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車公廟不僅僅是地鐵站,這廟香港也有!

2021-02-07 深圳檔案


寫在前面

在深圳,車公廟不單是一個地名,同時是最繁忙的地鐵站之一:北靠深南大道香蜜湖,南靠濱海大道和深圳灣,西與紅樹林和世界之窗相鄰,地理位置優越,地鐵1、7、9、11號線在這裡交匯,是深圳市首個、我國第二個四線換乘站。既然名叫車公廟,有人就問:是因為有座廟叫車公廟嗎?廟在哪裡?巧的是,在香港也有一個地鐵站叫車公廟,而且確實有這麼一座廟,不但歷史悠久,而且至今香火鼎盛。為何深港兩地都有車公廟?今天,小檔君帶您尋訪車公廟的故事。


車公廟畔水洋洋,徑口林深草木荒;

共說神靈多庇佑,五更鐘響即焚香。


——《九約竹枝詞》

 


△在深圳地鐵車公廟站內的商業街豐盛町-來源深圳地鐵公眾號。


‖ 何為車公廟? 

從深圳地鐵車公廟站出來,可以看到包括招商銀行大廈、東海國際公寓等知名地標在內的眾多建築樓宇林立於深南大道兩側。看著這些高樓大廈,有人會想從中尋找一座廟宇的身影。

 

地鐵站以地標建築、歷史建築命名並不少見,在今日的深圳想要尋找車公廟的芳蹤,就要穿越時空,回到過去。

 

故事有不同的版本,都可以從一個開頭說起:


從前有個海邊村莊,村裡有座廟,廟裡供奉著車公。


車公,何者人也?


版本一:南宋末年,有名曰車公者,籍貫江西南昌五福,因平定江南之亂有功,獲封大元帥,後蒙古大軍入侵南宋,車公護駕末代皇帝趙昺南下避難,行至今日的深港一帶,車公病逝,當地民眾受其忠君愛國情懷感動,於是建立廟供奉。


版本二:南宋末年,宋端宗國舅楊亮有一勇將名叫車公,車公不但驍勇善戰,更精通醫理。車公遇南方沿海爆發疫症,慷慨救治百姓,受百姓愛戴,百姓遂建廟稱頌紀念其事跡,並向其祈求健康平安。


版本三:明朝末年,廣東地區爆發瘟疫,百姓夢見一個叫車公的神靈,受其指點成功消除瘟疫,百姓從此將這位救苦救難的神仙供奉於廟中。

 

無論哪種版本,都說了這麼一個故事:車公種下功德,受百姓愛戴敬重,百姓專門建廟供奉車公,於是有了車公廟。


△深圳車公廟片區建築2-來源網絡。



‖ 廟在何方? 

據史料記載,深圳曾有福田車公廟、羅湖東門老街的車公廟,而今地鐵車公廟站,正是位於福田區。


「車元帥廟,在甜水坑,離城二十裡。」


這是出於嘉慶《新安縣誌·壇廟》的記載,車公廟在一個當時叫甜水坑的地方,「離城二十裡」,這「城」是當時的新安縣南頭城,甜水坑即今日的福田區下沙村附近。


下沙,正是地鐵九號線與車公廟相鄰的一站。因此可以推測,當年的車公廟正是在如今的車公廟地鐵站附近。


記載有深圳車公廟的史料不只一處。義大利傳信會佛倫特裡神父曾於1866年5月繪製中英版《新安縣全圖》,圖上標註有「車公廟」字樣,且就在今日的深圳下沙地段,這張地圖為福田車公廟的坐落地點提供了更為直觀的依據,但車公廟最早建於哪個年代,尚未有確實依據可考,只能根據流傳最廣的故事推測是南宋末年。

 

△現存於深圳市檔案館的1866年新安縣全圖

 

那麼,福田的車公廟和羅湖的車公廟今何在?


據一位於1930年代出生在下沙的老人回憶,1938年被日本侵略軍佔領深圳和南頭時拆除了福田車公廟,他童年時期還在下沙的車公廟玩耍過,而位於羅湖區東門老街上的車公廟,被毀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破四舊」運動。

 

雖然因為歷史原因,深圳車公廟的建築已不復存在,但年輕的城市以一座古老廟宇的名字來作地名和地鐵站名,不失為是對歷史文化與傳統民俗的紀念。若不是如此,在一片高樓大廈的包圍中,誰還會記得從前此處有一座車公廟呢?

