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從宗教節日到「惡作劇之夜」

2021-02-15 澎湃新聞

[英]莫尼卡-瑪麗亞·斯塔佩爾貝裡 著 高明楊、周正東 譯

Hallow Even、Hallowe'en或Hallow's Eve,再到如今人們所說的Halloween,指的都是萬聖節前夜。萬聖節(All Saints' Day)是天主教徒紀念聖徒和殉道者的日子。Hallow在古英語中表示「聖徒」(saint)的意思。而新教徒會在10月31日這天慶祝宗教改革日,1517年的這一天,馬丁·路德在德國維滕貝格的城堡大教堂大門上貼出了劃時代的《九十五條論綱》。


現代萬聖節前夜源自古老的凱爾特異教火節「薩溫節」慶祝活動。為了將這一節日基督教化,教會將萬聖節前夜定在10月31日,萬聖節定在11月1日,萬靈節定在11月2日,但這一系列措施並沒有抹去該節日的異教特徵。怪誕的面具、挖空的南瓜、騎掃帚的巫婆,這些人們用來嚇走邪靈和惡魔的形象依舊是萬聖節前夜的標誌。甚至「不給糖就搗蛋」的說法也可以追溯到人們用食物作為趕走邪靈的報酬的習俗。


基督教誕生之前,歐洲的凱爾特人每年都要慶祝兩個大型的火節:5月1日前夜的五朔節及10月31日的薩溫節。儘管這些日子與分點(春分和秋分)和至點(夏至和冬至)、收割和播種沒有關係,但五朔節和薩溫節分別標誌夏季和冬季的開始,因為凱爾特人主要是一個遊牧民族,而非農業民族。在高緯度地區,太陽年通常被劃分為2個而不是4個季節。當時的日耳曼人和凱爾特人已經了解到二至的日期是不確定的,據信,這些知識是歐洲人在與古埃及人交換錫和鹽的過程中獲得的。


薩溫節從10月31日的日落持續到11月2日的日落。在北歐,它標誌著一直持續到5月的漫長冬季的開始,同時也標誌收穫時節的結束。古老的薩溫節代表人類對死亡和黑暗的敬畏。因此,在薩溫節期間,人們習慣在山頭點燃神聖的篝火。


太陽一般會被視為萬物的生命和營養之源。然而,太陽並不是永遠高懸在天空中,它會在夜晚降臨時「消亡」,並在第二天早上「重生」。特別是在北歐國家,太陽一年中每天出現的時間變化很大;在仲冬時節,白晝極短,太陽幾乎完全消失。這對古人來說是十分可怕的,在他們看來,火是太陽的象徵,通過各種與火有關的儀式,古人們希望使白晝得以延續。除了火焰,車輪和圓盤也被用來象徵太陽,人們在中歐、西歐以及東方和亞洲國家的墓葬中發現了這樣的陪葬品,據推測,這些物品的作用是為了能為死者的靈魂照亮通往冥界的道路。


薩溫節(Samhain)的字面意思是「夏天的結束」,它不僅標誌著北方漫長冬天的開始,還是凱爾特新年開始的標誌。與嬰兒從母親子宮的黑暗中誕生一樣,大自然也被看作是從黑暗的地底萌發而出,因此,根據凱爾特人的信仰,新年是從黑暗的冬天中誕生的。在此期間,人們會將牛從周邊的牧場趕到室內,家畜和人類一起在屋簷下度過漫長的冬天。


在凱爾特人看來,萬物生命循環中所有的轉折點都充滿了魔力,特別是代表辭舊迎新的新年。愛爾蘭、威爾斯及英格蘭西北部的神話和民間傳說將這一時間點與鬼魂、妖精和仙女的造訪聯繫在一起。人們認為,在這一短暫的時期,現實世界與超自然世界間的屏障會變得很薄,萬物之靈突然變得肉眼可見,各種超自然力量現身於物質世界並對人類產生影響。


