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TIT創意園內,一群沒有學過建築和設計的90後團隊,打造的聯合辦公空間品牌Bee+如期開業了,成為微信總部的鄰居。該項目通過改造園區內的一座獨棟建築,打造了一個共享空間。他們通過「設計的目的是產品而不是人」「打造極致空間產品」等理念,詮釋Bee+品牌對於新生活方式的探索和理解。
據了解,聯合辦公空間是時下最為新潮的辦公方式,通過共享辦公空間的辦公模式,來自不同公司的個人在聯合辦公空間中共同工作。這群90後,目前已經實現在廣州、珠海、深圳三地布局聯合辦公空間,是全國聯合辦公空間行業進行全國布局的公司當中最年輕的團隊。
「未來創新型空間的主要客戶群體是80後、90後,我們對於他們消費需求的了解就是最大的優勢。」Bee+創始人賈凡信心滿滿。為什麼目標客戶定位在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因為他們「想要與眾不同」「願意嘗試新鮮事物」「連結富有想像力」「新的消費主力軍」「沒有家庭及社會負擔,容易成群」……
「北京有優客,深圳有思微,廣州有酷窩,我們夢想珠海有Bee+,Bee+可以走出珠海,成為一個走向全國的聯合辦公品牌。」賈凡介紹,Bee+成立於2015年9月,首個項目落戶於珠海,Bee+團隊用36個貨櫃和鋼結構在珠海打造了首個由貨櫃模塊化建築搭建的聯合辦公空間。Bee+來到珠海後,每天參觀的人絡繹不絕。這個空間深受年輕人的喜愛,也得到資本市場認可。2016年8月,Bee+獲得數百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此輪融資後估值4000萬元。
Bee+的創業夢想是從公益開始的。2011年,這個幫「聾啞人職業發展幫扶計劃」籌款的夢想團隊,短短兩天時間籌集了10多萬元。第二年,他們通過社會和網絡募捐,在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陳家寨,建立起希望工程史上第一所由大學生直接進行社會募捐援建、政府配套資金建設的項目。公益讓他們堅信,可以一起做點兒事。很快,團隊開創了一個餐飲品牌,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從餐飲到聯合辦公空間,他們一步步摸準青年的需求、企業的痛點,賈凡團隊更加堅信,聯合辦公是時代的產物,是新潮、有品位的年輕人的辦公選擇。他們意識到,聯合辦公空間是地產行業重要的補充產品,也是地產從傳統的買地、建造、物業到以人為核心的轉型機會。於是,在完成融資後,賈凡決定啟動全國擴展計劃,將Bee+帶給不同城市的年輕人。
2017年3月,Bee+正式進入廣州市場。賈凡團隊選擇了TIT創意園,因為這裡公交車、地鐵、銀行、餐飲、娛樂都在Bee+5分鐘生活圈內。在這個年輕的創業團隊中,談論更多的不是如何賺錢,而是夢想。他們自己編輯了一份沒有刊號的報紙,取名《夢想集散地》,顯眼處寫著一行字:「我們是幹夢想這行的,餐飲或科技只是我們的副產品。」
記者在廣州Bee+看到,外觀修舊如舊的廠房建築,點綴著各種黃色主色調的細節,走進去豁然開朗的全玻璃搭設,還有吊在半空中的全透明會議室和辦公間。開業當天,眾多90後前來參觀,當中不乏剛剛起步或者有創業想法的年輕人。因為在這裡每個工位都可以註冊一家企業,每個月的租金從2200元到2800元不等,而且接受按天的短租。不過,與珠海Bee+每個月499元的工位相比,位於廣州海珠區中心的「小蠻腰」下的TIT創意園中,價格高的廣州Bee+更受年輕人青睞。
1991年出生的賈凡是團隊中最年長的,所以大家都聽他的。他是一個對產品追求完美的人,信奉「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的理念,希望Bee+能像藝術品一樣讓美融入人的生活。這個800多平方米的空間中有150個工位,辦公區、健身區、淋浴房、休閒區、開放式廚房、會議室、洽談室,甚至洗手間的每個角落,都精心雕琢。空間的每一個細節,賈凡都反覆跟施工單位溝通、推翻、打磨、重塑,他覺得自己很了解90後的心態,「因為青年對於自由、創造性辦公空間和方式的嚮往,才帶來中國辦公空間產品升級和革新」。
「優質的聯合辦公創造的幸福感千金難換。」賈凡表示,目前,Bee+正在用「7天的模式,星巴克的服務、蘋果的產品」改變傳統辦公空間的形態,完成辦公行業的消費升級,打造新一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Bee+也逐步在尋找與政府、地產商、產業園區運營商的合作機會,推動項目「擴張」,同時進駐傳統寫字樓,為商業房產「去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