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張先森
「伴侶一心當鹹魚,我該鞭策還是接受TA?」
新一期《奇葩說》的辯題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爭議。
一般人看到這個題目,第一反應就是要鞭策TA,兩個人在一起,要為了另一半變成更好的自己。
傅首爾畢竟不是一般人,作為「接受TA」的反方,她抖擻了渾身包袱,金句頻出,並最後發出了靈魂般的拷問:你的伴侶快樂嗎?
陳述觀點環節,傅首爾前半段用她犀利、幽默的言辭讓全場爆笑不斷:
一、老劉(傅首爾的老公)就是一條資深鹹魚,她本不想嫁鹹魚,但沒有活魚要她,她只能無奈接受。
二、男人一有上進心就會飄,一飄就挑三揀四,他們努力就是為了三心二意,男人一優秀什麼都會,就是不會一心一意。
三、老劉某天突然健身、噴香水,她立馬用犀利的眼神摧毀了他的上進心,用傅首爾的話說,老劉努力是為了配得上別人。
四、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鹹魚伴侶遊手好閒,可能就是你的幸福源泉。
傅首爾的發言真正厲害的是後半部分,她為了過上好的生活把自己活成了陀螺,經常鞭策自己,也鞭策老劉。
但她很多個夜裡醒來,發現老劉在陽臺默默抽菸,她很難過,因為她知道,老公活得並不快樂。
說到最後,傅首爾哽咽了:我年輕的時候竟然以為,愛就是在一起掙很多錢。我現在知道不是,愛是花很多時間在一起做無聊的事。
她總結自己十一年的婚姻,「愛是彼此欣賞,愛是不強迫你為了我想要的生活去改變自己。」然後拋出反問:「一直在鞭策他的我,和一直在接受我的他,你們覺得誰是那個比較好的伴侶呢?」
來源 @假裝不在JZBZ
傅首爾是一名優秀的辯手,她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愣是把一個看似沒有優勢的辯題說得滿堂喝彩,並最終讓反方贏得比賽,以至於有人說「不管是什麼,只要是傅首爾說的感覺都對」。
我們今天不想討論到底要不要鞭策鹹魚伴侶,只是從傅首爾的角度聊聊她的婚姻,為什麼幸福的人是她?
年輕時,傅首爾常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配不配「精緻窮」?
得到的答案是「不配」。
童年時期,她和母親妹妹相依為命;少女時期,她為了改變命運拼命考大學。
畢業後開始無休止的工作,因為她母親還穿帶補丁的襪子,她妹妹還在國外留學,她作為姐姐要撐起整個家,把自己最好的年華花在那張冷板凳上——去拼命寫作。
十一年前,25歲的傅首爾站在合肥的一個天橋上對老劉說,現在我們什麼都沒有,但只要一起努力,遲早有一天什麼都會有。
為了實現這句話,她把自己活成了女強人,白天上班晚上哄完孩子睡覺然後坐在冷板凳上繼續寫作。
傅首爾也出過書,但讓她成名的是開始《奇葩大會》,那時候她穿的那件西裝四百多塊錢,是她那幾年最像樣的衣服。
十一年來,傅首爾一直在進步,錢賺得也越來越多。而老劉在他的鞭策下,賣過榴槤,做過保險,被別人騙過錢,最後「一事無成」,如今當起了家庭煮夫,專職奶爸。
熟悉傅首爾的人都知道,她在事業上是絕對的女強人,在家中也有絕對的話語權。都說女強男弱的伴侶走不遠,然而這兩人還是一起走過了11年,並且如今過得還挺好。
《奇葩說》裡的傅首爾,懟天懟地懟空氣,連自己的老公也不放過,老劉經常被他拿來開刷。
大家都很想知道,她口中的「老劉」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在前段時間的綜藝《做家務的男人》中,老劉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如大家所料,老劉果然也是個「奇葩」,一出場就自帶萌點,憨憨的表情略微害羞,閃亮的光頭配上黑框眼鏡,加上下巴的一小撮鬍子,一股樸實低調的文藝範撲面而來。
只是大家都驚訝了,這老劉挺帥一男的呀,根本不像傅首爾平時吐槽的那樣。
大家還注意到的一點就是,傅首爾根本不像《奇葩說》中的那樣,對他的「鹹魚」老公不管不顧,其實也是各種「鞭策」,甚至到了可怕的地步。
比如節目中鞭策老劉:
你看看人家袁弘,再看看你自己……
誠心誠意地剖析一下自己,然後要改進知道嗎?
你以前是多麼的不努力,明明可以幹,為什麼不幹?
