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性格的原因,我從小就特別喜歡一個人靜靜的讀書,沉浸在書的海洋裡,望穿無盡的風景,與書中的人物共同感受喜怒哀樂,書成了我忠實的朋友,難忘與書相伴的點點滴滴,它伴我走過快樂的分分秒秒。
小時候的記憶有些已經很模糊了,據爸爸媽媽說我從小就纏著他們給我念故事書。那些童話人物和小動物給我編織了一個個奇異夢幻的世界。上了幼兒園我便開始自己看書,家裡的各個角落都留下了書籍散落的痕跡。當時看的全是圖畫書,《葫蘆金剛》《伊索寓言》 《安徒生童話》……有時和家人說話也會偶爾冒出幾串意想不到的詞句,每當受到爸爸媽媽的誇獎時,讓我感覺到讀書真的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書中的片段如電影般一幕幕的在我腦海裡反覆回放,揮之不去。漸漸地長大了,我與書的關係更加密切,因為它讓我走入了那個充滿墨香的世界。
古語有云:「書中自有千鍾慄,書中自有黃金屋」自從我領悟到書中蘊含的趣味,我便更喜歡讀各種各樣的書籍,像以前讀過的《兒童文學》《朱自清散文》還有《感恩閱讀》《意林》都是我的最愛,從中感覺有了收穫,對於讀書技巧方面,也有了新的感悟,讀書也成了我生活的習慣,走入那個充滿墨香的世界,書給了我想像的翅膀,讓我感到了幸福和滿足,也讓我陶醉其中。
《感恩閱讀》讓我懂得從小就要學會感恩,在閱讀中收穫快樂,也積累了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閱讀技巧,還有讀了《朱自清散文》使我更了解了他的文筆講究的是樸素自然,以及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做人的品質...... 印象比較深的是爸爸給我買了《朝花夕拾》這本書,讓我看到魯迅的成長經歷,即使是出生在一個富貴家庭裡,也有著不完美的童年。
為了讀懂魯迅,我先後讀了魯迅的很多作品,讓我知道了他所以棄醫從文,意在「醫」心,學醫只能醫治人的身體。學文可以醫治人的心靈,閱讀真的可以穿越時空的隧道、去聆聽歷史的聲音、去感受巨人的吶喊,與偉大思想碰撞......
自從走進實驗中學的大門,校園中濃鬱的文化氣息深深影響著我。在老師與同學們的感染下,我對讀書更加渴望,讀書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知道了堅持與克服,懂得了包容與理解,學會了感恩與回報。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可以引導我們奮力前進,讓我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多讀好書,會使我們脫離庸俗,擺脫無知,走到哪裡都會有一種特質,屬於美好青少年的清香伴隨著我們,書香瀰漫。有文化底韻的人,都會給人一種自然清新的感覺,一種高雅成熟的氣質。書籍,它引導我們腳踏實地,克服困難,勇敢前行。
好書就猶如一葉輕舟,載著我去遨遊那知識的海洋,我們能放下幼稚的思想言行。在如今信息飛躍的時代,一個靠知識打拼的社會,不沉迷於空虛的外表,多讀有益之書,走進書的世界,讓一顆浮躁的心受到文字的洗滌,讓空虛遠離,讓心靈淨化,讓知識得到升華.....
新時代的我們,生活在陽光下,我們更應該努力豐滿自己的羽翼。我深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以書作墊腳石,可以攀得更高。與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塑造美好心靈,努力彈奏一曲學生時代美妙的樂曲。
書香浸潤心靈,閱讀伴我成長,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會一如既往的把書當作我的良師益友,讓讀書長出翅膀,伴我向更高的目標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