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蕭蕭,炊煙嫋嫋。歷盡清麗的春,繁盛的夏,深沉的秋,冷寂的冬,童年在那片村野裡,浸染著流年的馨香。時光厚重,他卻依然灑脫,輕盈。懷念,總在每一個故鄉的遠方躍動。
時光的催促,使他在記憶中迷離。而如今的每一句詩行,每一次的不期而遇,都會煥發記憶的清晰。去那些舊時光的片段裡,不停地拾撿尋覓,留住更深的印記。
首當其中的記憶,便是這五首童年的名篇詩詞,與我們最先相遇在教科書裡:
1
清平樂·村居宋 辛棄疾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茅簷低矮,小溪淙淙,青草叢生。多麼清新秀麗的村野之景,調著鮮亮的色彩,令人賞心悅目。而更愜意的是這一農家老小的溫馨生活:翁媼閒談飲酒,大兒鋤草種豆,二兒編織鳥籠,小兒臥剝蓮蓬,忙碌卻休閒舒適。樸素的村野生活,那些年我們也曾有過,隨父母下地除草種豆,歡樂地採摘蓮蓬,落日餘暉映照著原野村舍,嗅一嗅青草花香,在溪流邊旁席地而躺。
2
小兒垂釣唐 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小兒初學垂釣,天真又認真。可以無拘無束的「蓬頭」「側坐」,又不缺嫻熟的聰明機警。「側坐莓苔」「遙招手」,曾經童年,也是這般的直率、機敏與天真。垂綸的聚精會神,有專注,更有童心不羈的妙趣橫生。
3
宿新市徐公店宋 楊萬裡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暮春的農村,盎然生機。籬笆稀疏,小徑幽深,枝頭上的花瓣已落,又生出嫩芽新葉。春色滿園,盡顯生機與暖意。村中的兒童,常以捕蝶為樂。正如那些年我們奔跑著追逐蝴蝶、蜜蜂與蜻蜓,只是奉命於那顆童心的好奇好勝。「飛入菜花無處尋」,這種不知所措,也映照了我們童年歡樂中的困惑。
4
所見清 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如同垂釣、追蝶,村野中童年的樂趣還少不了捕蟬。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引吭高歌,在遼闊的原野林叢,與大自然美景暢快無拘地交流。「捕鳴蟬」興致一出,瞬間神情翻轉。「忽然閉口立」的機敏與「意欲捕鳴蟬」的隨性天真,活靈活現。寧靜平和的鄉村風景,陶冶了率真活潑的少年孩童,也孕育了一種人間「真性情」。
5
村居清 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二月春光,青草長,黃鶯飛。楊柳擺,堤岸醉。春光爛漫,秀色迷人,人間值得。醉在楊柳的舞姿綽約,醉在村野特有的春和景明。醉了詩人,醉了迎著春風嬉戲遊玩的孩童!散學歸來,迫不及待,趁東風拂面,送紙鳶飛上藍天,讓他們也感受這春光的嫵媚。
原始自然的村野景色,樸素舒適的童年生活。從前的簡單隨意,成了如今一股奢侈的清流。那方淨土,已閃耀著繁華的光景。繁華從來都是歷史的追求,而遊走於繁華的我們,卻始終還有一個「田園夢」。
村野裡的童年,依舊如夢斑斕。再回首,滄海桑田,已陌生了彼此容顏。回不去的童年,成了最蒼白的語言。時光深處的那片村野,蒼茫悠遠。而每一次詩文中的遇見,皆是拂去滄桑的留戀!戀如這冬日暖陽般的靜謐安然,跨越四季,穿越流年!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關注! 請勿搬運,以免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