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如何取雅號

2020-12-14 經濟日報

在古代,許多文人墨客都有一個風雅的綽號,這個雅號也使他們展現出更具人文情懷的一面。

追本溯源,可以發現,古代詩人的雅號與他們的創作生涯緊密相連。有的雅號,是根據廣受歡迎的詩句中的幾個字而取。據晚清詩人謝章鋌的《賭棋山莊集·詞話》記載,許秋史平生酷愛姜夔、張炎的詞,曾有「人在子規聲裡瘦,落花幾點春寒驟」的詩句,後為陸萊莊、沈夢塘等人所嘆贊,呼許秋史為「許子規」。

清代梁紹壬的《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史文靖以《春日即事》命題作詩,管水初詩中有一聯:「兩三點雨逢寒食,廿四番風到杏花」,史公擊節讚賞,人們因而稱管水初為「管杏花」。清代徐鈧的《詞苑叢談》記載,清代詞人吳綺(因曾任湖州知府而得名吳湖州)有「把酒祝東風,種出雙紅豆」的詩句。梁溪有位姓顧的女子,見了這兩句詞,非常喜歡,把它寫在四壁上,日夕諷詠。因此,人們都稱吳綺為「紅豆詞人」。

有些詩人的雅號,是詩人作品中最精彩的一句詩。宋代範公佾記載道,張子野的《一叢花》中有句詞:「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一時盛傳。歐陽修尤其喜愛,由於張子野家在南地,無緣見面,歐陽修感到有些遺憾。恰在這時,張子野因故進京師,登門拜訪歐陽修。聽到守門人報信,歐陽修來不及穿好鞋,趕緊迎上去:「您就是『桃杏嫁東風』 郎中!」

北宋詞人秦少遊在蓬萊閣席上寫的《滿庭芳》首句「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為蘇軾所贊,他乾脆呼秦少遊為「『山抹微雲』 君」。有意思的是,這個雅號還沿用到了秦少遊女婿——範溫的頭上。有一天,範溫參加一個歌舞宴會。一名歌女愛唱秦少遊的長短句,席間也唱了「山抹微雲」這首詞,由於歌女只顧表演,沒有注意到範溫,直到酒酣歡洽方才問範溫:「這位郎君是誰呀?」範溫立刻站起來,客氣地拱手回答:「我就是『山抹微雲』女婿。」在座的禁不住哄堂大笑。

有些詩人的雅號則來源於詩歌的特點。唐初著名詩人駱賓王的詩,清新俊逸、意象生動,一掃初唐浮靡詩風。駱賓王寫詩,還喜歡用數字作詩,如在他的著名詩篇《帝京篇》中就有「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三年九陌麗城偎,萬戶千門平旦開」、「小堂綺帳三千戶,大道青樓十二重」等詩句,後人為他起了個綽號叫「算博士」。駱賓王在文壇上成就突出,但在仕途上卻屢遭挫折。他曾被人誣陷入獄,被赦免後出任地方官臨海縣丞。所以,後人又稱他為「駱臨海」。

北宋時,有一位著名的詩人叫林逋,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年少時,林逋父母雙亡,他自己也體弱多病,但他聰慧過人,勤敏好學,通曉經史子集百家學說,又擅長書畫,精於詩詞。

林逋酷愛梅花,早年曾到各處遊歷,四十多歲時返回杭州,隱居孤山。在那裡,他種了大量梅花,並飼養了兩隻白鶴。每當他在湖中蕩舟自樂時,逢有客人來,書童就將白鶴放出,他見到飛鶴,便返回孤山迎接客人。林逋愛梅成癖,二十年不出孤山,終生與梅鶴為伴,不娶妻,不生子,故後人送其「梅妻鶴子」 的雅稱。林逋的《山園小梅》一直為世人所推崇,被視為詠梅絕唱,大家熟知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正是其中一句。林逋可以說是歷史上愛梅最深的名士,所以,民間將「梅花花神」 的綽號送給了他。當林逋去世後,宋仁宗還追賜他為「和靖先生」。所以,後人多稱他為林和靖。

