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殘酷的,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些死亡的大部分都是無名小卒,他們的死成就了那些彪炳千古的名將們,但沒有人記住他們的名字。
但凡事都有例外,那些叱吒風雲、敢於百萬軍中取敵上將首級的名將們,也有許多卻因為各種意外死於無名小卒之手,不能不說這既是一種悲壯,也是一種悲哀。
三國時期的猛張飛,就是死於無名小卒之手的名將。
想當年,劉備被曹操追了一天一夜,殿後的張飛獨立長坂坡之上,丈八蛇矛一抖,威風凜凜地一聲大吼「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張飛這一聲猛喝,不但讓曹操萌生退意,更是把曹操身邊的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而亡。可見張飛的威懾力多麼地強悍。
就是這個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的張飛,沒有死在戰場上,卻出人意料地死於自己手下兩個無名小卒之手。
那麼,殺敵無數,威震天下的萬人敵張飛又是怎麼死的呢?說起了太狗血太不忍直視了。
其實張飛之死,還怪他自己,酗酒打人脾氣暴躁。
出事那天,張飛心情極其不好,因為他的結拜三兄弟之一的二哥關羽被敗走麥城,被孫吳呂蒙的部下馬忠所殺。
結拜兄弟死於非命,張飛的心情可想而知,非常鬱悶悲傷,就想出兵為其報仇。
在被殺前一日,張飛下令軍中置辦白旗白甲,掛孝討伐東吳,並限令具體辦事的兩位部將範強、張達二人三日內必須辦好,否則就處罰他們!
範強、張達二人一合計,這事太難了,三日之內為大軍置辦這麼多白旗白甲,時間根本來不及,於是第二天他們便向張飛匯報了事情的難度,看看能否再寬限幾天。但張飛報仇心切,情緒過於急躁了,一聽二人三天辦不好,一下子暴脾氣就上來了,把二人綁在樹上,狠狠地打了五十鞭,把二人打得死去活來。打完之後張飛還不解氣,威脅二人道:若不能按時完成,定取你們二人的腦袋!
本來那,二人並沒有殺主帥之心,也沒那個膽,但被張飛這麼一打,頓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與其完不成任務被張飛殺死,還不如先下手為強,幹掉張飛再說。
當天晚上,張飛又喝得酩酊大醉,躺在主帥帳裡呼呼大睡了。範強、張達這倆小子瞅準機會鑽進了帳中,一刀割下了張飛的頭顱,不包一裹,趁著夜色投奔東吳而去。
一代傳奇、三國名將張飛,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死於自己手下之小卒子,恐怕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吧。
實際上,張飛之死怪不得別人,他平時就愛毆打士兵,尤其是喝酒以後更是如此,很遭大家痛恨,但都敢怒不敢言。劉備曾經提醒過張飛,你經常毆打士兵,打了以後你還他們在身邊侍奉你,小心被反噬。
劉備的話不幸而言中,在他得到張飛身亡的消息以後,說了這樣一句話:「噫!飛死矣。」
不聽劉備言,死亡在眼前,劉備也辦法啊,只能一聲長嘆,難道這就是命?
殺張飛的這兩個人呢,後來也沒有好結果,劉備發兵攻打吳國時,孫權為了息事寧人,就把他們兩個又送回了蜀國,結果可想而知,被張飛發兒子張苞抓去祭父了。
回頭再看看關羽之死,實際上殺他的也是名氣不大的孫吳軍官馬忠,之所以歷史留名,就是因為殺了虎落平陽的關羽。
關羽之死實際上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對蜀漢的官員不太好,看不起人家,所以在關羽急需增援的時候他們都作壁上觀。但和張飛苛刻軍士不同的是,關羽對士兵那是極度的關愛。
所以,張飛死於無名小卒,關羽死於他看不起的官員,不是沒有道理的。
做人做事,記著一點,不要小看任何人!關鍵時刻,他可以保你命,也會要你命,就看你平時怎麼做了。
再一個就是漢淮陰侯韓信,夠大名鼎鼎吧?統百萬雄兵如小兒科般的他,沒有死在沙場上,卻死於一群無名無姓的宮女之手!
韓信為什麼會被一幫子宮女殺死呢?這就和一段典故有關了。
當年,劉邦和項羽在滎陽大戰,急需韓信出兵的劉邦,左等右等,就是不見韓信的兵馬,卻等來了韓信要劉邦先封官許願的的信息。劉邦那個氣啊,你小子太不地道了,居然這個節骨眼上還不忘提條件講價錢!
當劉邦也沒辦法啊,這會兒打項羽還真離不開韓信。於是就封吧就許願吧,就這樣,韓信如願以償地得到了他想要的「三齊王」:與天王、地王、君王同齊!夠牛掰吧?
這封的齊王只是官,還有「願」呢。那就更離譜了「五不死」: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能捆他的繩、沒有殺他的刀。
有了劉邦的封官許願,喜滋滋的韓信便立馬橫刀帶兵追殺項羽去了。
劉邦稱帝以後,這曾經要挾劉邦的韓信,就成了他的心頭大患,生怕這傢伙哪天腦子一熱反了,劉邦可招架不住。於是和呂后夫妻二人一合計,這韓信不能在王位上坐著了,恰好有人誣告韓信謀反,劉邦順手就把韓信從楚王降為了淮陰侯。
偏偏這個軍功高得不得了的韓信,在政治上又是個遠近聞名的低能兒,看不清楚形勢,擺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對被降級的事情頗為不服,牢騷滿天飛也就算了,居然發展到趁劉邦外出平叛的時候謀反。
謀反這活呢,還真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韓信上次就是被人告發了才被劉邦降級,這次真的要謀反了,結果又被自己府上的人告了呂后。
呂后可不是等閒女人,和蕭何一商量,韓信的命運就決定了。
呂后以劉邦已經平叛回來的假消息把韓信騙進了長樂宮,剛到就被宮裡的武士抓了起來。韓信這才感覺到大事不好,這次怕是活不成了,於是趕緊把當年劉邦給他許「五不死」之願搬了出來,你們沒有權力殺我,皇上可以有約在先的。
這個其實呂后早想好了如何破解,她讓人把韓信裝進麻袋,投進了上不見天,下不見地的鐘室裡的大鐘裡,命宮女們拿著竹劍猛往裡面戳,可憐的一代名將、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就這樣被這些無名無姓的宮女們用竹劍殺死了。
唉,又是一個萬萬沒想到啊,韓信死於女人之手,那可是最憋屈的,連個說理的地方都沒有。
其實歷史上死於無名小卒之手的名將實在是太多了,國內國外的都有,其死法也千奇百怪。
比如蘇聯大將尼古拉·費多羅維奇·瓦圖京,這個多次把德國名將曼施坦因打得找不著北的蘇軍最優秀的將領之一,卻在遭遇烏克蘭遊擊隊的襲擊之中被打中腿部大動脈失血過多身亡,打死他的妥妥的是無名小卒。
要不然,憑他的戰績,蘇聯元帥是跑不了的,真是造化弄人。
「乘著軍艦來,躺著棺材去」的上海派遣軍司令官白川義則,這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侵華分子,在舉行佔領上海的慶典時,被王亞樵派遣的朝鮮朝鮮愛國者尹奉吉用炸彈重傷而亡,實現了他為天皇盡忠的理想。
要不是刺殺白川義則的壯舉,誰又知道尹奉吉這個曾經的無名小卒是何許人呢?