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欲搞「四國聯盟」高級會談 專家:缺乏共同價值觀,難以真正合作

2021-01-13 央廣網

央廣網9月6日消息 (記者宋鵬超)據報導,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近日表示,美國打算在9月和10月與印度、澳大利亞和日本舉行「四國聯盟」安全夥伴高級別會談,以加強防務夥伴關係。那麼,美國為什麼不斷拉攏日印澳組建聯盟?美國要建成所謂「四國聯盟」的企圖能得逞嗎?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滕建群為您做分析點評。

羅伯特·奧布萊恩(新華社)

據報導,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美國政府分別發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國防戰略報告》,正式將「印太戰略」升級為國家戰略。軍事觀察員滕建群認為,美國意圖通過「四國聯盟」遏制中國,同時加強對日印澳三國的控制,從而為美國的印太戰略服務。

滕建群:美國的目的,第一是利用同盟這種形式,來與中國相抗衡,這是一個重要的考慮。第二是想要加強對這些國家的控制。表面上看是安全合作,其實這種合作如果真像美國官員所言,肯定是具有同盟式的,這樣的同盟只有美國是盟主,服從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整個戰略需要。我們都知道聯盟戰略是冷戰期間,美國在全球稱霸或者是實現自己地緣政治的重要支柱,有了這些盟國的支撐,就可以把自己的觸角伸到世界各地。

所以從目前來看,美國重提所謂的「四國防務合作」,是為他自己的國家對外戰略服務的。

美國副國務卿史蒂芬·比根日前出席美印戰略夥伴論壇時表示,美國政府將暫時保留在太平洋組建「新北約」的想法。他說,「這種正式聯盟只有在其他國家像美國一樣堅定的情況下才會發生」。軍事觀察員滕建群分析,當前美日印澳內部並非鐵板一塊,由於缺乏共同價值觀,彼此相互利用,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

滕建群:日本在安倍執政這幾年當中,確實有自身的訴求,要修改和平憲法,要國防正常化。日本也知道美國不點頭便很難實現自己這種訴求,所以採取了一種比較謙卑的態度,甚至不斷地向川普政府輸送一些經濟、貿易等方面的利益。但是在訴求已經不再成為安倍或者日本主要的來往方向的時候,他現在也在發生政策的調整,事實上這都是一種相互利用的關係。從印度角度來說,他長期奉行不結盟政策,如果真的要結盟的話,等於完全把印度置於美國的統治或者控制之下。這個顯然是日本、印度等國不願意答應的具體問題。澳大利亞同樣也會從自己國家,自己的對外政策以及安全防務政策出發作出選擇。

冷戰結束以後,由於沒有共同的威脅,沒有共同的價值觀,那麼要拉起一個新的所謂的「小北約」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各個國家有自身的利益,要形成一個共同對付某一個集團、某一個國家的這種軍事同盟,顯然是不符合時代要求的。

軍事觀察員滕建群認為,美國組建「四國聯盟」將使印太地區局勢複雜化,印太地區國家從自身利益考慮不會輕易選擇站在美國一邊,而中國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也將進一步消解美國帶來的挑戰。

滕建群:比如像東南亞的地區國家,其實也在察言觀色,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也不會選邊站。對於這些國家而言,最好的外交政策或者安全政策,就是在兩個大國之間保持等距離的外交,或者是保持平衡的安全合作,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從影響來說,肯定會進一步複雜地區國家的關係。特別是美國希望把這些國家拉到自己的戰隊當中,跟中國相抗衡,這必然會給中國的外部環境,特別在西太平洋地區,在南亞地區,帶來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我相信隨著中國不斷發展壯大,隨著中國睦鄰友好外交不斷地向前延展,肯定會不斷地消化這些挑戰。目前來看,美國想拉這些國家站在與中國對立一面的企圖,應該說只是一種設計,只是一種設想,不可能落到實處。