林逋對後世的影響極大,一直為文人墨客所讚美和羨慕。元代著名曲作家馬致遠更是羨慕林逋的隱居生活,很想去西湖和他比鄰而居。他在《隱士賦——題西湖》的套曲中寫道:「漁村偏喜多鵝鴨,柴門一任絕車馬,竹引山泉,鼎試雷芽。但得孤山尋梅處,苫間草廈,有林和靖是鄰家,喝口水,西湖上快活煞。」馬致遠認為能去孤山隱居,和林逋為鄰,是最快活的事。

還有詩人的雅號,來自詩人一首詩作的篇名。宋末元初的詩人鄧牧記載,張炎的《春水》一詞,是古今絕唱,於是人們送給他一個美稱:「張春水」。元代學者孔行素也曾提到,張炎的《孤雁》寫得極好,內有「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 的妙句,人們因此又稱張炎為「張孤雁」。

明代詩人都穆在《南濠詩話》中記載,袁景文未做官時曾去拜謁楊廉夫,看到几案上有歌詠白燕的詩作,袁景文素以寫詩見長,就對楊廉夫說:「先生此詩,恐怕未盡體物之妙!」楊不以為然。袁景文回家作了一首《白燕》詩,第二天呈請楊廉夫指教。楊廉夫得詩,大加讚揚,連抄數紙,送給在座的人共同欣賞。袁景文也得「袁白燕」的雅號。

當然,除了風雅之號,不乏對詩人進行諷刺、嘲笑的綽號。據說,宋代詩人楊畏歷經北宋神宗元豐朝、哲宗元祐朝和紹聖朝三代,可謂「三朝紅人」,他以圓滑狡獪、逢迎善變而免遭禍患。人們送給他一個罵名:「楊三變」。北宋詩人薜昂是元豐八年進士,依附奸臣蔡京,結果飛黃騰達,官至尚書左丞。他的《和》詩中有兩句:「逢時可謂真千載,拜賜應須更萬回」諂事權貴,媚態百出。對於這樣的「軟骨頭」,人們報以惡號:「薜萬回」。

