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校,浦東立新——校園佔地總面積約435畝,一期招生規模約9000人。從浦西延伸到浦東,從黃浦盧灣拓展到張江科學城,從新天地融入國際醫學園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工程11月29日開工。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至此滬上復旦、同濟、中醫藥大學、健康醫學院以及海軍軍醫大學(原二軍大)等幾大醫學院校在浦東、浦西實現平衡布局,各佔半壁江山。
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上海交大醫學院既有校園陳舊、滯後的辦學條件,與其雄厚師資、學術成就、社會服務能力形成強烈反差。
上海交大副校長、醫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陳國強認為,校內用於高端人才引進、卓越醫學創新人才培養的基礎設施難以為繼,無法滿足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辦學需求,已成為制約世界一流醫學學科建設瓶頸。
四水環繞、方城鼎立、生態悠然,上海交大醫學院浦東校區現在天雄路上,規劃總建築面積約70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地下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34.5萬平方米。
校園內核由東向西布置傳承人文的歷史中心建築群、復興現代的圖書館和學生教學實驗建築群,以及面向未來的綜合體育館及中央草坪,呼應傳承歷史、復興現代、面向未來的建校主題,打造中央活動區,建構校城一體新校園。
從規劃效果圖看,中央活動區東北側安排了一期建設,既有包含醫學科研集群、實驗動物中心、生命科學館的科研建築群,又有包含學術交流中心、第二食堂、教工活動中心的國際交流書院。同時,此地還有二期建設的國際醫學合作建築群,定位為科研學術區,與城市道路隔河相對、開放互動,既可服務城市,又可潛心科研。
而中央活動區西側,以串聯綜合體育館、第一食堂、學生活動中心的學生街為紐帶,安排了一南一北兩個師生生活組團,南側為教工宿舍,北側為學生宿舍,構成師生生活區。
以核心建築圖書館為例,其建築面積36195平方米,建築總高度99.6米。形體方正端莊,南側有三層裙房,形似一把高背座椅。呼應著交醫老校區,新圖書館的風貌造型為現代典雅主義風格,配以通透的玻璃盒子,為全校打造精緻的學術客廳;塔樓部分的豎向線條在塔頂撐起一個方形玻璃體,在夜色下恰似科學燈塔,點亮整個國際醫學園區。
另外,頗具特色的歷史中心是校內唯一一組多層合院式建築群,以行政樓、醫學大講堂、信息中心、AI醫學中心、博物檔案館等公共功能建築,圍合出極具學院氣質的大草坪,並以此致敬交大醫學院老校址震旦大學醫學院舊址的空間意蘊。尤其是復建了交醫老校園被拆除的大禮堂,定名醫學大講堂,為師生找到精神寄託。
上海交大黨委副書記、醫學院黨委書記範先群表示,浦東校區建設將緊密圍繞建成「世界一流,中國特色,上海風格,交醫特質」醫學院的總體目標,主動融入上海教育、科研、衛生健康等重要戰略部署,緊密對接科創中心和張江科學城等重要戰略規劃,推動高質量人才培養、前沿性科學研究、高水平臨床服務。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群宣布工程正式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