凱爾特人相信,隨著冬天來臨,太陽消失,逝者們可憐的靈魂會在鄉間遊蕩,因為寒冷而瑟瑟發抖,因此它們會在夜晚拜訪活人的家庭尋求庇護。為了尋求遮蔽和保護,這些鬼魂很可能會進入人們家中,因此,戰戰兢兢的人們會為它們在客廳中留下食物,也不會熄滅爐火。但對於人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採取各種手段,將這些鬼魂拒之門外或將它們嚇走。為了不被邪惡的生靈或仙子認出而被誘拐,人們會佩戴各種面具。人們用各種裝扮愚弄或欺騙邪惡的鬼魂,包括用炭把臉抹黑以及把衣服前後或裡外反穿等。將挖空的蘿蔔頭插上點燃的蠟燭放在窗臺上據說也可以將這些鬼魂嚇跑。這個夜晚既不屬於現實世界,也不屬於超自然世界,因此,在漫長黑暗的冬天降臨之前,這是一個可以隨意玩鬧和惡作劇的夜晚。


在山上生起篝火是北歐國家萬聖節前夜古老慶祝儀式的特殊標誌之一。在英格蘭,點燃篝火的傳統被改到了11月5日,以紀念陰謀家蓋伊·福克斯(Guy Fawkes) 被捕。在蓋伊·福克斯之夜,人們仍然可以觀察到古代薩溫節的一些傳統。在北歐,人們仍然普遍相信,如果在這天晚上聽到身後傳來不斷接近的腳步聲,一定不能回頭看,因為這可能是鬼魂的腳步,不幸看到它們的人不久之後也會變成它們中的一員!


19世紀,許多歐洲人移民美國,致使不同文化的節日和傳統融合在一起。萬聖節前夜在今天也被叫作「魔鬼之夜」或「地獄之夜」,對於許多人來說還成了「惡作劇之夜」,是一個捉弄他人的好機會。在美國,鏤空的南瓜取代了歐洲人使用的蘿蔔。過去大多數與這一天相關的信仰都已被人們遺忘,萬聖節前夜也被籠罩在商業化的氛圍之中。在美國,萬聖節已經成了一種家庭活動,戴面具和化裝的習俗仍得以保留。此外,人們還會戴上各種有趣的塑料帽子,大人們會參加假面舞會或化裝舞會,家人們在一起享受美食和聚會,孩子們喊著「不給糖就搗蛋」,挨家挨戶索要糖果、餅乾、蘋果和其他的小玩意兒。如果沒有交出吃的或禮物,房主可能會受到惡作劇的「懲罰」。

講述墨西哥亡靈節的《尋夢環遊記》

在信仰天主教的南美洲和中美洲,紀念亡者的節日被稱為亡靈節,這一慶祝活動持續整整3天。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國家像墨西哥人一樣熱愛「亡者的節日」。開始於10月31日,持續到11月2日的亡靈節是墨西哥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為了紀念祖先,人們會點上蠟燭;家中的祭臺也會被裝飾上水果、麵包、糖果和鮮花;人們穿著華麗的套裝和戲服,跟隨遊行的隊伍在各條街道中穿行。

本文節選自《魔法、節日、動植物:一些奇異文化傳統的歷史淵源》,[英]莫尼卡-瑪麗亞·斯塔佩爾貝裡著,高明楊、周正東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