(見習編輯:林蔚)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雅號? 古代詩人為什麼要有雅號?
    什麼是雅號? 古代詩人為什麼要有雅號?時間:2017-02-10 12:10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是雅號? 古代詩人為什麼要有雅號? 雅號意思是高雅的稱號,多用於尊敬他人的名字,也是指人的綽號,具有詼諧的意味。
  • 古人取雅號到底咋想的……
    古代,許多文人墨客都有一個風雅的綽號,這個雅號也使他們更富有個性化特徵和人文情懷。《西湖吟趣圖》追本溯源,可以發現,古代詩人的雅號與他們的創作生涯緊密相聯。有的雅號,是根據詩人警句中的幾個字而取的。人們因而稱詩人為「管杏花」。 徐鈧的《詞苑叢談》記載,吳湖州有「把酒祝東風,種出雙紅豆」 的詩句。梁溪有位姓顧的女子,見了這兩句詞,非常喜歡,把它寫在四壁上,日夕諷詠。因此,人們都稱吳湖州為「紅豆詞人」。有的雅號,是古代詩人作品中最精彩的一句詩。宋代範公佾說,張子野的《一叢花》中有句詞:「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一時盛傳。
  • 古代文人的雅號 是怎麼得來的
    古代文人多有雅號,而雅號的得名,原因固不止一端。有因所從事的職業而得名的。計有功在《唐詩紀事》中說,胡令能「少為負局釘鉸之業」,也就是用鉚釘把破損的鍋碗瓢盆接合、固定在一起,所以被稱為「胡釘鉸」。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宋子喬寫詩好用生僻的典故,所以被稱為「孤穴詩人」。這一雅號,無疑受到了皎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時,須至難至險,始見奇句」的啟發。另外,還有以代表作品而得名的情況。晚唐詩人鄭谷,有《鷓鴣》詩道:「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遊子乍聞徵袖溼,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 古代文人的雅號,雅趣非常
    古代文人多有雅號,而雅號的得名,原因固不止一端。有因所從事的職業而得名的。計有功在《唐詩紀事》中說,胡令能「少為負局釘鉸之業」,也就是用鉚釘把破損的鍋碗瓢盆接合、固定在一起,所以被稱為「胡釘鉸」。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宋子喬寫詩好用生僻的典故,所以被稱為「孤穴詩人」。這一雅號,無疑受到了皎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時,須至難至險,始見奇句」的啟發。有因詩詞佳句而得名的情況。據辛文房《唐才子傳》記載,趙嘏《長安秋望》中「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兩句為杜牧所激賞,被稱為「趙倚樓」。
  • 中國古代詩人雅號由來
    關於古代詩人的稱譽我們往往看到現在有些什麼名人,因為自己寫了幾句詩,通過結識到幾位名人,發表了,於是給自己標上了一個稱號,到處顯擺,這種做法總覺得有些不妥,起碼給人的印象是素質太差因為過去一些詩人的稱譽是大眾給的,在民間流傳經久不息。而他們本人也不會因有些才氣到處標榜自己。況且,這些稱號也都是有來由的!我們經常看到古代詩人一些美號,什麼「詩仙」、「詩聖」「詩魔」之類,這些東西其實並不是詩人自己本身起的名,而是他人給的。
  • 古代文人雅號
    後來,人們便根據這些文人的性格或作品的特點,給他們送「雅號」,以表達對他們的喜愛、讚賞或者嘲弄。品味它們不僅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積累,還可以賞識文人們的才學,可謂「一石二鳥」。茲輯錄以下文人雅號。杜撰:三國時魏國文人杜默,寫詩時總是憑空捏造,不講來歷、不講韻律。故後世把凡屬臆造而沒有出處的詩文統統稱為「杜撰」,即杜默所撰,以示揶揄。
  • 「紅杏尚書」、「白衣卿相」:詩人寫了一首詩,得一個雅號
    陶淵明宅邊種柳樹五棵而自稱五柳先生;李白詩風飄逸奔放,想像奇特而被稱為謫仙人,詩仙;蘇軾曾在黃州城東一坡地自耕,故自號東坡居士;黃庭堅曾就讀於潛山縣山谷寺,故號山谷道人……古代詩人的雅號或脫胎於寫作風格,
  • 讀書人的雅號與齋名
    讀書人的雅號與齋名趙剛我在參加創作採風和大型文化活動時,與文朋詩友交流總會有人問,您貴姓?雅號、書齋名是?於是就有了國學守望者、微妙齋主人的雅號和微妙齋的書齋名。國學守望,無怨無悔,做一個傳承和守望中華傳統文化的人,這就是我取國學守望者的本義。關於把書齋名取為微妙齋,是源於《易經》有言,一陰一陽謂之道,《道德經》有微妙通玄之句,故將書齋取為微妙。因學詩詞向取《道德經》、《易經》之,道之陰陽與詩詞之平仄同,諸意皆有相通互融,在詩詞之初學階段受益匪淺,幾十年來書齋之名未改,皆為紀念之。
  • 古代詩人眼中的夏天
    最近這幾天,各地出現高溫橙色預警,不止是在現代,在古代盛夏時節,同樣是驕陽似火,酷暑難耐。古人怎樣用詩表達夏天的熱?如何吐槽和解暑?今天,就讓我們跟隨這些古詩詞去體驗古代的夏天,看看是否能給快要「熱化了」的你,解解暑……一、 古人如何吐槽「夏熱」《 夏夜嘆》【唐】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 「適量飲酒 快樂生活」酒的別稱與雅號
