剛需,切中了「五環外客戶」的需求?

拼多多一直以來所堅持的低價經營策略,吸引了大量下沉市場對價格敏感、時間不敏感的用戶群體。從下圖可以看到,拼多多的月人均使用時長一直在穩步增長,2020年9月超過淘寶和京東,達到335.0分鐘。

而多多買菜這種以低價實惠為主要賣點的買菜方式,看中的也是價格敏感、時間不敏感這兩個特點。

今年8月起,拼多多以「10億補貼」為多多買菜大力招募社區門店團長,採取高補貼拉新、高頻率拜訪、高效率入駐的「三高」戰術進行市場開拓。

截止目前,「多多買菜」已覆蓋全國幾百個城市,大多為二三四線城市,地推的密集程度已達到相鄰兩個社區門店的距離只有幾百米。與之相比,美團買菜目前覆蓋城市範圍為40餘個。

社區團購的妙處在於,用下沉市場喜聞樂見的方式打入下沉市場:在一個個團購群裡,熱情似火的團長大媽絕對是靈魂人物。下沉市場用戶可能不信任資本巨頭,但絕對信任一個跟他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物業大媽。

被引流打開多多買菜平臺之後,以普遍低價烘託的,類似菜市場氛圍的消費場景,能夠讓人產生逛菜市場的感覺。「逛」的精髓就在於能夠拉長對平臺的使用時間,同時不斷喚醒平臺客戶新的購買慾。

就好比去市場買菜,可能你一開始沒打算買蒜,但逛著逛著不經意地瞄到一個攤位賣的蒜又大又靚又便宜。那麼即便家裡還有蒜頭,你也會再買一些。

而無論線下還是線上,買菜都是高頻剛需消費。一旦老客戶和新客戶在多多買菜平臺消費的習慣形成,通過長期高頻次反覆的購買行為,可以逐步建立起用戶粘性,也就是開頭拼多多電話會議裡提到的加強心智份額。

綜合來看,發展農產品品類不僅有著先天條件優勢,後期還可能對提振用戶粘性和拉新產生積極效果。然而,賣土豆、地瓜的生意,似乎也透露著其客單價很難提高。難道拼多多要為了留存,犧牲增長?

為了留存率,犧牲增長性?

我們注意到,上線三個月以來,隨著地推範圍的擴大,多多買菜展示的菜品也相應地豐富起來。但與此同時,和買菜需求不想幹的品類也開始頻頻出現。

比如,超低價的乾果品類展示頁裡,冷不丁插入個高價的化妝品;一堆紅紅白白的肉類產品中間,有個保暖內衣的推薦。

這些推薦顯得既突然又突兀,觀感就像是把拼多多搬到了多多買菜上。既然已經單獨開闢了多多買菜的農產品渠道,為什麼又要打破兩個平臺的界限呢?

我們分析認為,此舉可能在套用「高頻打低頻」策略。

所謂「高頻打低頻」,是指平臺通過高頻次品類的購買,逐漸佔領用戶心智,使用戶養成在此平臺購買該品類的消費習慣。之後平臺逐漸採用交叉銷售的方式,將用戶吸引至其他低頻品類,並提高轉化率。

最終,對用戶來說,對該平臺所有品類的粘性有所提高,復購率也會隨之增加;對企業的整體戰略來說,可以曲線切入其他競爭者的主品類。

此前,美團利用餐飲外賣為酒旅業務引流,對酒旅行業攜程系造成巨大衝擊,就是運用的該策略。

彼時在美團外賣平臺的頁面上,酒旅業務的信息一直放在醒目的位置。用戶在高頻點餐消費的過程中,會持續接觸到美團酒旅業務的宣傳,強化記憶之下,一旦用戶有這方面的需求,就會想起美團。

