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過的是一個「假三伏」? 副熱帶高壓將決定三伏天的熱度

2020-12-26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入了三伏,迎來大暑,高溫何在?下一個節氣就是立秋了,莫非我們正在經歷的是一個「假三伏」?莫非高溫要說再見、天氣真的晚來秋了?7月22日,鄭州市氣象局召開汛期新聞發布會,對三伏天鄭州涼爽多雨的原因進行解析,這與副熱帶高壓的位置有關。

  根據了解,今年我國的氣候較為異常,先是長江流域,再是淮河流域,南方強降水過程頻繁且間隔時間短。與此同時,三伏天已經開啟,大暑節氣也已到來,無論是從大暑小暑的角度,還是從三伏天的角度,我省常年都是一年中最為溼熱的一個時間段。

  但今年的小暑節氣期間天氣整體清爽多雨,大暑節氣也以一場降雨開頭。進入三伏天以來,鄭州還沒遭遇一次較為明顯的高溫過程。那麼,未來一段時間,高溫天氣會再度出現嗎?「桑拿天」還會開啟嗎?

  其實,這和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和移動有直接關係。鄭州市氣象臺臺長李榮分析說,常年來說,到了「七下八上」的時段,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北抬,鄭州處於副熱帶高壓的西側邊緣,氣流擾動頻繁,強降水多發。而副高控制,又是高溫天氣居多,高溫加上高溼,便是大家常說的「桑拿天」。

  但今年的副熱帶高壓遲遲不北抬。一方面是冷空氣活動較頻繁,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副高北抬的進程,另一方面,7月份以來的颱風活動也少,往年這個時候西北太平洋已經生成了數個颱風,但今年7月還沒有颱風生成。

  這幾天雖然北抬了,也是西段向北移動,東段依然沒抬,而鄭州就處在副熱帶高壓穩定少動的東側位置,冷暖氣流交匯,出現降水的情況。而23日,副高西段明顯西伸北抬,受北方冷渦影響,東段穩定少動,未來一周無颱風生成。