    隨著酒文化內涵的豐富,我國古代的人們在飲酒之時,大多喜歡為其所飲之酒叫上一個別稱或雅號。而被古人奉稱的這些不同的酒的稱謂,其中大多數都有一定的歷史由來。或引經據典,由歷史典故演繹而來;或根據其所唱飲之酒的口感、功效、用途,酒的液體所呈現的顏色、濃鬱程度等;或根據此酒的釀製方法、釀造原料的構成等等而定。
  • 古代詩人與酒,邊喝酒邊喝墨水
    許是酒能給詩人們帶來思想的自由馳騁,帶來文章的生花妙筆,中外的許多詩人都喜歡飲酒,而在中國的古代,有一群詩人,更是嗜酒如命,而且喝酒喝出了豪氣,喝出了名氣,更喝出了才氣。與酒為伴,詩人們便少了些紅塵俗世的無奈與落寞,平添骨子裡的幾許瀟灑、飄逸、放縱。喝墨水。有酒壯膽,詩可如利器,亦可如珍饈,也可似音樂,還可以像美人。
  • 古代文人用什麼字詞「號」令天下?(下)
    文人們為了表達自己獨特的個性意趣,用個雅號是再妙不過的了。像我們熟悉的曹雪芹,誰不知道是《紅樓夢》的作者啊,大文學家,文學大師。據說他在飲食養生方面很有一套,對食療頗有興趣。我們讀《紅樓夢》,很容易欣賞到他對菜譜、對食膳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地描寫。品嘗不到,也是一種享受。有野史說他愛吃芹菜,那道「雪底芹芽」便是他的最愛。也因此,給自己取號芹圃、雪芹、芹溪,呵呵,有趣吧!
  • 壯遊——古代偉大詩人們的壯遊軌跡
    有人統計,李白杜甫等古代詩人一生到過的所有地方,然後通通畫在了地圖上!看完你會發現,1000多年前,古人去過的地方,多到你無法想像!換到今天,這些古人都是旅遊達人啊!      前幾篇介紹了李白杜甫和蘇東坡的壯遊路線及人生軌跡,本篇帶你看看其他古代詩人的足跡。
  • 紹興酒的別名雅號,我知道4個,你知道幾個?
    人們在飲酒、贊酒的時候,總要給所飲的酒起個饒有風趣的雅號或別名。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繹而成,或者根據酒的味道、顏色、功能、作用、濃淡及釀造方法等而定。它們或直白通俗,或含蓄雋永,都生動地體現了紹興酒的個性特徵。
  • 看古代詩人是如何用「凡爾賽文學」說話作詩的
    那你就想錯了,其實在我國古代凡爾賽文學就已經非常流行,君不見上下五千年,各類詩人各領風騷數百年。下面就來看看古人是如何凡爾賽的吧!1.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出自明代戚繼光的《韜鈐深處》,意思是封侯與否無所謂,我只是想海上清靜點。
  • 讀古代詩歌,看古代詩人寫香草美人,抒發心中大志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古代詩歌,看古人如何用香草美人來抒發心中大志。楚辭在古代詩歌中地位斐然,如果沒有楚辭,也許中國的詩歌將平淡無奇,也許中國的詩歌將會被時代埋沒。讀六經之文厭倦的時候,看一看莊子會覺得異常的新奇,因為那樣的哲學論文超脫了平淡。
  • 古代詩人動不動就是遊山玩水,他們是如何解決盤纏一事?
    究其原因,也許這是一種傳統,畢竟古代的文人墨客便在遊山玩水這一件事兒樂此不疲。要比起當代人,他們出遊的決心更盛。不管再怎麼路途遙遠,舟車勞頓一番也要前行。或許,唯有遊歷名山大川才能抒解自己心中的鬱郁不得志。但人們難免會有疑問了,古代文人寄情於山川,常年四處遊歷,他們又不上班工作,那是如何解決盤纏一事的?
  •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古代詩人是如何過除夕
    那麼,我國古代的詩人都是怎麼度過這一天的呢?我們先從撫州臨川區的北宋大詩人王安石說起吧,因為他在除夕之夜寫的這首詩非常經典,那就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如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除夕是改年更歲之日,所以我國古代都會在這一天祭祀敬神、驅邪迎祥,下至百姓,上至帝王都不會例外的。比如我國最輝煌的朝代,唐朝的唐太宗,就在除夕之夜寫過這樣的一首詩——《守歲》: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 古代沒有空調,詩人如何消暑納涼?楊萬裡這首詩中便有答案
    炎炎夏日,對於古代詩人來說,沒有空調的他們,是如何消暑納涼的呢?其實大多數都是依靠自然的涼風,或者說是用扇子、涼蓆等進行物理降溫。但是涼風不會常有,又有哪種方法最為有效呢?本文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夏夜追涼》中便有答案。
  • 古代哪些詩人壞了「杏」名?
    杏花,綻放在淅淅瀝瀝的春雨中,嬌美在南宋詩人僧志南的詩裡。杏花和雨,靜靜地依偎,輕輕地飄飛。南北朝時期文學家庾信也用《杏花詩》表達了對杏花的喜愛:「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依稀映村塢,爛漫開山城。好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杏花一般有三種顏色,初開時紅,盛開時粉,將落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