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特戰旅」是特種部隊的編制嗎?嚴格來說,兩者有本質的區別

2020-12-18 東北行營

這麼說吧,就算把全軍所有真正的「特種兵」集結在一起,都未必夠一個滿編旅的規模,否則還叫什麼「特種部隊」呢?這裡所謂的特種部隊含義,是我們普遍認為的遂行特種作戰的精悍分隊,主要任務是對敵襲擾破壞、敵後偵察、特種警衛、反特工、反劫持等等,那麼用最笨的腦袋想想,也知道後建的「特戰旅」跟傳統意義上的特種部隊是有本質區別的。

從字面上來解釋,「特種部隊」其實是一個兵種名稱,並且陸海空三軍都可以組建自己的特種部隊,用以執行小規模但高強度的作戰任務;而「特戰旅」則是一個大於團級的軍隊編制,這兩個軍事術語本身就是有區別的。比如美國的海豹六隊、三角洲突擊隊、俄羅斯的阿爾法突擊隊,這的確屬於特種部隊的範疇,人員精挑細選,訓練嚴格殘酷,單兵戰力高人一等。

以這樣的標準,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也不可能選拔出太多純粹的特種兵,但問題是「特種作戰」這個名詞的範疇,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已經在大大延伸,在直升機、無人機越來越普及的條件下,部隊的整建制投送能力大幅度提高。那麼當需要快速部署、局部武裝衝突或者反恐行動,超過了十幾個、幾十個特種兵能夠應對的規模時,一般的特戰分隊力量肯定不足,於是開始出現特戰團、特戰旅等精銳的快速反應部隊。

比如1976年以色列突擊隊遠赴烏幹達營救人質的「恩德培行動」,就一次性出動了280名突擊隊員,這是一個營級戰鬥隊的規模,那麼這280人全部是我們理解的「特種兵」嗎?顯然不是的,它是由以軍專門的特種兵、以及部隊中挑選出來的精兵強將共同組成的突擊隊。而這還只是對付10多個KB分子和少量烏幹達士兵,如果是敵人力量再大一些,比如進行海上奪島、敵後攻擊或者搶佔要點呢?那就需要建制更大的特種作戰部隊。

早期七大軍區一般只建有「特戰大隊」(數百人的團級建制),它既包括了一定的特種部隊功能,也有心理戰、電子戰等新的拓展作戰領域,有別於野戰部隊各級單位的偵察兵,屬於複合型的「特殊任務分隊」。79年以後,各軍區的特戰大隊都曾赴「兩山戰鬥」輪訓,以鍛練實戰能力,但是投送能力還比較有限,裝備也稍顯落後。

應該說,「特戰大隊」還比較符合傳統意義上的特種部隊概念,一般從偵察部隊和空降部隊中挑選身體條件、精神風貌、作戰經驗都出類拔萃的人員,經過更加系統的訓練,組成精幹的特種作戰分隊,遂行比較特殊的作戰任務。比如在兩山戰鬥期間,偵察、捕俘或者對付敵軍的特工隊等任務,基本都是特戰大隊的活。

之後原來的特戰大隊紛紛被升格擴建為「特戰團」,仍然隸屬於各大軍區和各軍種,嚴格意義上,已經有別於我們所說狹義上的「特種部隊」,因為包括了支援分隊和勤務分隊,不再是一水的「特種兵」了。尤其在2013年以後,隨著軍改的深入開始組建「特戰旅」,並且是每個集團軍配屬一個,於是特戰旅的來源就值得一提了:第一是原各特戰團擴編、第二是精銳的摩步旅改編、第三是各軍區直屬特種兵建制整合。

注意第二個來源,就證明了「特戰部隊」和「特種部隊」的區別,因為這是整建制改編,不可能每一個兵都達到傳統意義上的「特種兵」標準,所以「特戰旅」其實是一種精兵建設思路的具體反映,它不再是單純的特種兵分隊,而是規模化的「特種作戰部隊」!即以精銳部隊為基幹,配備各類支援單位組建的合成型旅級戰鬥隊,遂行與普通步兵旅不同的特殊作戰任務。