 

深圳人對車公廟古蹟的探尋、對其傳說的津津樂道,使得車公廟這片現代產業園區,蘊含著一種耐人尋味的懷古意趣。

 

△現存於深圳市檔案館的嘉慶二十四年(1819)《新安縣誌》

 


香港有車公廟路,也有車公廟地鐵站。香港的車公廟也不止有一處,新界沙田和西貢蠔湧都有車公廟,但香港居民說的車公廟,通常是指沙田車公廟,是香港四大廟宇之一。

 

建於明朝末年的沙田車公廟是香港二級歷史建築。按香港的習俗,初二是車公誕,而初三不宜走訪親友,所以香港市民會選擇在這兩天前往車公廟上香祈福。入廟拜祭時不忘買上一個風車,風車轉動,寓意新一年順風順水。


今年正月初二車公誕,大批香港市民到車公廟參拜祈福,因有傳說車公曾救治瘟疫,今年的祈福中,市民較往年多了一個願望——祈求新冠肺炎早日消退,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當日也親身前往沙田車公廟求籤祈福,祈求車公為廣大市民帶來福氣。


△香港地鐵車公廟站-來源網絡

 

提到車公誕,不得不提另一個重要的傳統民間信仰節日——天后誕,(與地鐵車公廟站一樣,香港地鐵天后站,因建於同名廟宇附近而得名)。天后誕是拜祭天后娘娘(媽祖)的傳統節日,生活於海邊以捕魚為生的民眾多有信奉媽祖者,傳說媽祖常常解救海上遇難者而被漁民尊為海神。這一民間信仰同樣存在於深圳——深圳亦有一座天后廟,位於南頭。此外,深圳赤灣有一座天后宮,雖然隨著深圳現代化發展,漁民的謀生方式發生變化,從業人數不勝從前,但每年天后誕,天后宮都會舉行其規模最大的祭祀活動,吸引許多信眾參與。

 

△沙田車公廟-香港旅遊發展局官網

 

車公和天后娘娘,在深港兩地至今仍信眾甚廣,除此,深圳和香港有許多共同的風俗文化背景,這其中很大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兩地在地理上相連,同樣享受海洋文明的浸潤,海域相連構成同一航海通道,更因為過去一段歷史時期,兩地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同屬一個地方——新安縣。


嘉慶《新安縣誌·壇廟》中記載的新安縣即今日的深圳、香港片區。另一文獻——王崇熙《新安縣誌》記載:「在縣東九十裡,瀝源村下有車公古廟。」現時香港沙田仍有瀝源村這個地方,正正處於新界沙田,離沙田車公廟所在地兩公裡多,符合《新安縣誌》中記載。


由此可見,深圳和香港因在歷史上曾同屬新安縣,故而會有同樣的風俗文化。


再者,許多香港居民祖籍是如今的珠三角地區,上世紀50-80年代,因各種歷史原因或經濟原因,珠三角地區居民到香港謀生並在港紮根、繁衍,而相當一部分遷徙者正是經由深圳,才到達香港。因為這樣的歷史淵源,兩地至今在風俗習慣上有頗多相近之處。

 

△沙田車公廟-中新網

 

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香港經歷殖民時期成為國際大都會,而深圳經歷改革開放進程和40年經濟特區建設也躍身成為國際化都市,一個是行政特區、一個是經濟特區,都成就為如今地位斐然的國際都會,步伐與軌跡雖各不相同,但至今仍存有許多相通的傳統文化風俗,港深兩地的文化可謂同根同源,任歲月變遷,相互間仍保留共同的文化語境。



‖ 舊緣更借大灣區東風 



共同的文化語境,既是大灣區發展的基礎,又是優勢。


曾同屬新安縣,而今同屬大灣區。深圳與香港兩地過去有淵源深遠的傳統文化紐帶,現在更添上文化交流、人才交流、全球供應鏈的協作。兩地文化、經濟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頻繁,相互促進發展的趨勢也日益明顯。每年,深港兩地的文化活動、經濟合作多不勝數,深圳車公廟產業園的發展歷程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回顧過去,深港合作在上世紀80年代以做低端加工為主,2010年開始偏向服務業,今後深港合作以創新、創意為主。


△深圳車公廟片區建築-來源深圳地鐵公眾號

 

車公廟產業園早已不是最初結構單一的勞動密集型園區,向著產城融合的複合型園區方向來完善。


2019年,福田區《灣區時尚總部中心發展規劃》發布,《規劃》明確車公廟將建造福田時尚總部中心,總建築面積為10萬平方米,打造「一個基地和五個中心」,即一個時尚總部基地,時尚發布傳播中心、時尚價值鏈集聚中心(人才、資本、創意鏈)、時尚人才培育中心、精緻生活體驗中心、粵港澳時尚交流中心(論壇、聯盟)五個中心,牽頭引進世界高端創意設計資源,大力發展時尚文化產業。