在高頻引流的助益下,美團的酒旅業務發展迅速。酒店間夜預定量於2018年超過攜程系,酒店間夜量規模在2019年佔比接近全國年總間夜量的一半。

規模效應下,本屬低頻消費的酒旅業務為美團貢獻了大量的利潤。

如下圖所示,2018Q4-2019Q4,美團到店、酒店及旅遊等業務對美團的毛利貢獻比都在50%以上,已經遠超高頻消費的餐飲外賣毛利貢獻佔比。

目前,多多買菜界面出現的和買菜不相干的品類,就等於是交叉銷售需要被引流的低頻業務。這些低頻品類,除了上述提到的服飾、美妝,還有小家電等商品。

從此類商品圖片下方的查看人數顯示來看,已經有一定數量的用戶對這些商品表現出了購買意願。

結合美團的實踐案例,多多買菜的「高頻打低頻」策略,最理想的狀態下,既可以通過銷售服飾、3C產品等溢價空間和抽傭空間更高的品類,提高客單價,促進平臺利潤空間的提升;又可以從側面突破阿里、京東主品類的競爭市場,減輕正面競爭的壓力。

如果更進一步,除了對現有存量品類的「高頻打低頻」,拼多多其實還可以利用多多買菜切入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對增量品類進行「高頻打低頻」。

近幾年,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交易規模一直在穩定增長,2019年上半年達到9159.8億,市場空間巨大。

而生鮮團購作為聚焦社區團購的高頻次消費場景,可以輕易切入到其他本地生活服務場景,如酒旅、娛樂等領域。

因此,多多買菜複製存量品類的交叉銷售引流模式,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通過「「高頻打低頻」,開闢新的業務增長點,存在著現實基礎。

當然,這些都是最理想狀態的預判。

但實際執行過程中,如果「高頻打低頻」缺乏精準的推薦和對用戶畫像的把握。可能不僅起不到拉動增長的作用,還會影響到高頻產品的用戶粘性。

從做農產品為提振GMV,到上線多多買菜,提高用戶粘性的背後,是拼多多從增長故事到留存故事的策略轉變。然而,生鮮打法用黃崢在拼多多五周年年會的話說:是好業務,也是個苦業務。

就業務層面來說,隨著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多多買菜的規模化發展將面臨嚴峻挑戰,比如社區佔位搶奪、供應鏈和配送能否跟上等問題。

