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哪個區的人起床最早?什麼職業最愛喊早餐外賣?網際網路平臺拿出...

2020-12-18 騰訊網

一份餓了麼外賣平臺的統計數據,揭示了上海早餐的密碼——誰在吃外賣早餐?醫生居首。

在餓了麼每天5時到9時的外賣訂單中,職業前五位依次為醫務人員、金融業職員、教師、公務員和汽車從業人員。

哪個區起床最早?虹口。虹口區的外賣早餐比重高達7.8%,位居上海第一,而第二至第五位依次為寶山、黃浦、普陀和靜安區。

若無網際網路平臺的撮合,以及外賣騎手們的奔忙,可以想見,那些必須早起上班,但附近可選擇早餐餘地又很小的人群,是如何「將就」甚至無奈放棄一天中最重要一頓飯的。

手機上點外賣的早餐,正日漸成 為這個城市每天新的打開方式,也讓越來越多人重新愛上早餐。

青浦通宵加班仍有熱騰早飯

清晨6時30分,青浦區徐樂北路,周邊工業園區依舊睡眼惺忪,外賣需求卻已甦醒。一家三米粥鋪前,黃色制服美團騎手已現身,他剛接到當天第一份取餐信息。

這是明珠路上「e通世界商務園」中一家物流公司員工周先生下的訂單。前一晚,他和同事在公司通宵加班,早上感到肚餓,然而周邊很難找到一家像樣的早餐店在營業。好在周先生是美團老客戶,熟知方圓數公裡內幾家品質好、配送及時的餐飲店。他在三米粥鋪頁面上,為同事們各點了一份招牌產品「自選1+1+1套餐」,每人都能從9樣粥品、10樣主食、8樣辣醬中挑選各自最愛,每份19.88元。

7時15分,送餐小哥在規定時間內送抵依舊熱騰騰的早餐,熱粥下肚,周先生和同事們很快「滿血復活」。他們非常感慨:「網際網路送餐平臺沒有忘記我們這個角落。」

郊區園區有「胃口」,早餐店鋪找客流,經網際網路平臺嫁接,實現兩廂情願。正因此,三米粥鋪穩穩排名美團「青浦區粥店前5名」。粥鋪負責人告訴記者,店內餐品不僅有鹹蛋、榨菜配各種粥品,還有手工蛋餅、油條、脆皮糖糕、小籠、蒸餃等,SKU(庫存保有單位)上百個。目前,三米粥鋪在上海的門店超過30家,其中90%以上均上線美團外賣平臺,月送早餐單量超過3萬單。

生鮮電商和中西餐飲都來搶灘

上海早餐有網際網路平臺助力,最大優勢在於可與線下早餐網點互補,覆蓋偏遠園區和配套設施欠佳的居民區。

家住浦東新區航梅路的「80後」上班族林女士,每天清晨都會下一單叮咚買菜,在安排好晚飯食材的同時,也買一盒鮮牛奶、蛋糕卷,以解決一家三口早餐問題。林女士的訂單,從叮咚買菜航頭站前置倉送出,這個站點為周邊的聚航苑、東升家園、長達佳苑等10餘個小區提供送菜上門服務。

站長告訴記者,由於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周邊居民外出早餐的選擇不多,許多人選擇在叮咚買菜上順帶解決早餐問題。為搶灘早餐這一巨大市場,叮咚買菜將於8月17日上線近600種早餐美食品類,涵蓋麵點、蛋類、奶製品、豆製品等,更推出「快手早餐」,如揚州早茶包點、沈大成和杏花樓的糕點、吉祥餛飩、日式煎餃等,在家只需5至10分鐘簡單操作即可烹飪而成。

有靠譜的網際網路平臺騎手幫著送早餐,越來越多商戶爭相加盟,既有傳統中式早餐店「老盛昌湯包」,涵蓋蘇州湯包、蝦仁鮮肉湯包、蟹粉湯包、排骨年糕、生煎包和牛肉鍋貼等頗受歡迎品類,也有躍躍欲試的洋品牌星巴克。