車公廟正努力將自身打造成深港創新創意文化交融的平臺,由此可見深圳在探索深港文化創意合作新模式上的信心和決心。


△四條地鐵線路車公廟站交匯-來源深圳地鐵公眾號


海陸地理上的連接使得深港兩地密不可分,而共同的地域文化語境維繫著兩地的情感共鳴。大灣區發展政策支持、兩地往來的日益便捷化,深圳與香港得益於大灣區的文化交流、經濟互動、民間往來的多方面增進,昔日的「新安縣」在文化、經濟、情感的層面得以重構。


△深圳地鐵車公廟站出口-來源深圳地鐵公眾號


▼▼▼

相關焦點

  • 深圳和香港,為何都有個地鐵站叫「車公廟」?
    深圳和香港有許多相似之處,而這期中也包括兩個一樣的地鐵站名——車公廟。
  • 【香港旅遊】深圳和香港,為何都有個地鐵站叫「車公廟」?
    深圳和香港有許多相似之處,而這期中也包括兩個一樣的地鐵站名——車公廟。
  • @香港人和深圳人,知道「車公廟」的故事嗎?
    深圳和香港有許多相似之處,而這期中也包括兩個一樣的地鐵站名——車公廟。
  • 粵港文化|深圳和香港,為何都有一個「車公廟」
    責編|雅雯註: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網際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深圳和香港有許多相似之處,而這其中也包括兩個一樣的地鐵站名——
  • 香港和深圳都有個車公廟,車公什麼來頭?
    深圳和香港有許多相似之處,而這期中也包括兩個一樣的地鐵站名——車公廟。只不過,深圳的車公廟只剩下個地名,而香港的車公廟依舊存在。
  • 車公廟曾真有廟
    不過,現在的深圳人不是在深圳境內進香,而是跑過羅湖橋到香港新界沙田的車公廟去燒香。因為深圳的幾處車公廟早年被拆毀蕩然無存。現僅存「車公廟」的地名,成為深圳地鐵的「名站」。 深圳的古稱是新安縣(含香港地區),有福田下沙的車公廟、羅湖東門老街的車公廟和香港新界沙田車公廟及西貢蠔湧的車公廟等多座。
  • 地名故事|車公廟曾真有「廟」(音頻)
    每逢大年初二、初三車公華誕,去車公廟燒炷香,轉動一下風車,祈福、轉運、保平安,是信眾,或者不是信眾的大眾,都蜂擁前去,把車公廟擠得水洩不通。不過,現在的深圳人不是在深圳境內進香,而是跑過羅湖橋到香港新界沙田的車公廟去燒香。因為深圳的幾處車公廟早年被拆毀得蕩然無存。現僅存「車公廟」的地名,成為深圳地鐵的「名站」。
  • 車公廟除了沒有廟什麼都有
    是曾經住過的城中村「黃貝嶺」還是周末必逛的「購物公園」還是今天的主角——「車公廟」多少第一次到深圳的小夥伴到了車公廟都被那裡的高樓大廈嚇了一跳深鐵君今天和你講講明明沒有廟,為什麼會叫這車公廟傳說是紀念的是車公車大元帥
  • 解密深圳 竹子林為何不見竹子?車公廟真的有廟嗎?
    而「深圳」這個地名,始見史籍於 1410 年,也就是明朝時期。從上邊說到的深圳由來就知道這是對深圳歷史的嚴重誤讀和無知啊~辣麼這個「小漁村」是怎麼來的呢?車公廟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多人都會覺得奇怪關鍵是沒人見過所謂的廟車公到底是何方神聖?傳說,車公,是南宋的大元帥。
  • 車公廟是香港新界沙田區大圍一座紀念車公的廟宇!
    車公廟是香港新界沙田區大圍一座紀念車公的廟宇,一年四季香火鼎盛。尤其是年初三車公華誕那天,數十萬來自港九各地的善信前來參神,十分熱鬧。沙田的景點不多,車公廟是代表之一,也體現了當地的歷史和民俗,位於地鐵大圍站和車公廟站的中間,步行大概10分鐘,沿路會有兜售香燭的人,和天后宮,黃大仙廟的風格有所不同。為紀念車公而設的老廟位於正廟的後面,只能在正廟後面隔著玻璃看到而不能進入。廟不大,遊覽一遍不需要花費太長時間。也許對遊客來說車公廟不如黃大仙祠有名,這裡香火其實也很旺,也有許多人慕名而來。
  • 今早,車公廟地鐵站被淹!深圳人開啟了「看海」模式!
