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浙江杭州的一名高中女生獲獎的新聞登上熱搜,「少年文學之星」與「世界頂尖科學家」的稱號,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榮譽;但這卻讓同一個人奪得了數次,她的名字叫「李依庭」,年齡才17歲;這個女孩堪稱「跨界」學霸,不久之前剛剛在舉行的科學家論壇上獲得「世界頂尖科學協會優秀小科學家」稱號,剛剛步入高二,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女孩能在人文和科學兩個領域做到出類拔萃。
「學霸的養成方式」
「李依庭」以「袁隆平」為偶像,研究生及科學技術造福人類,中學階段她就開始接觸生物,並對其有了很大的興趣愛好,依照她的話來講:「細胞雖小,但有眾多秘密等待我們去發掘」。後來「李依庭」考上了杭二中,依照自己的興趣加入了生物競賽團隊;「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是一所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曾被列為浙江省首批辦的最好的中學之一,在這所重點一級的中學裡,「李依庭」有了更多更好的提升階梯;後來「李依庭」又參加了「創新學院」,由浙大講授帶領學習生物學方面的課題,項目以「英才計劃」命名,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其中「李依庭」就是其中一位;優秀的教師力量,濃厚的興趣培養,學霸「李依庭」的成功已經註定。
「文學之星徵文比賽」
15萬餘人參加大賽,通過海選、初評、複評...選出非常優秀的幾篇徵文;在這十幾萬人中僅有三名高中生入選,這其中就有「李依庭」的名字;這個文理兼修的高二小姑娘,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這一步呢?「李依庭」本人透露,文學主要是在小時候就非常喜歡,在語文方面其實拿出的時間並不多,或許是因為小時候的閱讀量積累非常大,平時還會參加一些徵文比賽積累出的經驗。
近日,上海舉辦了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李依庭」應邀前往大賽,期間以大閘蟹蛋白innexin的基因克隆與分析,培訓出產膏多的大閘蟹論文獲獎,被認為在雄性動物精子活力上有很高的價值;雖然聽著複雜,但理解起來並不難,論文主題是以大閘蟹產膏多少來引導,主要是為了人們在吃起來口感好方面最初分析。當然這只是一小部分的分析,在生物學理論上還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在此就不多細講。
「李依庭」的媽媽說:這次獲獎已經是第四次女兒獲得的文學之星了。這樣的優秀女孩真的令人羨慕,希望她能在文學科學路上越走越遠,帶來更多造福國家的事情。
對此小夥伴們有什麼討論和看法?你的17歲又在幹嘛呢?
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感謝朋友們的支持!
溫馨提示: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作者!
本文由扒娛餘小魚原創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扒娛餘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