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在冊吸毒人員中,35歲以下青少年佔六成多。」7月21日全國政協召開的「推進禁毒工作社會化」雙周協商座談會上,王康委員提供的一組數據表明了在青少年群體中開展禁毒工作的緊迫性和嚴峻性。
「毒品防毒教育的缺乏首先表現在識毒教育的缺失,大多數大中小學師生並不認識當前社會暗行的200多種毒品。其次是知害教育的滯後,人人都知道毒品害人,卻並不知道毒品對人的危害究竟有多大。」王康曾經去大中小學裡做過相關調研,結果是:95%以上的師生只聽說過鴉片、海洛因、冰毒、搖頭丸等名稱,卻從來沒有見過毒品實物。面對毒品,不僅壓根不認識,更別提分辨了。
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制定了《中小學生毒品預防專題教育大綱》,但宣傳教育方式陳舊、老套,無法引起青少年的興趣。
禁毒預防工作,重點在宣傳。為此,在場的多位委員圍繞提升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宣傳質量,發出共同呼籲。
「現在的禁毒宣傳,大部分只是在反覆勸誡要『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對什麼是毒品卻介紹得很少」,孔玉芳委員認為,「禁毒宣傳的內容不能一成不變,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在列舉了青少年對吸食K粉、搖頭丸等並不會引起上癮的錯誤觀念和新型合成毒品以零食包裝出現容易被誤食的現象後,她特別強調,禁毒宣傳要重視識毒、知毒的宣傳。
「社會組織製作的這些禁毒宣傳品,活潑又不乏創意,比傳統的標語和招貼畫更接地氣,年輕人喜歡看!」汪鴻雁委員一邊說,一邊將兩種不同形式的禁毒宣傳品展示給大家看:傳統的禁毒傳單紙張鮮豔、文字單調;另一種是有禁毒內容寓教於樂
的跳棋。她認為,要做好青少年的禁毒宣傳工作,就要考慮用他們更容易接受的語言和習慣特點,這一點,很多「草根」出身的社會組織就比行政機構有優勢。
在宣傳越來越依賴現代科技手段的當今社會,禁毒知識也通過微博、微信、博客等網絡渠道進行著微傳遞。在這方面,來自騰訊公司的謝呼著重介紹了通過「騰訊安全課」的新形式。
「寧舍大錢去緝毒、戒毒,不如花小錢來教育防毒」的思路,正通過這種協商交流方式,逐漸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