特戰旅一般下轄兩到四個特戰營,一個無人機大隊,以及直升機、通訊分隊、電子對抗分隊等等,兵力接近3000人左右。特戰營官兵的訓練標準和強度,要高於普通的步兵,但要低於傳統意義上的「特種兵」。比如所有特戰旅的所有一線官兵,都必須具備三棲作戰能力,會機降會傘降會武裝泅渡,通不過測試就得打發到普通部隊去。

能理解了嗎?「特戰」是指作戰方式和作戰任務的特殊,而「特種」是指官兵軍事素質的特殊。

特戰旅是貨真價實的「快速反應部隊」,因為其投送能力強大、戰鬥力強悍、武器裝備先進,是各集團軍的拳頭部隊,雖然缺乏重型裝備和大口徑火炮,但是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長距離投放,並且整體戰鬥力較高,足以應對熱點衝突或者局部衝突,在大規模戰爭中也可以起到深入敵後、引導和接應主力的作用。

比如美軍完成改編的遊騎兵第75團,就擁兵2000餘人,號稱可以在18小時內部署到全球任一角落並投入戰鬥,它與特種部隊海豹六隊的性質和任務就是有區別的。所以儘管各個國家叫法不同,但以筆者個人的見解,「特戰旅」其實就是精銳的「快反旅」,只不過在組建時以原來的特戰大隊、特戰團為基礎,確實有一定的特種部隊烙印和影子,但它仍然是成建制的「特種作戰部隊」而非特種兵部隊。

「特戰旅」是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快速反應部隊,成員未必都是特種兵;而「特種部隊」是由特種兵組成的突擊隊通稱,這是兩個概念,儘管聽起來很容易混淆很繞嘴,因為在特戰旅之外,還擁有著更加保密的「特種兵作戰分隊」。