本期編輯 邢潭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鬼節、宗教節日還是孩子們的狂歡節?萬聖節的來歷和演變
    情人節,聖誕節和萬聖節,是現代西方世界輸入到中國的最有名的節日。國粹人士往往對這一類帶有宗教色彩的節日十分不屑,認為中國人沒有基督教文化背景,過這種節日實在莫名其妙。其實這些節日在西方世界早就世俗化了,萬聖節也不例外。更何況,這些節日其實都是基督教從古代其他民族那裡「拿來」的文化產品。與聖誕節和情人節不同,萬聖節可以說是保留了更多的歐洲古代神話和民俗的特徵。
  • 關於美國的節日:原是宗教節日的萬聖節,影響深遠的情人節
    關於美國的節日:原是宗教節日的萬聖節,影響深遠的情人節哈嘍,大家好,歡迎來關注小編的文章,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美國的節日,首先我們來說下萬聖節,萬聖節俗稱鬼節,原是一個宗教節日。起源於歐洲,公元835年羅馬天主教將11月1日定為萬聖節,以紀念有名的和無名的一切宗教先驅者。這個節日的起源還可以追溯到更古老的克爾特時代。早在公元前6世紀,創造了拉登文化( La Tene Culture)的克爾特人就有在10月31日過桑巴因節的習俗,同時這一天還是克爾特歷除夕,人們在山頂燃點篝火,祛除邪惡,驅趕鬼怪,以保佑人類健康長壽。
  • 盤點萬聖節之夜將會出現的十大恐怖怪物_遊俠網 Ali213.net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為「萬聖節之夜」。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節日之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
  • 萌鬼搞怪,奇妙萬聖節之夜 | Mystery Halloween Night幼兒園環創|萬聖節這樣裝飾才有趣!
    一、萬聖節節日意義萬聖節前夜源自古代凱爾特民族的新年節慶,此時也是祭祀亡魂的時刻,在避免惡靈幹擾的同時,也以食物祭拜祖靈及善靈以祈平安渡過嚴冬。前一天晚上,也就是萬聖節前夜,小孩們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萬聖節原本其實是讚美秋天的節日,就好像五月節是讚美春天一樣。萬聖節的活動原來是非常簡單的,而且大部分是在教堂裡進行。
  • 歷史上16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化節日讓萬聖節看起來像兒童遊戲
    現代萬聖節的可識別元素,由於他們的血統,包括傑克燈和惡作劇之夜的概念。傳統上,南瓜燈是用蘿蔔做的,因為南瓜是一種新的世界性食物,但它們的外形和現代南瓜燈一樣像臉。作為慶祝活動的一部分,玩惡作劇可以追溯到16世紀,其中包括穿著戲服,不過這種元素直到接近20世紀才傳播開來。
  • 2020年萬聖節優秀作文:萬聖節之夜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萬聖節優秀作文:萬聖節之夜,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大家一定都知道萬聖節吧!那大家都喜歡萬聖節嗎?我想,一定是非常喜歡的吧!雖然,萬聖節是外國人的節日,但是,當萬聖節傳到中國來時,也有人過這個節日,特別是一些小朋友,非常喜歡這個節日。
  • 萬聖節與基督教的恩怨情仇
    英文裡面萬聖節叫做Holloween,這個詞其實是All Hollow’s Evening的簡化版,而Hollow就是Saint,也就是基督教裡面所說的聖徒。就像新年夜是新年的前夜一樣,All Hollow’s Eve也是All  Saints Day的前夜,所以嚴格按照宗教的源流來說,現在我們稱為萬聖節的Holloween其實應該譯作「萬聖夜」。
  • 愛爾蘭大饑荒卻給美國帶來了萬聖節,你了解這個節日的起源嗎?
    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愛爾蘭的馬鈴薯大饑荒,萬聖節可能根本不會成為美國一年一度的服裝和糖果節日。 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愛爾蘭各地的人們慶祝薩溫節。 薩溫節是蓋爾人的傳統節日,象徵著豐收季節的結束和伴隨冬天而來的更冷、更黑暗的夜晚的開始。
  • 另類搞怪出新招 萬聖節之夜必備美食盤點
    今天就是萬聖節啦,小夥伴們開心嗎~為了今天這個節日的到來,各大城市主題遊樂園也頻繁出招,推出各式活動吸引遊客,舶來的萬聖節儼然已成中國人喜愛的節日。確實,萬聖節之夜的美味食物和歡樂搞怪元素是必不可少的,不用去遊樂園一樣可以享受很high的氛圍,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推薦一些節日必備的應景美食。
