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其實吧,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無非是圖個逍遙,開開心心,自由自在。
但開心的本質是什麼?很多人不能理解,以至於總是盲目地尋求開心,甚至認為吃喝玩樂便是開心,這樣非但不能夠開心,還會陷入無窮無盡的痛苦之中。
那,開心的本質是什麼?
表面上看起來的開心是瀟瀟灑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吃就吃,想玩就玩,無拘無束,似乎任何人都可以做到這樣,只要你想,都可以,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你看那些整天玩著手機,刷著抖音,打著遊戲,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人,他們過得開心嗎?不,他們是不開心的,甚至還是痛苦的,他們在這個繁華的世界迷失了自我,行走在這天地間顯得是那麼格格不入,因為他們的內心不強大。
以至於總是做一些連自己看不懂的事情,一次次地消耗自己的大腦內存、消磨耐心、鬥志及意志,甚至消磨自己的信仰。
也不是不困,就是想在等等,等什麼呢?不知道,就是想在等等。
這是網絡上你們認為非常搞笑的一句話,但在我認為,這句話流露出了無以言表的無奈與難過。
那麼也就是說,開心是建立在自身強大的基礎上,如果做不到,將永遠獲得不了真的開心。
或許有人會說了,我有錢,我不就開心了嗎?對此我想說,倘若你沒錢了呢?你還會開心嗎?因此身外之物,不是我們開心的根本,要想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必須先強大自我。
首先是要「靜」
東周戰國中期莊子說:「平易括談,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
什麼意思呢?
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只有做到內心平靜,才能夠無所畏懼地面對任何事情,另外,金庸先生所寫的《倚天屠龍記》中的「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與這句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其實透露著無法言語的狂妄與霸氣。
同理,平靜也是如此,一個人看似平靜的外表下,實際有著讓人無法接近的強大,這也正是為什麼保持內心平靜是一個強者必須具有的要素,當然,也不是說你保持了平靜就一定是強者,但保持平靜一定是走在強者的道路上。
如何讓自己的內心回歸平靜?這裡來講一個事件。
剛剛入道門的弟子,其師傅會讓其掃一年地再教其道法,一開始這些弟子都不能夠理解,很是無語,表示道自己來這裡不是掃地的,是來修行的,為什麼要讓我掃地?這就導致了很多弟子不能堅持,紛紛離開,然而真正堅持下來的人才明白:
原來自己掃的不是地,掃的是內心的浮躁。
那麼,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方法讓咱們的身體復歸於自然,平靜下來呢?
其實很簡單,你可以通過打坐、站樁、念經,再或是寫字等等,都是可以的,哪個好用用哪個,不要拘束,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打坐的話,你不要拘泥於某種姿態,那種姿態舒服就用那種,否則將無法讓自己平靜下來。
其次是要意志堅定,不受外界影響
《莊子天地》:「天下之非譽,無益損焉,是謂全德之人哉!」
與這句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是,道家呂純陽說的「真常需應物,應物要不迷。」
其意思就是我們不要沉迷於身外之物,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點在上面的內容中,就已經說到了,否則非但不能開心,反而會難過。
亂花漸入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要做到不被花花世界迷惑,就要有定力,而定力的基礎,就是意志堅定。
那如何意志堅定呢?
你看打坐等等讓自己的平靜下來的方法,都是從呼吸平穩開始的,只有做到了呼吸平穩,內心才能平靜,意志才能堅定。
為什麼只有意志堅定才能不受外界影響?
因為意志堅定,你才能時刻保持清晰與理智,那麼你就不會丟失辨別是非的能力,不會被任何事物牽著鼻子走,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懂得什麼東西對我有用,什麼東西對我沒有用。
很顯然,明白了這些,自然也就不會不斷的自我消耗,那逍遙開心不就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嗎,因為你的所作所為都是有理有據,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空穴來風,閒得沒事才做的。
如果還不明白如何變得強大,獲取快樂,那就記住大家都熟悉的這句話吧,自律即自由,自由即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