    其實車公廟被淹影響的不止是車公廟區域上班的小夥伴車公廟站是深圳其中一個大的換乘站1、7、9、11號線的換乘站深圳的交通塞出翔了我在這,公司在那!科苑北地鐵站外面也被掩了車公廟站積水清除,目前已開站!使用深圳通卡的乘客可在下次進站時免費更新車票(5個自然日內)。
  • 香港足蹟/車公廟侯王廟 見證兩地同根同源
    地鐵沙中線土瓜灣站發現的宋代方井,與內地自古就不可分割,證明香港不是1842年才開埠。宋王臺遺址、車公廟、侯王古廟等,更與南宋抗金歷史及人物相關,彰顯兩地之間密切的歷史淵源。《香江足蹟》今天起登場,《大公報》請來歷史愛好者說古談今。
  • 車公廟為紀念南宋末年猛將 因修橋被日軍拆毀
    深圳人都知道有個「車公廟」這個地名,這個「車公廟」地鐵站,卻很少有人知道歷史上真有車元帥這個人。其實,深圳原來真有一座車公廟——而這座車公廟卻被日軍為修橋拆毀了。8月7日,「車公廟與車文化藝術大展」在地鐵竹子林站B通道開幕。地鐵站內的百米長廊化身「歷史穿梭機」,帶我們看到車公廟的過去、現在、未來。展覽由四個部分組成:尋找深港車公廟攝影展、老地圖中的車公廟、車姓由來與遷徙、《百車圖》書法展。展覽將持續至8月30日。
  • 深圳美食|深圳福田車公廟美食合集 ​
    深圳美食|深圳福田車公廟美食合集車公廟真的是深圳的美食勝地!
  • 車公廟,真的拆了
    提到車公廟,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高樓大廈和工業園區、俊男靚女最愛聚集的十畝地、上班族們最愛揮灑汗水的皇冠體育中心、超接地氣的豐盛町商業街、數碼愛好者必去的天安數碼城、以及換乘路線複雜到迷路的車公廟地鐵站。
  • 颱風過後,深圳車公廟地鐵站成了地下河!今早上班你划船還是遊泳?!
    颱風「苗柏」深夜過境(昨晚23時前後在深圳大鵬半島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風力9級),深圳 暴雨成災
  • 香港市民到沙田車公廟祈福 願新型肺炎疫情早日遠離
    中新社香港1月26日電 (記者 李焯龍)26日正月初二是車公誕,大批香港市民按照民間傳統習俗到沙田車公廟參拜祈福,祈求新的一年健康平順,新型肺炎疫情早日遠離香江。當日,香港雖時而降下大雨,但記者走訪沙田車公廟看到,往來祈福的老少香客依舊絡繹不絕,廟內香火鼎盛,香菸繚繞,鼓磬聲聲,熱鬧非凡。香客上香參拜後紛紛轉動銅風車以求「轉運」,祝願新的一年順風順水。傳說沙田車公廟的建立與鎮壓瘟疫有關,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當日也來到這裡為香港求籤祈福,祈求車公為廣大市民帶來福氣,新型肺炎疫情在港早日退卻。
  • 車公廟是香港新界沙田區大圍一座紀念車公的廟宇!
    車公廟是香港新界沙田區大圍一座紀念車公的廟宇,一年四季香火鼎盛。尤其是年初三車公華誕那天,數十萬來自港九各地的善信前來參神,十分熱鬧。沙田的景點不多,車公廟是代表之一,也體現了當地的歷史和民俗,位於地鐵大圍站和車公廟站的中間,步行大概10分鐘,沿路會有兜售香燭的人,和天后宮,黃大仙廟的風格有所不同。為紀念車公而設的老廟位於正廟的後面,只能在正廟後面隔著玻璃看到而不能進入。廟不大,遊覽一遍不需要花費太長時間。也許對遊客來說車公廟不如黃大仙祠有名,這裡香火其實也很旺,也有許多人慕名而來。
  • 深圳這些地名取的真特別,比如說牛屎埔大水坑留仙洞八卦嶺等!
    我們還發現很多地名都有一個坑字,坑字的解釋是窪下去的地方,比如水坑就是積水的地方,那麼這些帶坑字的地名應該很好理解了吧,這也讓我們想像出以前深圳有許多坑坑窪窪的地方,看來之前深圳被稱為小漁村是有原因的。深圳的地名的一個特點就是崗多沙多和田多坑多,這些地名有著濃濃的鄉土味兒。
  • 這些超高顏值的地鐵站深圳也有!等你來打卡!
    一起領略藝術的魅力深圳特色地鐵站///一個具有特色充滿藝術氣息的地鐵站往往能給來去匆匆的旅人美的感受圖片來源於網絡百米貨櫃+塗鴉牆+美食仿佛穿越到時尚工廠英倫風的觀光巴士各式各樣的小擺件一路都是驚喜- 車公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