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現代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提出了「少就是多」的設計理念。
那時,人們對建築的印象還停留在磚牆結構,聯繫外界的只有玻璃窗。密斯·凡·德·羅打破了這一傳統,打造出純淨、透明、極端簡潔的玻璃幕牆。
美國著名的西格拉姆大廈位於曼哈頓區的花園街上,它是一座豪華的辦公大樓,高158米。38層的玻璃幕牆讓這座建築成為密斯·凡·德·羅極端簡潔風格的經典代表作。
該建築物的底部,除了中央電梯用地外,全部留作一個開放的大空間,這便於人與物的流通,同時使它顯得「清高」。它外形也極為簡單,僅僅是一個方方整整、直上直下的長方體。
整座大樓按照密斯·凡·德·羅的一貫主張,採用剛剛發明的染色隔熱玻璃做幕牆,佔據外牆面積75%的琥珀色玻璃配以鑲包青銅的銅窗格,使得這棟大廈在紐約眾多的高層建築中顯得優雅華貴、與眾不同。當然,讓人感到精緻奪目的並不是樓裡樓外的雕花線腳,而是來自精巧的結構構件、樸素的茶色玻璃和內部簡約的空間。
密斯·凡·德·羅的極簡理念,加上施工人員的精確無誤的建造,使西格拉姆大廈成為紐約最豪華精緻的大廈。它實現了密斯·凡·德·羅在20世紀20年代初的摩天樓構想,被認為是現代建築的經典作品之一。
「少就是多」,簡單的四個字,卻蘊含著中國傳統美學與哲學的要義。讓人直接聯想到的就是國畫大師畫卷上那引人遐想的「留白」。如今,「少就是多」已被各行各業的設計師們奉為座右銘。
教設計的老師們都會告訴學生一句話:普通人的設計是做「加法」,而大師們的設計是做「減法」。極簡設計之所以能給人美的感受,是因為在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被繁忙的應酬和工作的壓力折磨得心煩意亂,而簡單的設計恰好可以平復人們的心境。
去除多餘的雜亂,否定過分的堆砌和浮誇,剩下簡明、清晰、素淨的元素,給人寧靜和安逸之感。簡單並不意味著單調刻板和空白濫用。它強調的是讓設計回歸到它的本質,也是讓心回歸自然,去體會貼近自然的喜悅。
極簡設計給人帶來的不只是感官的舒適,更多的是心靈的放鬆。所以,極簡主義真正創作起來並不容易。
事實上,越簡單的東西越難設計。因為我們要的不只是簡單,還要有品味、有美感。蘋果手機為什麼能風靡全球,成為身份的象徵?用過蘋果手機的人都知道,它設計得相當簡約,從機身到內容顯示,全是如此。
蘋果經典款手機的外殼厚度只有0.5毫米,其材質為鈦合金。要在這麼薄的情況下打磨出極致的亮度,還要沒有一點瑕疵,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算用高精密儀器來生產,也是一個極有難度的挑戰。不過,有一個人做到了,他就是小林研業。
小林研業用了長達40年的時間,認認真真、一心一意地做了一件事,就是研磨。別人覺得無法攻克的難關,他早就研磨透了。儘管他的店面很小,可他的技藝極深,最終打動了賈伯斯,所以他成了賈伯斯的供應商,成了「蘋果外殼」的代言人。
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是難以駕馭。想要在簡單上產生美感,我們就必須精益求精,做更多的努力。「簡單」本身就是一種極其「複雜」的體現。
走在瑞士的大街小巷,我們就會發現,其貌不揚,甚至顯得簡單粗陋的弗賴塔格(Freytag)包包的出鏡率極高,一點都不輸給現今流行的高端品牌包包。
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每一個弗賴塔格包所用的材料都是回收來的,比如包身面料是用過的卡車防雨布,背帶是廢棄的汽車上拆下來的安全帶,緄邊用的是自行車的內胎。
不要以為這樣一款看起來髒髒舊舊的,用廉價材料製作的包包的售價會很便宜。每個弗賴塔格包差不多都需要400瑞士法郎,大約2400元人民幣。
為什麼「廢物」經過設計搖身一變就有了如此高的身價?原因大概除了瑞士人的環保意識之外,就是其簡約而不簡單的設計理念。
弗賴塔格包的製作流程是這樣的:先將回收的防雨布清洗消毒,然後根據材料設計構圖方式,設計好後將備好的材料縫製起來。每一個弗賴塔格包外表看起來很粗糙,其實內部設計得都很貼心。你心愛的各種小物件,都可以在其內部夾層裡找到各自適合的「家」。
瑞士人的嚴謹在包的製作過程中被發揮得淋漓盡致。不過,他們最擅長將昂貴的設計做得不留痕跡。可以說,瑞士弗賴塔格兄弟賣的不是包包,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極簡的設計,並不僅僅是流於表面的「基礎設計」,而是一種極致的設計理念:去掉多餘的飾物、顏色、形狀和紋理,使其內容能夠吸引眼球,一下子就成為焦點。從視覺的角度來說,感官上的簡約整潔,實現了品味和思想上的優雅。
最有價值的道理,往往是最樸素的。設計如此,生活也是如此。越是簡單,越是精緻。設計上的「簡單」,是刪繁就簡,是恰到好處,是追求細節的極致。而我們生活中的「簡單」,則是讓我們去除心中的雜念,不為過多的外事所擾所累。
明白我們真正想要的,保持我們內心的清明,並全力以赴地追求,這正是對簡約而精緻生活的詮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摘自《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