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軒好久沒有逛文玩市場了,疫情的原因,導致大家都宅在家裡,都快憋出毛病了,墨軒也是在家宅了好久了,實在是沒意思,就把以前逛文玩市場的時候拍的照片整理了一下,整理出了10個老物件,看看大家都知道它們是什麼嗎?
在過去,成品的香菸還沒有的時候,人們吸食菸草用什麼方法呢,水煙應該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法了吧,在一些六七十年代的電視劇裡,經常有一個畫面,一位老人,蹲在村口,手裡託著用竹子製作的水菸袋,吧嗒吧嗒地抽著,眼睛望向遠方,也許是在思念自己的子女,也許是在回憶已經逝去的老伴,反正水煙是比較常見的。而這圖中的水菸袋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級的,首先是金屬的,以黃銅為主要材質製作而成,造型還是比較奇特的,並且看水菸袋的口的部分,應該不是裝菸葉的,而是插香菸卷的,從水菸袋的口部吸氣,然後煙氣會穿過清水,起到過濾的作用,這樣吸到的煙不嗆,還能有殺菌的作用。
下圖這件一眼就能看出是一個小鳥,造型上栩栩如生,了解的玩家應該能看出來,這是一件精美的唐三彩,咱先不說是真正的唐三彩,還是後仿的,就從這造型上來看,大家知道是幹什麼用的嗎?反正墨軒是不太清楚,說是水滴吧,可是多了一他孔,說是琴頭吧,又感覺不太像,大家知道是幹什麼用的嗎,給墨軒普及一下唄。
看到香油梆子可是非常有畫面感了,在過去,走街串巷賣香油是一種很常見的形式,但是因為過去深宅大院比較多,如果只靠肉嗓子喊,不但在內院很難聽到,賣香油的喊一天也受不了,所以就發明了這種敲起來就會有梆梆梆的聲音的物件,當聽到梆梆梆的聲音的時候,就知道是賣香油的來了。
下圖這兩塊古磚可是好東西,看上面的圖案,多精美,一般是大戶人家,鑲嵌在牆上的一種古專,從圖案上,從材質上,都能看得出,這是兩塊具有很多年頭的古磚,也代表著中國的豐富的傳統文化。
下圖這四枚像螺絲一樣的物品是什麼呢,首先從鏽色上來看,肯定是銅的,但是卻叫不出名字。其實它是古時候人們用來調琴的一種工具,把琴弦纏在這個物件上,然後旋動,就可以調節琴弦的鬆緊,從而改變琴的音色。
這個像秤砣一樣的殼,叫做秦權鐵壺,是一個整體,也可以分開,上為壺,下為爐,一般用來煮水或者煮茶,下面的爐放上木炭,然後壺裡放上水,就可以煮茶了,但是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煮水或者煮茶都非常慢,需要有耐心。
貝幣不用說了吧,中國最早的貨幣之一,那個時候,人們大多生活在內陸地區,很少見到沿海地區的貝殼,覺得很珍貴,所以就用其代表一種貨幣,用來交易使用,後來,貝殼失去了貨幣價值後,多用來計數或者裝飾了。
這個瓷碗,看表面的圖案是那麼漂亮,彩釉光澤,一共有四層,每層都能拿下來,是不是與現在的保溫飯盒非常相似,沒錯,這就是一件民國時期的飯盒,但是不是能保溫,就不知道了。
這件小巧的物件,其實就是木匠使用的墨斗,看上去與菸斗的造型有點相似,跟我們常見的墨斗不太一樣啊,這應該不是尋常的木匠使用的墨斗,應該是常年在外的木匠隨身攜帶的墨斗。
下圖這個物件,看上去有點像琵琶啊,但是仔細看,沒有弦,沒有隔片,應該不是樂器,沒錯,它其實是一種小型的秤量工具,叫做戥秤,也叫戥子,是古時候用來秤一些貴重物品的秤量工具,比如秤金、銀、藥品和香料徒增徒增。
以上的十件老物件,有的距離現代很久遠,有的離現在時間很近,但是不管是遠還是近,有很多人都不太知道這十件物件到底是什麼,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老物件不勝枚舉,現代人能認識的真心不多,你覺得呢,這十個物件,你認識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