反映到財務上,買菜業務成本費用端需要大量「燒錢」,收入端並不怎麼賺錢的模式,可能會使拼多多的財務數據在短期內不那麼好看。

目前,多多買菜被定義為拼多多的長期業務,但買菜業務到底是「很可能吃力不討好」,還是會對拼多多的價值提升有質的幫助,需要時間的檢驗。

相關焦點

  • 多多買菜能送貨上門嗎 多多買菜可以配送上門嗎
    多多買菜是拼多多推出的買菜平臺,大家可以在多多買菜上選購每日的新鮮蔬菜、水果,以及米麵糧油、日用小百貨等。大體上和我們在其他電商平臺網購差不多,那麼多多買菜下單之後貨品可以送貨上門嗎?多多買菜有上門配送的服務嗎?下面來具體了解下吧。
  • 拼多多殺入社區團購,多多買菜行嗎?
    如果拼多多想獲取更多用戶,想做更加高頻的生意,想做更高的市值。本地生活服務,對於拼多多來說,也是早晚要切入的。家庭日常生鮮食品採購作為本地服務剛需高頻的切入點,能幫助拼多多快遞積累一些本地生活服務的用戶。
  • 艾司博訊:拼多多的多多買菜怎麼加入
    拼多多現在已經成為很多朋友喜歡的一個拼購平臺,裡面的東西都比較便宜,如果和別人拼團還能有更多優惠。而就在近日,拼多多上線了多多買菜,那麼多多買菜怎麼樣,多多買菜怎麼加入?別著急,下面成都艾司博訊電商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
  • 多多買菜能送貨上門嗎 多多買菜可以配送上門嗎
    多多買菜是拼多多推出的買菜平臺,大家可以在多多買菜上選購每日的新鮮蔬菜、水果,以及米麵糧油、日用小百貨等。大體上和我們在其他電商平臺網購差不多,那麼多多買菜下單之後貨品可以送貨上門嗎?多多買菜有上門配送的服務嗎?下面來具體了解下吧。  多多買菜可以送貨上門嗎
  • 拼多多商家是怎麼入駐多多買菜供應商的步驟
    做電商商家們都清楚,拼多多的農產品類目是比較受歡迎的,很多有農產品的商家都能在拼多多入駐銷售,目前多多買菜也深受商家們的歡迎。對於怎麼入駐拼多多的多多買菜供應商,商家們還是需要一些的,關於入駐流程、保證金繳納以及供貨操作問題等等,商家們可以提前了解一下。
  • 拼多多財報電話會議實錄:多多買菜並非社區拼團購物
    劃重點:拼多多CEO陳磊稱,多多買菜的確基於地理位置,消費者可以在離他們比較近的地方進行自提,但與過去7年所看到的社區拼團購物的形式是有很大不同的。多多買菜作為拼多多電商平臺的自然的業務延伸,對於多多買菜的預算安排將會和主電商平臺保持一致。
  • 艾司博訊:拼多多的多多買菜怎麼加入
    拼多多現在已經成為很多朋友喜歡的一個拼購平臺,裡面的東西都比較便宜,如果和別人拼團還能有更多優惠。而就在近日,拼多多上線了多多買菜,那麼多多買菜怎麼樣,多多買菜怎麼加入?別著急,下面成都艾司博訊電商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
  • 斥資10億,拼多多帶著「多多買菜」來了
    滴滴式打法官方資料顯示,多多買菜是拼多多旗下實惠社區電商平臺,採用預定 自提模式。目前,多多買菜正在招募團長中。據悉,為了搶奪優秀團長資源,拼多多將砸10億重金補貼。為了保障順利開團,多多買菜還將對每個團長進行專門培訓,制定成長計劃1V1 幫扶。
  • 糟糕的多多買菜體驗,拼多多請給一個解釋
    12月12號朋友在知名平臺拼多多自建社區團購平臺「多多買菜」購買了一桶福臨門葵花籽油,結果就開始了糟心歷程,如下:交鋒一首次溝通:多多買菜確屬商品配送錯誤,朋友等三天在收貨點沒有拿到油,並且在連續催促下多多買菜客服不予積極回復。
  • 拼多多商城真的假的拼多多的東西是正品嗎
    最近特別流行在一個名為「拼多多」的商城上網購,身邊的朋友也都常常談起有關於拼多多的東西是正品嗎?又或是拼多多商城真的假的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來看看是怎樣的?拼多多商城真假拼多多作為一種以低價團購的方式打入電商市場,這是馬雲沒有想到的,拼多多自成立以來,在業內可謂是勢頭正旺盛的電商平臺,淘寶每年的雙十一,而拼多多則來了一個雙十,明顯的火藥味十足,但縱使如今的拼多多成為當今流行的掌上購物方式,但它同樣遭受著巨大的質疑以及並不穩定的用戶。目前所有知道拼多多平臺的用戶無不沒有問過這個問題的。拼多多商城真的假的?
  • 拼多多殺入社區團購,「多多買菜」正式上線
    8月31日,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正式在武漢和南昌兩座城市上線,小程序「多多買菜」投入使用。作為目前電商第三極,拼多多一出手即展現出高舉高打的作風。 01 打法 從團長招募看,拼多多採取了高補貼拉新、高頻率拜訪、高效率入駐的「三高」戰術,並斥10億重金補貼搶奪團長資源。對於9月1日前成功入駐的門店,每日完成訂單任務將賺取額外獎金。根據多多買菜團長透露,入駐多多買菜,提成有十個點之多,而美團等平臺只有五個點。
