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葡萄吃起來口感太特別了,有一種難以形容的香氣。」
「皮有點厚,但是可以嚼著吃,清爽可口」
「這葡萄除了長得像葡萄,感覺其實是另一種水果。」
在今天交大農業與生物學院,30位葡萄酒業內品鑑專家以及普通消費者組成的品鑑試驗團,一邊品嘗著大大小小,形色各異的圓葉葡萄、以及由它們釀製的葡萄酒一邊紛紛發出評論。
而就在農業與生物學院大樓對面的籬笆後面,就「隱藏」著一片神秘的葡萄園。今天被大家品嘗的葡萄,就來自這裡,由國家特聘專家、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冠名講席教授、農業與生物學院葡萄與葡萄酒研究中心主任盧江通過國家948項目成功引入。這些圓葉葡萄今年已經進入盛果期。從葡萄樹下抬眼望去鮮果一串串、一簇簇,有綠色的「卡洛斯」,棕色的「格威爾」,紅色的「諾貝爾」,紫色的「阿拉紫」,還有像桌球一樣大的「南洋1號」等數十個品種。
盧教授介紹,葡萄分為真葡萄和圓葉葡萄兩大類。真葡萄在我國種植廣泛,而圓葉葡萄則起源於美國東南部。圓葉葡萄是世界公認的抗病性最強的葡萄品種,對葡萄生產上常見的多種病蟲害都表現出極強的抗性,甚至免疫。在栽培管理上也極為簡單。傳統葡萄品種從種植到採收,有各類細微的管理工作,如萌芽前清園噴藥、抹芽定梢綁蔓、疏花疏果、果實套袋、病蟲害防控等等。因此露地栽培傳統鮮食葡萄1個人只能管理幾畝地,而圓葉葡萄1個人可以管理40-50畝以上,如果配置一定的機械,所需人力還可以減少。
圓葉葡萄具有其它葡萄不具備的獨特而濃鬱的果香,芳香味十分豐富,層次感強,甜酸適中,清爽可口。它的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多酚類化合物,白藜蘆醇等物質含量高,而且是唯一富含鞣花酸的葡萄,這些物質具有抗氧化、疏通血管、抗癌防癌、延緩衰老之功效。
據悉,經過近10年的引種試種和栽培示範,圓葉葡萄已經在我國南方各省區推廣種植,示範推廣面積已達5000餘畝,部分果園已經進入盛果期。在上海崇明、金山、奉賢、閔行等地已建立生產基地。從我國南方地區試種圓葉葡萄的多年經驗中,盧江團隊總結出一整套適合我國氣候土壤特點的栽培方法。目前團隊擁有通過試驗掛果的優良圓葉葡萄新品種20餘個,包括鮮食品種、釀酒專用品種和釀酒鮮食兼用型品種。其中5個品種已通過審定,被認為是非常具有推廣價值的新品種。如其中的鮮食品種抗病性強,豐產性好,長勢健旺,果香清新,風味獨特,單粒均重10克以上,最大達到20克,畝產可達2噸。
談及葡萄,便不得不提起葡萄酒。上海作為我國經濟中心,對葡萄酒的消費與文化體驗有著很高的追求,然而包括上海在內的我國南方地區,尚沒有葡萄酒產業。盧江團隊還探索了圓葉葡萄酒的釀造工藝,共研發出五個種類的「思源」牌圓葉葡萄酒:靜止白葡萄酒、起泡白葡萄酒、桃紅白葡萄酒、甜紅葡萄酒、圓葉葡萄白蘭地。填補了我國南方無葡萄酒產業的空白。
品鑑專家們也表示,圓葉葡萄釀製的葡萄酒具有特徵性、豐富且有層次的香氣、口感清爽醇正、餘味悠長,非常符合我國消費者的喜好,並有潛力開發為多種類型的葡萄酒產品,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
利用圓葉葡萄同時具有鮮食性和釀酒價值的特點,將葡萄種植、葡萄酒加工、葡萄採摘及葡萄酒消費體驗帶入的葡萄酒文化融合起來,形成圓葉葡萄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在帶動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的葡萄與葡萄酒文化旅遊產業的試驗示範已初見成效。專家們認為,圓葉葡萄將會在我國南方地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成為我國南方葡萄產業的重要力量。(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雲 實習編輯:黃馨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