相關焦點

  • 我軍特戰部隊專業複雜編組美式 不存在「特戰不特」問題
    我軍的特戰單位往往是和手劈磚頭與胸口碎大石形象的「精銳摩託化步兵」出現的,而外國特戰總是和攜防一體的裝具、配合頭戴夜視儀、加上堆滿皮軌的訂購步槍的特戰形象聯繫在一起的,這給了大家一種不切實際的「超級英雄」式的特種部隊幻想。由於我國的特戰旅在大眾中的裝備看起來沒有那麼時髦,以及我國特種部隊密級較高的原因,「我軍特種部隊是精銳步兵」的說法在公眾當中很有市場。
  • 100萬陸軍有15個特戰旅,特種部隊「遍地開花」,未來路在何方?
    特種部隊是我軍重點發展的新質作戰力量,其中陸軍特種兵是我軍特戰力量構成中的主體。根據報導,陸軍特戰旅如今已經成為新集團軍內的「標配」,13個集團軍「人手一個」,同時在新疆和西藏軍區也各配置了1個特戰旅,除了這些特戰旅之外,陸軍可能還有部分更精銳的特戰單位。
  • 「戰鼓陣陣」系列網絡直播第三站:走進「雪楓特戰旅」
    他們被稱為「雪楓傳人」   他們中的精英被譽為「天狼勇士」   他們就是西部戰區陸軍第76集團軍   「雪楓特戰旅」
  • 解放軍的15個特戰旅堪比綠色貝雷帽
    圖為中國早期特種兵在解放軍中,這樣的特種部隊有一部分還沒有脫離偵察兵的本質,雖然掛著特種部隊的名頭,但是還是偵察兵另一部分真正意義上的特種部隊,選拔機制也極其艱難,對於特種兵而言,要經歷在普通軍隊中數年的磨練,然後才有機會真正加入特種部隊進行選拔,而且極高的淘汰率也讓加入特種部隊變得更困難。所以,這個時期的中國陸軍還未真正掌握特種部隊作戰的精髓。
  • 15個特戰旅精銳大比拼,新特種部隊就一定差勁?咱用實力來說話
    其大體有如下幾類: 第一類:原七大軍區特戰大隊改編而來的特戰旅,這些特戰單位大都於上世紀90年代初成立,資格老、經驗豐富,在一系列國內外演習和對抗中都有出色表現;
  • 時隔多年之後臺灣特種部隊尚能戰否?
    ▲臺灣媒體製作的世界10大特種部隊排行臺灣地區貢獻了4支,當然這種排名其實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甲乙兩種臺灣現有多支特種作戰單位,這些特戰部隊有著「甲等」與「乙等」的區別。601旅駐桃園市,守臺灣北部,602旅駐臺中市負責守衛臺灣中部,除阿帕奇外,臺軍還裝備有AH-1W除了101偵察營以外,臺灣陸軍特戰部隊的主力是「陸軍特種作戰指揮部」下轄的5個特戰營。
  • 探秘韓國特種部隊
    據報導,韓國陸軍特戰司令部下屬的105名退役或現役副士官因涉嫌偽造診斷書等保險文件騙取200億韓元(約人民幣1.2億元)保險金,正接受警方調查。這起震驚韓國的事件又把特種部隊推到了風口浪尖。那麼,韓國特種部隊究竟是一支怎樣的力量?
  • 解放軍中編制很少見的旅,和師、團有何區別?有什麼優勢?
    眾所周知,我軍的編制一般是集團軍、軍、師、團、營、連、排和班,在這其中,卻很少有「旅級編制」的部隊。其實早在民國時期,旅就成為了中國軍隊中的一個重要編制,而旅的編制名稱源自於清朝末年清軍軍制中的「協」,而軍事主官就叫「協統」。
  • 西藏軍區特戰旅首成建制空降訓練 「意義你懂的」
    原標題:海拔4000米,西藏軍區特戰旅首次成建制空降幾天前,西藏軍區同樣披露了我軍特戰部隊的消息。「意義你懂的!」深圳衛視指出,「印藏特種邊境部隊」隸屬於印度研究與分析局,後者直屬於印度政府內閣秘書處。我方應對印度政府有可能出現的態度變化提高警惕。
  • 「CSGO與現實43」現實中的特種部隊也有段位嗎?
    而東方概念的特種部隊通常指的是經過特戰化訓練的特戰大隊,例如俄羅斯的格魯烏特戰旅就是這一概念的典型代表。但這並不代表東方陣營就沒有類似三角洲特種部隊或者SAS一樣的拳頭部隊,信號旗和阿爾法都是符合西方特種部隊概念的超級精銳。特種部隊的建設發展不是空中樓閣,只有正確理解了它的含義後我們才能為不同特種部隊進行段位的劃分。
  • 聊特種部隊:英國SAS、美國海豹突擊隊、俄羅斯阿爾法小組