  • 拼多多買菜「全額返現」的新手紅包是真的嗎?我們來看一下!
    但是,在「多多買菜」上寫著「下單全額返」,還生怕你看不到,是用紅包的形式出現的,佔據了一整個屏幕。我心想,這還顧及啥?和市場價貴三毛錢就貴唄,反正到時候還返錢!這不就是相當於不花錢白得八斤蔥,拼多多真良心,不再是以前的那個坑多多了。
  • 拼多多上白酒是真的嗎拼多多白酒保真嗎
    網上購物的平臺實在是越來越多樂,幾乎人人都開始網購了,拼多多作為當下最火的一個購物app,很多人都想知道拼多多的商品是不是全都是正品,還有拼多多上白酒是真的嗎?拼多多白酒保真嗎?拼多多白酒保真嗎大家都知道拼多多跟其它的網購品臺一樣都是網上購物,各種各樣的商品都有,但是玉其它網購平臺不一樣的是使用拼多多的用戶可以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優質商品。所以很多人都喜歡能夠低價格買到自己心儀商品,拼多多才火越來越活火,但是想要買白酒的話,拼多多上白酒是真的嗎?
  • 拼多多申請「多多買菜」相關商標「菜小買」
    7 月底,拼多多已申請多個 「多多買菜」商標,國際分類包含 「物流貯藏」、「廣告銷售」等。IT之家了解到,目前,多多買菜已登陸微信平臺。相關信息顯示,多多買菜是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平臺,提供優質低價商品,消費者線上下單,次日自提。
  • 拼多多:3Q20財報電話會議實錄 多多買菜並非社區拼團購物
    對於多多買菜這種商業形式,首先它是我們目前業務的一個自然的延伸,我們在這個方面積累了很多的技術經驗,也有積累了很大的庫存,並且我們也能提供種類非常豐富的農產品,可供選擇,那麼多多買菜,我們做這個業務是因為我們看到了消費者在生鮮購物方面所存在的巨大的需求。
  • 拼多多首次季度盈利,店寶寶:多多買菜功不可沒
    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算,拼多多三季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為4.664億元,去年同期為淨虧損16.604億元。受此消息利好,拼多多美股股價再創新高,收漲20.41%,報134.21美元/股,總市值達1607.33億美元,反超京東300億美元。
  • 拼多多漲超5% 在APP內正式上線「多多買菜」
    來源:智通財經網原標題:美股異動 |拼多多(PDD.US)漲超5%,在APP內正式上線「多多買菜」來源:智通財經網10月12日(周一)美股盤初,拼多多(PDD.US拼多多正式在APP內上線「多多買菜」。在拼多多五周年慶典上,董事長黃崢表示,買菜業務的模式並不能簡單的解釋為「社區團購」,而是前置倉、拼小站、社區站點等多個形態混存。黃崢透露,隨著拼多多農產品上行量的持續增大,拼多多對上遊和流通領域的影響日益變大,再加上伴隨著疫情消費者有線上下單買菜的需要,拼多多因此決定做買菜業務。
  • 拼多多正式在APP內上線「多多買菜」,將為社區買菜提供10億補貼
    拼多多正式在APP內上線「多多買菜」在拼多多五周年慶典上,董事長黃崢表示,買菜業務的模式並不能簡單的解釋為「社區團購」,而是前置倉、拼小站、社區站點等多個形態混存。他透露,隨著拼多多農產品上行量的持續增大,拼多多對上遊和流通領域的影響日益變大,再加上伴隨著疫情消費者有線上下單買菜的需要,拼多多因此決定做買菜業務。早在疫情期間,拼多多就推出線下團購工具「快團團」,希望幫助商家收集社區居民相關的生活物資需求,完成在線下單。農產品等也在業務範圍之內。
  • 推出「多多買菜」,拼多多又一次集中火力對準社區團購!
    拼多多又一次和社區團購槓上了。近日消息,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將於月底上線。據悉,該項目仍處於團長招募階段,首批試點將在武漢和南昌兩地進行,依靠拼多多強大供應鏈和物流體系,採用的是提前預定+自提的運營模式。而對於商家,多多買菜也上線了一定的優惠政策,如對某段時間內完成入駐的多多買菜門店,在其訂單任務完成後,提供額外的獎金鼓勵。
  • 拼多多砍價靠譜嗎? 拼多多0元購免費拿是真的嗎?
    想必大家都知道拼多多這款app,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優質商品吸引了不少人,該平臺的商品如此便宜讓很多人懷疑它的真實性,特別是拼多多砍價免費拿,那麼拼多多砍價免費拿是真的嗎?下面一起來看看。  拼多多app是時尚購物的潮流軟體,你沒有下載拼多多也是可以和別人拼團購物的。大家都想問拼多多商城這樣的軟體賣的東西便宜是真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