  24日-25日,受高空淺槽及低層弱切變影響,鄭州將迎來有一次小雨天氣過程;旬末副高東縮北抬,我市受副高西側西南氣流影響,29日-31日有一次較明顯的降水過程。

  至於後期鄭州是否將迎回高溫天,氣象部門將根據副高位置變化,進行及時發布。

相關焦點

  • 青島高溫連創新高 副熱帶高壓控制悶熱持續
    原標題:副熱帶高壓把咱送進「大蒸籠」繼上周連續三天發布高溫黃色預警後,本周島城再次發布高溫預警,令青島人引以為傲的「20℃」,也在隨著一些高溫地區一起攀高。雖然目前已經立秋,但三伏天仍在繼續,而這種高溫高溼的桑拿天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 圖解「副熱帶高壓」
    在南北半球的副熱帶地區,出現的暖性高壓系統,籠統地稱為副熱帶高壓。它對中、高緯度地區和低緯度地區之間的水汽、熱量、能量的輸送和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影響中國大陸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
  • 高溫使者:副熱帶高壓
    副熱帶高壓,又稱亞熱帶高壓或副熱帶高氣壓,也叫做副熱帶高壓脊,氣象學名詞,是指活躍於副熱帶地區的高壓脊,分布於南北緯30°左右,是一股經常存在但位置不固定的溫暖氣團。它的位置以及內裡氣流的流向可以影響到熱帶氣旋的生成和走向。  副熱帶高壓所控制的地區往往會有乾燥、少雨的炎熱天氣,是各地夏季高溫熱浪的其中一個主要導因。
  • 漫談副熱帶高壓
    在北半球上空,有兩個大的氣壓系統,一個是在高緯度和極地地區的低氣壓,稱為極渦;另一個是在中低緯度地區的高氣壓,因其活動範圍主要在副熱帶地區,所以稱之為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在極渦和副高之間的中高緯度地區盛行西風,一般稱為西風帶。副高由於受海洋和陸地分布等因素的影響,常常分裂成數個高壓環流,按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分別有北大西洋副高、北太平洋副高、北非副高和北美副高等。
  • 40天加長版三伏天明天來襲!杭州進入「大烤」模式
    記者 陳中秋 攝受到副熱帶高壓控制,杭州已經連續三天的最高氣溫超過了35℃,而且每天的天氣幾乎就是前一天的「複製黏貼」。7月16日,杭城最低氣溫28.1℃,杭州市氣象臺預計,白天的最高氣溫會達到36℃左右。而接下來的日子,高溫天依舊在線。
  • 今天杭州「入伏」 40天超長版三伏天開啟
    今天杭州「入伏」,這也就意味著,40天「加長版」三伏天正式開啟。究竟要熱到什麼時候?這次,我們又要把消暑降溫的希望寄托在接下來可能產生的第10號颱風身上了。7月20日起受偏東氣流影響,杭城的雲會多點,最高氣溫也會退回到「高溫線」以下。到了周日,涼爽的東風和降雨的加持下,最高氣溫估計會跌至30℃出頭。
  • 「三伏天」知多少 炎熱加速多進食蔬菜和瓜果飲食要偏苦
    這個副高,與日常工作中的職稱無關,它是天氣預報中經常提到的副熱帶高壓。副高脊線附近盛行下沉氣流,大氣一般比較乾燥。由於氣壓梯度小,風力也就很小。  還記得那句傳唱大江南北的歌詞嗎?「天不颳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你的心情會怎麼樣?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太陽輻射可以更多地到達地面,大氣溫度將明顯攀升。在其影響下,晴朗少雲的高溫天氣將成為主導。
  • 天氣|廣州今日「入伏」 今年「三伏」長達40天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攝廣州日報訊 「三伏天的爆竹—— 一碰就炸」,熱得冒煙的三伏天今天拉開序幕。今年的三伏天是個「加長版」,意味著我們要挨過40天的「大號」三伏。在入伏之初,廣州天氣不太穩定,熱過兩天後又有陣雨來解暑。而整個三伏期間,則可能要遭遇至少兩次高溫天氣。
  • 副熱帶高壓與我國雨帶位置變化
    本文專家顧問: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蔡薌寧副熱帶高壓常年存在,但隨著季節的更迭,其強度和位置會發生變化,但其不規律的變化,就造成了不同地區的旱與澇。  由於海陸影響,副熱帶高壓被分裂為若干單體,而對我國天氣和氣候產生重要影響的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就是我們常說的「副高」。
  • 【副熱帶高壓有大動作,天氣會有大變化?】
    副高的增強和降水的退場,給了氣溫上升的機會,明天最高氣溫29度,17-19日最高氣溫32-33度,逼近高溫線,20日以後,最高氣溫將衝破35度高溫線,"三伏天"裡的晴熱高溫來了。小夥伴們經常看天氣分析提到副熱帶高壓,到底什麼是副高呢?
  • 那些年他們常提起的「副熱帶高壓」
    副熱帶高壓影響天氣示意圖。圖片來自網絡  什麼是副熱帶高壓?  副熱帶高壓,它的形成原理並不複雜,太陽輻射和地球自轉產生的地轉偏向力是其背後主要的兩大推手。  而我們熟知的副熱帶高壓,一般是指對我國影響較大的位於北半球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它常年存在,是一個穩定而少動的暖性深厚系統。在夏季,因為強度高,其範圍幾乎可佔整個北半球面積的1/5~1/4,在冬季,強度和範圍都會減小。
  • 上海發布今夏首個「高溫橙色預警」,今年「三伏」共40天
    上海發布今夏首個「高溫橙色預警」,今年「三伏」共40天 「上海發布」微信公號 2017-07-12 11:44
  • 帶您認識副熱帶高壓
    在南北半球的副熱帶地區,出現的暖性高壓系統,籠統地稱為副熱帶高壓。它對中、高緯度地區和低緯度地區之間的水汽、熱量、能量的輸送和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影響中國大陸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 似乎大多數的天氣變化都與它形影不離,天氣炎熱和雨帶的變化也受「副高」影響。「副高」與天氣炎熱的關係:副高內部盛行下沉氣流,空氣增溫強烈,但是由於氣壓梯度小,風力很小。
  • 廣東進入長達40天的「三伏」炙烤期
    天氣而且,從16日開始,廣東正式入伏,進入了一年中最悶熱難耐的「三伏天」,而且今年的三伏天預計是加長版的40天。什麼是「三伏」呢?「三伏」是頭伏、中伏和末伏的總稱,基本上,每年的三伏天是在7月中下旬到8月,出現在節氣小暑和處暑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溼度大的日子。
  • 俗語「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九啥時候?今年冬天偏冷還是偏暖
    比如說夏天最熱的時候我們叫做三伏天,而到了冬天最冷的時候,我們叫做三九天。因此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那麼三伏和三九天分別從什麼時候開始呢?今年冬天是暖冬還是寒冬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三伏天」到底是個啥?又該怎樣計算?
    「三伏天」這一詞彙其實早在老祖宗那一輩就已經流傳下來了,有句古代諺語說得好:「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句話也分別描述了一年中極寒和極熱的兩個關鍵階段。那麼,三伏天裡的「三伏」,到底代表著什麼?又是從哪一天開始的?我們又該怎麼去推算呢?還有三伏天我們要去幹些啥呢?
  • 寧波藍天白雲顏值爆表 副熱帶高壓送來「水晶天」
    甬城天空顏值爆表,很多網友把這樣高顏值的藍天稱為「水晶天」,這已經成為一個網絡新詞。這樣高顏值的天空,可是副熱帶高壓帶給我們的福利。一直到8月19日,陽光君將天天上崗,說不定哪天就上了高溫線。因為偏東氣流的影響,最近空氣溼度大,猶如「蒸桑拿」。  這波「準高溫天」將持續到8月19日  副熱帶高壓步步緊逼,午後雷陣雨的範圍一退再退。
  • 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和強度會影響到天氣情況
    副熱帶高壓是夏季的常客,常常與晴熱乾旱相伴,連威風凜凜的颱風也得繞道而行——什麼是副熱帶高壓和脊線在熱帶與溫帶之間存在著過渡帶(大致位於南、北緯20~40度),那裡常年為一條高壓帶,稱為副熱帶高壓帶,這些高壓常年存在,是一個深厚的暖性天氣系統,但強度和位置隨季節而變,在夏季特別強盛、龐大。
  • 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寧波今起晴熱天氣唱主角
    市氣象臺昨天下午2時4分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受副熱帶高壓邊緣影響,慈谿、餘姚、奉化、市區和鄞州出現強雷電活動,並出現短時暴雨和7—9級雷雨大風。  此次強對流天氣從開始到結束持續了約3小時,但降雨區域均出現了短時暴雨。
  • 副熱帶高壓「高歌猛進」 雷雨玩「躲貓貓」 今天起會更熱
    隨著副熱帶高壓強勢挺進,滾滾熱浪就像是又「添一把柴」,就連午後雷陣雨也要跟我們玩「躲貓貓」。 相比被副熱帶高壓完全「掌控」,地處副熱帶高壓邊緣,更容易激發雷雨等強對流天氣。過去幾天我市局部地區傍晚到夜裡出現的雷陣雨天氣,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