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大餅

2021-02-16 南海老鄉

西樵大餅產於廣東南海。大餅餅型圓大,色澤潔白,不起焦,清香甜滑,入口鬆軟,食後不覺乾燥,是可以與雞蛋糕相比美的上品餅餌。剛烘製出來的西樵大餅,表面都有一層薄粉,它還有一點兒說道呢!入爐時,它能使餅不易粘鍋,使操作的人容易判斷餅的生熟,使餅保持潔白的色澤;出爐後,人們根據它判定餅的衛生,假如大餅外層的粉沒有了,說明大餅已被人動過,內行的人就不會買,因西樵大餅一般是不準多動的

  西樵山的大餅,已有300年歷史,遠近馳名。西樵大餅外型圓大,大者有2市斤,一般也重半斤,也一兩左右的小餅。它顏色白中微黃,不起焦,入口鬆軟,清香甜滑,食後不覺乾燥,可與雞蛋糕比美。製作過程是,選上等白麵粉,白糖、豬油、雞蛋,配以山上甘泉水,以發酵,作成餅性,在爐中烘製而成。又因餅子形如滿月寓花好月圓的好意頭,因此西樵人嫁娶喜慶、探親和過年過節,都以此作禮品送人。

    明朝弘治年間,方獻夫任吏部尚書時,一天四更起床,準備用早點,豈料僕人遲遲沒拿上來。他到廚房一看,廚子遲了起床來不及做點心。方獻夫見案板上有已發酵好的麵團,便急中生智,叫廚子在麵團中加上雞蛋和糖揉勻,做成一個大餅子,放在爐子上烤。一會兒餅子烤好,方獻夫用布包好,匆匆上朝去了。

    方獻夫來到朝房,見還有時間,便拿餅子就著清茶吃了起來,餅子鬆軟甘香,十分可口。同僚們聞到餅香四溢,都咽口水了,有官員還探過頭來問吃什麼餅子。方獻夫故鄉情濃,不假思索便說:「這是西樵大餅。」散朝後,方獻夫命廚子如法炮製,做了幾十個大餅子,第二天上朝時帶到朝房,分給同僚享用。同僚們邊吃邊嘖嘖稱讚餅子可口,西樵大餅便在朝中美名揚了。方獻夫也經常命廚子烤制,供自己吃或招待客人。

    後來方獻夫稱病還鄉,在西樵山設石泉書院講學10年,將制餅方法教給山民。好方法加上西樵山好泉水,制出來的西樵大餅更可口了。

    到了清未民初,西樵大餅做得最好的是離西樵山不遠的民樂圩一餅家,它制出來的西樵大餅除了甘香、鬆軟、清甜外,還有刀切不掉渣,暑天在桌上放上10天半月不變質的特點,廣州、佛山的商人紛仿製,但色、香、味均無法與地道的西樵大餅媲美。

    據有關書籍記載:入爐時,它能使餅不易粘底,使操作的人容易判斷餅的生熟,使餅保持潔白的色澤;出爐後,人們可以根據它判斷餅的衛生,假如大餅外層的粉沒有了,說明大餅已被人動過,內行的人就不會買。因而西樵大餅一般是不準多動的。