家住龍華路某小區的小玲,是一名設計師,每天靠一杯「續命咖啡」趕走工作的疲勞。然而,距離她最近的商業體裡的星巴克,步行距離超過1公裡。於是,每天9時,她準點在星巴克App下單,用「專星送」點一份加濃馥芮白,外加一份火腿芝士可頌。她十分感慨:眼下酷暑,正是有外賣小哥的奔忙,才確保城市居民的早餐不降水準。」

對早餐「吃得好」需求明顯增長(小標題)

種種數據表明,網際網路平臺加持下的上海早餐不再「將就」。

美團外賣統計,今年5月,最受歡迎的本土早餐餐廳前5名為大壺春、牛奶棚、鮮得來、功德林、弄堂咪道;最受歡迎的連鎖早餐品牌是巴比饅頭、三米粥鋪、曼玲粥鋪、老盛昌、小桃園、漿小白;在美團外賣早餐,下單最多品類前五位依次為:包子/粥、豆漿/油條、鍋貼/煎餃,煎餅果子、燒餅,而以麵包、蛋糕、三明治為主的西式早餐同樣受歡迎;最近一個月,上海早餐平均客單價為30元,顯示消費者不想虧待自己,對早餐「吃得好」需求明顯增長。

餓了麼外賣平臺則有重要發現,在早餐階段,備註用餐人數2人及以上的比例遠高於其他時段,這說明上海居民正「愛上早餐」。今年6月,餓了麼誕生一單「霸王早餐」,金額高達2387元,用戶一口氣點了31個雙層牛肉芝士堡、31對香辣雞中翅、31杯鹹檸七飲品。

對於上海早餐,宛平南路上的劉氏早餐店負責人劉董傑有話說。自從擁抱在線新經濟後,該店「月銷9999+」,近期始終佔據所在商圈小店銷量前三。「早上店堂裡一人喝一杯豆漿的時間,外賣就已送出四、五單,店鋪面積沒增加,但坪效提高不少,還新增了6個崗位,可見上海這座城市吃早餐的潛力真的巨大!」