  • 萬聖節之夜の老房子花園餐廳等你來搗鬼
    🎃萬聖節之夜の老房子花園餐廳等你來搗鬼 🎃 萬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傳統節日。
  • 萬聖節特輯 | 傳說中出沒在萬聖節之夜的那些鬼
    ,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卻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的萬聖節已經不再是用以讚美秋天的節日了,而是成為了西方的鬼節。所以今天,春哥就來盤點一下,傳說中,在萬聖節前夜出沒的那些「鬼」。
  • 雙十一節可以被創造來購物,萬聖節為什麼不能讓孩子們娛樂?
    今天(10月31日)是西方節日:萬聖節前夜(11月1日才是萬聖節哦!不要傻傻分不清楚~)通常在這個夜晚,歐美國家的人們會穿上奇裝異服、裝扮成各種鬼怪來度過這個節日。為了防止被靈所傷害,人們通過化妝、穿上奇裝異服來假扮靈的同類;甚至互相串門討要食物,於是萬聖節的惡作劇非常常見。
  • Fun · 小廚 另類搞怪出新招 萬聖節之夜必備美食盤點
    隨著本月31日萬聖節的迫近,各大城市主題遊樂園也頻繁出招,推出各式活動吸引遊客,舶來的萬聖節儼然已成中國人喜愛的節日。確實,萬聖節之夜的美味食物和歡樂搞怪元素是必不可少的,不用去遊樂園一樣可以享受很high的氛圍,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推薦一些節日必備的應景美食。南瓜,是萬聖節當仁不讓的主角,它口味甘甜、性溫,入脾胃經。可以健脾胃、補中益氣。
  • 萬聖之夜狂歡派對:節日氛圍滿點3DS遊戲推薦
    每年11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萬聖節。萬聖節源自古代凱爾特民族的新年節慶,此時也是祭祀亡魂的時刻,在避免惡靈幹擾的同時,也以食物祭拜祖靈及善靈以祈平安渡過嚴冬,是西方傳統節日。
  • 初中作文素材:怎麼過萬聖節?
    萬聖節流傳到今天已經完全沒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成了一個孩子們的節目,也是年輕人化裝舞會的節目。更多關於萬聖節的寫作素材盡在99作文網。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有個Halloween,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
  • 紅顏傾城內測火爆十足 萬聖節激情夜降臨
    而在接下來的周末,趣味橫生的萬聖節也即將到來。每當萬聖節到來,人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向朋友們索要節日的禮物。《紅顏》為了慶祝傾城內測的開啟,在萬聖節期間也將推出趣味十足的內測活動,保證讓玩家們大呼過癮!《紅顏》傾城內測火爆進行中,讓我們共同「煮酒論英雄,仗劍為紅顏」吧!
  • 西方鬼節之萬聖節,由嚇鬼變嚇人,為什麼這麼鬼怪?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萬聖節是怎麼來的?它的歷史和起源,也有不同的說法。我們就選取人們普遍認為的說法。據說,在兩千多年前,基督教把每年的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英文Hallow為聖徒的意思。所以萬聖節也叫諸聖節。這是一個宗教的節日,信仰的教徒在這一天會進行彌撒儀式,慶祝天國的所有聖人。
  • 萬聖節的由來、習俗、傳說
    ,為「AllHallowEve」的縮寫)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指萬聖節(AllHallow'sDay)的前夜,類似於聖誕夜被稱為「Christmas Eve」,是英語世界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英語使用區,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
  • 《夢幻西遊》手遊萬聖節活動介紹 萬聖節活動有怎麼獎勵
    導 讀 萬聖節頑皮夜,不給糖就搗亂!
  • 萬聖節要到了!萬聖節是哪一天在中國有什麼活動傳統?
    萬聖節要到了!萬聖節是哪一天呢?每年的11月1日,就是我們口中的萬聖節了,在中國萬聖節最受小朋友們的喜愛,因為在這一天,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而這個時候,只要不是違規的搗蛋行為,大部分也是被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