相關焦點

  • 美謀劃與日澳印高級別安全會談 加緊拼湊「四國聯盟」
    原標題:美謀劃與日澳印高級別安全會談 加緊拼湊「四國聯盟」參考消息網8月30日報導境外媒體稱,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當地時間周五稱,美國打算在9月和10月與印度、澳大利亞和日本舉行「四國聯盟」安全夥伴高級別會談。
  • 四國聯盟咄咄逼人,俄專家:兩國需結盟
    不過,中國並不畏懼來自美國的威脅,不論白宮有什麼樣的動作,都無法阻止中國的崛起。而俄羅斯也沒有讓中國失望,面對咄咄逼人的四國聯盟,俄羅斯專家表示,中俄兩國可以結成聯盟,共同應對來自外界的挑戰。美國有美國的打手,中國也有中國的幫手。美國的陰謀註定不會得逞。
  • 四國聯盟盛氣凌人,俄單槍匹馬難以應對,俄中可能聯合一起對抗
    針對中國,一直以來美國以及日本兩國的態度那都是不用說的,棘手的是,經過一些事情的發酵,眼前印度以及澳大利亞也隨之加入到了兩國陣營當中,不得不引起中方的重視。據環球網報導,面對這樣的情況,俄羅斯雖然表示反對,但是終歸單槍匹馬難以應對。所以,俄羅斯與中國或將可能需要一起聯合對抗。
  • 俄媒:四國聯盟咄咄逼人 俄中可能將共同應對
    俄羅斯《獨立報》11月6日文章,原題:俄不能阻止印度加入「東方北約」 副題:馬拉巴爾演習——建立反華聯盟的步驟 美日印澳海軍正在孟加拉灣舉行聯合演習。該演習實際上是針對被他們視為地緣政治對手的中國。作為澳大利亞主要貿易夥伴的中國曾成功說服澳放棄參加以往的這個軍演,但現在對中國實力增長感到不安的澳改變立場。邀請澳參加此次演習的是印度。
  • 美國呼籲各國對「四國聯盟」提案投反對票
    新華網聯合國7月12日電(記者楊志望)美國國務卿賴斯的聯合國改革問題特別顧問席琳·塔席克裡12日表示,美國不認為日本、德國、巴西和印度(「四國聯盟」)提出的安理會擴大決議草案有助於加強聯合國。如果四國強行將其付諸表決,美國呼籲各國對這項決議案投反對票。
  • 社評:虛張聲勢的「四國聯盟」實為利益場
    印度國防部星期一宣布澳大利亞海軍將參加2020年在孟加拉灣舉行的馬拉巴爾演習,這樣一來,美國、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四國就在這次聯合軍演中湊齊了,這被廣泛視為圍繞「四國聯盟」概念的最新進展。美國一直想把「四國聯盟」做實,使之成為針對中國的「亞洲版北約」的基礎。馬拉巴爾軍演以及本月四國外長的東京會晤調動了人們這方面的更多聯想。目前四國機制還相當原始,更多是些形式上的東西,所謂「四國聯盟」是一些輿論的叫法。
  • 「四方會談」純屬同床異夢?莫迪急需支援,美日澳卻各有算盤
    美國有意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組建強有力的反華聯盟,而美日印澳的「四方安全對話」頗受關注。在四國外長的參與下,這場4國聯盟的商討會有可能推出重磅聯合聲明,對此美國務卿蓬佩奧同樣充滿期待,他稱此次對話將促成重大成果。
  • 事實已證明,美日印澳建四國聯盟,只會促中俄更多軍事合作
    這個願望在最近初步「實現」了,雖然印日澳三國同中國的地緣關係和矛盾各不相同,三國對聯盟機制的訴求也不一樣,但為了自己的小算盤,三國同美國一起,還是進行了四國軍演,而美國也算是讓外界看到了謀建「亞洲小北約」的初步成果。11月3-6日,美、日、印、澳共同參與的「馬拉巴爾」聯合海上演習在孟加拉灣進行,11月17日至20日間四國還計劃在阿拉伯海實施演練。
  • 鐵桿盟友堅決對美國說「不」,拒絕加入四國聯盟
    不過,就在大家都認為這件事板上釘釘的時候,讓美國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作為美國鐵桿盟友之一的澳大利亞,竟然對美國說「不」了,這四國之中,澳大利亞本該是最容易被搞定的,怎麼如今反而拒絕加入四國聯盟了呢?印度積極性爆棚,四國聯盟似乎已經板上釘釘首先啊,咱們先來說說這四國聯盟是怎麼個聯法。
  • 最後任期還要搞事?美高官突訪越南菲律賓,專家:做最後反華掙扎
    美國大選結果基本已經確定 而伴隨著選舉所表現出來的問題也比比皆是,當下的美國,可謂是內憂外患,國內社會問題叢生,外部因為錯過RCEP籤訂,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而美國也只能是原地踏步,甚至是不斷退步。近日川普在最後任期還要搞事情,派出美國高官尋訪越南菲律賓,對於川普此舉,有專家表示這是在做最後反華掙扎。
  • 不想和美國統一戰線?印度對四國聯盟不感興趣,3大原因揭露真相
    編輯/孫博本期精彩:印度拒絕讓澳大利亞參加「馬拉巴爾」軍演,背後原因1,並不贊成四國軍聯盟,不想和美國統一戰線。2,與澳大利亞關係並不密切。那麼,印度挑肥揀瘦的背後,真正的動機又是什麼呢?小編分析,是以下3種原因所致。1、印度對四國聯盟不感興趣,不想和美國統一戰線其實,印度一直就不支持把印太四國變成鐵板一塊的軍事聯盟。近期,美國一直積極推進四國聯盟,這首先就是軍事聯盟。美國想通過這樣的聯盟,從軍事角度來遏制其它周邊國家。
  • 美日印澳四國集團馬拉巴爾軍演,掩飾不住想打造亞洲北約
