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震東在暌違娛樂圈4年之後,近期終於得到了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
在為品牌做宣傳的公眾活動結束後,他也迫不及待地在網上曬出了自己興奮地心情。
但是快樂沒有持續太久,他所擔心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由於大陸品牌方的要求下,臺灣品牌方道歉並要求柯震東刪除相關貼文。
柯震東的吸毒事件已經過去4年,可是事情帶來的不良後果仍在延續。(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柯震東在2011年憑藉臺灣電影《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一夜成名,因為對初戀的精準把握,電影火遍了兩岸三地,成為大眾初戀的代言。
柯震東在電影中的青澀表現以及他本人出色的外形條件,讓他一躍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流量小生。
如果僅憑這一部電影,他還不足以成為內地的明星。
從2013年開始他連續主演了郭敬明導演的小時代系列的前三部,「顧源」的形象深得書迷歡心。
但是隨著2014年吸毒事件的曝光,柯震東的形象一落千丈。不僅受到了法律的懲罰,而且因此喪失了本應無限光明的大好前程。
在吸毒事件過去後不久,柯震東甚至嘗試了回歸娛樂圈,而且在遠離內地的這段時間內,他還主演了臺灣電影《再見瓦城》。
這段特殊時期內的柯震東,在《再見瓦城》中的表現如何?我們能否從中探尋他當時的心境?
刨除吸毒事件帶來的影響,柯震東能否稱作一名優秀演員?
《再見瓦城》拍攝於2016年,柯震東憑藉這部電影重回臺灣大眾視野,甚至獲得臺灣金馬獎影帝提名。
電影圍繞從緬甸偷渡到泰國的阿國(柯震東飾)和蓮青展開,他們迫於生計不得不背井離鄉,成為泰國的「無證一族」。
阿國和蓮青在偷渡時相識,阿國甚至將自己更好的「前排座位」換給了這位柔弱的女孩。
阿國到泰國之後便進入表哥的紡紗廠工作,他還時時擔心著蓮青的處境。
彼時的蓮青在朋友的幫助下去應聘工作,雖然自身能力優秀,但是因為沒有泰國身份證,只能委身於一家小餐館做洗碗工。
蓮青在工作的同時,無時無刻不在夢想著早日辦理身份證,脫離貧苦的工作環境,成為當地社會真正的「一份子」。
不過事與願違,她非但沒能成功辦理身份證,甚至因為偷渡被警局逮捕關押。
得益於阿國的幫助,蓮青才能逃出囹圄。蓮青因此也不得不跟隨阿國一起到偏遠的工廠工作,和阿國也在日日相處中走到了一起。
但是心懷世界的蓮青總是計劃著能早日脫離工廠,她不希望就這樣忙碌一輩子,她渴求外面的廣闊世界。
為了能拿到身份證,她不惜以自己的貞潔換取巨額金錢,並用這些錢成功辦理了日思夜想的身份證。
阿國因為阻止蓮青辦身份證失敗,意識到自己已經留不住蓮青,在吸毒後的瘋狂中潛入蓮青家中殺害了她,最後自刎。
一切都是那麼突如其來,他們就這麼死去,就像從沒來過這個地方。
1.蓮青第一次去面試的時候,面部表情有什麼變化?
從緬甸剛剛踏入曼谷這個陌生的城市,她亟待獲取社會的認同。
在她面試的時候,從開始的興奮和緊張,到意識到因為身份證原因無法獲取工作的時候,心中的不舍和不甘也躍然臉上。
但是對現實毫無還手之力,她無法進行爭辯,只能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希望能不讓這次面試太過難堪。
2.餐館為什麼會突然被查封?
當天阿國提著東西滿心歡喜去找蓮青,但是知道了蓮青和男同事一起去學習泰文,憤怒和嫉妒讓他發狂。
他想盡一切辦法要把蓮青帶到自己身邊,卻一直被蓮青拒絕,因為蓮青嚮往的是正式的身份認同,並不是單純的賺錢。
阿國想到了一個「損招」——報警舉報餐館僱傭偷渡者,再掏錢去保釋蓮青,這樣蓮青就只能跟自己走了。
3.蓮青出賣自己的時候,那條蜥蜴是什麼寓意?
蜥蜴象徵著嫖客,這是導演使用的超現實表現手法。蜥蜴在大自然中代表著捕食者的角色,這和嫖客的身份不謀而合。
4.蓮青為什麼一定要拿到身份證?
蓮青作為偷渡者,最大的願望當然是能夠安心地留著這個城市。
身份證,就是她能獲得安穩生活的前提,也是她做所有事情的保障。
難道她要身份證只是為了「獲取泰國護照」,甚至是「可以去其他地方」?
她想要的,其實是自由,身份證其實就是自由的象徵。
5.阿國一直往火爐中添柴,有什麼含義?
有的評論說這是指阿國在加班,表明了他為了攢錢而拼命工作的生活常態。(呵呵~)
阿國在吸毒之後才出現了這個小片段,從影像角度來看也不可能是他在加班。
這同樣也是一個超現實畫面,阿國為了心中開服裝店的目標一直在攢錢,所以他一直都處在非常壓抑的狀態中。
他將木頭扔進火爐,代表著他一點點的燒掉夢想帶給自己的壓抑,開始釋放真實的自己。
也可以指代他燒掉了自己對蓮青的愛,所以他最後才走上絕路。
《再見瓦城》以兩名普通偷渡者的視角,描述了曼谷外來人的生存面貌。
他們有著同樣的能力,卻只能做著低下的工作。他們想要獲得身份,就要忍受太多的屈辱。
他們,像極了我們眼中的「農民工」。
背井離鄉只為了能養家餬口,忍受屈辱只是為了獲得社會的認同。
他們做辛苦的工作,想要的不過是一份尊重和自由。
《再見瓦城》不是精雕細琢的精品,卻是真實得令人心寒的佳作。
柯震東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遠超《那些年》,懵懂、莽撞、小心翼翼的形象深入人心。
既然他已經成為不了公眾明星,完全可以學習房祖名轉型幕後。
犯錯的明星不應該一棍子打死,卻也應該一棍子把他們打疼,才能以儆效尤。
看看網絡上那些「腦殘粉」的言論吧:「就算他吸毒,也是我的偶像!」怎能不讓人毛骨悚然!
當我們都在苛責柯震東的時候,也不應該忽視社會角色的缺位,才導致了不敢讓汙點藝人復出。
我支持封殺汙點藝人,也希望更加合理化的社會能早一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