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 | 「騎到哪停到哪」,臺灣為啥容不下無樁共享單車?

2021-02-06 中國城市中心

臺北市自行車道。


文 | 王堯


騎到哪、停到哪,來自新加坡的無樁共享單車租借服務oBike 2017年落地臺灣,主打「無樁共享模式」,號稱要「打造臺灣人的環保新生活」。然而,令業者始料未及的是,運營不久就引發臺灣社會強烈反彈,新北市政府幹脆對oBike下了重鍘,引來一片叫好之聲。無樁共享單車在臺灣的路該怎麼走?目前還是眾說紛紜。


新北市的一個拖吊場,堆放著至少有幾千輛自行車。無樁式共享單車oBike進駐臺灣後,頻頻被民眾投訴佔用機車(摩託車)停車格、違規停車。新北市政府自7月7日起,陸續公告17個行政區禁止oBike佔用公用停車位,嚴禁業者再投入車輛。同時針對違規oBike展開拖吊執法,截至7月21日已取締拖吊4764輛oBike。新北市交通局表示,一輛oBike拖吊費用88元新臺幣(下同),一日保管費20元,業者如果全數領回自行車,必須繳交拖吊移置保管費約120萬元。


「繳錢只是為了顯示誠意,我們並不違法,會尋求行政救濟。」oBike的經營者臺灣奧致網絡公司認為,共享單車模式提供自行車租賃服務,提供使用者最便利服務,符合綠色運輸政策,投放自行車都在合法區域。


隨意停的oBike究竟是否違法?一句話還真說不清。


oBike幾個月前進入臺灣。如同大陸的共享單車一樣,消費者只需下載App、預繳900元押金,就可以「騎到哪、停到哪」,15分鐘只要2元。oBike臺灣總經理王妍婷說,oBike的定位是「填滿大眾交通工具站點與目的地之間的最後一裡路」。


過往臺灣人熟悉的是由政府主導設立的公共自行車YouBike。事實上,oBike到臺灣發展,正是看中了臺灣人口密度夠高、自行車環境及大眾運輸建設完備,民眾早已適應YouBike的共享概念,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養成成本。作為站點式自行車,一般情況下YouBike站點以相距600米以上為原則,總有涵蓋不足的區域,「況且臺灣也不是每座城市都有YouBike系統,我們正好能填補這個空缺,提供市民便利的單車服務。」王妍婷說。


沒想到,oBike很快就引發眾怒:有人用完直接停放路邊,有礙市容也影響交通多個縣市的自行車租賃業者抱怨自己被搶了生意,「連借打氣筒的人都沒有了」。機車格中停滿oBike,機車騎士找不到停車位,紛紛撥打政府舉報熱線。


根據臺灣交通部門的統計,有46.5%的臺灣民眾選擇機車出行,「對臺灣人來說,佔據寶貴停車格的oBike簡直就是犯了滔天大罪。而且,臺灣許多機車停在停車格是要交費的,oBike反而不用交費,用公共的資源賺自己的錢,當然不行。」臺北市民徐鴻均說。


正因如此,新北市對oBike說不,被認為很順應民意。新北市長朱立倫說:新北市對oBike的處置於法有據。只要是分享型或低碳型運輸都歡迎,但必須在法規範圍內,業者未來須提出如何使用停車場域,且不影響現有機車族、自行車族的停車權益。


與新北市相鄰的臺北市則持不同看法。臺北市長柯文哲公開表示,科技走在法律前面,共享經濟是世界潮流,確實擋不住,應該是要管理而不是禁止,臺北市府要的是管理,會儘速擬定管理辦法。


臺北市運輸管理部門進一步說明,租賃自行車並非特許行業,不需要申請核准登記,只要有「商業登記」就能投車。法律也規定,腳踏車除停放於腳踏車區外,也可以停放於機車格,並未違法。不過,臺北市目前已研擬《共享單車自治條例》,朝「申請必須給付許可費」「使用市有地必須給付租金」方向進行。


有民眾質疑,為何臺北市不能效仿新北市以「公告」方式拖吊停放在機車格內的oBike?對此,臺北市認為,此舉的法源依據有疑慮,為了避免涉訟、有待研議,但最終仍必須朝自治條例進行。


新北市說「於法有據」,臺北市說「法源有疑慮」,全臺各縣市對oBike的態度也各不相同,那麼到底誰「於法有據」?臺灣交通管理部門的回答是:都於法有據,法源不同而已。臺北市允許自行車在機車格停放,法源是「道路交通安全規則」131條:「在未設置自行車停車設施之處所,自行車得比照大型重型機車以外之機車停放。」