    雪梨大學專家薩爾瓦多·巴博內斯教授認為,美日印澳四國集團高調舉行2020馬拉巴爾軍演,實際上是想打造亞洲版北約。 上周,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和美國這四個印度太平洋四國完成了在印度洋的一系列聯合海軍演習。馬拉巴爾演習始於孟加拉灣,進行例行的海空演習,涉及驅逐艦,護衛艦和直升機。
  • 歐洲四國另起爐灶,德法意荷組建全新聯盟,英國單幹美國選擇放棄
    「歐洲四國另起爐灶,宣布將成立全新聯盟」媒體報導了這一消息,這無疑是對歐盟和美國的衝擊,這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計劃? 四國為了讓研發進展更快,所以選擇合作研發,推動歐洲本土疫苗的生產,有消息稱研發到了關鍵的一步。脫歐後的英國,已經成了「獨行俠」,面對歐洲版疫苗,倫敦當局依然選擇單幹。英國獨自召開了一個所謂的"全球疫苗峰會",邀約了30多個大小國家,作為峰會的主導國,英方捐贈了大部分的資金,從某種意義而言,這就是英國控制的疫苗研究會,分析認為英國也不一定會輸給四國聯盟(德法意荷)。
  • 美專家:五角大樓無法應對中國崛起,「缺了一角」聯盟也許可以?
    而今,遠渡重洋而來的美軍,不得不切換思考方式,地緣因素所導致的思維方式是難以在轉瞬間改變的,所以美軍找上了印太地區的本地海軍,聯絡感情、互通有無、交流戰術。這就形成了目前我們有所耳聞的「四國聯盟」,這樣一個言不正理不順的「四方」組合體。2020年11月,這4國海軍舉行了據稱規模最大的海軍演習,印度洋上軍艦、潛艇、戰機一時間數量可觀。
  • 日本計劃主辦美日印澳四國外長會,中方:合作不是搞「小圈子」
    眾所周知,日本和美國的關係一直是非常的「融洽」。日本上一屆首相安倍晉三走的也是親美路線。儘管當前日本已經更換新的首相,但是菅義偉已經在公開場合多次提到會繼續走安倍的路子,和美國保持以往的「關係」。而另一個國家印度也是緊跟在美國身後,充當「馬前卒」。
  • 美國欲打造「新北約」,意圖擺脫中國,美日澳印四國集團又作妖
    尤其是在鐵礦石以及教育領域,兩國一直保持著長久的合作關係。根據8月份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在澳洲出口中的份額已經佔到了48%,雙方貿易交易額達到了146億美元,這也是有史以來最為高的紀錄。但是,在美方官員的影響下,這一局面或將不復存在。如今,美方又提出新的建議,將與日印澳等三國組建一個新的四國集團,以此來擺脫與我國的貿易聯繫。
  • 印度或同意澳參加「馬拉巴爾」軍演,四國聯盟即將形成?
    《印度教徒報》報導稱,日本和美國已對此感興趣,並在推動印度考慮這種可能性。如果澳大利亞參加軍演,意味著「四國聯盟」軍事化趨勢正在加強。「馬拉巴爾」演習始於1992年,原本是美國和印度進行的雙邊演習,由於演習地點在印度「馬拉巴爾」海灘而得名。2007年,日本加入這一演習,變成三方演習,交替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域舉行。
  • 美日澳印「四國聯盟」針對中國
    印度國防部宣布澳大利亞海軍將參加2020年在孟加拉灣舉行的馬拉巴爾演習,這樣一來,美國、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四國就在這次聯合軍演中湊齊了,這被廣泛視為圍繞「四國聯盟」概念的最新進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2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注意到四國軍演的消息,強調國與國之間的軍事合作應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他同時敦促印方信守承諾,抓緊向中方移交走失人員,與中方一道共同推進第七輪軍長級會談共識落實,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澳大利亞13年後重返軍演
  • 美日澳印會談,「組團忽悠」印度買裝備?
    本文轉自【央視軍事】;美日澳印四國外長會 商討所謂「印太戰略」事宜 專家分析認為 美日澳三國或以打造 >「有效的軍事合作」為由 「組團忽悠」印度購買其裝備 美日澳印舉行「四方會談」 討論所謂 「印太戰略」 10月6日凌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乘坐的專機降落在駐日美軍橫田基地。
  • 美增常方案獨寵日本「四國聯盟」面臨瓦解
    四國聯盟提出的方案是,在安理會增設6個常任理事國席位和4個非常任理事國席位,使安理會擴大到擁有25個成員國的規模。  對於四國聯盟的方案,布希政府公開表示反對。伯恩斯說,美國只希望安理會適度「增肥」,而四國聯盟的方案會導致安理會「一舉吸納大量國家」,「可能會削弱安理會的效率」,使安理會變得非常「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