    具有編制靈活、人員精幹、裝備精良、機動快速、訓練有素、戰鬥力強等特點。其主要任務是:襲擾破壞、暗殺綁架、敵後偵察、竊取情報、心戰宣傳、特種警衛,以及反顛覆、反特工、反偷襲和反劫持等。隊員素質要求高,一般從偵察部隊和空降部隊中挑選體格健壯、機智勇敢、 文化程度高、具有獻身精神和有一定作戰經驗的人員加入。特種部隊裝備輕便、先進、高效,以輕武器為主。
  • 空中突擊旅和「陸航旅」的區別在哪?一個軍種內部的兩個兵種建制
    而空中突擊旅是以步兵為主,滿編上千人,要通過機降的方式遂行地面戰鬥,區別是非常明顯的。除此之外,還裝備有12架MQ-1捕食者和7架RQ-7無人攻擊偵察機。其實該師另外二個航空旅就是「陸航旅」的意思,主要負責為空突旅提供火力掩護和輔助運輸,比如第101空突師總計擁有各類直升機584架,其中運輸直升機200餘架(AH-64武直120架、UH-60通直203架、OH-58偵直109架、CH-47運直147架、EH-60電子戰直升機6架)。
  • 第82集團軍某特戰旅女子特戰連體能訓練微觀察
    原標題:沙場怒放「霸王花」——第82集團軍某特戰旅女子特戰連體能訓練微觀察    長城腳下、媯水岸邊,秋老虎的燥熱尚未褪去,只見一隊清一色齊耳短髮、膚色黝黑、身手矯捷的女兵全副武裝飛奔而過,速度與男兵無異。這就是正在訓練的第82集團軍某特戰旅女子特戰連,陸軍首支女子特戰連。
  • 臺灣「特種部隊」將大幅裁併
    「憲兵司令部」官員強調,俗稱「夜鷹部隊」的憲兵特勤隊,編制維持不變,還是能夠隨時前往臺灣各地執行反劫機或是反劫船的任務。在這次梨山森林大火以及雪山森林火災當中,「國軍」都出動了位於谷關特戰中心的特種部隊,投入山區救火的工作。這雖然不是特種部隊訓練的主要目的,在臺灣沒有專屬的森林消防隊的情況下,熟悉山地地形與求生技巧的「陸軍特種部隊」的確在救火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雪楓特戰旅」網絡直播點擊量1.41億
    日前,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網絡輿論局組織的「戰鼓陣陣」網絡直播活動,第一站走進王傑生前所在部隊,第二站走進火箭軍「東風第一旅」,第三站來到第76集團軍「雪楓特戰旅」。中國軍隊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通過各大網絡直播平臺,將最真實、最火熱、最生動的軍營生活呈現出來,網民的熱情引爆了網絡,觀看人次不斷刷新。
  • 陸軍某特戰旅首次高原大飛機跳傘
    前不久,陸軍第77集團軍某特戰旅赴青藏高原腹地與空軍某部聯合展開固定翼運輸機傘降實跳訓練,針對多傘型、多高度展開徒手跳傘、二級開傘和吊掛跳傘等險難課目訓練,錘鍊特戰隊員在高原環境下遠程傘降滲透作戰的能力。
  • 韓國特種部隊戰鬥力如何?與宋仲基演的《太陽的後裔》差距有點大
    而現實中這隻電視劇中吊打駐韓美軍的特種部隊的戰鬥力又是怎麼樣的。大韓民國第707特殊任務營韓軍內部又稱白虎部隊,是隸屬於韓國陸軍司令部的營級特種大隊。1972年韓國政府擔心在1988年奧運會出現慕尼黑慘案那樣的惡劣事件於是在之後組建成立了第707特殊任務營。707特殊任務營下設立6支連級作戰單位其中有兩個連隊負責暴恐任務。
  • 舌尖上的雪楓特戰旅「魔鬼周」
    提起特種兵的飲食,大家一定會不自覺地想起去年那段雪楓特戰旅魔鬼周訓練的視頻。那麼今天,強軍號記者就帶你去感受一下美食製作過程吧!  挖無煙灶   撿柴生火   特戰隊員們生吃泥鰍
  • 新型頭盔、先進瞄準鏡:特戰旅考核單兵裝備搶眼
    11月25日的央視7套「國防軍事早報」節目聚焦了71集團軍某特戰旅的年終考核,在節目中,該特戰旅換裝了星空迷彩和下一代單兵作戰裝備。特戰旅的裝備星空迷彩,下一代單兵作戰裝備,夜視儀和裝有QMK171瞄準鏡的95-1式自動步槍 本文圖源:軍事報導眼下,各部隊正在組織年度軍事訓練考核,作為訓練質量的檢測儀,操場到戰場的轉換器,年度軍事考核唯一的標準就是對接實戰。這幾天,第71集團軍某特戰旅就展開了一場戰味兒十足的年終大考。本次考核的科目,是山地追擊清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