而新北市行使的是「停車場法」第十三條公告的權力,根據「停車場法」第十三條規定,地方政府可於公告後,針對「租賃自行車」禁止停車範圍,進行移置(拖吊)。


既然都合法,臺灣交通管理部門既無意修法、也不打算出面協調。他們認為,停車管理是各地自行管理的事項,且因各地交通環境與特性不盡相同,交通管理部門尊重各縣市管理權責,但因為oBike算是綠色運輸,交通管理部門鼓勵業者去跟各縣市洽談,找出一個適當的營運方式。


有趣的是,7月24日,臺北市交通局突然政策轉彎,宣布為顧及機車停車權益,臺北車站、信義商圈等8個區域的收費機車格,8月1日起禁止停放自行車,違者將拖吊移置保管。


遭受新北市「強力阻擊」後, oBike發表聲明,承諾會自主巡查違停車輛,若有發現違停事實,會自行移置排除。若經民眾反映違停者,市府將優先通報,由業者在1小時內前往移置,較為偏遠地區將在4小時內處理完成。此外,oBike願意配合新北市政府,積極會勘增設自行車停車空間。


由使用者造成的違停如何處置?目前來看,臺灣各縣市政府的板子多數還是打在業者身上。為了改善使用者的違規問題, oBike建立了信用評分機制,對於屢次違規使用者有停權措施,以改善違規問題。使用者被舉報違停一次將扣20分,信用分數越低,單車租借費越高,若被扣至零分將永久停權。100至80分間維持原價每15分鐘2元;80至60分每15分鐘10元;低於60分每15分鐘20元。


另據oBike公司透露,臺北市已經提供了自行車停放區域的地圖信息,未來可整合進oBike App、官網當中,附近哪裡有自行車停車格、哪裡是禁停區,都能一目了然,希望可以減少單車停放機車格的現象。「目前暫定消費者若能把車輛停放到合法停車區域,就會適當給些鼓勵,鼓勵的力度尚在精算中。」 王妍婷說。


儘管obike公司想方設法降低批評聲浪,負面訊息仍然層出不窮,有人甚至直斥obike是「偽共享經濟」。「臺中市不會有oBike,來一臺就拖一臺!」臺中市交通局長王義川公開表示,oBike打著共享的口號,實際上就是一間租車公司,真正的共享單車是民眾把自己的單車拿出來供他人使用,不會收錢;對這種佔用道路空間來賺錢的公司,市府絕不會縱容。


「有YouBike就足夠了」的聲音也不小。有網民撰文稱:臺灣的街道設計本身就不寬,過去要分給機車、汽車兩大族群,聽到的抱怨已經不少……也許,在臺灣目前的環境下,有了有固定租借站也有廠商進行車輛維護,民眾借還車亦有秩序的YouBike就夠了。


臺北圈圈數位娛樂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士傑是「汽車一族」,但平時會儘量用YouBike低碳出行,對於oBike爭議,他的看法是:「歸根結底還是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我也認同oBike不是共享經濟,就是一家租賃公司。但也不贊成將其一棍子打死,畢竟隨借隨停、還可以預約的模式比YouBike還是有其優越性。至於衍生的停車空間及費用問題,我認為應該由業者負責,讓業者自己去尋找盈利的模式。」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感謝原文作者及發布媒體為此文付出的辛勞,如有版權或其他方面的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

