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小江南-廣府古城太極拳的發祥地
圖/文 智崗
今天上午一行七人,遊覽了廣府古城。
廣府古城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東北約20公裡,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因興建於元明清時期的古城牆保存完好,世界各地自發遊客眾多,網上稱其為被遺忘的神秘古城,廣府古城這個名字開始流傳。
廣府古城戰國時期趙國毛遂封地。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竇建德在此建都,立夏國。明清朝這裡成為直隸省廣平府。
城東保存完好的弘濟橋,是趙州橋的姊妹橋。古城周長4.5公裡,牆高10米,厚8米,城內面積1.5平方公裡,分布30多條街道。廣府古城原為土城,面積六裡十三步,元朝增為九裡十三步.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廣平府知府陳俎調集九縣民工,歷時十三年,將土城砌為磚城,四門築有城樓,四角建有角樓,並有垛牆876個,殊具特別的是在四門之外尚建有甕城相守,地道的關防深鎖,固若金湯。古城現存兩甕城、六城門,東有陽和門,西曰保和門,南稱陽明門,北為貞元門,城外有護城河和永年窪環繞。廣府古城歷史上曾為曲梁縣、廣平郡、武安郡、廣年縣、永年縣、洺州、廣平路、廣平府治所。城河廣闊,地勢低洼,周圍環水,易守難攻,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這裡還是楊式、武式太極拳的發祥地。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武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的故居保存完好。楊式太極舒展大方,武式太極小巧緊湊,兩種拳式均以柔中寓剛、剛柔相濟見長,被稱為「活的雕塑,流動的音樂,體育運動的陽春白雪」。楊式、武式太極拳影響廣泛,其弟子遍及海內外。永年被國家體委命名為「太極拳之鄉」。曾連續舉辦了八屆國際太極拳交流活動。每屆都有千餘名太極拳愛好者和許多太極拳門派前來進行比賽交流,是旅遊觀光的熱點。
2010年11月30日著名功夫巨星李連杰走進聞名世界的太極聖地——邯鄲市廣府古城,拉開了以「公益邯鄲 廣府行動」為主題的盛大啟動儀式。
永年廣府老城有四萬六千多畝窪澱,「九裡十三步」的永年古城就坐落在窪澱的中央。水圓城方、萬畝葦塘,是中國北方少有的江南式小城。然而永年古城聞名於世,絕不僅僅因為它稻引千畦、荷香十裡,也不僅僅因為它的九裡十三步,四門四城樓,更多的是因為它和太極拳的淵源。
除了太極拳大會,永年窪澱的開發也是吸引遊客的新亮點。永年窪澱被認為是繼白洋澱、衡水湖之後的華北第三大窪澱。永年窪澱的面積達4.6萬畝,窪澱陸面平均海拔41米,長年積水,處於溼地狀態。這裡淺植稻葦,深種荷藕,不僅魚蝦豐富而且野生鳥類繁多,呈現出「蘆葦茂盛、魚蝦共生,碧水風荷、雁戲鳥鳴」的南國水鄉景象,被譽為「北國小江南」。
世界夏令營基地之一。永年縣是繼北京、寧波之後,中國第三個被授為世界夏令營基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