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山夾江「東風堰-千佛巖景區」9月15日恢復對外開放
四川在線記者 楊藝茂樂山文廣旅局供圖9月14日,記者從樂山市夾江縣東風堰>千佛巖景區管委會獲悉,此前因改造升級而暫時關閉的國家4A級景區——東風堰-千佛巖景區已符合對外開放條件,從9月15日起恢復對外開放,開始接待遊客。
-
國慶節:花一天時間,打卡夾江東風堰、千佛巖
我們學校同學來到千佛巖參觀。我順便客串了一回導遊。東風堰與青衣江在作最後的告別。350年歷史的東風堰清流潺潺,從毘盧到龍頭、胡公,再到東風,每一次更名都有它獨特的故事。我認為最沒有詩意的就是東風,還是毘盧好。遺產應有古意嘛!
-
四川東風堰:350年古堰「澤潤生民」
東風堰隧道穿過大觀山千佛巖文物風景區千年縣邑 水文化「山高水長」「兩岸青山相對出,一江碧水自中流」,夾江以自然形勝而得名,昭示了夾江人民千百年來與水利發展源源不斷的情懷。東風堰工程沿線至今遺留了大量歷史文化景觀和水文化遺蹟,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夾江千佛巖。
-
樂山東風堰:青衣江畔閃亮「明珠」 350年古堰「澤潤生民」
千年縣邑 水文化「山高水長」 「兩岸青山相對出,一江碧水自中流」,夾江以自然形勝而得名,昭示了夾江人民千百年來與水利發展源源不斷的情懷。東風堰工程沿線至今遺留了大量歷史文化景觀和水文化遺蹟,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夾江千佛巖。
-
下一站,夾江千佛巖!
READING夾江千佛巖夾江千佛巖山雄水秀,古蹟眾多,歷來就有青衣江佳處的美譽。摩崖造像162龕,大小佛像2400多尊,依山而建,臨江而鑿,均建於隋、唐時期。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夾江千佛巖景區位於樂山市夾江縣城西3公裡處。夾江是一個古老的縣城,與其叫夾江,還不如叫江夾,因被青衣江和大渡河兩條大江夾在中間而得名。出城向西,大約十公裡,就是隱藏很深的千佛巖。二山對峙,一江中流,夾江因而得名。
-
千佛巖景區—藏於深閨的小家碧玉
夾江,千年古縣,自隋開皇十三年(593)置縣,距今1400多年,鍾靈毓秀,人文薈萃。如果說秀絕天下的峨眉山和全國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是大家閨秀,那麼,夾江東風堰-千佛巖景區就是藏於深閨的小家碧玉。看慣了騰格里的大漠黃沙、太平洋的滄海橫流、中原地帶的平疇千裡、雲貴兩省的高山深壑,走進東風堰-千佛巖,總會使你眼前一亮,心頭一暖,神思一緩。
-
夾江東風堰-千佛巖景區2020年中秋國慶長假遊覽公告
為了紮實做好東風堰-千佛巖景區2020年中秋國慶旅遊安全工作,提升景區假日管理服務水平,根據《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關於做好2020年國慶節、中秋節假期旅遊景區開放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結合東風堰-千佛巖景區實際,現將中秋國慶旅遊接待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開放時間開放時間:9:00—17:30二、調整遊客限量從2020年10月1日起,東風堰-千佛巖景區將按照每日最大承載量的75%進行遊客限量,即:遊客限量9750人/日。
-
巖鑿千佛,江流萬載,樂山竟然藏著這麼美的山水畫卷
東風堰 「百年古堰,澤潤生民;清流碧波,萬古不廢。」 東風堰流經夾江千佛巖石窟造像群時依山而建,穿山鑿石,又被人們稱為穿山堰。淙淙流水從佛像龕下隱身而過,包容共存,蜿蜒多姿,融為動靜相宜的和諧整體。
-
夾江東風堰「澤潤生民」350年 將成為青衣江畔閃亮明珠
張勇剛攝千年縣邑 水文化「山高水長」「兩岸青山相對出,一江碧水自中流」,夾江以自然形勝而得名,昭示了夾江人民千百年來與水利發展源源不斷的情懷。東風堰工程沿線至今遺留了大量歷史文化景觀和水文化遺蹟,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夾江千佛巖。
-
古玩藝術品交流集市,演繹不一樣的文化夾江
古樸典雅的禪意小鎮,是夾江縣重點打造的千佛巖景區文化小鎮。周末一大早,各種花鳥奇石、古玩字畫的藝術品,在這裡形成一個自由交易市場。開市第一天,180多個商家匯聚在這裡,文化趕集熱熱鬧鬧、紅紅火火。「夾江自然環境優越,人文景觀獨特,文化底蘊豐厚,縣委政府非常重視文旅產業發展,規劃了千佛巖風景區禪意文化小鎮,完善了基礎設施,為文旅產業繁榮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夾江縣收藏家協會會長李志向說,夾江收藏家協會和千佛巖景區管委會,共同打造東風堰—千佛巖古玩藝術品交易集市,促進文化事業繁榮,也為千佛巖景區增添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