微信編輯:一米陽光

相關焦點

  • 無樁共享單車在臺灣:騎到哪停到哪為啥爭議大
    騎到哪、停到哪,來自新加坡的無樁共享單車租借服務oBike2017年落地臺灣,主打「無樁共享模式」,號稱要「打造臺灣人的環保新生活」。然而,令業者始料未及的是,運營不久就引發臺灣社會強烈反彈,新北市政府幹脆對oBike下了重鍘,引來一片叫好之聲。無樁共享單車在臺灣的路該怎麼走?目前還是眾說紛紜。oBike公司宣傳圖。
  • 無樁共享單車在臺灣「騎到哪、停到哪」為啥爭議大
    本報記者 王 堯攝   騎到哪、停到哪,來自新加坡的無樁共享單車租借服務oBike2017年落地臺灣,主打「無樁共享模式」,號稱要「打造臺灣人的環保新生活」。然而,令業者始料未及的是,運營不久就引發臺灣社會強烈反彈,新北市政府幹脆對oBike下了重鍘,引來一片叫好之聲。
  • 無樁共享單車在臺灣「騎到哪、停到哪」 引發巨大爭議
    據人民日報7月27日報導,騎到哪、停到哪,來自新加坡的無樁共享單車租借服務oBike2017年落地臺灣,主打「無樁共享模式」,號稱要「打造臺灣人的環保新生活」。然而,令業者始料未及的是,運營不久就引發臺灣社會強烈反彈,新北市政府幹脆對oBike下了重鍘,引來一片叫好之聲。無樁共享單車在臺灣的路該怎麼走?目前還是眾說紛紜。
  • 臺灣無樁共享單車為何舉步維艱 「停在哪」成難題
    有關臺灣的公共自行車,臺北街頭是這樣一幅畫面:UBike自行車停放處,偶爾會見到幾輛oBike共享單車停放在其中。  UBike是在臺灣普及多年的公共自行車,它有固定的停取車點,有自己的樁位。oBike類似大陸近年來十分火爆的共享單車,不需要固定樁位。
  • 無樁共享單車進軍臺灣,為何遭遇尷尬?
    騎到哪、停到哪,oBike主打「無樁共享模式」,號稱要「打造臺灣人的環保新生活」。截止目前,oBike已經在基隆市、新北市、臺北市、新竹市、南投縣、臺南市、高雄市、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等臺灣縣市提供租車服務。  綜合臺媒報導,目前oBike是在臺灣的唯一一家無樁共享單車公司。有人會認為,一家獨大,繼而形成壟斷,瘋狂吸金,豈不是要賺翻!
  • 共享單車停車區怎麼劃? 市民騎到家門口定位也難尋
    北京晨報記者日前前往石景山魯谷大街看到,在一處印有「石景山區 摩拜單車」字樣的共享單車停車區內,幾輛共享單車集中停放在此處。「這樣挺好的,可以避免共享單車隨意停放,取車也比較方便,容易找。不過,為何只劃摩拜停車區呢?如果我騎的是ofo停還是不停呢?我覺得應該都能統一停放,不分品牌。」現場一位市民表示。
  • 三地代表熱議共享單車:損毀時有發生,建議將違停納入徵信
    【吳碧霞】「損毀共享單車等同不愛惜公共設施」吳碧霞是全國人大北京團代表,作為一名歌唱家,她一直呼籲環保出行,連續幾年都騎自行車到代表駐地報到,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昨天上午,她又一次騎著單車到北京代表團駐地北京會議中心報到,只不過這一次是共享單車。
  • 唐山共享電單車品牌!唐山共享助力車有哪幾種?
    唐山共享電單車品牌!唐山共享助力車有哪幾種?為此,唐山當地引進了不少共享電單車來緩解城市的交通壓力,喵走出行就在列其中,共享電單車可以說是共享單車的升級版,受到眾多市民的喜愛!唐山喵走出行共享電單車與共享單車一樣,喵走出行共享電動單車也是掃碼解鎖。
  • 外籍男子騎共享單車隨意丟草叢,被路過眾人發現後:我錯了
    【感謝諸位在茫茫文海中看到並且閱讀這篇文章,本文為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抄襲,侵權必究】7月4日,據四川觀察報導,一外籍男子騎完共享單車後,將共享單車隨意地丟在草叢裡。路過的人發現了該外籍男子將共享單車扔在草叢中後,紛紛上前指責該男子,說他這樣做是不對的,讓他把共享單車撿回來。該男子看周圍有這麼多人指責他,可能是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便向眾人道歉:我錯了。然後就將草叢裡的共享單車撿了回來。這件事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有網友表示:不管你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來到中國請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
  • 共享單車揭密:上海低素質人群在哪扎堆
    (見《27萬輛共享單車告訴你:哪裡是魔都被遺忘的角落》)如果把所有的共享單車的位置畫到圖上,變出滿城星光夜上海的可視地圖,除了熱鬧的畫面,細節裡還有許多差異。統計上看,大部分的單車分布在路的周邊,勾勒出一幅涇渭分明的街道景象。比如閔行區虹橋鎮附近的小區,小區路邊停了好多車,前簇後擁,形成了一條條光帶,而小區內部則基本不停車,一派文明的景象。