相關焦點

  • 上海人愛上了外賣早餐,濃縮咖啡擊敗了茶葉蛋,準點到最重要|申·早餐
    手機點點,叫個外賣早餐是什麼體驗?自2011年上海作為商務部早餐示範工程試點城市以來,上海「早餐工程」連續多年被列為市政府實事項目。近年來,早餐這件事兒,又搭上了網際網路的順風車,上海人清晨買到豐富美味的早餐成為越來越容易的事。
  • 上海人最愛的早餐是啥?魔都一老字號推出12元暢吃!
    一份餓了麼外賣平臺的統計數據,揭示了上海早餐的密碼~看看有沒有戳中你!   醫生起得最早   學生起得最晚   上海早起TOP5職業   誰在吃外賣早餐?醫生居首。   中心城區起床早   虹口區早餐比重居上海第一   哪個區起床最早?
  • 上海哪個區的人起床最早?上海人最愛的早餐是啥?魔都一老字號推出12元暢吃!
    在上海,起的最晚的職業人群是學生,程式設計師和會計師。
  • 上海人最愛的早餐是啥?魔都一老字號推出12元暢吃!
    現在的上海人都是怎樣吃早餐的?一份餓了麼外賣平臺的統計數據,揭示了上海早餐的密碼~看看有沒有戳中你!醫生起的最早學生起的最晚上海早起TOP5職業誰在吃外賣早餐?在餓了麼每天5時到9時的外賣訂單中,職業前五位依次為醫務人員、金融業職員、教師、公務員和汽車從業人員。在上海,起的最晚的職業人群是學生,程式設計師和會計師。
  • 手機上點外賣的早餐 正成為這個城市每天新的打開方式
    一份餓了麼外賣平臺的統計數據,揭示了上海早餐的密碼——誰在吃外賣早餐?醫生居首。在餓了麼每天5時到9時的外賣訂單中,下單職業前五位依次為醫務人員、金融業職員、教師、公務員和汽車從業人員。  哪個區的居民起床最早?虹口。虹口區的外賣早餐比重高達7.8%,位居上海第一,而第二至第五位依次為寶山、黃浦、普陀和靜安。
  • 流動餐車首登外賣平臺 餓了麼以數位化助力上海「早餐工程」
    上海這家早餐車上線餓了麼,解決早餐問題有了新辦法流動餐車首次登陸外賣平臺,餓了麼以數位化助力早餐經濟正在推動新一輪「早餐工程」建設的上海,又創新了新模式——流動餐車上外賣。記者今日了解到,日前流動餐車首次上線外賣平臺,消費者可在餓了麼下單。
  • 建築工,清潔工,快遞小哥,外賣小哥底層誰最辛苦,哪個貢獻最大
    我們知道,中國最辛勞的工作者是農民工。農民工,是指在本地鄉鎮企業或者進入城鎮務工的農業戶口人員,農民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農民工包括兩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鄉鎮企業就業的離土不離鄉的農村勞動力,一部分是外出進入城鎮從事二、三產業的離土又離鄉的農村勞動力;狹義的農民工主要是指後一部分人。
  • 中國最早的外賣,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說起外賣,不少人會覺得是個最近十年才逐漸興起來的,早些年是靠撥打商家電話叫外賣,到後來發展到了一個外賣平臺。逐漸成為藍精靈和黃袋鼠紅團火三足鼎立。但是你知道嗎?最早的外賣竟然早在一千多年前,也就是宋朝時期就已經興起了!
  • 將早餐進行到底:上海共享早餐門店覆蓋率明年底達85%
    10月16日,在上海市召開的早餐工程推進會上,上海市商務委主任華源提出,下一步早餐工程建設,將構建以中央廚房為核心,連鎖早餐網點為主體,特色單店、流動餐車、外賣平臺配送等多種形式為補充的早餐供應體系,計劃到明年年底基本完成各項目標,累計新(改)建網訂櫃(店)取門店1000家,累計新增早餐複合門店1000家,共享早餐門店(點)覆蓋率達到85%,實現早餐工程標識全覆蓋
  • 我家早餐健康又營養,十五分鐘就上桌,兩孩子聞香起床不賴床
    我家早餐健康又營養,十五分鐘就上桌,兩孩子聞香起床不賴床。這個年過得很特殊,超長的假期,群裡有好多媽媽說她家一天就吃二餐,早飯從來不吃,半夜才睡覺一覺睡到十一點,起床直接吃午飯,其實這樣的飲食很傷胃的。每天早餐我們最晚不要超過九點,九點前吃早餐的話對身體好。
  • 中國最早的外賣,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說起外賣,不少人會覺得是個最近十年才逐漸興起來的,早些年是靠撥打商家電話叫外賣,到後來發展到了一個外賣平臺。逐漸成為藍精靈和黃袋鼠紅團火三足鼎立。但是你知道嗎?最早的外賣竟然早在一千多年前,也就是宋朝時期就已經興起了!
  • 早餐外賣真是「死亡賽道」?推翻早餐外賣的三座大山,看「快早餐...