相關焦點

  • 【美食】西樵大餅
    認識西樵大餅純屬偶然。2016年初在珠三角旅行時,途徑黃飛鴻獅藝武術館,看了醒獅表演,沿西樵山西麓的環山公路繼續向東騎行,即進入西樵鎮。路邊到處可見西樵大餅的廣告,用一句俗語「拿腳丫子想」肯定是當地特產,於是停下來找一家專營的商店仔細了解。
  • 尋訪佛山非遺 | 西樵大餅 香飄百年
    一揉一掰、壓成餅坯、放入烤箱……對西樵大餅第六代傳人陳紹釗來說,製作西樵大餅的步驟早已諳熟於胸。從清朝嘉慶年間開始,陳紹釗的祖先已開始製作、銷售西樵大餅。時至今日,陳紹釗仍堅持傳統的西樵大餅製作工藝。2015年10月,「西樵大餅製作技藝」被列入佛山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佛山南海小食——西樵大餅
    一個香噴噴的白裡透黃的西樵大餅就登場了。到了清未民初,西樵大餅做得最好的是離西樵山不遠的民樂圩一餅家,它制出來的西樵大餅除了甘香、鬆軟、清甜外,還有刀切不掉渣,暑天在桌上放上10天半月不變質的特點,廣州、佛山的商人紛紛仿製,但色、香、味均無法與地道的西樵大餅媲美。
  • 大而不糙的西樵大餅,跟我來了解一下吧!
    雖然歲月已經衝淡了過往的記憶,但西樵大餅的傳奇還在延續,廣東有四大名餅:廣州雞仔餅、佛山盲公餅、中山杏仁餅和西樵大餅。被譽為「廣東名食「的西樵大餅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一種地方小吃能從三百年前走到今天,且走出南海曾暢銷省港澳絕對不是偶然。
  • 佛山傳統小吃西樵大餅,原來與這位心學弟子有關
    廣州與佛山交界,筆者對佛山的傳統小吃西樵大餅並不陌生。被譽為「廣東四大名餅」之一,西樵大餅本土電視節目經常出現,廣州很多地方也有售。可以說,在很多廣東人的印象中,西樵大餅代表著一個地方。外形圓大,傳統的西樵大餅,一般有半斤重,大的會有一兩斤。雖然小時候就吃過,不過筆者還是不久之前才聽說西樵大餅與明代官員方獻夫有關。方獻夫(1485-1544年),字叔賢,號西樵。明代廣東廣州府南海縣人。方獻夫自幼勤苦力學,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
  • 似餃非餃的鳳城魚皮角與大而不糙的西樵大餅
    雖然歲月已經衝淡了過往的記憶,但西樵大餅的傳奇還在延續。廣東有四大名餅:廣州雞仔餅、佛山盲公餅、中山杏仁餅和西樵大餅。被譽為「廣東名食「的西樵大餅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一種地方小吃,能從三百年前走到今天,且走出南海,曾暢銷省港澳,絕對不是偶然。作為地方小吃,西樵大餅確實很「大」,大的兩斤重,小點的有半斤重,得切著吃。
  • 尋訪佛山非遺 | 西樵大餅 香飄百年
    一揉一掰、壓成餅坯、放入烤箱……對西樵大餅第六代傳人陳紹釗來說,製作西樵大餅的步驟早已諳熟於胸。從清朝嘉慶年間開始,陳紹釗的祖先已開始製作、銷售西樵大餅。時至今日,陳紹釗仍堅持傳統的西樵大餅製作工藝。2015年10月,「西樵大餅製作技藝」被列入佛山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用微信可購買西樵山下最正宗的西樵大餅啦!
    非遺傳人陳柱衛師傅親正製作西樵大餅衛叔說:「西樵大餅講究酵頭和出體手法,天園餅家的西樵大餅,是純生物發酵。」南海旅遊微商城上架天園餅家西樵大餅,只需16元/袋/500g。包裝規格為500g/袋,內有2塊西樵大餅,各250g。根據重量計算郵費,分為3個規格。經小編查驗,比某寶某貓網更低價。
  • 這裡的西樵大餅味道超正
    8月26日上午,50位市民走進南海西樵的金懿餅店西樵大餅旅遊工廠和旺閣漁村,零距離參觀西樵大餅生產製作和醬油自製生產,親身觀摩食品生產線,體驗標準化食品安全生產!西樵大餅現新貌,零距離觀摩生產線西樵大餅你肯定吃過,但是西樵大餅怎樣生產出來,你可能未必知道了!第一站,街坊們齊齊來到位於西樵山腳下的西樵大餅旅遊工廠(金山餅店),詳細了解西樵大餅的製作工藝。
  • 【徵文作品】西樵大餅:不被時光遺忘的味道
    我是一名85後,成長在南海西部的小鎮西樵,當地最出名的莫過於西樵山和西樵大餅。西樵大餅形如滿月,色澤雪白,入口綿軟香滑,在西樵有著悠久的歷史,寓花好月圓的好意頭。還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工作忙,我和哥哥只好留在爺爺奶奶身邊照顧,老人家省吃儉用,總會把親戚婚嫁送的西樵大餅給我和哥哥做早餐,總會說:「多吃點,這個有營養,吃了就能快快長高了。」要知道那時能吃上一個西樵大餅別提有多高興了,鬆軟、香甜、入口鬆化……找不到更多的形容詞去形容它的美味了。每次我都會問奶奶:「既然這麼好吃又營養,你跟爺爺為什麼都不吃呢?」