  • 臺灣共享單車少有人騎還惹人厭,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行走在臺灣一些城市,經常能在街頭看到一些共享單車。但是奇怪的是,這些單車的使用率並不高,往往停放在路邊,少有人問津。這是怎麼回事?據臺灣媒體公開報導,新加坡無樁共享單車租借服務oBike2017年落地臺灣,主打「無樁共享模式」。
  • 共享單車「退燒」!全國多地共享單車投放量下降
    從2014年開始,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花花綠綠的共享單車開始出現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它們最風光的時候,各大品牌的共享單車多到好像連顏色都不夠用,很多城市都出現單車圍城現象。但是最近在北京,許多經常用車的上班族發現共享單車沒那麼好找了。上班族:有的時候想騎,但是難找車。
  • 90後小夥因找不到停車點,直接騎共享單車進藏,網友:路費要多少
    90後小夥因找不到停車點,直接騎共享單車進藏,網友:路費要多少隨著這幾年的發展,現在共享單車在城市裡可以說到處都是了,為此,還出現了亂停車佔用公共車道的現場。不過因為共享單車都有安裝定位系統,所以共享單車並不是說想停哪就能停哪的,這不,小蔡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小蔡是一名成都的90後的小夥子,他和很多人一樣,對西藏充滿了幻想,於是準備和驢友們一起去西藏看看,小蔡從成都出發,於是心想,隨便掃一輛共享單車,然後騎車到雅安還車後與驢友們一起會合,然後徒步走進西藏,然而等小蔡到了雅安之後,卻發現雅安沒有共享單車的停車點。
  • 共享單車:停得好才能騎得遠
    不久前,首府共享單車忽然少了很多,很多市民找不到車,引發熱議。儘管坊間對此事有不少「內幕傳聞」,但事實證明這些都是謠言,共享單車被集中「關押」的真正原因是:相對於呼市的常住人口而言,共享單車數量已經嚴重超出,亂停亂放現象日益突出,加之企業收回速度太慢,城管這才協助企業將部分共享單車收回。共享單車操作簡單、低碳環保,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的「最後一公裡」。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
  • 目前國內17家共享單車你都認識嗎?你騎過哪幾種呢?
    目前國內17家共享單車你都認識嗎?你騎過哪幾種呢?1.摩拜單車英文名mobike,被稱為小橙車,是無樁借還車形式的智能硬體。手機掃碼智能開鎖。押金299元。2.ofo小黃車ofo的理念是,「騎時可以更輕鬆」。
  • 在長春騎共享單車為啥這麼難?這邊剛投,那邊就收,太魔幻了!
    在長春騎共享單車為啥這麼難?這邊剛投,那邊就收,太魔幻了!在長春騎共享單車為啥這麼難呢?最近天氣暖和,發現街頭出現了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小藍哈羅單車,小綠青桔單車,還有小黃摩拜單車,然而卻出現一種奇觀,共享單車運營公司剛投放,緊接著相關部門就收走,這種奇葩的現象其實從去年就開始了。去年4月份,小藍哈囉單車在長春街頭投放,緊接著被暫扣,原因是在長春市沒有取得合法的手續,據相關報導的數據,當時至少1200輛哈囉單車被相關部門暫扣。
  • 臺北擬推條例加強共享運具管理,共享單車違規停放會被處罰
    以共享單車為例,臺北市交通局表示,未來業者需向市政府申請許可期限3年,每年每輛單車收取500元(新臺幣,下同)權利金。共享單車服務區設置地點、範圍,會根據業者需求和該處周邊環境決定;若業者投放車輛超過許可數量,或不在指定服務區內營運,每輛車將會被處以300到600元罰款。
  • 共享單車正式進駐高雄 業者推免費騎乘
    華夏經緯網6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騎到哪,停到哪!在島外風行的無樁共享單車從20日起正式進軍高雄營運,業者在官方網站放出從6月20日起到7月9日止在高雄騎乘免費的訊息,傍晚首度將60輛共享單車下放在凱旋捷運站四周單車停車位,鮮黃色的外觀吸引許多經過民眾好奇觀望,有些人還不知道共享單車如何租借,只能先跨騎試乘過過乾癮。
  • 共享單車進軍港臺 水土不服前路漫漫
    4日上午,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和規範共享單車發展。相對於共享單車在大陸方興未艾,在臺灣和香港地區,共享單車的發展情況又如何呢?
  • 共享單車臺灣遇冷 網友抱怨:第一次騎就討厭它
    共享單車臺灣遇冷,網友抱怨:第一次騎就討厭它。(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7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共享單車oBike進入臺灣,違停、佔用停車格等亂象頻生,也引爆「oBike還沒準備好進入臺灣」,或是「臺灣人還沒準備好迎接oBike」的爭論。  撇開各項外部爭議,單純從消費者觀點來看oBike「好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