    據《北京商報》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早餐時間的要求極為苛刻,一旦超過5分鐘將失去等待的耐心,甚至感覺上班會遲到。自從外賣平臺興起後,入局早餐外賣的項目不計其數,呆鵝、早餐佳、紅領巾、雷猴、汁味、餓了麼、美團、百度......不斷的進入早餐外賣市場,但無一例外的折戟沉沙。
  • 外賣直接配送郊區,點晚餐送早餐!要下單了…
    早餐中禮包內含菜肉包子2個饅頭2個贈早餐活動僅限RiceVan的線上點餐配送不包括堂食或其他外賣平臺活動時間至9月30日截止,以下單日期為準川蜀地區除了有讓人慾罷不能的辣還有絕世的麻,青花椒絕對是調料中的人間極品。奶白湯汁中大片的無骨魚片配上海鮮菇、久煮依然咬勁十足的綠豆寬粉、精選黃豆芽和南方酸菜,酸辣鮮鹹恰到好處,在青花椒的激發之下香氣四溢。
  • 優化網點布局、推低脂低油套餐、新增複合門店...上海早餐工程將有...
    優化網點布局、推低脂低油套餐、新增複合門店......上海早餐工程將有這些新變化!,連鎖早餐網點為主體,特色單店、流動餐車、外賣平臺配送等多種形式為補充的早餐供應體系,計劃到明年底基本完成各項目標,累計新(改)建網訂櫃(店)取門店1000家,累計新增早餐複合門店1000家,共享早餐門店(點)覆蓋率達到85%以上,實現早餐工程標識全覆蓋。
  • 把不抽佣金的外賣平臺送到農村去,農民家庭經濟也需要網際網路
    廣大的農村,廣大的農戶家裡,特別是中國還有很大一片偏遠落後的農村地區,似乎並沒有享受到網際網路帶來什麼實質好處,只是電視變成了抖音,快手,打發天黑下來的時光;微信可以聯繫一下散落在外地的朋友,親人。除此之外,網絡還有什麼用呢?是的,網絡對於多數農民朋友目前並沒有什麼實質用處!那是因為,沒有團體,沒有平臺願意去為他們服務。
  • 麥當勞不敵外賣O2O平臺 欲借網際網路逆襲是否為時已晚?
    面對市場雜音,從營銷體系擢升的麥當勞中國CEO張家茵上任後,在數位化營銷方面親上火線,不僅向外賣O2O平臺開放自己的產品信息,而且通過植入網路遊戲、運營社交平臺等方式向90後、00後示好,甚至試圖打通從選餐、預定、支付到配送的整個網際網路閉環。
  • 上海人的早餐圖鑑 請看「三年行動計劃」
    圖說:上海的早餐選擇越來越豐富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芸 攝 (下同)上海人的早餐圖鑑是什麼樣的?上海早餐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做好了規劃。今天上午,記者從市商務委獲悉,未來三年,上海將建起以中央廚房為核心,連鎖早餐網點為主體,特色單店、流動餐車、外賣平臺配送等多種形式為補充的早餐供應體系,新(改)建網訂櫃(店)取門店1000家,新增早餐複合門店1000家,共享早餐門店(點)覆蓋率達到85%以上,實現早餐工程標識全覆蓋,推出更多早餐示範點。
  • 網際網路創業的京派和海派:上海比北京差在哪?
    但在網際網路創業圈裡,上海似乎只能勉強算是一線城市。杭州有阿里巴巴、網易,穩坐電商之都;百度、小米、傳統四大門戶的總部均設在北京;深圳是社交和遊戲巨頭騰訊總部所在地,加之有完善的硬體產業鏈加持,大灣區概念風生水起。  這讓上海多少有些落寞,所幸這並不是事情的全部真相。  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上,上海一度領風氣之先。
  • 我國看日出最早的城市,上海的人剛入睡,他們就準備起床看日出了
    中國幅員遼闊,時區相對較大,共有五個地理時區,在時區之外,它在中國形成一種現象,當我在某處入睡時,某個地方的人起床觀看日出或外出務農,當然,這個首先可以看到日出的地方也是第一個睡覺的地方,讓我們看看這個地方在中國。
  • 打造上海早餐工程新場景!可預定可即送、暖心早餐從此不重樣!
    啟動儀式現場自上海將早餐工程列為民心實事工程以來,圍繞市委、市政府推出的《關於進一步推進我市早餐工程建設的意見》《上海市推進早餐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2020—2022年)》,持續推動「網訂櫃取」「網際網路+早餐」等早餐供應方式創新,以生活數位化助力城市數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