老劉忍不住向袁弘「訴苦」,夫妻倆在沙發上看電視,她突然腳踢他一下,看他一眼。老劉瞬間就明白了,好,給您倒水。
給你一個眼神你自己體會,可見老劉平時在家中存在感和心理陰影面積。
以至於張歆藝感嘆,「首爾像一個行走的鞭子。」
傅首爾自己也忍不住自嘲:我像一個班主任一樣,全中國的婦女,都不要向我學習!
然而生活中,傅首爾真有那麼可怕,老劉真的那麼不堪嗎?
不見得吧。
其實傅首爾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嘴上吧啦吧啦地,有點得寸進尺步步緊逼,但是她看老劉的眼神啊,眼裡滿滿都是愛護和珍惜。
比如她也會在別人面前誇老劉菜做得好吃,帶娃很認真;老劉眼睛被戳到了,她也會給他擦拭眼藥水;還有她動不動就摸老劉的耳垂,這些親暱行為都表現出了兩人之間滿滿的愛意。
傅首爾和老劉並不是那種喜歡在公眾面前,撒狗糧賣甜蜜的伴侶,甚至稍微親密一點的動作都會有些害羞。
但在相互調侃和互懟中,在鬥智鬥勇中,他們又將關心、愛護、包容和珍惜,在相處的細枝末節中體現了出來。
反觀老劉,他在妥協和忍讓中,又透露著一種虛懷若谷的智慧。
袁弘問老劉:「家裡有一個辯手是不是壓力很大?你跟她辯嗎?」
老劉說:「我在家裡基本上不說話,關鍵是說也說不過啊。所以,我就提前放棄。這樣她就很沒有成就感,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我也是贏了。」
李誕也忍不住感慨道:我特喜歡劉哥這種性格,你倆特合適。朱丹則總結:我真的覺得換一個人的話,你們的生活過不到現在。
而在男女分擔家務這件事上,老劉的觀點是:只要有能力或者有精力的,就可以多分擔一點,不用太去界定到底誰來做。
這跟傅首爾的「強勢」其實是一個道理。
傅首爾本身已經足夠優秀且努力,她接受他的如意郎君比她普通,老劉則甘願做「成功女人背後的男人」。
她接受他的「鹹魚」,他其實也在接受她的「鞭策」。
不是說我們要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而是想說,你的不滿不要要求讓另一半來滿足。有時候我們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我們忘了,你期待的,未必是伴侶想要的。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期待往往會帶著「我是為你好」的情感綁架。就像傅首爾說的,伴侶做不到,我們覺得TA沒有上進心,如果TA做到了,我們會覺得他可以做得更好,永遠學不會滿足。
真正讓人動容的,是節目中傅首爾的反思和告白:
「我是一個最有上進心的女人,但我反省我自己,我不是一個最好的伴侶。11年了,我在天橋上對你說的那些話,今天都實現了。但我知道你過得並不快樂,這是我婚姻裡最大的遺憾。」
很明顯,他們都在尊重彼此的選擇,也在接納彼此的不完美。愛應該是讓彼此快樂的,而不是去強迫對方為自己改變。
傅首爾曾在文章中表達了一種觀點:
死去活來就那麼一段時間,所以白頭偕老是因為愛情嗎?當然不是。這麼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或許才是最好的愛情態度。
上面這段話或許有點抽象,可以把它理解為傅首爾在這一期《奇葩說》後在微博發的感悟:
「這條十一年的路,我們都走得很辛苦。而我也漸漸意識到,婚姻裡和『愛情』一樣重要的,是『恩情』。有人告訴我,月亮有光不一定是因為閃光點,而是因為反光點,願我們都成為懂得賞月的人。時間改變了許多事,也衝淡了許多感覺,但那並不是誰的錯。我的人生,感謝有你,我最好的朋友。」
對於這番告白,老劉暖心回應:
「作為一條鹹魚,也感謝你十一年來的不離不棄,我都覺得很不容易,你辛苦了!」
節目播出後,#被傅首爾感動#成為了熱搜話題,但她本人更喜歡「被傅首爾笑死」。
生活還是樂呵呵的更好,她經常吐槽婚姻與伴侶,笑笑也就過去了,若能真誠、明亮,善待彼此,婚姻平實亦有光彩。
傅首爾並不想傳達「我太幸福了」。很多時候,幸福是一種錯覺,她想說的是:
「生活不容易,婚姻也一樣,但我們都盡力了,這就夠了。」
與其相互鞭策,相互抱怨,相互嫌棄,不如相互尊重,相互成就,相互包容,相互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