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鹽城響水生態化工園區約150公裡,另外一個工業園區——鹽城市大豐區海洋經濟綜合開發區的企業正在經歷第三個月的停止供熱。
7月16日,上市僅10個月的上市公司江蘇豐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豐山集團 603810)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證券簡稱變更為ST豐山,股票將於7月16日復牌交易。
其於7月14日披露公告稱,公司今年4月16日接到園區集中供熱公司鹽城市凌雲海熱電有限公司(下稱「供熱公司」)對其蒸汽管網全線進行安全檢修通知,公司於4月18日對原藥合成車間進行臨時停產。
豐山集團在公告中表示,根據最新溝通情況,預計供熱公司不能在7月18日及之前恢復供熱,公司原藥合成車間仍將處於停產狀態,復產時間具有不確定性。受本次臨時停產影響的2018年度實現收入佔當年合併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58.68%。
上述情形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3.4.1條第(二)款「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且預計在3個月內不能恢復正常」的情形。豐山集團向上交所申請對公司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公告顯示,截至7月14日,園區內企業均處於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工作中,暫未有化工合成類企業復產。
新京報記者致電豐山集團詢問此事是否與3月21日發生的響水化工園區爆炸事件有關,對方表示:「沒有,公告有寫,出於供熱公司自身的檢修升級。」
至於「還需要停產多久?」豐山集團回應稱:「這個時間我們也不能給出準確答覆,後面有進展,我們會發布一些公告。」
同在一個園區的上市公司江蘇輝豐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輝豐股份 002496)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政府有定期與我們溝通,但沒有復產的消息,沒有具體說法。園區裡,有化學反應的生產都停了,沒有化學反應的如包裝等還可以生產。」
新京報記者致電供熱公司和大豐海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前者表示停止供熱原因是「管網維修」,而後者則未作明確回應。
排隊逾1年上會獲通過 上市五個一字板
豐山集團申請主板IPO於2017年6月30日獲受理,2018年4月4日獲預披露更新,並於2018年7月31日上會獲通過,從受理到過會,歷時1年零1個月。
2018年9月17日,豐山集團正式上市交易,發行價25.43元/股,實際募集資金5.086億元,上市後股價連續獲得5個一字板,並於2018年9月27日觸及上市後最高價56.28元/股。截至7月14日收盤(註:7月15日停牌1天),豐山集團報37.83元/股,總市值約30.26億元。
豐山集團在今年7月14日披露的公告中表示,本次臨時停產的原藥合成車間主要生產氟樂靈、煙嘧磺隆、精喹禾靈、毒死蜱四種原藥產品,上述原藥產品2018年度實現收入佔當年合併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58.68%。
在今年4月16日收到供熱公司停止供熱的通知後,豐山集團曾分別於4月17日和6月28日披露部分生產線停產檢修升級進展公告,其中,豐山集團表示,因停止供熱,公司決定於2019年4月18日開始對原藥合成車間進行臨時停產,並藉此停產期間,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對部分生產線進行檢修升級,截至6月28日,已具備復產條件。
一位化工園區企業專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在集中供熱之前,企業都是自備鍋爐生產蒸汽,為減少汙染,園區就集中提供蒸汽。有的園區自己建有熱電廠,除了發電就是提供蒸汽,有的園區沒有熱電廠,就需要從熱電廠鋪設蒸汽管道。」
豐山集團表示,目前復產時間具有不確定性,公司董事會將加快推動復產工作,積極與相關單位溝通,推動供熱公司儘快恢復供熱。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豐山集團共有股東11750戶,殷鳳山、殷平、江蘇高投創新價值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分別持有43.19%、5.26%和5.21%,其中,殷鳳山、殷平為父女關係,合計直接持有公司股份3875.78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48.45%,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2019年1-3月,豐山集團營收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3.64億元和5324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5.91%和74.55%,而在2016年-2018年,豐山集團營收分別是10.19億元、12.59億元和13.1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7193萬元、1.07億元和1.39億元;基本每股收益1.20元/股、1.78元/股和2.14元/股。
輝豐股份:大幅下調半年度業績預期
與豐山集團同在一個園區的輝豐股份,同樣面臨著停止供熱的問題。
「政府有定期與我們溝通,但沒有復產的消息,沒有具體說法。園區裡,有化學反應的生產停了,沒有化學反應的如包裝等還可以生產。」輝豐股份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停產對我們的影響肯定很大,整個園區都停了,很耗人,快被耗死了。」
今年7月12日,輝豐股份披露的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顯示,其將4月27日作出的預告「虧損0-5000萬元」大幅下調為「虧損7500萬元至1.75億元」。
輝豐股份表示,修正業績的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園區集中供熱公司對蒸汽管網全線進行安全監測、檢修,並於2019年4月18日停止對外供熱,公司對前期已復產的原藥合成車間進行了臨時停產。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原藥合成車間及部分子公司仍處於停產狀態,停產時間遠超出預期,因停產造成的損失大幅增加。
今年6月14日,輝豐股份披露公告稱,臨時停產的合成車間為二氰蒽醌、烯醯嗎啉、氟丙菊酯、甲基磷酸二苯酯、咪鮮胺五個原藥產品,上述車間2017年實現收入佔當年合併收入比重為14.43%。
輝豐股份2018年年報顯示,在去年4月、5月間,輝豐股份已有部分車間及其子公司因違反環保法規而被責令停產,其中包括公司的數個製劑車間、合成車間、其他車間、江蘇科菲特公司和連雲港華通公司。
其中,被停產的製劑車間已在去年9月和11月恢復生產,被停產的合成車間在今年1月3日恢復生產,後因供熱公司對其蒸汽管網全線進行安全監測、檢修,上述合成車間於今年4月18日重新進入停產狀態。
而科菲特公司和華通公司則分別處於「尚未復產」和「已關閉並重組」的狀態,後者的原因為「當地政府對所在工業園區統一停產整治而停產,後因未經批准擅自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託運至化工園區外非法處置的行為被縣政府責令關閉」。
新京報記者 肖瑋 陸一夫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柳寶慶
記者聯繫郵箱:xiaowei@xjb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