-
東方佛都 清音閣 夾江千佛巖 景點詳細介紹
而今東方佛都循古蹟恢復舊貌,保留唐代原有山林風貌,依山取勢、高低錯落、林隱千佛、洞中百窟樂山大佛所在的凌雲九峰,唐代時「峰各有寺」《大象閣記》,後毀於元明。東方佛都循古人遺蹟,以恢復唐代風貌為宗旨,薈萃了世間石刻佛像精品,為四川美院老教授們雕塑,中國雕塑大師劉開渠是顧問。
-
夾江印象-豆腐腦、千佛巖和木城
2016年10月4日,清晨前往夾江縣城最有名的網紅店品嘗當地特色豆腐腦。,主要是看千佛巖……千佛巖旁邊的水渠良心景區啊!,有個木城鎮,就在千佛巖電站附近。
-
藝術樂山 夾江的打開方式
劉墨《夾江千佛巖寫生》緊靠古縣城西,青衣江畔的千佛巖景區,有古人開鑿的數千尊精美摩巖石窟造像長廊,雄踞沿岸兩百多米,慰為壯觀,名聞遐邇。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不到千佛巖不算來過夾江喲。2019年11月,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為夾江縣授牌「中國綠茶出口強縣」。
-
東風堰畔千佛崖
7月19日,這是一個雨後天晴的風和日麗的周末,早晨氣溫就二十幾度左右,適宜室外尋覓一個景點觀光徒步。 出了小區,舉頭仰望萬裡天空萬裡雲,遠處雄偉秀美的天下名山清晰無比。其實,兩家人早已約定好,今天就去峨眉山市旁邊的宣紙之鄉夾江東風堰千佛崖來個一日遊。
-
古玩藝術品交流集市,演繹不一樣的文化夾江
景區文化小鎮。,人文景觀獨特,文化底蘊豐厚,縣委政府非常重視文旅產業發展,規劃了千佛巖風景區禪意文化小鎮,完善了基礎設施,為文旅產業繁榮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夾江縣收藏家協會會長李志向說,夾江收藏家協會和千佛巖景區管委會,共同打造東風堰—千佛巖古玩藝術品交易集市,促進文化事業繁榮,也為千佛巖景區增添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
-
平涼崆峒山景區3月6日起恢復對外開放
崆峒山景區3月6日起恢復對外開放每日甘肅網3月7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黃?)經平涼崆峒山大景區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意,崆峒山景區於3月6日起恢復對外開放。據悉,景區開放後一周內以最大承載量的30%限流,之後視情況增減。景區採取實名制購票管理。平涼市遊客在進入景區時,需核驗登記「平涼市疫情防控出入登記系統」。景區開放後採用窗口和線上兩種購票形式,避免長時間在購票窗口停留。
-
節拍天下|夾江千佛巖與樂山大佛同期建造 門票僅5元
這個景區距成都130公裡,這裡的佛像與樂山大佛同時期建造。這裡並不太擁擠,這裡門票只需5元。這裡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夾江千佛巖。10月4日,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在千佛巖景區看到,景區有不少遊客在悠閒地散步觀景。所謂千佛巖的千佛,密集分布在鐵石關下棧道右邊臨江陡峭的崖壁上。
-
濟南千佛山、植物園等15個公園風景區2月27日起恢復開放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7日訊 閃電新聞記者從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了解到,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所屬15個公園風景區從2月27日起恢復開放
-
古代祭水場景再現 樂山夾江舉行第二屆放水節
3月8日上午9點,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工程東風堰遺址現場(新橋水電站)人山人海。伴隨著悠揚的古樂聲,近百人身著漢服,緩緩步入現場,拉開了四川樂山夾江·東風堰第二屆放水節的序幕。始建於1662年的夾江東風堰,是川蜀地區沿江無壩引水自流灌溉工程的典型代表,更是樂山市繼樂山大佛、峨眉山之後的第三處世界遺產,於2014年9月成功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