  • 餅食珍奇之合記盲公餅,西樵大餅,平洲福肉餅
    合記盲公餅西樵大餅西樵大餅,已有300年歷史,西樵大餅外型圓大,大者有1千克,一般也重250克,也有50克左右的小餅。它顏色白中微黃,不起焦,入口鬆軟,清香甜滑,食後不覺乾燥。剛烘製出來的西樵大餅,表面都有一層薄粉任憑食客的吃相多麼優雅,都會吃得雙唇泛白,甚是有趣。
  • 佛山傳統小吃西樵大餅,原來與這位心學弟子有關
    廣州與佛山交界,筆者對佛山的傳統小吃西樵大餅並不陌生。被譽為「廣東四大名餅」之一,西樵大餅本土電視節目經常出現,廣州很多地方也有售。可以說,在很多廣東人的印象中,西樵大餅代表著一個地方。外形圓大,傳統的西樵大餅,一般有半斤重,大的會有一兩斤。雖然小時候就吃過,不過筆者還是不久之前才聽說西樵大餅與明代官員方獻夫有關。方獻夫(1485-1544年),字叔賢,號西樵。明代廣東廣州府南海縣人。方獻夫自幼勤苦力學,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
  • 西樵大餅:被時代遺忘的味道,如今餅店難覓,你吃的也許是回憶
    接下來小編再給大家介紹廣東佛山特別好吃的西樵大餅。西樵大餅,大家看著可能沒有菊花糕那麼好看,但是它吃起來是截然不同的。西樵大餅吃起來不會讓我們感覺特別膩,反而有點清甜。近幾年呢,市場上也是出現了不同品種的西樵大餅,像小編前陣子吃的蛋奶型的西樵大餅,就特別好吃。可能小編比較喜歡吃蛋奶類的糕點,所以呢,對蛋奶型的西樵大餅是非常非常喜歡的。
  • 山水豆腐花、西樵大餅、桂花釀……每一口都是家鄉味!
    戳視頻品西樵味道 很多人說「食在廣東」 作為嶺南名鎮——南海西樵 當然也有專屬的「味道」!
  • 揭秘西樵大餅和自製醬油誕生記!在佛山竟然可以這樣玩!
    而在佛山南海,這張餅,就是——西樵大餅!外地朋友來到佛山玩,少不了「安利」這款地道的佛山特色手信!帶朋友玩轉佛山,不妨到位於西樵山腳下的西樵大餅旅遊工廠(金山餅店),一起去詳細了解西樵大餅的製作工藝。傳統的西樵大餅基本上是手工製作,通過自然發酵等工序,製成大約需要9小時。現在,西樵大餅生產技術革新後,生產機械化標準化,1小時就能生產1000個餅,日產1萬個餅。而且機械生產的西樵大餅口感鬆軟,蛋香濃厚,深得現代人喜愛!
  • 新晉「點心大師」,傳承西樵大餅傳統味道!
    「叮~品牌遊號列車即將發車,請旅客抓緊時間上車」「叮叮~前方到站——西樵大餅旅遊工廠」南海街坊都知道,「西樵大餅」早已是南海的一張美食名片。第一站,街坊們齊齊來到位於西樵山白雲洞景區旁的佛山金懿西樵大餅旅遊工廠(金山餅店),來親手做做這記憶裡的西樵大餅!
  • 餅食珍奇之合記盲公餅,西樵大餅,平洲福肉餅
    合記盲公餅西樵大餅西樵大餅,已有300年歷史,遠近馳名。西樵大餅外型圓大,大者有1千克,一般也重250克,也有50克左右的小餅。它顏色白中微黃,不起焦,入口鬆軟,清香甜滑,食後不覺乾燥。剛烘製出來的西樵大餅,表面都有一層薄粉任憑食客的吃相多麼優雅,都會吃得雙唇泛白,甚是有趣。
  • 山水豆腐花、西樵大餅、桂花釀……每一口都是家鄉味!
    很多人說「食在廣東」作為嶺南名鎮——南海西樵當然也有專屬的「味道」!西樵大餅秋風起,當然要吃「腊味」!生曬魚乾好「野味」~啖啖甘香啖啖肉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香味「得閒飲茶」,飲的不是客套,飲的是「忙裡偷閒」早茶,也是西樵人生活的一部分一籠燒賣,一壺清茶西樵人的嶺南情結,盡在其中
  • TVB《阿爺廚房》來西樵拍攝打卡!聽音湖片區助力西樵嶺南文旅底蘊...
    劇透來咯~~~~ 西樵非遺美食:西樵大餅 來到西樵必須吃 「西樵大餅」! 歷史悠久的西樵大餅, 與南海黃飛鴻武術和醒獅齊名, 名揚海外,其製作技藝 已被列入「南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8月8日(周日)佛山|清涼南海灣溯溪+行山遇見「悟空」+西樵大餅工廠生產線+DIY體驗!
    西樵大餅是廣東歷史悠久的名特產,明朝吏部尚書方獻夫發明,小朋友可學習體驗製作大餅的整個過程。1、試食西樵大餅、了解西樵大餅文化3、製作西樵大餅【活動主題】溯溪體驗 + 西樵大餅生產線參觀製作活動日期:一天往返8月8日活動地點:佛山南海活動性質:1天親子活動是否包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